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策略·形式·表達

2019-07-08 02:48崔志鈺
江蘇教育·職業教育 2019年5期
關鍵詞:活動形式活動教學設計策略

崔志鈺

【摘 要】活動教學是課堂教學的重要形式,是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重要依附。在設計活動教學時,基本策略落點于學生的主體參與,使活動形式更好地承載教學內容;主要形式落實于情境探究,讓學習在情境中發生,使探究成為活動學習的主旋律;成效表達落地于核心素養,使學科核心素養成為活動教學的有效表達。

【關鍵詞】核心素養;活動教學;信息技術;設計策略;活動形式;成效表達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9)36-0057-05

活動教學主要是指以建構具有教育性、創造性、實踐性、操作性的學生主體活動為主要形式,以鼓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索、主動思考、主動實踐、主動創造為基本特征,以實現學生多方面能力綜合發展為核心訴求,以促進學生整體素質全面提高為根本目的的一種教學形式。[1]要讓活動教學真正取得良好育人成效,使之成為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重要依附,離不開系統的教學設計。

基于核心素養的活動教學設計需要秉持學生主體參與的基本策略,讓學習在參與中發生,讓素養在情、思、意的融合中提升;切實開展基于情境的活動探究,讓學習在情境中發生,讓素養在探究中提升;注重學生核心素養與學科核心素養的相互關照,使活動教學成為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重要載體和學科核心素養的基本表達。

一、活動教學策略落點于主體參與

(一)活動教學的意義追尋

既然是活動教學,自然少不了學生的“動”,少不了學生積極主動的主體參與。這種主體參與就是通過學生的體驗、探究、實踐,讓學生親歷信息收集、分類、處理和應用的過程,使其通過特定情境下的學習活動參與獲取知識、練就技能、陶冶情感、錘煉品格,形成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在面對未知的問題情境時,能綜合運用已有的知識與技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獲得問題的圓滿解決。

在日常教學中,很多教師不愿采用活動教學,認為活動教學太“昂貴”、不“經濟”,是一種“投入”與“產出”、形式與內容不相匹配的教學形式。這是因為同樣的教學內容采用講授式教學可以快速而高效地達成教學目標,采用活動教學則費時費力,即便能達成教學目標,其效率也無法與講授式教學相提并論。這種短期的教學成效對比直接導致活動教學的邊緣化、虛無化,使活動教學成為一種“奢侈品”,成為日常教學的“稀客”和公開教學的“??汀?,這種比較劣勢使人們不得不思考活動教學的存在意義。如果從知識、技能的短期掌握情況看,活動教學的課堂密度、教學效率確實不如講授式教學,但學習顯然不能止于對知識、技能的掌握,孤立的、不能加以應用的知識和技能無法內化為能力,知識與技能只有轉化為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才具有切實意義?;顒咏虒W將知識與技能置于特定的場景中,這就使知識與技能有了現實的依附,學生可以通過各自的活動在特定的情境中尋求問題的解決之道,將學知識與用知識、學技能與用技能結合起來。從這個意義上說,講授式教學只是學知識,而活動教學則是將知識的學與用結合在一起。

活動教學的意義并不局限于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更多的是學生主體參與過程中的體驗、感悟、理解、行動,以及伴隨著這一系列活動形成良好的品格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此,活動教學不是單純地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活動,而是致力于讓學生“在活動中長大”?;顒咏虒W是綜合的,這種綜合就是致力于讓學生“學得完整”,讓學生懂得“真正的學習”。

(二)活動教學的策略選擇

尼各馬可倫理學指出,人活動的三種形式是實踐、制作與理論沉思。[2]無論哪一種活動都離不開主體的積極參與,這種主體參與并不單指身體的參與、行為的參與,更是一種情感、思維和精神的參與。當前的課堂活動更多地強調學生的身體參與,追求表面的熱鬧和形式的豐富,注重顯性的教學效果,忽略了學生的隱性參與程度?;顒咏虒W設計的基本策略應該是既注重學生課堂活動的顯性參與又充分關照學生隱性的活動參與,使顯、隱性參與和諧共生、相互轉化。

