?

新課改下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

2019-05-27 14:15張興茂
讀與寫·上旬刊 2019年4期
關鍵詞:傳統文化現狀小學語文

張興茂

摘要:當前,傳統文化缺位,西方文化盛行是國內文化發展的現狀。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因此,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應當主動承擔起弘揚和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職責,積極在語文教育中滲透傳統文化,為實現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傳統文化;現狀;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10-0088-01

語文是一門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學科。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語文教育中,應當在強化語文學科“工具性”的同時重視“人文”教育功能,達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而在當前應試教育思想的束縛下,小學語文的教育往往過度重視工具性而忽視了人文教育功能。傳統文化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一方面有利于弘揚和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另一方面有利于發展語文學科的人文教育功能,促進小學語文教育的全面發展,同時有助于改變當前國內文化“西化”的現象,為增強國人民族文化自信奠定基礎。本文結合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滲透的現狀,探索新課程背景下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的對策。

1.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現狀

傳統文化是我國優秀的古代文化,是人類文明的成果。但是,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弘揚和傳承現狀卻不容樂觀。主要如下:

1.1 教師忽視傳統文化的滲透。

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一些教師忽視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更沒有意識到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的積極意義。部分教師自身本身就已經被“西化”了,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大力追捧西方文化,而對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嗤之以鼻,這樣的教學理念,更加使得教師在教學中不會滲透傳統文化,從而使得中華民族的繼承者,在成長的過程中,并沒有接受到應有的文化洗禮,至他們成長成年,所接受的文化少之又少,從而使得一些優秀的傳統文化就此斷篇,再也不會有后人繼承和發展。

1.2 傳統文化的滲透力量差。

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由于學生所學習的知識都是以白話文為主,對相關的古文和古詩詞的學習較少,小學語文教學也缺乏對古詩詞鑒賞的過程,而且部分教師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受到自身文化素質的影響,在對一些傳統文化鑒賞的過程中,斷章取義,從而使得一些優秀的文化成果被曲解,失去了原有的意義,傳統文化的滲透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和障礙。學生在長期的非文化環境下生活,自我的文化意識淺薄,所以有人說:中華民族是缺乏信仰的民族。這種缺乏信仰的現狀是非??膳碌?,而這種缺乏信仰的現狀,也是因為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缺乏相應的文化熏陶。

2.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策略

文化是生命力,是一種軟實力,具有較強的驅動力。面對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滲透力弱的教學現狀,筆者認為:作為新時代的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深刻認識到傳統文化的滲透對于教師課堂教學的意義,對于小學生成長的和發展的意義,對于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意義。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當結合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不斷改革和創新,重視傳統文化的弘揚和發展,讓祖國的下一代在文化的熏陶中成長,成為優秀的中華民族公民。

2.1 結合小學語文教材,滲透傳統文化。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雖然涉及傳統文化的文章較少,但是,教師也可以結合有限的文章,進行傳統文化的滲透。小學語文教材通俗易懂,但也有一些涵蓋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詩歌,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當結合這些優美的古詩詞,進行傳統文化的滲透,讓學生深刻感受到傳統文化的意象美、意境美以及形式美。小學語文教材是滲透傳統文化的基礎,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充分挖掘教材內容,并通過適當的拓展和補充,有效地滲透傳統文化,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改革和發展,實現對學生進行文化熏陶的教學目的。

2.2 培養學生養成積累文化知識的習慣。

在小學生成長的過程中,尤其是學生在學習習作的過程中,一些名言警句、民間諺語都有利于提升文章的質量。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積極鼓勵學生養成積累名言警句、古詩詞以及民間諺語的習慣,學生一旦養成積累的習慣,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便會不自覺地去積累,并且在積累的過程中對傳統文化感興趣。此外,教師在教學中,還可以引導學生誦讀一些經典的佳作,朗朗上口的語句,最適合小學生的興趣愛好,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2.3 結合民族習俗,弘揚傳統文化。

在我國,有很多民族習俗以及傳統節日。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這些民俗習俗以及傳統節日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學習的興趣。例如,我國的端午節、中秋節以及春節都是比較濃重的傳統節日,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給學生介紹每個節日的由來,在這些節日一般人們會干什么,會以什么樣的方式慶祝這些傳統節日;此外,針對當前我國的各個少數民族,教師可以介紹每個民族的習俗,或者也可以針對班級上的少數民族小朋友,讓他們自己來介紹自己民族的特色、習慣和愛好等,活躍班級的氣氛,讓學生在這種文化熏陶的環境中茁壯成長。

總而言之,語文是學生語言學習的基本工具。教師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應當結合當前傳統文化教學缺失的教學現狀,不斷改革和創新小學語文的教學模式,重視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傳統文化滲透的策略是很多的,以上,筆者簡要分析了幾點滲透傳統文化的策略,尚有不足之處,僅供參考。

參考文獻:

[1] 錢雪蘭.關于小學語文課堂傳統文化教育的思考[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2,(04):19-21.

[2] 范劍南.播下一粒種,收獲一份情———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知識[J].考試周刊,2013,(75):32-33.

猜你喜歡
傳統文化現狀小學語文
淺析日本“世襲政治”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
大學生國學教育中相關概念辨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