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性的善惡之辨
——對影片《三塊廣告牌》中米爾德里德·海耶斯人物評析

2019-07-12 08:40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師范學院472000
大眾文藝 2019年11期
關鍵詞:廣告牌警長女士

(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師范學院 472000)

一、《三塊廣告牌》影片簡介

由馬丁·麥克唐納編劇并執導的影片《三塊廣告牌》于2017年在威尼斯電影節首映,并于2018年獲得第75屆金球獎劇情類最佳影片和最佳女主角獎,此外還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和最佳男配角兩個表演獎項,但其最突出成就應首當其沖的是它的劇作。其劇作結構設計精美巧妙,人物形象豐滿立體,人物關系之間彼此推動。影片講述了發生在20世紀80年代美國的 Ebbing小鎮的一樁奸殺案,少女安吉拉被強奸殺害并被焚尸后,警方半年多之久依然沒抓到殺人兇手。為了抗議對此案件的調查毫無進展,悲憤暴怒之下的母親米爾德麗德·海耶斯租下路邊的三塊廣告牌,公開質問警察的不作為,繼而向當地警局施壓,矛頭直指小鎮的警察局長威洛比,從而引出的一系列人性故事。

與以往充滿愛國主義情懷、民族自豪感與英雄主義情結的美國大片不同,《三塊廣告牌》講述的是平民式的普通人物——一位失去女兒的母親,對美國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進行了全方位的呈現,展示了人物性格中脆弱、敏感、暴躁、無助的一面。本影片的可貴之處在于:在高壓、緊張狀態下,采用層層推進的方式,豐滿立體、淋漓盡致地把所有角色的人物整體氣質飽滿地呈現在觀眾面前。本文針對女主人公米爾德里德·海耶斯(以下稱米女士)進行評析,來窺探被稱之為“英國影界鬼才”的導演馬丁·麥克唐納在該影片中所彰顯出的人性善與惡。

二、女主人公米女士人物評析

1.女主人公米女士的人性之惡

該影片中充斥著血腥與暴力的紛爭,但其中最為暴力的角色,既不是沖進廣告公司毆打老板并將其扔出窗外的警員狄克森,也不是飲彈自盡的警長威洛比,而是為遇害女兒討回公道的母親米爾德里德·海耶斯。即沒有匹配的 DNA,又沒有目擊證人和嫌疑人的線索,警方毫無頭緒。盡管警方盡心盡責,諸如警察局局長威洛比和警官狄克森等,實在無法破案。此種境遇下米女士出于母性的本能,為向當地警局施壓,在小鎮鮮少人走的公路邊上豎立了三塊廣告牌——“女孩慘遭奸殺!為什么威洛比警長,還沒有抓到兇手?”,就如同石子般激起了平靜小鎮的人性漣漪。米女士總是滿臉戾氣、不茍言笑、言辭尖刻,既絕望又沮喪。威洛比局長找米女士對質廣告牌的談話,并吐露自己時日無多,但被米女士強硬地頂了回去“人都有一死,我的女兒都死了,死有什么,我不在乎?!?因為她失去了女兒,無法理解警長的處境,甚至對警長浪費時間和她在一起感到憤怒、冷漠,警長在她面前只是一個抽象的符號、一個職位,因此米女士表現出了堅定及冷酷無情的性格。

米女士繼續控訴警方的不作為,并接受了電視臺的采訪。威洛比警長在鎮上服務多年,有不錯的口碑,小鎮上許多人為他打抱不平。米女士的行為激起了全鎮人的不滿,人們紛紛指責她“毫無同情心,控訴一位深受愛戴而身患絕癥的威洛比警長”。于是有很多人為威洛比警長打抱不平,警察與鎮上的人裹挾著廣告租賃商一起威脅她,甚至教會、她的兒子及前夫也參與其中,共同反對這位母親伸張正義的訴求。鎮上每個人都為安吉拉(米女士遇害的女兒)的事感到難過,理解米女士作為母親的心情,但卻又沒有人支持她的做法。

當鎮上的神父來到米女士家試圖說服她,她用犀利言辭的語言怒懟神父;當米女士去牙醫那里看牙,牙醫為威洛比警官說話并譴責她時,米女士果斷發出反擊,用電鉆將牙醫的手指鉆出了血;當米女士看到兒子學校的同學對兒子指指點點時,便上去毫不留情地踢襠。米女士看到三塊廣告牌被蓄意燒毀,她這位無比堅毅的女人跪地大哭。于是將怒火撒向了警察局。米女士帶著自己辛辣無比的仇恨,將自制的燃燒彈擲向警察局的大門。在這光怪陸離的人世間,等等諸如此類的主人公米女士性格中沒能遏制住做事不計后果的暴力面,究其根源在于其女兒安吉拉之死的疑兇未緝拿歸案。

