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化閱讀:生態語文的一種實踐走向

2019-05-30 05:29董小玉劉千秋
語文建設·上 2019年1期
關鍵詞:紙質媒介數字化

董小玉 劉千秋

“生態”一詞在中西方文化語境的觀照下意思大致相同。在西方,“生態”一詞源于古希臘,指的是家或者生存的環境;在中國天人合一思想下,“生態”指的是“人與環境的相融相生”。例如,南朝梁簡文帝《箏賦》里有“丹荑成葉,翠陰如黛。佳人采掇,動容生態”,唐杜甫《曉發公安》里有“物色生態能幾時”,都寫出了人與環境的相輔相成。在“生態”一詞被用于語文教學研究后,便衍生出了“生態語文”一說,強調以發展學生情、理、智、趣等為目標的人文生態環境,保證“學生不同程度地掌握知識與技能,讓學生的主體精神都不同層次地得以充分地展現”,使語文學習成為學生“自能讀書”“自能作文”“自能學習”“自我發育”的生命化過程。進入新世紀,數字化時代下的生態語文有了新的內涵,具體而言是指把“以人為本”貫穿語文教育的過程,借助數字化閱讀方式,實現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閱讀思維能力、審美鑒賞能力的提升,建構一種和諧的、生長性的語文生態環境。

一、數字化閱讀背景下的生態語文

1.走進生態語文,打開多彩世界

一般而言,應試教育沖擊和桎梏下的語文教育缺乏生態審美的場景體驗,導致“灌輸”靜態知識成為一種常態。這種“非生態”的教學消解了語文課程應有的詩意靈性、激情浪漫、審美想象,它以理性的知識傳授和機械的能力訓練抹殺了語文“妙不可言”的韻味,剝奪了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咀嚼涵泳的過程,限制了學生審美的想象空間,遮蔽了學生的思想火花與情感體驗。

面對這種教學困境,生態語文呼之欲出。正如江蘇省特級教師蔡明強調的:“生態語文教育所追求的就是讓每一個生命個體在語文素養不斷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豐富自己,完善自己,自信自強,思想自由,精神獨立,靈魂高尚,在任何處境和際遇中都能進發出生命的奇跡?!币虼?,生態語文旨在營造一個“文化自覺”場域與學習語文的生態系統,強調人的自由性與自覺性,使學生在一個動態的、開放的、豐富的知識生態環境中,逐步形成并完善自我修養提升的自覺意識和文化傳承發展的價值追求,讓心靈更好地放飛和成長。進而言之,生態語文能夠熏陶人的心靈,開闊人的胸襟抱負,促進人的品行修養,為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發育、文明傳承提供廣闊的天地和無限的張力。

而閱讀則是踐行生態語文教育的訓練場,是語文課程回歸語言文字運用、強化學生母語意識的內驅動力。面對日新月異的媒介環境,數字技術以漫卷之勢進入語文教育場域,并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的閱讀體驗——閱讀文本的可選擇性、易獲得性和誘導參與性。這使得語文閱讀學習掙脫了應試教育的枷鎖,為學生主動在場參與、自然真實的交流對話式的生態語文閱讀開辟出一條路徑。另一方面,媒介融合潮流為生態語文的閱讀活動提供技術支持,電子媒介成為學生自主選擇、自由閱讀的不二之選。生態語文場域的閱讀活動不僅營造了學生“五官通用”式的審美體驗,即通過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心到等方式,讓學生在閱讀中親近文本、尊重文本,真情投入,感知文字、聲音、圖像的獨特美感,提升必要的閱讀修養和審美品位;還真正實現了生態語文閱讀所追求的閱讀主體的自主自由和閱讀客體的異彩紛呈,激活了閱讀過程,凸顯了閱讀行為的自覺性與生成性。

2.打造數字化生態閱讀,踐行生活語文

生活是生態語文實踐的本源。葉圣陶曾說:“教育不以生活為本位而以知識為本位,是一大毛病?!贝蛟焐鷳B閱讀,更應踐行生活語文。相比傳統閱讀,生態閱讀更具審美情趣,更具詩情畫意,也更具生活氣息。生態閱讀強調在閱讀中的涵泳體悟、交流互動、審美感悟,旨在讓閱讀呈現和諧美好的態勢。媒介融合時代下,數字化閱讀憑借其即時性優勢,掙脫了傳統紙質閱讀的時間與空間束縛,切實做到了與日常生活的“水乳交融”,受到了更多的關注和推崇。因此,借助數字閱讀打造的生態閱讀從一定意義上說,已是踐行生活語文的基礎,使生活里到處都有閱讀的影子,這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閱讀狀態。

語文來自生活,復歸生活。自古及今,語文展現著母語教育最自然的一種生態表現:師生的生命自然綻放的活動,一種沒有刻意做作的、率性而行的生態過程。而閱讀活動是一個接受、對話、創造的過程,需要學生勇于探索、不斷發現、大膽質疑、自主探究;它更應是生活與學習的常態,充盈著現今的語文教學,是思維碰撞、心靈交流和情感交融的動態過程。因此,數字化閱讀是踐行生活語文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在具體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學生與教師、學生與文本、教師與文本、學生與學生的對話互動,為師生的平等交流提供無限的可能性,將生態質感、審美情趣、生活氣息進行有效傳遞,使學生實現從被動到主動、從封閉到開放、從接受到探究的角色轉換。

