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沖擊波治療臀中小肌綜合征改善腰腿痛的臨床應用分析

2019-06-21 06:31許鵬黃章翔屈超超
中國療養醫學 2019年6期
關鍵詞:壓痛沖擊波療程

許鵬 黃章翔 屈超超

臀中肌綜合征與臀小肌綜合征均為日常生活中運動及不良姿勢等引起的臀中小肌慢性勞損或急性損傷導致的以臀部、髖部疼痛及下肢運動功能障礙的一類綜合征,臀中肌與臀小肌均屬于髂肌后群,前者位于中層,后者位于深層,兩者均有外展及外旋髖關節的功能,在站立特別是行走時支撐軀干的作用尤為重要[1-3]。兩者的損傷在發病原因、臨床表現及治療方法上都極為相似,因此也可以從治療手段上下手,同時提高二者的療效。應用傳統點按彈撥法治療臀中小肌綜合征有一定療效,但由于臀中小肌均位于髂后肌群較深層次,手法治療有時難以有效觸及,特別對于肥胖患者治療將大打折扣,且治療周期長,手法不當還可能造成二次損傷。

近年來,國內外大量研究表明,體外沖擊波療法對肌肉骨骼系統疾病確有療效,但仍存在一定爭議[4]。為進一步認識該療法對治療臀中小肌損傷的作用,現通過比較其與傳統彈撥法的療效來研究其臨床上的應用。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就診的臀中肌及臀小肌綜合征患者36例,其中男14例,女22例,年齡35~67歲,平均年齡47.6歲。在所有就診病例中排除患有神經損傷、局部感染以及強直性脊柱炎等其他疾病的患者,同時進行試驗的所有患者均表示自愿接受我院制定的治療方案,并同意在治療過程中無其他輔助治療。使用平行對照方法,按入院患者納入病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18例。對照組及治療組在性別、年齡、疼痛程度、病程長短、治療周期、VAS評分分布方面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 囑患者俯臥位,胸口墊枕以保持其舒適體位,首先以掌根揉法放松患側臀部及下肢,而后疊掌按揉股后及小腿后部,反復按揉3~5 min;隨后肘尖點按秩邊、環跳,指柔委中、承山、昆侖。最后在臀部肌肉完全放松的基礎上,再在臀中小肌體表投影區施以彈撥法,彈撥方向與兩肌肉走向垂直,從股骨大轉子肌肉附著處一直彈撥至髂骨翼外側臀中肌上緣附著處,并在此過程中尋找條索狀及結節狀筋膜增厚區重點進行彈撥,持續8~10 min。1次/d,連續7 d為1個療程。

1.2.2 治療組 采用廣州龍之杰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LGT-2510A型氣壓彈道式體外沖擊波治療儀對患者進行治療?;颊咴谥委煏r體位選擇不固定,以舒適為宜,通過治療儀尋找臀中小肌投影點內患者壓痛最明顯的部位并予以標記,在沖擊波探頭涂抹耦合劑后先于投影區進行廣泛擊打,隨后著重擊打壓痛點。治療壓力0.2~0.22 MPa,頻率5~10 Hz,手柄壓力中度,2 000次擊打,3次/周。連續治療7 d為1個療程。

1.3 療效標準 采用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評分)[5],由專人在治療前、治療2個療程結束時以及治療結束1個月后對疼痛及療效進行評價。根據療效可劃分為臨床痊愈、顯效、有效、無效。治療前后VAS評分[6],即患者治療前后的疼痛減輕百分比,計算公式為(A-B)/A,A、B分別代表治療前和治療2個療程后患者的VAS評分。VAS評分>90%為臨床痊愈,VAS評分>75%為顯效,VAS評分>25%為有效,VAS評分≤25%為無效。在治療結束1個月后,患者根據自己治療前后的癥狀及工作生活質量改善狀況對治療效果進行綜合評價,分如下幾個等級,痊愈:患者經治療后標記位置疼痛消除,且對日常生活無影響;顯效:患者標記處疼痛和壓痛感相較于治療前明顯減輕,且對日常生活無影響;有效:患者經過治療后局部疼痛和壓痛感相較于治療前有所減輕,患者日常生活受影響較??;無效:患者局部疼痛和壓痛感無減輕甚至有所加重,對日常生活影響明顯。

1.4 統計學方法 本實驗所有數據信息利用SPSS 20.0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予以表示,組間疼痛強度指標采用F檢驗。統計分析利用χ2檢驗或等級資料完成。檢驗標準α=0.05。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點VAS疼痛評分比較經過多次測量和方差計算,治療組患者治療2個療程和治療結束1個月后與治療前比較,VAS評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對照組在治療2個療程結束時、治療結束1個月后的VAS評分與治療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2個療程結束時以及治療結束1個月后,治療組的VAS評分遠低于對照組(P<0.05,表1)。

表1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點VAS疼痛評分比較(±s) 單位:分

表1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點VAS疼痛評分比較(±s) 單位:分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2個療程結束 治療結束1個月后 F值 P值治療組 18 7.93±0.94 3.34±1.76 3.26±0.92 6.172 0.010對照組 18 7.11±1.02 5.95±1.44 5.86±1.13 1.657 0.134

2.2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治療組痊愈9例,顯效5例,有效2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88.89%,對照組痊愈4例,顯效5例,有效4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72.22%。經χ2檢驗,兩組患者總有效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5.834,P=0.014),說明治療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n)

2.3 不良反應 治療中未出現明顯不良反應,由于手法不當,1名對照組45歲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皮膚淤血現象,在休息靜養4 d后癥狀有所消失。

3 討論

體外沖擊波治療軟組織損傷的機制目前尚不十分明確。有學者認為其可能通過高能振動波改善損傷局部的血液循環,分解積存的代謝產物,刺激局部肌群反應[7-8],并通過過度刺激痛覺感受器從而抑制痛覺信號的神經傳入沖動,達到對疼痛的緩解作用[9-10]。但筆者認為,依據筆者創立的“肌肉病因學”理論,除了以上原因以外,沖擊波對肌肉的牽張刺激也產生了積極作用。沖擊波療法作用范圍大,滲透力強,對肌肉的牽張感受器刺激作用大,通過腱器官及肌梭的牽張反射使肌肉解除受損痙攣狀態,一方面恢復肌肉血液循環,另一方面大大緩解肌肉骨端附著處的肌肉張力,從根源解除無菌性炎癥。其次,牽張刺激還能使梭內γ運動神經元重新調節肌肉張力,使受損肌肉在較長時間內得到更好恢復。而這些作用在傳統手法中不易得到,從而會出現治療不徹底、易復發等問題。

利用體外沖擊波療法仍有無法解決疼痛的案例,這需要我們進一步研究完善其治療強度及頻率,更重要的是探索得出其作用機制,從而指導和改進治療方法,進一步提高對軟組織損傷及慢性疼痛的療效。

猜你喜歡
壓痛沖擊波療程
兩種全口義齒修復方法的臨床應用效果比較
爆炸切割沖擊波防護仿真研究
爆炸沖擊波隔離防護裝置的試驗及研究
防護裝置粘接強度對爆炸切割沖擊波的影響
體外沖擊波療法治療半月板撕裂
碘131治療要“小隔離”
來氟米特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臨床效果探究
內熱針治療第三腰椎橫突綜合癥近期及遠期臨床療效觀察
治前列腺增生
中藥面膜祛除黃褐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