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如何繼續弘揚和持續培育抗震救災精神
——基于“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年來的回顧與反思

2019-06-26 11:10
綿陽師范學院學報 2019年6期
關鍵詞:汶川弘揚機制

劉 義

(綿陽師范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四川綿陽 621000)

抗震救災精神產生于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開展的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的偉大實踐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我國先后遭受了多次地震災難,英勇不屈的中國人民在同地震災難斗爭的過程中,鑄就了偉大的民族精神。在唐山大地震救災斗爭過程中,唐山人民鑄就了“公而忘私、患難與共、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1]。2008年舉世震驚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發生之后,歷經多次與災難英勇斗爭的實踐積累,在這場動員人數最多、力度最大的抗震救災偉大壯舉中,唐山地震積累起來的“抗震精神”不僅在抗震救災中發揮了強大動力作用,而且在災后重建中得到了很好的延續,使得更為完善的“抗震救災精神”得以正式確立。在這次地震救災和災后重建中所展示出來的“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饒、以人為本、尊重科學”的偉大精神被確認為抗震救災精神的基本內涵。在汶川地震后的歷次地震和其它災難考驗中,抗震救災精神一次又一次地發揮出了凝心聚力、共克難關的重要作用,成為中國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的關鍵時期,繼續弘揚和持續培育抗震救災精神仍然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一、抗震救災精神弘揚十年回顧

自汶川地震后得以正式確立以來,抗震救災精神不論在理論研究領域,還是在社會實踐領域都廣受關注,并在社會各界的共同推動下得到了廣泛傳播和有效弘揚,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最重要的理論詮釋和實踐表達之一[2],對當前我國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產生了深刻的積極影響。但是,其持續弘揚形勢卻并不樂觀。

(一)抗震救災精神在思想理論研究領域曾掀起研究熱潮,但關注熱度正逐年降低

根據中國知網數據記錄,2008年5月汶川地震發生至2018年5月的十年間,以“抗震救災精神”為主題的文獻共計2 302篇,其中期刊論文518篇(2008年291篇,2009年101篇,2010年46篇,其后逐年減少),報紙刊文1 313篇(2008年772篇,2009年138篇,2010年167篇,其后逐年減少),其它文獻471篇。在圖書方面,據公開可查的出版記錄,改革開放40年來,大陸各出版社公開出版的中文圖書中書名含“抗震救災”的書籍,2008年前較為少見,1978-2007年共計13部。2008年汶川地震后,伴隨著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的大力推進,此類圖書出版迅速增長,2008-2018年總計出版373部,其中汶川地震當年(2008年)即出版172部。然而,其后幾年間又呈現出逐年減少的趨勢(見表1)。改革開放40年來,公開出版的中文圖書中書名含有“抗震救災精神”的書籍總體較少,共計21部。其中,大多都是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出版的。事實上,作為一種偉大的民族精神,“抗震救災精神”是在汶川地震之后才得以正式確立并被普遍認同的,因此2008年之前少見也在情理之中。然而,2008年后的幾年間,有關“抗震救災精神”的書籍并沒有逐年增長,而只是在地震相關的重要時間節點年份偶有出版(見表1)。這說明思想理論領域對“抗震救災精神”的關注度正在逐年降低。

