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大數據”背景下高職院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討

2019-06-24 15:25趙寶芳李洺瑤于幫新
商業會計 2019年10期
關鍵詞: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轉型

趙寶芳 李洺瑤 于幫新

【摘要】?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和大數據的廣泛應用,會計行業受到了巨大沖擊,這給高職院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帶來了挑戰,同時也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文章對此進行探討,以期為“互聯網+大數據”背景下高職院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 ?互聯網+大數據;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轉型

【中圖分類號】? F23;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5812(2019)10-0127-03

一、互聯網、大數據的發展和應用對會計行業的沖擊

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不僅使人們的生產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同時也促進了會計行業大數據的廣泛應用,給會計行業帶來了很大的沖擊,會計信息也更加多樣化、智能化和更具價值性。

(一)對會計從業人員的沖擊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和大數據的廣泛應用,以往十幾個人才能完成的龐大的會計事務,在計算機的幫助下,三五個人就可以完成。一些簡單的技術含量較低的會計崗位工作被智能系統所替代,基礎的會計工作人員面臨著被取代和失業的風險。在會計工作效率和質量大幅提高的同時,對會計從業人員的要求和準入條件也越來越高。會計人員必須是行家理財高手,既要有過硬的會計知識技能,也要有相關的企業管理知識技能,同時還需要有較為豐富的計算機應用技能、數據挖掘與分析處理能力,以滿足“互聯網+大數據”時代會計工作所需,實現業財融合,為企業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二)對會計工作重心的沖擊

“互聯網+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改變了傳統的會計工作處理流程,企業員工不需要攜帶票據到財務室報賬,不需財務人員審核和業務處理,原來由會計人員進行的大量重復性、例行性的會計核算工作將由智能化財務系統自動完成,會計人員將從基礎核算工作中解脫出來,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財務管理中,進行數據的收集、提取、整理、分析、保存等,為企業的生產經營與決策提供數據支持。

(三)對會計服務模式的沖擊

互聯網的出現,對會計服務模式產生了巨大的沖擊。線上會計服務取代線下會計服務,實時的會計核算和實時的財務咨詢將成為會計工作常態。企業的會計核算、會計報表報送、納稅申報與審查等通過網絡實現了及時傳輸和實時監控,會計信息的處理更加實時、動態。網絡代理記賬將成為企業的必然,企業的會計信息將通過互聯網和信息系統及時傳輸,為企業內部、外部信息使用者之間搭建在線交流的平臺,真正滿足會計信息使用者的相關需求,實現會計目標。

二、“互聯網+大數據”背景下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面臨的挑戰

(一)對高職院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提出了挑戰

“互聯網+大數據”背景下,企業經營活動依托于網絡,會計信息處理更全面、及時、準確,會計核算更規范、高效,這對高職會計專業教學和人才培養提出了新挑戰。高職院校要改變以往傳統的會計專業教育理念,與行業企業合作創新協同育人機制,創新會計專業學工融合人才培養模式,對接會計職業標準,重構突出會計職業道德、會計綜合職業能力、會計信息與數據處理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課程體系和專業核心課程,擺脫教學內容的構建與社會發展、企業需求嚴重脫節的怪象,專業教育實現行業標準與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無縫對接”。教學的重點要由重核算向重分析、重管理轉變;會計核算由單一會計主體向多主體財務共享轉變。教學內容要增加會計信息處理、數據分析、云計算的理念和技術,要加大數據的挖掘、加工、整理、管理、應用等教學內容。學生畢業時考取的職業資格證書不只是初級會計職稱證書,還應有其他技能證書。

(二)對高職院校會計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提出了挑戰

“互聯網+大數據”背景下,“互聯網+會計+管理”的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是企業所需,培養單一的會計專業人才已不符合時代發展要求?,F階段,高職會計專業教師雖然具有過硬的會計專業知識和技能,但互聯網、信息技術和大數據處理技術的觀念和能力嚴重不足,無法滿足信息時代飛速發展對會計教學的需要,不能成為高職會計專業學生高效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習行為的分析者,學習效果的評價者。改變教學理念,提升自身素質,提高信息化大數理處理能力,是“互聯網+大數據”時代對會計教師提出的挑戰,也是適應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

