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并購前后財務績效對比分析

2019-06-11 11:00劉思含
商情 2019年11期
關鍵詞:能源行業中海油財務績效

劉思含

【摘要】近些年來企業通過跨國并購的方式積極參與國際競爭,開拓海外市場,從而擴大自身規模,獲取更大收益。2013年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以151億美元的交易對價成功收購了加拿大尼克森公司,帶領我國的海外并購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引發了世界范圍的廣泛關注。但機遇的同時也是挑戰,能否有效地提高企業的財務績效也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之一。文章選取此例進行具體分析,采用會計研究法,從中海油近六年的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償債能力和未來成長能力四個方面對其并購前后的財務指標進行對比分析得出結論。排除客觀因素,并購后企業的財務績效較并購前更為良好,中海油并購尼克森無疑是成功的。

【關鍵詞】企業并購 能源行業 中海油 財務績效 財務指標

1緒論

1.1研究背景及意義

企業并購大致經歷了五次發展浪潮。從19世紀下半葉,以橫向并購為特征的第一次并購浪潮。20世紀20年代以縱向并購為特征的第二次并購浪潮。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混合并購為特征的第三次并購浪潮。20世紀80年代興起的以融資并購為主的第四次并購浪潮。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以跨國并購為主要特征的第五次并購浪潮。

為適應經濟全球化潮流,中國企業紛紛走出國門,積極參與國際范圍內的并購活動。尤其在全球金融危機背景下,許多國家為吸引對外來資本,降低了門檻,放松了對外來資金限制,而我國企業所受影響損失相對較小,出現了一次先高后低的海外并購浪潮。但并購的整體結果還不盡如人意,存在著不少問題。本文通過對中海油并購加拿大尼克森的案例分析,以及對其各方面財務指標的詳細對比分析,得出中海油并購尼克森前后對其企業利益良好的影響與不足,并以其為其他企業的并購提供借鑒。

1.2國內外并購現狀

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格局下,越來越多的企業將跨國并購作為首要考慮方式,以此方便、快捷的進入國際市場,獲取更多海外資源。我國企業跨國并購整體上呈現欣欣向榮的姿態。中國企業數量近幾年一直在刷新,海外并購的規模也在急劇的擴大。中國政府也加大了政策支持和資金鼓勵,令我國的并購主體更加多元化。但并購的整體結果還是沒有達到預期,雖然部分企業通過海外并購擴大了自身規模、提升了戰略優勢、獲取了相當利潤,但是海外并購的效率還是低于市場平均水平。

1.3能源行業現狀

整體來看,全球能源正在處于傳統能源與新能源的交替階段,我國的新能源發展規模大、集中度高,但會產生污染嚴重、使用低效、結構失衡、技術落后和資源有限等問題。具體到油氣行業來看,全球油氣供需格局深刻調整,價格與貿易流向變化顯著。全球經濟在遭受金融危機的重創后,從2009年第二季度開始油價才有所恢復,呈現出上升趨勢。2015年,油價均價創十年新低,2016年,油價一跌再跌,步入谷底。

2案例分析

2.1公司簡介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簡稱中國海油)是一家大型的國家石油公司。主要負責在中國海域對外合作開采海洋石油、天然氣資源。公司設立以來一直保持著良好的狀態發展,由一家單純從事油氣開采的純上游公司,開拓出了油氣勘探開發、化工化肥煉化、專業技術服務、金融服務、天然氣及發電、綜合服務與新能源等六大良性互動的產業板塊,成為了主業突出、產業鏈完整的綜合型企業集團。

尼克森石油公司是一個全球性能源公司,作業包括勘探、開發和在產項目,三項核心業務為常規油氣、頁巖氣和油砂。主要是對墨西哥灣、北海和西非海域的常規油氣和加拿大西部的頁巖氣、油砂的勘探與開發。尼克森石油公司境況欠佳。在全球經濟低迷的情況下,非常規油氣公司均受到了資金短缺的強烈影響。