表1 書名含“抗震救災”和“抗震救災精神”的圖書統計表

(二)抗震救災精神曾在多個社會領域引起強烈反響,但在相應領域的持續弘揚狀況并不樂觀

一般來講,報紙文章更能反映實踐領域的重要動態。所以,本文選取了近十年來的相關報紙文章作為抗震救災精神在實踐領域弘揚情況的重要考查依據。根據“超星數據”統計,近十年來標題含“抗震救災”的報紙文章呈現出了總體遞減和階段性反彈特征。雖然有關抗震救災的報紙文章總體呈遞減趨勢,但是凡有地震發生的年份抗震救災主題文章就會明顯增加,這表明報紙文章更偏重實踐報道。除了2008年汶川地震后超過3萬篇的集中爆發之外,2010年因玉樹地震、2013年因蘆山地震、2014年因魯甸地震、2017年因九寨溝地震分別出現了幾次明顯的階段性反彈(見表2)。這反映出媒體緊跟熱點事件的規律性特征。為了便于對比,筆者同樣通過“超星數據”,選取了標題含“抗震救災精神”的報紙文章進行分析。經檢索,共計找到符合條件的中文報紙文章3 043篇,其數量明顯少于標題含“抗震救災”的文章(近5萬篇)。從發文時間來看,標題含有“抗震救災精神”的文章,除了在2010年玉樹地震和2013年蘆山地震期間出現了明顯的反彈跡象外,總體也呈現出了逐年遞減的特征(見表2)。2010年正是汶川地震“災后重建三年任務兩年基本完成”的重要時間節點,同時又逢玉樹地震,抗震救災精神被輿論和公眾推向了一波關注高潮。而2013年蘆山地震是繼汶川地震后四川在較短時間內遭遇的第二次較大強度的地震,也是抗震救災機制逐步成熟的一個時期,所以這次地震后抗震救災精神被再次高度關注也在情理之中。值得注意的是,“抗震救災精神”主題文章與“抗震救災”主題文章相比,盡管都有總體遞減特征,但是反彈跡象并不那么突出,而是減少趨勢更加明顯。即便是在汶川地震十周年這一重要時間節點,有關“抗震救災精神”的報紙文章也并不多(截止2018年12月共61篇)。這表明對“抗震救災精神”的報道和關注熱度正在逐年減弱,其弘揚的可持續性明顯不足。雖然理論研究不像新聞報道那樣具有較強的時效性,但是對一種曾在國家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中產生重大影響力的精神體系來講,關注熱度的明顯減弱,既不利于其自身的持續弘揚,也不利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持續推進。因此,如何加強弘揚抗震救災精神的長效機制建設成為一個具有重要現實意義的問題。

表2 標題含“抗震救災”和“抗震救災精神”的報紙文章分年統計表

二、抗震救災精神弘揚機制建設現狀

抗震救災精神是在實踐探索基礎上逐漸形成的穩定的精神體系,而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它又被視作經濟社會發展的信念支撐和強大動力,從而發揮著實踐指導作用。這正是其弘揚機制建設的基本邏輯進路。

(一)確立機制基本完成

作為國家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中的一種重要精神體系,抗震救災精神萌芽于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的偉大革命斗爭和建設實踐之中,在充分繼承偉大的革命傳統精神的基礎上,形成于“5·12”汶川特大地震的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斗爭實踐中,在汶川地震之后的歷次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中得到持續弘揚并得以正式確立。因此,抗震救災精神有其獨特的確立機制。這就是,在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的實踐中,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積極發揮領導作用,統籌協調黨政軍及社會各界力量,將在抗震救災斗爭中表現出的自發、自覺的集體智慧和公共精神力量,尤其是那些看似分散的精神元素,統籌到國家主流價值體系建設系統中,并經過國家引導、理論研討、實踐檢驗、模式推廣、輿論支持等多種方式,使它們共同形成一種結構關聯、功能互助、協調運行并能更好地發揮作用的精神體系。

汶川地震后,胡錦濤同志在“抗震救災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優秀共產黨員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中,首次對“抗震救災精神”的理論內涵進行了概括,并提出“要在全黨全社會大力弘揚抗震救災精神”的重要號召[3]8。在2008年10月召開的“全國抗震救災總結表彰大會”上,胡錦濤同志在講話中再次對抗震救災精神的時代意義和實踐價值進行了進一步闡釋,并在此基礎上對抗震救災精神的弘揚做出了安排部署。胡錦濤同志的重要闡釋、號召和部署,標志著抗震救災精神的基本確立和弘揚機制建設的正式啟動。

在汶川地震災后重建期間以及其后的數次地震救災重建中,習近平同志多次強調“要繼續大力發揚偉大抗震救災精神,妥善安置群眾,科學開展恢復重建”[4],并要求將抗震救災精神的弘揚化作救災重建的強大動力,使其“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注入強大精神力量”[5]。思想理論界先后圍繞兩位總書記的號召和中央的部署,展開了深入研討。通過對抗震救災精神的倫理意蘊及其重大現實意義的闡述,逐步形成一些理論共識。這些共識主要包括:抗震救災精神深刻體現了人文情懷與科學精神的有機統一[5],已被視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最重要的“新紅色文化”之一,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組成部分;從文化傳承角度來講,抗震救災精神深刻體現了民族精神,是增強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撐;從公民道德建設角度來講,抗震救災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重要載體[6]。這些論述不僅標志著抗震救災精神實踐價值的確立,同時也為其弘揚機制建設確立了基礎。

