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盆腔炎病人實施中醫綜合護理的效果觀察

2019-06-04 06:09藍小忠
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 2019年11期
關鍵詞:下腹盆腔炎灌腸

藍小忠

(忻城縣中醫醫院,廣西 來賓 546200)

據報道顯示,因下腹及腰痛為主訴于婦科門診就診的患者中約有1/4受困于慢性盆腔炎,國外統計資料表明,30-34歲婦女發病率高達14%,該疾病不僅會增加患者不適癥狀,久治不愈者將影響生育功能及生活質量[1]?,F階段慢性盆腔炎臨床醫療以藥物、物理及手術治療為主,為保證患者就診安全性,加速病情好轉,以提高病房中轉率,多數醫院于患者就診時提供護理干預,輔助處理現存及潛在健康問題,以減輕醫患負擔,獲取最佳治療效果。中醫綜合護理堅持辯證施護,強調人與自然的統一性,科學運用中醫學知識及多項中醫傳統技術,明確健康問題,給予個性化健康指導,以幫助患者緩解病痛,重獲健康身心。本文旨在分析慢性盆腔炎病人實施中醫綜合護理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選取2010年1月~2018年9月我院婦產科接診的4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照隱匿數字隨機法將其分為研究組(n=20)和對照組(n=20)。所有參選患者均簽署《病人知情同意書》,依據病史、癥狀、婦科檢查確診,排除精神異常者。研究組年齡23~50歲(34.2±1.6)歲;病程0.3~7年(4.1±0.6)年。對照組年齡20~47歲(34.0±1.8)歲;病程0.4~6年(4.2±0.5)年。兩組資料可比(P>0.05)。

1.2 研究方法

兩組患者就診時實施常規護理,①入院時協助辦理入院手續,詢問患者癥狀體征,建立患者檔案,采集生命體征。②根據患者病情協調檢查時間,盡可能集中檢查(B超和陰道分泌物檢查),制定治療及護理方案。③為患者普及疾病知識,告知護理要點,實時臨床看護,告知飲食禁忌(忌食溫補性、燥性、發物性食物,補充維生素含量高及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④通過說理、解說、勸導、安慰等方式為患者排解因疾病出現的負面情緒,主動與患者溝通,鼓勵表達主訴,盡可能滿足其合理訴求。此外,在協助治療的同時督促服藥檢查,視病情恢復情況調整治療及護理方案。

研究組加入中醫綜合護理,①中藥灌腸,藥方:沒藥8 g、黃柏10 g、大黃10 g、益母草15 g、銀花30 g、連翹30 g、魚腥草30 g、蒲公英30 g,水煎熬,經凈后5 d灌腸,早晚各1次,每日2次,灌腸期間指導其深呼吸,藥液灌注完畢后擦凈肛門,囑咐平臥,保留30分鐘。②足浴,藥方:當歸20 g、川芎20 g、地丁草30 g、蚤休30 g、虎杖30 g,上述藥材加適量清水浸泡20分鐘煎沸,取藥液與1500 ml開水混合浸泡雙腳,早晚各1次,每次40分鐘。③中藥濕敷,藥方:川烏5 g、膽南星5 g、乳香20 g、土茯苓20 g、虎杖20 g、沒藥20 g、莪術20 g、黃柏30 g、忍冬藤30 g、敗醬草30 g,煎熬諸藥取適宜敷布,完全浸濕,抖開敷于腹部,藥液溫度維持在50~60℃,用橡皮單包裹敷布及軀體,時間15~20分鐘,每日1次。④食療:蓮子排骨湯、冬瓜粥、土茯苓豬肉湯、苦菜萊菔湯、銀花冬瓜仁蜜湯、松仁餅、皮紅花茶、荔枝核蜜飲,設計食譜,禁生冷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戒煙忌酒,療程2周。此外,給予情志干預,實時鼓勵,督促患者保持軀體及陰部清潔,叮囑更換棉質內衣褲。

