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現代審美的角度淺談傅磬老師聲樂作品的創作與演唱

2019-06-14 09:03陳力
藝術評鑒 2019年6期
關鍵詞:聲樂作品

陳力

摘要:本文結合筆者多年對傅磬老師聲樂作品的研究以及對相關文獻的參考,從現代審美的角度探討傅磬老師聲樂作品的創作與演唱。

關鍵詞:現代審美? ?傅磬? ?聲樂作品? ?創作演唱

中圖分類號:J605?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19)06-0007-02

傅磬老師是廣西著名的本土音樂創作家,早在1988年就通過《漁村夜曲》一曲獲得了廣播新歌的特別獎,自此以后,傅磬老師的名字廣為傳頌,而其創作靈感也不斷被撩撥,一系列膾炙人口的民族樂曲被創作出來,傅磬老師也從此成為了廣西甚至全國音樂創作界不可多得的創作型音樂人才。在傅磬老師的音樂作品中充斥了民族特色,融合了現代時代性氣息,同時又不乏生活的色彩。從他的音樂作品中可以感受到,音樂的創作與其生長環境有著密切的關系。傅磬老師從小生活在有著廣西“美人魚之鄉”的小漁村中,無論是海風的聲音,或是大海的壯景,都予以其靈感,而海邊漁民伴著歌聲的出海,傍晚滿載而歸的情境也提高了其作品的生活體驗與感悟,這些都讓傅磬老師的音樂作品中充滿生活性的旋律與鮮明的風格,有機融合了民族民歌聲樂的特色。

一、現代審美下傅磬老師歌曲創作的理念與藝術風格

(一)現代審美下的廣西原生態民歌

在傅磬老師的音樂演唱作品中,從形式的角度可將其分為三類,分別是獨唱作品、合唱作品與組合形式作品,從風格的角度可將其分為民族風格、通俗風格、美聲風格以及民兩風格結合。比如《人民公仆》《感恩父母》《風生水起北部灣》《當兵來到左右江》等,這些比較少體現廣西本地民歌,但其他的如《山歌年年唱春光》《三月三,九月九》中都融入了廣西旋律。比如《山歌年年唱春光》的“尼的呀”音調就是典型壯族的音調和語匯,但仔細聽其中的旋律,又隱含了對原生民歌旋律的致意。傅磬老師的演唱作品并非直接套用其他民歌的原生元素,而是在提煉、融合的基礎上加入了全新的審美意識與創作精華,形成“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意境[1]。

(二)現代審美角度下時尚元素與民族風格的融合

從傅磬老師的聲樂作品中不難發現,音樂的旋律不但有著鮮明的民族風格,還有時尚的元素。比如《老王》作品中,就將廣西民歌“山歌好比春江水”的意境融入其中,同時不乏“唱山歌咧,這邊唱來那邊和”的結構融合,這給原有的古老山歌帶入了一種新鮮感。在唱法上也改變了過去甜美、樸實的風格,使得歌曲主體部分的空白得到補充,正如一根絲線,巧妙地串聯了各種情緒,使一首歌的整體感表現出來,改變了過去很多唱英雄人物時激昂情緒的表述,口語化的旋律更體現出通俗的表達特點[2]。再比如《捶瑤布》,傅磬老師在節奏上利用民族舞蹈性的特點加以表達,貫穿全曲,更是穿插了苗族蘆笛的踩點。眾所周知,這種方法在現代搖滾樂中比較常見,應用其中達到古今的融合。還有就是借用“蒙太奇手法做到情景交融”,在演唱過程中拉遠景,從朦朧的遠處慢慢拉近,形成畫面特寫,更好地展現歌曲的意境。

《挑著好日子山過山》是傅磬老師很有名的代表作,在這個作品中音調的取材采用的是“尼的呀”旋律,通過前緊后松的旋律形成強烈的交替性對比,即本節奏借鑒了壯族民歌《酒歌》,同時改編了原民歌附點節奏為前附點,這樣一來,過去典型的南北壯族音調和節奏形成了巧妙的融合,而插句的應用也很好地為歌曲增色[3]。另外,主題樂句貫穿全曲,而“尼的呀”的補充則是不失時機地貫穿,進一步體現樂曲的民族特色,表達音樂的民族內涵。在唱法上融合了男聲的伴唱,其中女聲獨唱方面猶如電影鏡頭的特寫一般,與男聲伴唱共同形成群體場面,對比非常鮮明。在傅磬老師的“紀念音樂會”上,那坡壯族山歌從始至終都實現了貫穿,其中如《山歌年年唱春光》《祖國萬歲》等,其主題都與那坡壯族民歌有著淵源,有的則直接體現對壯族山歌的熱愛。在關于作品中民族風格問題的采訪中,傅磬老師曾說過,民族風格是客觀存在的,現在存在,將來也會存在。我們在創作每一件作品時,都自覺或不自覺、或多或少地滲透著,并通過個人的特性顯示出民族的特質,同時也或多或少地強調民族的風格,并盡可能與現在審美意識相一致。這些話為后一輩的音樂鑒賞者指引了方向,為追求音樂而探索著。