3.步入數字閱讀,豐富生命體驗

數字化閱讀是依靠各種數字化平臺或移動終端獲取信息文本,并進行信息加工的閱讀過程。它具有即時性、開放性、互動性等特點,能實現文本、圖片、音頻和視頻信息的融合。我們要認識數字化閱讀對整個教育乃至社會發展產生的重大影響,實現從傳統閱讀向數字閱讀的嬗變。

步入數字化閱讀的“叢林”,依靠快速的檢索功能和超文本的鏈接方式,擯棄粗放低質的文本,提高辨識信息真假、思想深淺、人性善惡等能力,在選擇性閱讀中吸取信息化生命中的思想精華,多維度地建構自己的生命體驗。數字化閱讀將成為獲取豐富生命體驗的有效實踐,成為一種新時代人的數字化生存的本質需求,一種與時俱進的興趣,一種以文化人的內驅力。我們能夠通過數字化閱讀拓展學習寬度、延伸閱讀向度、強化閱讀深度,進而建構出一個更加豐富、多彩、多元的精神世界,使個體生命得以生長與延伸,并獲得文化上的生成與拓展。

二、數字化生態環境中的閱讀選擇

1.形式選擇:多媒體技術賦予閱讀新的符號元素

媒介環境決定文本形式。隨著多媒體技術的發展,閱讀對象的載體不再僅僅是紙質書籍,從電子讀物到有聲圖書,再到聲音、畫面、文字、動畫等融于一體的增強型電子書,一一呈現在讀者面前。人們對閱讀的感知由單向的線性文字的純視覺感知,轉變為融合畫面、文字、視頻、互動功能的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種感知的集合。在形式上,數字化閱讀具備傳統紙質媒介無法比擬的互動性和高參與度的特點,使學生在閱讀中與文本進行數字化互動,產生能動作用,提高學生的充分主體性和獨立求知能力。

閱讀形式的變革為其他符號形式的呈現提供了可能,也為文字符號無法呈現的信息、無法描繪的場景提供了再現的可能。它拓展了閱讀的想象空間,信息解碼的“場景化”,與信息編碼能夠建立更加優化的信息通達渠道,開創一個“在場”的非紙質的閱讀時代。閱讀形式的變革背后,實際上是現代人的整體閱讀環境的變化。在數字化閱讀中,“圖”“文”“聲”“色”兼具,眼、耳、口、手、心共用,形式多樣,內容更新方便快捷,更加有利于新知識的傳播。

2.內容選擇:數字化生態環境下更應注重經典閱讀

生態語文倡導自然、審美、人文、經典,是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可持續發展的閱讀狀態。事實上,在數字化生態環境中,“指尖閱讀”和“埋首經典”并不矛盾。相比于傳統紙質閱讀,數字化閱讀改變了文本的載體而非內容,故不會影響閱讀的深度。閱讀深度取決于思維的廣度與文化的厚度,也取決于作品本身是否能夠引人深思。經典從不會耗盡它要向讀者說的一切:“先秦諸子中,我們可以從孔子那里讀到一顆愛心,構建和諧;在孟子那里讀到一股正氣,平治天下;在墨子那里讀到一腔熱血,救助苦難;在韓非那里讀到一雙冷眼,直面人生;在老子那里讀到生活辯證法;在莊子那里讀到藝術人生觀;在荀子那里讀到科學進取心?!本W絡信息大興的數字化環境下,我們更應重返經典閱讀之鄉,引導學生“擇真而讀、擇善而讀、擇美而讀”。

3.載體選擇:數字化技術帶來閱讀載體的變革

伴隨著媒介技術的不斷發展,電子書、智能手機等憑借低成本、易攜帶、互動性等優勢快速被人們接受,成為現代人閱讀的主要方式。

2018年4月,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布《第十五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成年國民數字化閱讀率增長顯著,數字化閱讀方式的接觸率為73.0%,較2016年的68.2%上升了4.8個百分點。成年國民各媒介綜合閱讀率與數字化閱讀方式的接觸率保持較強的增長勢頭。手機和互聯網成為我國成年國民每天接觸媒介的主體,有聲閱讀成為國民閱讀新的增長點,移動有聲APP平臺成為聽書的主流選擇,其中,14~17周歲青少年的聽書率最高,達到28.4%。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數字化閱讀時代,“電子閱讀不僅在量上迅速擴展,在質上也提高很快,它走出了過去傳統、封閉的閱讀空間,使人更容易接觸到關于書的推薦信息,專家薦書、社交媒體薦書也都開始成為日常。電子閱讀使得人在不同閱讀材料、對象間穿梭跳躍,完全打破了書的物理形態的局限”?!皵底只币彩侨耖喿x的打開方式,這種方式還有待完善,亟待人們平心靜氣,思想沉淀,通過對碎片信息的篩選抵達深閱讀境界。從這個意義上說,數字化的閱讀環境,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多形式、多向度、多元化的語文讀寫生態場。