全面把握、有效激活學生的活動參與,尤其是隱性課堂參與,不為表面熱鬧所迷惑,是打造高品質活動課堂的必然要求,也是活動教學設計的重點。例如,針對“信息技術”課程中的“網絡購物”項目,學生通過網購前、網購中、網購后三個活動完成網絡購物的全過程,買到所需要的產品,并能采取相應的技術或措施有效預防和分辨網絡購物中的種種“陷阱”。在學生的項目參與設計上,除了學生對網絡購物全過程的體驗外,更側重于如下幾個方面:一是活動主題的師生協商,基于現實,突出“為媽媽購買一款羽絨服”這一主題,同時又不加以嚴格的限定,賦予學生“自由購物”的權利;二是圍繞網絡購物的準備,讓學生自主探究,獲取相應資訊,包括購物平臺的選擇、用戶注冊、銀行卡的綁定、網上銀行的開通等,學生自主完成購物計劃;三是在每次活動中,通過技能比拼、頭腦風暴的方式讓學生身體在場、情感在場、思維在場,并通過知識小辭典、問題連連看、技能加油站等環節將學生的學習活動串聯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活動域,順利完成項目的實施過程;四是在網絡購物的過程中,除了切身的購物體驗外,更注重學生信息安全、購物安全意識的培養,著重讓學生思考在整個購物流程中有哪些環節可能存在信息安全隱患,應該采取哪些措施加以防范。這樣就將學生外顯的操作、討論等活動與內隱的心理、情感和思維活動有機聯系在一起,這種“豐富”的參與賦予課堂“豐富”的靈動。

課堂活動的主體是學生,對學生的活動參與進行系統設計,要避免可能存在的“偽參與”“虛參與”和“形參與”,關鍵在于找到活動形式與參與意愿的切合點、活動內容與參與興趣的耦合點、學生參與發展核心素養的擬合點,找到顯、隱性參與的轉化點,使活動形式更好地承載教學內容,進而擺脫“高耗低效”的活動怪圈。

二、活動教學形式落實于情境探究

(一)基于情境的活動設計

活動教學的形式是多樣的,有問題—解決式、課題—研討式、專題—創作式、網絡—搜尋式、技能—操作式、任務—合作式,等等。無論哪一種活動形式都離不開具體的教學情境,都是由特定的教學情境觸發的。情境成為活動教學的真正場域,成為活動設計必須考慮的前置性因素。

將活動置于特定的情境場域中,這一情境場域可以是虛擬的,也可以是現實的;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矛盾兩難問題。在進行活動的情境設計時,應保持情境場域的系列性和連貫性,避免情境的跳躍和拼湊。例如,針對“網絡購物”項目,在明確相關的活動內容后,設計如下三個系列活動情境:一是“小明同學想在網上為他的媽媽購買一款羽絨服,在網上購物前,他應該做哪些準備呢?如果你想在網上購買一款商品,你認為應做哪些準備呢”?二是“在一切準備就緒后,小明同學就要開始網上購物了,你能幫他購買到稱心如意的羽絨服嗎?或者你如何能購買到自己心儀的商品?購買一件商品一般要經歷哪些過程”?三是“小明在網上為媽媽買了一件羽絨服,收到貨物后發現羽絨服的款式與自己的要求不同,你認為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小明該怎么辦呢”?這三個活動情境緊扣教學目標,前后關聯,學生的學習圍繞情境展開。整個過程伴隨著個人信息的輸入,面臨著個人信息泄露的風險,他們必須思考如何有效地預防信息泄露,進而采取相應的方法與措施,這些正是本項目所要突顯的學科核心素養。

不同的信息情境決定了不同水平的學習活動,不同的信息情境對應學生不同的信息素養水平,素養總是在特定的情境中展現出來的,對活動情境的系統設計本身就是對學科核心素養的深切觀照。

(二)注重探究的活動設計

在各種活動教學形式中,學生不僅僅是參與活動,更多的是進行活動探究,尋求特定情境下的問題解決、現象解釋或結論呈現。這種活動探究以學習內容為依附,以項目、問題、案例等為載體,經歷提出問題、做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交流等過程,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得以有效提升。