從實踐領域來看,“抗震救災精神”相關報刊文章關聯主題詞的詞頻統計結果不僅反映出抗震救災精神在實踐領域的弘揚特征,也體現出其弘揚機制建設狀況:“民族精神”成為高頻詞,表明抗震救災精神的內涵提煉、現實意義挖掘等比較充分,已被提升到民族精神的高度來弘揚;“黨員干部”“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成為高頻詞,表明抗震救災精神的實施主體明確,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受災群眾”“人民群眾”成為高頻詞,表明抗震救災精神的群眾基礎廣泛并得到了充分檢驗。因而,從實踐意義層面來看,基于其廣泛宣傳動員而產生的深刻社會影響力,抗震救災精神已被視為中國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7],納入國家主流意識形態建設;在災區由恢復重建轉向發展振興的新時期,這一精神的指引作用得到了新的拓展,超越地震災區成為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精神支柱,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強勁動力。由此看來,在抗震救災精神的凝練和傳播中,有國家層面的引導、理論研究者的研討、實踐領域的探索、輿論宣傳領域的支持,幾個方面力量相得益彰,彼此協同,使得抗震救災精神的弘揚機制得以正式確立。

(二)傳播機制逐漸形成

通過前文對抗震救災精神弘揚的十年回顧,可以看出抗震救災精神自汶川地震正式確立以來得到了廣泛傳播,并且在實踐領域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力。通過對標題含“抗震救災精神”的報紙文章統計分析,表明汶川地震后抗震救災精神不僅在災區產生了深刻影響,還在全國范圍得到了有效傳播,引起了廣泛共鳴。一方面,從報道來源上來看,除了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國家權威報紙之外,四川日報、青海日報、綿陽日報等地震災區地方報紙,對抗震救災精神的關注度也比較高。這表明抗震救災精神在主要地震災區受到了極高的關注,對廣大災區群眾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另一方面,通過對標題含“抗震救災精神”的報紙文章分省統計發現,除了災區省份之外,援建省份報紙對抗震救災精神的報道和關注也較高。這表明通過對口援建,抗震救災精神在全國范圍得到了較好的傳播。除了媒體宣傳報道,災區干部群眾、援建干部、志愿者以及思想理論界研究者、教育工作者等都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用不同方式傳播和弘揚抗震救災精神,使抗震救災精神的立體化傳播體系逐漸形成。

抗震救災精神傳播機制的構建,既要考慮傳播者、接收者、傳播內容、傳播方式、傳播媒介等基本要素,也要考慮其傳播模式、階段特征、公共影響力等系統化作用的發揮情況。從這個角度來看,盡管抗震救災精神的傳播機制逐漸形成,并發揮了較好的傳播作用。但是,作為一種立體化的傳播體系,其傳播過程中仍有許多不足之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系統性傳播功能尚未被完全激活;二是觸發性特征顯著,階段性強化特征明顯;三是公眾互助層次的傳播總體上還不夠;四是傳播模式還比較單一,主要由政府主導帶來引導性壓力進行傳播,在公眾精神文化建設中自主性傳播弘揚還不夠。

(三)保障機制有待加強

抗震救災精神的保障機制建設涉及到物質保障、人員保障、制度保障、法律保障、文化教育保障等多個方面的系統化保障措施。近十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領導下,各級政府組織,尤其是地震災區和對口援建地區的政府組織為抗震救災精神弘揚,從人員、經費、陣地等方面提供了大量的人力資源與物質條件支持,從思想理論、文化建設、輿論支持等方面創造了良好的精神條件,也就是在物質保障、人員保障、制度保障、文化保障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從而為抗震救災精神弘揚的保障機制建設奠定了良好基礎。但是,從一種重要精神弘揚的體系化建設來看,抗震救災精神的保障機制建設仍有待加強。目前在抗震救災精神弘揚的法律保障、教育保障以及制度保障中的激勵機制建設等方面都還存在諸多不足。

通過相關文獻所關聯主題詞詞頻統計分析,可以看出在抗震救災精神弘揚的保障機制建設方面還存在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一方面,僅靠“黨員干部”“基層黨組織”發揮“戰斗堡壘作用”,雖然在救災和重建的“非常時期”起到了積極作用,但是對一種重要精神的弘揚來講仍然顯得不夠,在社會公共動員機制建設等方面還有待加強。另一方面,抗震救災精神弘揚在實踐領域中僅有“對口支援”這一制度性保障,而宣傳、黨建、教育、公共精神文化建設等領域的相關制度保障還不夠??拐鹁葹木竦男麄鹘逃^多依賴定點式宣傳、儀式性教育、周期性激發,在學習機制、培育機制、系統化協作機制、反饋激勵機制等方面都還存在諸多不足,尤其是在可持續性建設方面還需克服一些突出問題。因此,在“后災后重建”時期,保障機制建設是推進抗震救災精神持續弘揚的關鍵,而可持續性建設又是保障機制建設中急需解決的關鍵問題。