(三)傅磬老師作品的激情與理性

傅磬老師還分享過他的創作過程,他表示當靈感帶領走進創作狀態時,就應該用心靈與激情去投入,作品一旦完成,就要努力走出來,像旁觀者一樣審視流動的音樂。此外,他還特別強調,藝術感知有藝術理念的關照,寫出來的旋律才能打動人,才有品位。比如《挑著好日子過山》,傅磬老師就把這個作品放置了兩年,慢慢摸索好的旋律進行搭配,而在完成作品以后,就盡可能放下它,不去想它,從原有的旋律中走出來,像聽眾和旁觀者一樣嘗試去感受這個作品,那么就能知曉作品有沒有毛病。正是因為有激情,才能感悟生活與音樂,才能正確審視自身的作品[4]。

二、從現代審美的角度詮釋與解讀傅磬老師聲樂作品的創作和演唱

在傅磬同志紀念音樂會中,共展示了傅磬老師十八首曲目,開場為女聲領唱的《山歌年年唱春光》,還有如《三月三,九月九》等,壓軸的曲目為《祖國萬歲》。其中的《山歌年年唱春光》是以合唱團合唱的形式進行,除此以外的曲目演唱方式均為獨唱,其合唱伴音則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整個表演過程中廣西本土的諸多聲樂界演唱家為這場演唱作品進行詮釋與解讀,形成了一場音樂的盛宴。

第一場入選的曲目是傅磬老師的作品《老王》,讓人感覺親切且熟悉,由著名歌手崔金浩演唱,激情而不夸張,將曲目本身“朗朗上口”的曲風與特色表現出來,也塑造出曲目中腳踏實地與平易近人的“老王”的形象,很快引起共鳴。隨后是由胡紅一作詞的《人民公仆》,歌曲很好地融合了“東方紅”的音調,演唱者是甜美嗓音的劉璐。還有后續《山歌年年唱春光》《壯族大歌》《錘苗布》等演唱曲目,都具有典型南方少數民族音調,其中《錘苗布》演唱者舒春秀演唱過程韻味十足,清秀的聲線將曲目演唱得耐人尋味。而《感恩父母》和《當兵來到左右江》的演唱者詠峰,男高音深情且富有彈性,剛勁卻不失華麗,將傅磬老師的作品靈魂表現出來。而演唱《兄弟姐妹》的是廣西觀眾非常喜愛的歌手鄭詠,在《兄弟姐妹》的演唱中表現出大氣磅礴的意境,其聲線純凈、天籟而空曠,在其另一首曲目《綠都情》中正如歌詞所述,“蕩起了一個個美麗的綠漪”。而后是傅磬《壯錦》《桂花雨》等作品,分別由男高音謝斌、廖鴻飛以及女高音莫笑萍演唱,值得探討的是莫笑萍的演唱樂感和灑脫的臺風,很容易讓人從通俗唱法中理解“一句情話老了還在等待”的含義,無疑為傅磬老師的作品增磚添瓦。最終將傅磬老師作品演唱推向高潮的是吳碧霞老師,演唱傅磬老師的《風生水起北部灣》和《挑著好日子山過山》,這兩首都是具有非常強烈風格的音樂,不少學者在傾聽前都存在疑慮,如吳碧霞老師的演唱風格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同時她也是學院派出身,要將傅磬老師“山野風味”的作品演唱出來,無論是演唱和舞臺表現都具有一定的難度。然而在實際的表現中,吳碧霞老師則很好地詮釋了傅磬老師的兩首音樂作品,比如《風生水起北部灣》,這部作品集合了美聲的風格和民族的風格,正好與吳碧霞老師的中西合璧相結合,無疑是錦上添花。

三、結語

生活離不開藝術,藝術需扎根生活,在傅磬老師的聲樂作品中,生活永遠是藝術創作的根源和主題,其在音樂創作上取得的重大成就就證明了這一結論。傅磬老師聲樂作品的生活性、藝術性均反映在精神上,而時代精神也是歌曲的靈魂所在,予以了傅磬老師作品無窮的生命力,也因此得到更多音樂欣賞者的紀念和緬懷。在舉辦的“傅磬同志紀念音樂會”中,盡管演唱的作品只是傅磬老師生平創作作品的一小部分,但在這些作品中觀眾都能感受到一個堅持創作的作曲家努力追求的精華所在,即充分吸取本土音樂、民族音樂的元素與養分,通過創造與改造,使其賦予時代的氣息,并激情的演唱與表演中更好地詮釋作品整體性,使其達到完美的境界??v觀傅磬老師的聲樂作品,無論是美聲、民族或是兩者結合的演唱,都要通過深刻感悟和深入研究,才能體會其中的韻味。

參考文獻:

[1]蔣艷.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評傅磬音樂作品創作的藝術特色[J].音樂表演與欣賞,2014,1(02):108-109.

[2]黃海燕,傅磬.靈性在山水間跳躍[J].當代廣西,2007,11(01):22-23.

[3]黃偉林,麥展蕙.匯山海之風,譜八桂之歌——論作曲家傅磬的歌曲創作[J].南方文壇,2006,2(02):67-68.

[4]龐小連.談談廣西本土音樂家傅磬的歌曲創作特點[J].大眾文藝,2012,2(01):117-118.

猜你喜歡
聲樂作品
高山流水 頌知音
聲樂作品與聲樂演唱的關系探究
淺析文化藝術修養對聲樂作品創新的重要性
淺論聲樂演唱中的審美體現
聲樂表演藝術中二度創作的重要性分析
聲樂作品與聲樂演唱的關系探討
淺談聲樂作品的二度創作
巴洛克時期的聲樂作品在聲樂教學中的價值
聲樂作品賞析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
王志信聲樂作品的創作風格及其深遠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