(三)對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實習實訓條件建設提出了挑戰

“互聯網+大數據”時代,對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實習實訓條件的數量、質量及與信息化的結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企業財務數據的機密性及會計工作經濟責任的特殊性,有些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的頂崗實習形同虛設,絕大多數實習實訓都在實訓室進行,缺少真實的工作環境和會計業務。而現有的實習實訓條件,無法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存在業務環境不真實、業務不全面、崗位設置模糊不清等問題,即使有會計電算化或審計電算化實訓室,也缺乏真實性的工作項目和業務,無法進行數據的挖掘、調用和處理等,只能進行一般性的財務或審計軟件使用,加之軟件更新不夠及時,很難與現行會計準則、稅法及實際工作崗位的操作進行對接。因此,會計專業實習實訓條件,必須順應時代的變化,借助新經濟變革、互聯網+大數據的時代浪潮,進行會計專業實訓信息化、智能化建設方面的變革。

(四)對高職院校學生的考核方式提出了挑戰

目前的出勤(課堂表現)+作業+期末考試三段式評價方式,由于評價不夠客觀,導致學生考前突擊背題,考試成績并不能真實反映學生的水平與能力,因此,考核方式改革勢在必行?!盎ヂ摼W+大數據”背景下,會計專業學生的考核內容要突出培養質量,特別是技能掌握程度,考核要科學,評價要準確,考核手段要體現信息化、智能化。教師應借助于互聯網、大數據,根據學生教學資源使用情況進行數據整理與分析,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客觀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從而有針對性地制訂和調整教學方案,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進而提升教學質量。

三、高職院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對策

(一)創新高職院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重構課程體系

“互聯網+大數據”背景下,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應由原來培養財務核算與監督的會計技術技能人才,轉為培養有厚實的專業基礎和良好的職業素養,具備互聯網思維,講誠信、善溝通、知財務、會管理,具有一定的網絡技術、數據處理能力,能快捷準確地采集和加工處理財務管理信息,能協助中高級會計人才開展工作的復合型人才。要實現這一培養目標,必須與行業企業合作,實現雙元育人,創新工學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重構突出會計職業道德、會計綜合職業能力、會計信息與大數據處理、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課程體系,建設適應“互聯網+大數據”會計業務處理需要的具有信息技術、智能化內容的專業核心課程及數字化教材、配套教學資源。課程體系的重構與重建,要體現“互聯網+會計+管理”的課程特色,實現業財融合,增加管理會計、財務預測、財務分析、云財務、大數據收集整理與分析等課程,增加實踐課程的數量和課時學分比重,實現會計專業數字化轉型發展,培養社會需要的全面人才。

(二)轉變思維方式,提升會計專業師資隊伍的素質和水平

職業人才培養質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職業院校教師的綜合素質?!盎ヂ摼W+大數據”背景下,具備互聯網、信息技術和大數據處理技術的師資在會計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但現階段既精通會計知識技能,同時又具備互聯網、信息技術和大數據處理技術的復合型教師缺口很大,為此,必須加大對會計專業教師的培訓,提升其綜合素質。首先,應加強對會計教師信息技術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學校應制定教師提升成長計劃,為教師開設課程學習班,促進教師互聯網思維的形成和信息技術大數據分析水平的提升。在互聯網思維的引導下,全面推進教學理論的創新與變革,在傳統課堂教學中融入互聯網的新元素,以企業需求為導向,開展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活動。其次,高職院校必須制定會計教師到企業實踐的制度,使教師在參與企業實踐活動過程中切身感受到大數據對會計人才培養產生的巨大影響,從而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逐步轉變成具有互聯網思維、掌握信息技術和大數據處理技術的復合型教師。再次,要加強對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師智能化、信息化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培訓,豐富會計專業教學資源,采取以學生為主體的智能化教學模式,建立教學做與智能化完善結合的一體化課堂,真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改變課堂教學形態,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提高。

(三)改善會計專業實習實訓條件,為學生提供實訓基地

傳統的會計實習實訓場所存在的一個最大弊端,就是和當今社會對會計人才的現實需求以及社會實踐結合不夠緊密,無法滿足會計專業學生職業能力訓練的需求。在“互聯網+大數據”背景下,應建立全新的“互聯網+”會計人才實習實訓培訓基地,將學生的理論知識學習和實踐緊密結合在一起。首先,校企共建集會計數據采集、存儲、分析和輸送一體化的工作環境,通過“虛擬網絡代理記賬平臺”,不僅能檢驗和提高學生的會計實踐技能,還能積累真實的企業賬務處理經驗,借助這種新型實踐教學平臺,提供多元化獲取知識和技能的途徑,學生可以不受時間、空間等條件的限制進行會計實踐技能的學習與訓練,有效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升教學質量。其次,學校獨立成立代理記賬公司或與校外代理記賬公司合作成立校內分公司,作為會計專業教學型生產性實訓基地,學生利用真實的業務在真實的業務場景下進行實踐,實現會計教學與企業真實業務的對接。再次,協同育人,引企入校,為企業提供各種便利和合作的優惠條件,把企業真實的業務流程、業務背景、業務場景、工作環境引進校園,構建云服務平臺。實現優勢互補、共研課程、共育師資、教師互聘、資源共享、共贏發展的協同育人機制,實現上學即上班、上課即上崗、開班即入職、結業即就業。