三、如何加強弘揚抗震救災精神的長效機制建設

在汶川地震中確立起來的抗震救災精神,歷經玉樹地震、魯甸地震、蘆山地震、九寨溝地震等幾次地震的抗震救災及災后重建中的持續培育和弘揚,其作用和影響力越來越大,弘揚機制也越來越成熟。在“后災后重建時代”,抗震救災精神已逐漸拓展到非抗震救災的新領域,在災區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等領域發揮出了重要作用??拐鹁葹木竦拈L效弘揚機制建設應沿著這一實踐路徑,拓展新使命,把握好關鍵問題,揚長避短,在持續培育中繼續弘揚。

(一)認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后抗震救災精神弘揚的新使命

在我國近年來的歷次地震救災重建中,災區人民在援建省份的大力支持下,在積累了抗震救災寶貴經驗的同時,續寫了萬眾一心、和衷共濟的大愛精神,既讓抗震救災精神成為支撐和指引人民繼續奮斗的強大動力,又以自己的行動為抗震救災精神注入了持續發展的新活力。這種將抗災重建的實踐與抗震救災精神弘揚深度結合的模式,在汶川地震后的幾次地震救災和重建中得到了持續強化,在提升抗震救災精神實踐價值的同時,又賦予了它新的時代意義。在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歷史機遇期,抗震救災精神中體現出的主要精神內涵正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所需要的強大動力,正契合了飽經風霜而歷久彌堅的民族精神和不懼艱險、奮勇前行的時代精神[1]。這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后抗震救災精神弘揚的新使命。

當然,我們在看到抗震救災精神弘揚的現實意義得到突顯的同時,更要看到其中還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透過抗震救災精神弘揚的十年回顧,我們可以看出:抗震救災精神弘揚正處于被弱化、被淡化的邊緣;抗震救災精神弘揚的保障機制建設還存在諸多不足;新時代面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被寄予的“民族精神”“時代精神”和“強大動力”等新期待,抗震救災精神弘揚的可持續性問題仍然十分突出。這些問題的核心都集中指向一點,即在非抗震救災時期,或者說是“后災后重建時代”,抗震救災精神的持續弘揚何以可能。如此一來,可持續性就成為抗震救災精神弘揚的關鍵,而解決可持續性問題的關鍵則是要緊緊圍繞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現實需要,構建一套能在更大范圍和更深層次上持續培育和繼續弘揚這種精神的長效機制。

(二)準確把握長效弘揚機制建設的關鍵

通過對抗震救災精神弘揚的十年回顧及弘揚機制建設的特征分析,筆者認為抗震救災精神的長效弘揚機制建設需重點把握兩大關鍵原則。

1.可持續性原則??拐鹁葹木竦拈L效弘揚不僅是一個簡單的精神傳播過程,還需要將傳承與持續培育結合起來,以培育機制建設確保其可持續性。所以,可持續性原則是長效弘揚機制建設的第一原則。把握這一原則,可以從兩個方面著手:

一是通過對抗震救災精神現實意義的持續挖掘,強化其對未來的關照。這是培育機制建設的動力來源??拐鹁葹木瘳F實意義的持續挖掘可以從不同主體、不同角度來展開,這為我們從多個方面開展培育機制建設提供了動力方向。首先,對執政黨而言,抗震救災精神的凝練過程大大增強了黨的群眾號召力,提升了黨在應對重大公共問題上的執政經驗,為黨在公共精神文化建設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其次,從國家政治建設角度來講,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成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提升國家認同的非同尋常的偉大實踐,抗震救災精神的凝練過程是對公民精神文化教育和核心價值觀培育的重要實踐。再次,從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角度來講,在抗震救災精神強力支撐下的救災與重建實踐,促進了科學精神和人文關懷的深度融合,開創了紅色文化基因傳承的新模式,取得了在社會動員上通過精神號召,凝聚最為廣大的群體參與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功經驗。這些方面的現實意義還可以持續挖掘,通過這種意義挖掘可以持續提升其對未來的關照,從而進一步強化其持續培育的動力。從關照未來的角度,抗震救災精神長效弘揚機制的建立,需要持續挖掘“后災后重建時代”抗震救災精神的實踐價值,引導抗震救災精神由“應急”的情感激發向“常態化”的精神修養轉化,適應由“重建”向“振興”轉變的精神需要,使這種精神在更大的范圍匯聚更強的力量。因而,抗震救災精神的弘揚需要在學習傳承中持續培育,需要在持續培育中不斷完善。

