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蕁麻疹過敏原篩查和免疫治療及護理體會

2019-07-01 13:36高樂
中國實用醫藥 2019年6期
關鍵詞:慢性蕁麻疹免疫治療護理體會

高樂

【摘要】 目的 探究慢性蕁麻疹過敏源篩查和免疫治療情況, 并總結護理體會。方法 60例慢性蕁麻疹患者, 按照護理模式不同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各3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過敏源篩查和免疫治療,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護理干預, 對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進行比較。結果 觀 察組患者護理總滿意度為96.7%,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慢性蕁麻疹患者實施過敏源篩查、免疫治療聯合護理干預, 能有效緩解臨床癥狀, 提高護理滿意度, 值得推廣。

【關鍵詞】 慢性蕁麻疹;過敏源;免疫治療;護理體會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6.112

慢性蕁麻疹作為皮膚科中常見疾病類型, 主要是自身免疫介導引起血管反應疾病, 臨床主要變現為全身紅斑、風團, 同時還伴有一定程度皮膚瘙癢。此病病程時間長, 長期撓抓則會引起血痂、苔蘚樣變, 疾病后期甚至會影響到胃腸道功能紊亂、睡眠障礙、免疫低下[1]。該類疾病發病雖不威脅到患者生命, 但會影響后期正常生活, 降低生活質量水平。臨床相關研究表明, 若臨床采取有效措施干預, 能控制慢性蕁麻疹次數及其病情嚴重度, 提高患者總體生活水平[2]。本文研究中對部分患者采取過敏源篩查、免疫治療, 并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采取護理措施干預, 對其臨床療效進行探究, 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入的60例慢性蕁麻疹患者, 按照護理模式不同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各3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16例, 女14例;年齡18~59歲, 平均年齡(35.4±9.4)歲。觀察組患者中男17例, 女13例;年齡19~64歲, 平均年齡(38.6±9.1)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檢測方法 取受試者靜脈血3~5 ml靜置于加蓋試管中, 離心狀態下進行血清分析。采用德國MEDIWISS公司所生產過敏原篩檢測試劑盒, 本次試驗嚴格按照試劑說明書進行操作, 利用免疫印跡方式進行血清中過敏源檢測。

1. 2. 2 免疫治療 治療措施以皮下注射為主, 注射液為特異性變應源, 治療原則:劑量逐漸遞增, 以循序漸進治療原則為主。初次注射過敏源濃度保持較低水平, 常規治療濃度以1∶106, 針對過敏嚴重患者起始濃度維持在1∶108。首次劑量維持在0.1 ml, 逐漸過渡增加0.1 ml, 治療10次為1個療程, 每3天1次, 第2個治療療程濃度加10倍, 第1個療程為1∶106, 第2個療程為1∶105, 逐漸依次類推, 直至維持在1∶102, 在進入下個階段, 2次/周, 0.5 ml/次。

1. 2. 3 護理措施 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護理干預, 具體如下。①加強患者對于疾病發生基本知識的了解, 教會患者自我監測病情狀況, 使其能夠更好控制藥物以及反饋療效。明確患者過敏源, 從而有效避免環境因素誘發過敏源產生, 保持病室空氣流通。②實施脫敏措施治療需要長時間堅持, 因此, 囑咐患者不可以通過摩擦、搔抓形式止癢, 可以通過轉移注意方式緩解瘙癢。治療期間禁止食用致敏食物, 如海鮮、雞蛋以及牛奶。保持充足睡眠、臥室通風, 保持環境舒適。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可對兩組患者予以本院自制滿意度調查表進行護理滿意度調查, 總分分值設置為100分, 其中總分≥80分為滿意;總分>60分, 且<80分為一般;總分≤60分為不滿意。護理總滿意度=(滿意+一般)/總例數× 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護理總滿意度為96.7%,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慢性蕁麻疹是皮膚科難治性疾病之一, 現臨床以抗組胺藥物治療為主, 但疾病后期復發率較高, 因此, 臨床大部分患者對于疾病發病原因、后期發展缺乏足夠認識, 對于疾病誘發因素不清楚, 極易引起病情反復發作。過敏源篩查以免疫印跡方式, 適用用于臨床上Ⅰ型變態反應臨床診斷[3]。臨床治療措施以脫敏為主, 治療方式為降脫敏劑多次少量注入過敏機體中, 采用免疫調節方式能夠有效降低機體過敏源敏感度[4, 5]。臨床研究表明, 針對該類患者實施有效護理措施干預, 對于疾病病情控制起著積極作用, 同時能夠增強臨床治療效果[6]。