(四)翻轉課堂推進混合式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

混合式教學,能把傳統學習和網絡化學習的優勢結合起來,既能發揮教師引導、啟發、監控教學的主導作用,同時又能充分發揮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翻轉課堂是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教師在課前將微課、教學視頻或案例等學習資源傳到網上,學生課前利用“碎片”時間和靈活的地點進行自主學習,也可以將自己不懂的疑惑上傳至討論平臺進行討論,等待解答,有效地開展同學與同學,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在線交流、討論、評價;課堂上,教師對課前在線學習活動進行總結,并針對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和難點進行指導與評價,從而實現知識和技能的內化。這種模式不僅將傳統“填鴨式”教學進行了顛倒與翻轉,也徹底改變了傳統課堂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地位和作用,能夠因材施教,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符合學生多化發展的需要,是高職院校會計人才培養轉型的重要舉措之一。

(五)完善創新評價考核體系,實施“1+X”證書制度

教學評價是職業教育教學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是對學生的學習結果、學習方式以及學習效率、創新思維與創業意識等方面進行客觀的評價。有效的評價考核能體現學生學習的價值,推動學生的進步和發展。學校應對學生的評價考核體系進行完善創新,實施“1+X”證書制度。一是完善教學評價考核主體,讓學生參與到教學評價中去,推行自評、他評等方式,使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學會正確面對、改進和提高,方便教師全面了解學生。二是創新評價考核內容。改革傳統的考試考核方式,減少知識記憶方面的試題,增加會計職業判斷方面的試題,讓學生借助專業知識和技能自主發揮。如財務報表分析課程,可以讓學生自主搜集上市公司數據,撰寫財務分析報告等。三是開發考核標準。要考慮學生目前的學習環境以及學習現狀,將考核評價標準與當前的教學模式相結合,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評價,包括學習能力的評價、可持續發展能力的評價以及創新能力的評價等方面。四是改變考核手段。對學生的考核要與時俱進,利用互聯網、大數據,根據學生點擊教學資源的內容、時間、次數,在線提問和參與討論互動的次數,回答問題的深度、廣度、全面性、準確性、前瞻性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成績,從而推動“1+X”證書制的實施。學生畢業時,除了必須獲取畢業證書外,還要獲取至少2個以上的技能證書。

“互聯網+大數據”的飛速發展,對會計行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高職院校會計人才培養面臨轉型。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應積極應對高科技和新技術的發展變化,教師要從轉變思維方式入手,提升互聯網、信息技術和大數據處理技術的能力,實現教師角色從“教學型”向“復合型”的轉變。要調整人才培養目標,重構課程體系,進行教學模式、評價方式的轉型和改革,并通過教學團隊和實訓基地軟硬件的建設,保障會計人才培養的轉型發展,為區域經濟的發展輸送更多復合型、創新型的會計專業人才,將《會計改革與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落到實處。X

【主要參考文獻】

[1] 吳瑋,毛莉瑩.大數據背景下高職會計人才的全新培養模式思考[J].現代營銷(經營版),2018,(09).

[2] 周殿紅,吳海波,王玲.大數據時代高職會計專業教學改革探析[J].科技經濟導刊,2018,(26).

[3] 陳兆芳.智能化時代高職會計人才培養模式轉型的思考[J].高等職業教育探索,2018,(2).

[4] 賀勝軍.互聯網+”背景下高職會計專業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商業會計, 2018,(12).

[5] 劉偉欽.“互聯網 +”時代高職會計實踐教學改革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9,(2).

【作者簡介】

趙寶芳,女,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會計金融學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會計理論與實踐。

李洺瑤,女,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會計金融學院教師;主要研究方向:會計理論與實踐。

于幫新,女,哈爾濱市南崗區新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高級會計師,兼職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會計教學;主要研究方向:會計理論與實踐。

猜你喜歡
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轉型
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快轉型升級
揭示數字化轉型的內在邏輯
賦能:教研轉型中教研員的應然追求
淺談高職會計專業校企合作現狀及改進措施
校企合作下的應用型物流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獨立學院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新時期旅游轉型發展思考
基于職業標準的高職會計專業課程標準建設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