二是創新精神載體,營造文化語境。要保持抗震救災精神弘揚的可持續性,除了學習傳承外,還應加強持續培育的引導機制建設。首先,應從國家認同強化和主流精神文化建設的角度,拓展抗震救災精神的文化語境。這種語境的拓展,一方面是高度上的提升,另一方面是廣度上的延伸。在高度提升上,抗震救災精神的弘揚要提升到強化國家認同的高度上來弘揚。國家認同感的形成需要連續性的認知和認同,這種連續性回溯過去,連接現在,指向未來。這種認同感的產生大多來自人們的重大歷史記憶[8]。歷次波瀾壯闊的抗震救災斗爭實踐就是中國人民最深刻的創傷記憶,它們是國家認同感形成的重要基礎。在抗震救災精神弘揚中,我們要重點思考如何重構這種創傷記憶,如何把不同群體聯系在一起,從而為共同建構創造條件。這里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要通過社群化的集體性記憶重構,將那些影響深刻的共同經歷和創傷記憶凝聚成具有交往性的情感共鳴;二是要在重構記憶中積聚崇高感,滿足人們高層次精神需求,這是抗震救災精神深入人心之基礎。在廣度延伸上,抗震救災精神的文化語境除了地震救災和災后重建實踐,還應借助其它各類災難、災害救助活動,以及定期舉辦的紀念活動喚起歷史記憶,觸發情感價值和意義建構。這是確保無地震災害時期,抗震救災精神得以保持其傳播熱度的重要基礎,也是其可持續性的重要保障。其次,在精神載體上,應在災區做好地域資源持續挖掘,并把這些資源轉化為地域精神文化,再將精神文化符號化,如“感恩奮進”“自強振興”等。通俗地講,就是要將抗震救災精神納入災區各地精神家園建設和鄉風文明建設,讓抗震救災精神的組成元素成為某些地方的精神文化符號,并通過代代相傳筑牢群眾基礎。

2.可拓展性原則。一種“精神”文化形態要成為社會公共精神,至少必須具備政治、思想、道德三大類要素,必須包含有權威性、時代性、公共性等特征。同時,它還應滿足社會參與面廣,影響力深遠持久,理念、內容、途徑具有可拓展性等條件。經過十年的實踐探索和檢驗,抗震救災精神已在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充分顯示出了它作為一種偉大的時代精神的可拓展性特征。

目前,抗震救災精神弘揚機制建設中的關鍵之一就在于如何延續這種可拓展性。首先,在弘揚模式上,抗震救災精神的弘揚開拓了一種實踐價值與精神價值教育相統一的社會公共精神建設模式。這種弘揚模式可以拓展為社會信任體系建設的一個重要參考。近年來,社會救助、捐助逐漸成為常態化的公共事務。其中,網絡捐助服務平臺十分活躍,但也遭遇了不少問題。將抗震救災中形成的成熟機制、經驗應用于日常公共捐助、救助中,不僅有助于促進和提高社會公共服務效率,同時也有助于抗震救災精神中的“志愿精神”的社會孵化和傳播。其次,在弘揚內容上,抗震救災精神弘揚可以拓展到所有與災難、災害相關的救助、救援活動中,也可以拓展到一切重大公共應急事務救助協作中。通過相關文獻分析發現,在地震之外的災害救助以及其它公共安全危機事件的救援中,盡管也有不同參與主體贏得了媒體和公眾的贊譽,但是一般僅僅被認為是某個人或某組織的“先進事跡”,少有見到提及“XX救災精神”;一些在救助中奉獻大愛的參與者多被稱贊個人品德高尚,但少有被提升到某種“精神”層面討論和宣傳,不利于其精神提升和傳承。再次,在方法途徑上,抗震救災精神的弘揚模式,可以拓展到災區鄉村振興計劃實施中,實現文化產業建設與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度結合,以精神文化振興促進產業發展,以紅色產業發展促進社會文明進步,以感恩奮進傳播大愛精神。此外,抗震救災精神的弘揚,還可以拓展到精準扶貧等領域中,將“援建精神”“志愿精神”“感恩精神”等作為精準扶貧工作的強大精神動力??傊?,要通過這些模式上、內容上以及方法途徑上的拓展,使抗震救災精神保持持續的活力,更好地發揮其作為實現中國夢的強大動力作用。