2.2交易方式

2013年2月26日,中海油以151億美元的現金正式宣布收購加拿大尼克森公司。

2.3并購動因分析

中海油方面:(1)為滿足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加拿大尼克森公司的開采和在產油田數目龐大,可使中海油增加儲量與資源量,中海油也將成為油砂項目的主要作業者。(2)為拓展石油市場。中海油公司并購加拿大尼克森不僅能夠擴展自己的石油市場,同時也能擴大公司規模、推動企業經濟的持續增長。(3)為獲得非常規資源與先進的技術。中海油并購尼克森,可以使企業擁有更加超前便捷的發展保證。(4)為打造中國國際名片。尼克森方面:由于全球經濟形勢的不景氣,供過于求的開采與生產、石油價格的直線下跌以及其管理者的頻頻失誤,資金嚴重短缺,收益跌入谷底。

3財務績效分析

3.1盈利能力分析

并購前企業的銷售毛利率呈下降趨勢,獲利能力有所減弱;并購當年,數據較上一年有所上升,并且在接下來的一年也保持基本穩定,說明并購活動確實給企業帶來了良好的效應;總資產利潤率與凈資產收益率趨勢基本一致。并購當年,指標均有較明顯增加,獲利能力得以大幅度的上升;并購活動發生,每股收益上升0.48,數據增長顯著,并且在2014年每股創造的稅后利潤達到1.57的峰值,說明并購活動確實給企業的每股利潤帶來了良好的發展。

3.2營運能力分析

并購前企業的總資產周轉率一直在緩慢上升,并購后兩年繼續保持上升趨勢,2014年達到峰值,說明企業的資產周轉天數越來越少,營運能力在逐步加強;應收賬款周轉速度有所加強,在2014年達到最高點0.41,反映出了并購確實讓企業資金的使用效率得到了提升。因此,企業營運能力十分不錯,2015年后會較之前變差,是由于傳統能源的銷售受到沖擊。

3.3償債能力分析

從流動資產方面看,2012年為2.78,出現了庫存現金利用不足的問題。并購當年比率降低到1.72,說明短期償債能力有所緩和,閑置資金也得到了利用;速動比率與其變化趨勢大致相同,并購前速動比率逐步升高,并購后企業的流動性逐漸變弱,流動負債的安全性變低,也說明了并購前后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呈現向下的拋物線形態趨勢。

資產負債率基本保持穩定,并購當年較前有了明顯的緩解,資金實力有了大幅度地加強,貸款風險降低,使企業債務負擔減輕。并購后兩年比率均低于50%,說明企業發展良好,并購為企業的長期負債能力帶來了良好效應。

3.4未來成長能力分析

2013年,凈利潤增長率達到了頂峰47.19,后兩年由11.8到-1133.59急劇下跌。對此,中海油年報表示,這樣的情況是油價暴跌以及加拿大山火導致停產造成。企業并購當年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凈資產增長率、總資產增長率與凈利潤增長率都得到增長,排除客觀因素等,企業的未來發展能力良好。

4結論及建議

本文通過中海油的盈利能力、經營能力、償債能力和成長能力四方面進行分析可知,中海油并購前企業狀況基本穩定,并購當年企業各方面發展能力有顯著提高,并購尼克森是比較成功的。

在面對低油價的挑戰時,一體化優勢可使公司下游業務盈利能力強勁,為企業避免損失。對比同行業的中石化與中石油,中海油在這方面做得并不太好,缺乏下游加油站的支持,使企業在面對低油價的挑戰時,無路可退。同時也并沒能有效的利用并購尼克森所帶來的大量的郵儲資源,才導致并購后兩年境況的低迷,因此,中海油在發展的道路上,還應該不斷完善。

猜你喜歡
能源行業中海油財務績效
無機非金屬材料及其相關能源行業研究
平抑風電出力波動儲能技術比較及分析
上市公司債務融資期限結構與財務績效關系的研究
蘇寧云商輕資產盈利模式及其財務績效研究
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研究
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分析及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