1.3 觀察指標

①觀察下腹墜脹、腰骶酸痛及低熱癥狀消失時間。

②療效判定:痊愈,B超檢查未見炎性腫物,盆腔充血、下腹墜脹、腰骶酸痛、低熱癥狀完全消失;好轉,B超檢查仍見炎性腫物,偶有下腹墜脹及低熱癥狀;未愈,患者病情未有改善,仍需繼續治療[2]。

③隨訪3個月,比較疾病復發率。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 19.0處理數據,用t、x2檢驗,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癥狀改善情況

研究組患者下腹墜脹、腰骶酸痛及低熱癥狀消失時間均早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病癥改善情況(±s,d)

表1 兩組患者病癥改善情況(±s,d)

組別 n 下腹墜脹 腰骶酸痛 發熱研究組 20 4.3±1.4 4.1±1.2 3.6±1.1對照組 20 5.1±1.5 4.8±1.3 4.3±1.2 t 1.744 1.769 1.923 P 0.045 0.042 0.031

2.2 護理效果及疾病復發率

研究組疾病好轉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顯著(P<0.05);隨訪3個月,疾病復發率低于對照組,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效果及復發率[n(%)]

3 討 論

慢性盆腔炎指女性生殖器官及周圍結締組織、盆腔腹膜出現的慢性炎癥,多為急性盆腔炎未徹底治愈,患者體質過差,病情遷延所致,因常導致月經紊亂、腰腹疼痛、白帶異常癥狀,同時會增加不孕風險,影響患者身心健康。隨著中醫藥日漸走向國際加之中醫養生文化日漸興盛,使得中醫護理愈發受到民眾青睞。慢性盆腔炎屬于中醫“婦人腹痛、帶下病、癥瘕”等范疇,指患者正氣不足,“寒濕熱”毒邪入侵,耗傷氣血誘發的病癥,中醫綜合護理以中醫基本理論為指導,尊重患者個體差異,中藥保留灌腸、熱敷法、足浴、食療,以促進局部藥物吸收,疏通經絡氣血,緩解癥狀體征的同時加強營養,以增強機體抗病能力,鞏固療效[3]。實踐證實,研究組疾病好轉率高于對照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早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3個月內復發率低于對照組,無明顯差異(P>0.05),即慢性盆腔炎患者就診時實施中醫綜合護理,中藥灌腸最早出自《傷寒論》,護士使用該療法將藥物直接觸及病變位置,在刺激腸蠕動,降溫,釋放腸內毒素的同時供給營養、水分和藥物,以營造良好生物環境,加速病情好轉;足浴借助足部穴位吸收藥效,在促進腳部血液循環,改善腳部經絡的同時增強抵抗力,促進新陳代謝,藥液離子在水的溫熱作用下通過粘膜吸收和皮膚滲透進入血液循環系統進而到達臟腑,激發人體潛在技能,調整身體失衡狀態,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中藥濕敷借助藥物本身熱、冷刺激對皮膚的作用達到溫經散寒、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食療利用食物特性調節機體功能,在保證機體所需營養的同時調節臟腑功能,以加速康復。鄒麗云于文中證實中醫綜合治療和護理慢性盆腔炎可提高治療效果,間接證實本研究的可行性??傊?,慢性盆腔炎病人實施中醫綜合護理安全高效,值得推廣應用。

猜你喜歡
下腹盆腔炎灌腸
經臍單孔腹腔鏡下腹直肌子宮懸吊術在治療盆腔臟器脫垂的臨床研究
擦胸揉腹增強免疫力
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盆腔炎的療效觀察
藏藥灌腸治療不完全性腸梗阻的護理
多層螺旋CT在急性右下腹疼痛診斷和鑒別診斷中的應用分析
灌腸方治療小兒腹瀉的臨床效果
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盆腔炎30例
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盆腔炎48例
耳穴貼壓配合灌腸治療慢性盆腔炎
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盆腔炎的觀察與護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