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模式時代下課堂教學的返樸與創新

2019-07-08 03:54魏文靜
教學與管理(中學版) 2019年3期
關鍵詞:創新教學模式課堂教學

魏文靜

摘? ?要?隨著課堂教學進入后模式時代,當前教學在教學模式方面出現了一系列危機,包括教學模式標簽化、同質化、技術化等問題。為改變這一現狀,可以立足課堂教學的返樸與創新,即回歸教學的本真、實現內涵式創新,不失為有效的路徑。具體而言,通過加強教學模式的理論知識研究、引導教師理性地實踐教學模式、建立恰當的教學評價體系制度、從教學模式的建立以及運用實現課堂教學返樸與創新的兩步跨越,以應對教育教學改革的潮流,優化課堂教學。

關鍵詞 后模式時代? 教學模式? 課堂教學? 返樸? 創新

隨著20世紀60年代西方后工業文明的發展,在文化領域逐漸掀起了后現代主義思潮。在教育領域,課堂教學作為教育變革的一個重要內容,隨著時代變遷與教育理念的嬗變也呈現出時代的特征。伴隨著后現代主義思潮在教育領域共時性發展的集中體現,后現代主義所強調的無中心意識與價值多元取向深刻影響著當前多樣化的課堂教學理念與形式,而在推進課堂教學改革過程中,教學模式的改革是關鍵。因此,有學者提出,傳統絕對、單一模式的教學已經不復存在,我國中小學課堂教學進入了觀念多元、模式多樣的時代,即“后模式時代”[1]。后模式時代是對傳統教學模式時代的繼承和超越,通過解構傳統教學模式時代的總體意識和核心價值觀,打破某一教學模式一統天下的局面,使得課堂教學模式走向多元共存的局面。然而我們在感嘆教學模式繁榮景象的同時,課堂教學模式所面臨的過度追求標新立異與同質化等危機也愈演愈烈。如何認識并解決課堂教學模式危機,使課堂教學實現根本性的變革成為值得思考的問題。

一、后模式時代下課堂教學問題反思

有學者指出,后模式時代是多種課堂教學模式共存和互動的時代[2]。不可否認,無論是對國外教學模式的借鑒和學習,還是對本土教學模式的探索和創新,都極大地促進了我國中小學課堂教學模式的繁榮發展,然而在這種看得見的繁榮背后蟄伏著課堂教學變革的一系列問題。

1.過度追捧帶來的標簽化問題

在課堂教學領域,國內中小學對教學模式多樣化的追求儼然成為一種流行趨勢,也成為衡量學校教學特色的一項重要內容。一方面,不少學校為求新而創造“獨具特色”的教學模式,冠以新穎的名字,將一些新式教學模式在教育界大加宣傳,將教學模式與“名?!边M行捆綁和銷售。例如洋思中學、杜郎口中學等就成為當時風靡一時被大肆宣傳和爭相學習的重點對象,由此產生的名校效應,無可避免地引起了其他學校盲目效仿的熱潮。另一方面,在課程改革推進過程中也涌現了許多由一線優秀教師創造的著名教學模式,諸如魏書生的“六步課堂”教學模式、錢夢龍的“三主四式”教學模式、于漪的“超越”教學模式等[3]??梢钥闯?,這類教學模式大部分都與名師相連,隨著該教學模式經權威專家的理論研究和宣傳,更加刺激了一線教師對其盲目崇拜,而該教師也成為一干人眾熱烈追捧的對象。所引起的名師效應使得一些教師甚至是教學研究者忽視了教學模式本身,轉而關注該教師本人。與此同時,不少學校為迎合課程改革而改革,在教學過程中將學生的自學過程和效果夸大化,弱化教師的引導作用,追求立竿見影的教學效果,不僅影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會阻礙教學模式自身的發展,甚至背離教學改革的初衷。這些標簽化現象,表面上是對教學模式變革的盲目跟風,實則是對教學模式的理論內涵把握的欠缺,缺乏對教學模式背后的理論進行深入追尋和思想碰撞。

2.盲目效仿引發的同質化危機

同質化是當前我國教育領域中存在的一種普遍現象[4]。教學模式同質化是指教學模式構成要素的理論與實踐雙重屬性偏離正常發展軌道的趨同現象[5]。課程改革推進至當下,涌現出了不少新式的教學模式,例如流行一時的洋思中學“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杜郎口中學的“三三六”教學模式以及東廬中學的“講學稿”模式,隨著對這些模式的宣傳和推廣,在當時引起效仿的熱潮,大部分教學模式模仿“先學后教”的形式,在這些模式的基礎上改造與超越,其本質上屬于一類教學模式。另外,對于“271高效課堂”“五步十環節”“五步三查”“四步導學”等等這類教學模式仔細思考,發現其中大量的只是一種純粹的教學程序或結構的描摹,走入了將教學模式等同于教學程序的歧途。教學模式是指在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的指導下,在一定的學習環境中展開的教學活動進程的穩定結構形式[6]。而教學程序是指教學工作從何處入手、怎樣逐步展開的問題[7]。前者之于后者的不同在于教學模式是以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學理念為基礎的,教學程序只是教學過程簡單的步驟表征。由此可看出,當今很多教學模式,其實質上是對不同教學程序的表述,相互間差異僅體現在外在表現形式上,不可避免地導致教學模式的使用成為僵化執行流程的過程,并不能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洞察不同的教情與學情,甚至過分強調教學過程,而忽視了學生的課堂體驗以及興趣。在這些教學實踐和研究虛假繁榮現象的背后,體現的是對教學模式的內涵理解欠缺,缺乏現代教育教學觀念的滲透。將教學模式形式上的改造,作為一種創新的途徑,即便采用一些新模式、新方法,也只是“穿新鞋走老路”,實際上遮蔽了教學活動的生動性和創造性。

3.形式標榜導致的技術化傾向

在現有的網絡發展水平以及課堂教學改革基礎上,信息化教學模式儼然成為中小學課堂教學的主導模式。到目前為止,國內外已經有學者們利用多媒體開發了不少信息化教學模式,如拋錨式教學模式、基于動態超文本的隨機訪問教學模式等,對信息化教學模式的研究與運用成為當今熱點話題。觀時下以慕課、翻轉課堂等教學模式的研究與運用的來勢之猛,大有顛覆傳統課堂、迎來課堂教學革命之勢,而就在信息化教學模式炙手可熱的同時,帶來了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脫節的現象和問題。一方面,將對教學模式的理解簡單化。認為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和傳統教學模式的簡單結合就是信息化教學,認為一種教學模式包解任何教學難題,忽略真實教學情境的復雜性,不僅使網絡教學模式在實踐上走向單一、僵化,還會額外加重教師和學生的負擔。另一方面,信息化教學模式在創新上所呈現的重形式、輕本質,重技術、輕人文,重效率、輕過程等一系列技術化傾向,忽視了作為人的教育意義和價值,無可避免地導致工具性的曲解行為在現實教學中恣意妄為,課堂教學由此可能愈來愈遠離教育的本真訴求。有學者指出,“信息化教學模式其理論上紛繁復雜、無體系性,實踐上的生搬硬套、無規律性已成為信息化教育界的共識”[8]??梢钥闯?,教學模式在信息化移植、構建與創新的過程中走入了教育理念上的誤區。

猜你喜歡
創新教學模式課堂教學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思”以貫之“學、練、賽、評”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簡約化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實踐探索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融入
數學開放題在初中課堂教學的探索
5E教學模式對我國中學數學教學的啟示
跨越式跳高課堂教學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