本文研究表明,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護理干預, 觀察組患者護理總滿意度為96.7%,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采取適當護理干預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 對后期康復起著重要作用。針對該類患者采取有效護理措施干預, 對于后期患者治療依從性提高起著積極意義, 促進機體康復。應予以患者健康宣教, 告知患者疾病詳細發病機制, 教會病情監測, 緩解患者不適感;有效調節情緒, 對維持良好心態, 后期配合治療能夠起到理想療效;轉移患者注意力, 防止皮膚抓破出現破潰感染, 保持充足睡眠, 維持機體舒適感。通過上述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 能緩解患者內心焦躁不安, 對提升臨床治療信心提供依據, 有利于后期病情恢復[7-13]。

綜上所述, 慢性蕁麻疹患者實施過敏源篩查、免疫治療聯合護理干預, 可為患者后期抗過敏治療提供信心, 有效提高臨床護理滿意度, 減少護患糾紛事件發生, 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田榮輝, 郭倩, 周紫夢, 等. 慢性蕁麻疹過敏原篩查和免疫治療及護理體會. 實用皮膚病學雜志, 2016, 9(5):336-337.

[2] 楊茜, 鄧永瓊, 李雨欣, 等. 中西醫結合延續護理對慢性蕁麻疹患者治療效果及生命質量的影響.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5, 31(10):739-742.

[3] 胡芳, 楊茜, 楊文信, 等. 基于中醫體質學的中西醫結合延續護理在慢性蕁麻疹患者中的應用. 齊魯護理雜志, 2016, 22(11):43-45.

[4] 申艷梅, 夏進娥. 中藥熏蒸治療慢性蕁麻疹療效觀察及護理. 山西醫藥雜志, 2015, 44(6):716-718.

[5] 鐘柱英, 楊燕珠, 熊華, 等. 慢性蕁麻疹174例的整體護理. 中國實用醫藥, 2012, 7(26):203-204.

[6] 李珊秀. 個性化護理干預在慢性蕁麻疹患者護理中的效果. 中國醫藥科學, 2014(23):128-129.

[7] 陳芳, 吳國志, 葉東根. 全面護理干預對慢性蕁麻疹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 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5, 25(3):160-161.

[8] 李健慧. 慢性蕁麻疹瘙癢患者的心理問題分析與心理護理.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14(7):109-110.

[9] 張晶. 慢性蕁麻疹瘙癢患者的心理問題分析與心理護理. 當代醫學, 2016(1):121-122.

[10] 王會娟. 中醫護理與加味消風散在治療慢性蕁麻疹患者中的效果觀察.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7,5(13):164.

[11] 陳麗梅. 個性化護理對提高慢性蕁麻疹患者護理質量的影響分析. 中外醫療, 2018, 37(9):142-144.

[12] 郭桂紅, 丁莉華, 鐘樹文, 等. 蜂針聯合氯雷他定膠囊治療慢性蕁麻疹療效觀察及護理.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16, 14(5):117-119.

[13] 譚劍萍, 植翠崧, 龔業青. 穴位埋線治療慢性蕁麻疹的中醫護理體會. 當代醫學, 2015, 21(13):94-95.

[收稿日期:2018-08-23]

猜你喜歡
慢性蕁麻疹免疫治療護理體會
免疫治療:無效必改,效不更方
中國迎來腫瘤免疫治療時代
靶向吲哚胺2,3—雙加氧酶IDO的腫瘤免疫治療小分子抑制劑研發進展
祛風湯聯合左旋西替利嗪治療陰血不足型慢性蕁麻疹療效觀察
評價咪唑斯汀治療慢性蕁麻疹的療效
探析精細化護理對慢性蕁麻疹患者治療效果影響
和平地區慢性蕁麻疹過敏原測定臨床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