以探究為主要形式的活動設計,對活動本身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活動不再是雜亂的組合,不再是相對孤立的存在,而是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各活動之間呈現出明確的內容梯度或邏輯關聯。例如,“網絡購物”項目中,我們按網購流程設置了三個學習活動:網購準備—網購過程—網購后續,每一活動學生不是簡單的參與,不能“跟著做”“照著做”,教師并沒有提供具體的操作流程和可直接利用的結論。在網購準備中,教師并不向學生說明要準備什么,而是讓學生通過網絡探究、咨詢客服等多種途徑獲得相應信息。在獲得相關信息后,學生自主完成各項準備,這些準備是第二個活動網購過程所必需的。同樣的,第二個探究活動也是第三個活動的必要準備,這樣就將整個探究過程貫通起來,共同串聯起整個活動項目。在探究過程中,還伴隨著一些保障機制的設計,如“知識連連看”主要就探究過程中遇到的新知識、新名詞進行必要的解釋,“技能加油站”主要就探究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操作和技術障礙進行專項訓練??傊?,通過系列設計,確保學生想探、能探、探出成效。

學生的活動探究設計與活動載體密切相關,教師應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選擇適合的活動載體,根據載體特征進行總體設計。以任務為主題的活動,學生的探究就是竭盡所能地應用所學的知識與技能去完成一個個任務;以游戲為主題的活動,學生的探究方式就是通過一個個游戲,在游戲中學習、領悟;以問題為主題的活動,學生的探究方式就是圍繞特定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探索,尋求問題的解決之道;以項目為主題的活動,學生的探究方式就是將“資訊—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估”等流程融入一個個活動中,在活動中完成項目的實施與效果評估,豐富的探究載體、系統的探究設計,使探究真正成為活動學習的主旋律。

三、活動教學表達落地于核心素養

(一)發展核心素養是活動教學的基本旨歸

活動是思維發展的基礎,通過活動教學改變當前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引發思維的產生和認知的重組,讓學生在活動中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在主體參與中提升能力、實現自主發展,在學習和實踐中培育國家認同、理性思維、問題解決、信息意識和公共參與等核心素養,使活動教學成為學生核心素養形成與發展的重要載體。

活動是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重要載體,這就需要為每次活動設立相應的學習目標,這一學習目標不再是單純的知識與技能,也不限于三維目標,而應從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中尋找切入點,將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有機融入活動中。例如,“信息技術”課程中的模塊2“信息系統與社會”主要是針對信息社會生存與發展的需要,強調利用信息系統解決問題的過程與方法,提升學生信息安全和社會責任意識,集中反映信息意識、社會責任和問題解決能力等核心素養。如何將這些核心素養落到實處?我們設計了“網絡購物”項目,因為在網絡購物的過程中可以直觀地看出一個人的信息安全意識、信息社會責任感和問題解決能力。學生是否熟悉信息系統安全防范的常用技術方法,能不能采取相應的技術或措施有效預防和分辨網絡購物中的種種“陷阱”,這些正是檢測核心素養的基本觀察點。當然我們也可以設計成其他項目,如“公共場所Wi-Fi使用”或“網絡信息搜尋”等,同樣可以反映學生的信息安全意識、信息社會責任,但“公共場所Wi-Fi使用”項目的知識與技能含量相對較少,“網絡信息搜尋”中關于信息安全的防范不具典型性,不應為了生硬地套用核心素養而將知識與技能“放逐”。當然,我們可以將“公共場所Wi-Fi使用”等有機融入“網絡購物”項目中,形成諸如“移動網絡購物”項目等,這些正是核心素養下項目設計所要思考的。

將活動的表達落實于核心素養,我們就會跳出活動的形式和表現束縛,不管是哪種形式的活動,只要有助于核心素養的培養就是有意義和價值的。當然,我們應避免活動中核心素養嵌套的機械化、擴大化,使活動不能承受核心素養之重;避免誤入核心素養的“包圍”而難以自拔,將課堂中的一言一行、一招一式都與核心素養掛起鉤來,從而陷入“素養泥潭”。

猜你喜歡
活動形式活動教學設計策略
“活動教學”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實踐應用探析
贛鄱生態水產品包裝設計策略研究
生本視閾下英語動態活動設計的探索與實踐
如何開展小學低年級英語的活動教學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淺議郊野公園對城市宜居性提升的設計策略
設計策略決定企業品牌形象
大連智慧旅游平臺UI浪漫設計研究
活動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淺議語文學科與綜合實踐課程的融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