三、數字化閱讀促使生態語文建構

數字化閱讀趨勢下,新的閱讀習慣的塑造,新的閱讀能力的培養,新的閱讀思維的形成,必然改變生態語文的未來,須順勢而為。

1.數字閱讀將塑造新一代讀者習慣

隨著數字閱讀的興起,“捧書而讀”的習慣逐漸被“捧屏而讀”的電子化終端瓦解,“讀圖”削弱了“讀字”,“聽”削弱了“讀”,改變了人們的閱讀傳統和閱讀體驗?!豆鹕虡I評論》的編輯凱瑟琳·貝爾(Kath-erine Bell)說:“我們正嘗試利用數字內容塑造讀者的日常習慣?!薄白x首詩再睡覺”微信公眾號在每晚十點聚集上萬人共讀一首詩,“讀首詩再睡覺,讓讀詩變成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讓詩歌的靈動與高雅再一次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只有當閱讀變得唾手可得,讀者才能從方便閱讀到喜歡閱讀,再到快樂閱讀、理性閱讀,最后進入真正的數字化生態閱讀。

2.數字化閱讀的意義建構

數字化生態閱讀通過增強閱讀體驗活化意義。傳統的閱讀形式單一,學生與文本的對話形式多限定在文字表述中,內容的意義理解一般只能遵循“符號編碼-閱讀解碼-理解意義”的路徑?!敖獯a”的過程往往與學生本身的知識儲備、理解能力、想象能力、聯想能力等密切相關,意義理解有一定難度。而數字化閱讀更加注重意義的生成,符號和表現形式也更為豐富鮮活,能調動人的多樣感知器官,讓意義的理解變得更加容易。

數字化生態閱讀通過文本交互活動強化意義。數字化閱讀的交互性讓學生與作者之間的交流變得更加便捷、快速。一些閱讀網站已經實現了讀書筆記的共享,經過互相的啟發與碰撞,讀者對文本的理解必然會更加多元和深入。甚至一些網絡文學作家還通過數字化閱讀交流平臺,實現與讀者的即時溝通,從而反過來重新建構自己的作品??梢?,作品的讀者群體也在重塑作家的寫作,數字化閱讀已經把閱讀從一種個人體驗變成社交體驗。

數字化生態閱讀通過文化價值認同顯化意義。數字化閱讀不僅讓人獲得生命生長的延伸,建立自我的精神世界,更讓人在閱讀過程中獲得文化上的認同。數字化閱讀意義建構的價值訴求指向——符號確認自我之真,觀照生活世界之豐,激揚主體間性之活,達到意義生成之善,體悟詩性邏輯之美。

3.數字化閱讀與紙質閱讀的交互作用

生態語文追求“美美與共”的友愛閱讀模式。這要求我們規避非此即彼的思維陷阱,讓不同形式的閱讀活動安其位、司其職,取長補短,美美與共。不同的閱讀形式有不同的閱讀體驗,不同的閱讀體驗對應不同的閱讀需求。數字閱讀賦予讀者一種強烈的參與性、臨場感、認同感,人類傳統的線性、抽象的邏輯思維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個性化、感性、具象的想象性思維。多讀快讀的數字閱讀方式培養人的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傳統紙質閱讀培養人的思維的深刻性和創造性。文字印刷的紙質閱讀偏向個人內省式行為,數字閱讀崇尚分享與社交的群體式行為。

盡管數字閱讀迅猛發展,將成為非常普遍的閱讀形式,但不能取代紙質閱讀??v觀媒介發展的歷史,一種新媒介的出現也不代表著舊媒介的消亡,反而會激發舊媒介的創新性變革。閱讀載體的變化,悄然地改變著人們的思維,這樣的改變,包括發散型的思維、表述的片段化、自主記憶力的衰退等。紙質閱讀可以減緩記憶力的衰退,彌補數字閱讀所帶來的閱讀缺陷,促進深度閱讀的體驗生成。因此,紙質出版物作為一種閱讀體驗很好的載體,將會與數字出版物并存。

“讀屏”是一種閱讀的“增量”,并不影響紙質書閱讀的“存量”,打破不同媒介之間的區隔,改變對數字閱讀的偏見,在數字閱讀和紙質閱讀“并駕齊驅”“比翼齊飛”的共通共展中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提高學生的跨媒介閱讀能力,構建一個數字閱讀與紙質閱讀共繁榮的綠色生態場,這是生態語文的應有之義。

猜你喜歡
紙質媒介數字化
家紡業亟待數字化賦能
媒介論爭,孰是孰非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書,最優雅的媒介
歡迎訂閱創新的媒介
數字化制勝
紙質書與《北京是個好地方》
紙質讀物的困境與出路
獨立書店浪漫的紙質生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