上述兩大原則,分別為抗震救災精神弘揚機制建設在培育、引導、協作等方面提供了可行性,但是,仍然沒有完全解決持續弘揚何以可能的問題??拐鹁葹木窈霌P機制建設還需要建立一套切實可行的保障機制。

(三)以制度化保障形成弘揚抗震救災精神的合力

抗震救災精神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紅色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而在抗震救災精神弘揚機制建設中,應將它納入國家主流意識形態建設內容,突出“新紅色文化”建設的整體性和系統性,通過制度化的保障體系建設推動其持續弘揚。這是克服抗震救災精神弘揚中實踐領域時效性弊端的重要舉措。

首先,要通過完善法規建設,為抗震救災精神弘揚保駕護航??拐鹁葹木褡陨碚J同度和接受度,對其持續弘揚有著直接的影響??拐鹁葹木竦臋嗤?、影響力經過多年的實踐檢驗,已不容置疑。它傳承了以往紅色精神的優秀品質,以其豐富的思想內涵和鮮明的時代特征,充分展現了與我國主流意識形態思想的一致性。所以,通過進一步完善政策法規,為抗震救災精神弘揚提供文化陣地保障,具有良好的政治基礎和實施條件。同時,從保駕護航方面來講,除了政策上引導、鼓勵,還應進一步完善監督約束機制,對質疑、丑化、扭曲抗震救災精神的不良言行進行管制約束,營造風清氣正的輿論氛圍。

其次,通過獎勵激勵制度建設,提升抗震救災精神弘揚機制的作用效率。要通過建立切實可行的獎勵激勵制度,在抗震救災精神弘揚機制建設中建立反饋機制,使抗震救災精神的學習、培育、傳播、踐行等都能得到及時有效的反饋。要為抗震救災行動的參與者、抗震救災文化的建設者、抗震救災精神的締造者,分別設立必要的獎勵政策;為抗震救災精神的教育者、傳播者和抗震救災文化氛圍營造者,提供必要的鼓勵、激勵措施;為抗震救災精神學習者,提供必要的引導和支持;為抗震救災精神倡導者、維護者提供合法權益保護。在抗震救災精神弘揚中,擴大獎勵表彰范圍,逐步建立“感恩回報”機制,保障所有參與者積極性的持續發揮。

再次,還應為抗震救災精神的弘揚提供制度化的教育保障。青少年是抗震救災精神弘揚的重點對象之一,教育是抗震救災精神弘揚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要將抗震救災精神的弘揚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貫穿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過程。教育主管部門應出臺相關文件,明確要求各大中小學校應把抗震救災精神作為中國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納入到日常的教學體系中,制定切實可行的具體實施方案。將抗震救災精神列入青少年德育實踐課程內容,將其分別納入課堂教學、課程社會實踐活動、校園文化建設、學生社團活動、志愿者活動、紅色研學旅行以及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等實踐教育環節,從而為抗震救災精神在青少年中的培育和弘揚做好充分的教育保障。

總之,任何一種偉大的精神要發揮推動社會進步的重大作用,一定要有其可持續性,一定要有超越時空限制而產生影響的穿透力??拐鹁葹木竦拈L效弘揚不是一個簡單的精神傳播過程,而是需要將弘揚與持續培育結合起來,以培育機制建設確保其可持續性。只有通過長效弘揚機制建設,強化其持續培育的動力機制,逐步提升其傳播熱度,才能使其在“后災后重建”的新時代繼續弘揚成為可能,才能使其真正成為實現中國夢的強大動力。

猜你喜歡
汶川弘揚機制
弘揚愛國精神
弘揚愛國精神
云上遠眺新汶川
創新完善機制 做實做優考核
自制力是一種很好的篩選機制
“5·12”汶川大地震10年記(上篇)
??(汶川)??? 10?? ???
弘揚雷鋒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
皮革機制
弘揚先進文化 傳承雷鋒精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