2.女主人公米女士的人性之美

影片中幾個的畫面從細微處彰顯了女主人公米女士的人性之美:

第一個畫面:影片開始,在米女士去登廣告時,窗臺有一只仰面朝天翻不了身的甲蟲在掙扎,她用手輕輕幫它翻了身,這也可使觀眾窺視到米女士作為母親善良的另一面。

第二個畫面:威洛比局長找米女士談話,并吐露自己得了癌癥時,米女士言辭尖刻地回道:“不然呢?你翹辮子后再豎還有個蛋用?!钡f出這些狠話時,她開始蕩秋千,這也暗示了米女士心中愧疚不安。她也知道自己做得太過了,但為了給女兒復仇,緝拿到兇手,也只能這么做了。

第三個畫面:在米女士將牙醫的指甲打了個洞而被帶到警察局審訊時,威洛比局長與米女士兩人唇槍舌劍,互不相讓。在怒火中燒時,威洛比突如其來的咳血,血漬噴灑到她臉上的瞬間,米女士頓時軟下來的一句“I know baby”,她關切的神色及話語,并撥打急救電話將威洛比警長送到醫院,所有這些讓人看到了她善良人性的憂慮與關心。

第四個畫面:在火燒警局前,米女士反復打電話求證警局是否有人,表現出良心的底線。而在米女士看到狄克森倉皇逃出火海時,還不忘保護她女兒的案卷卷宗:后悔?焦慮?……

這些畫面都反映出米女士的復雜心理:最為暴力角色的人依然保有人性的良知與矛盾心理。

3.女主人公米女士的復雜人性之源

米女士的復雜人性之源在于其承載了太多的喪女之痛。女主人公以強者的姿態與世界抗爭,堅毅的目光、粗暴的行為、執拗的頑強,彰顯著她尋找兇手的決心。正如梁啟超《新民說》所說:“婦人弱也,而為母則強”。女子本柔弱,為母則剛,母愛的力量或許正在于此吧。女人身體本柔弱,但當她身為母親后,因母愛的本能天性,常常會有令人難以想象的意志力和忍耐力。為了兒女,米女士她毅然決然地用自身弱小的身軀同任何強大的勢力甚至整個社會抗衡,喪子之痛唯有親身經歷才有深切體會。

米女士是影片中最為暴力的角色,是影片中一位平凡普通的母親,而也正是普通人的身份使得米女士所能接觸到的人,如盡心盡責工作的普通人威洛比警長、狄克森警官、廣告商雷德、神父等,他們也都是在生活和事業中處處受到掣肘的普通人。所有這些角色擁有著與觀眾相近的思維方式、道德意識和價值觀念,包括種種局限如米女士提出的每個人出生時就該記錄 DNA 的言論等。米女士的人物形象是英美電影中較為罕見的,也較為契合每位觀眾潛意識中對異性魅力的母親角色的期盼,既是一個外表強悍、行事凌厲、高度男性化的母親,同時又是一位內心依然柔軟并充滿愛意的母親。從某種程度上說,米女士填補現實中觀眾空缺的心理。

與此同時,米女士也是一位偉大的母親,可以在強權面前毫無畏懼,卻因廣告牌的燒毀而流露出軟弱,在廣告牌下對著踱步小鹿吐露的真情,與拖鞋“怪異”的對話,奮力滅火時絕望的哭吼,低頭哭訴時滿滿的愧疚,飛蛾撲火般地在這個社會進行著無奈的掙扎,所有這一切都源于一份對愛的堅守。隨著影片的推進,觀眾會發現,死者出事當天曾跟母親借車遭到拒絕,兩人還發生了激烈的爭吵。因此,母親對女兒之死難以釋懷,除了母親這一角色的血緣關系的本能外,還多了幾分愧疚。她想做點什么來告慰女兒的在天之靈。

雖這位母親站在法理的高地,但她失去理智的所作所為又把她置身于道義的低谷:案件毫無頭緒,悲傷的母親雖可以理解,但也并不因為警察的重病而得以寬恕,種種毫無理智的情緒化使得米女士這個人物更為真實、更為立體、更為豐滿。

三、結語

在《三塊廣告牌》結束時,電影中殺人兇手依然沒有找到,角色間的矛盾并沒有得到徹底解決,但憤怒的母親米女士和暴力的警官迪克森最終達成和解——良心的善意使他們彼此寬恕。影片在生與死、善與惡、愛與恨的種種交織碰撞中,使觀眾得到感官上的滿足,并堅信人們為創傷和憤怒付出代價之后,達到彼此之間的和解,繼而使人性光輝再次得以復照。

猜你喜歡
廣告牌警長女士
女士不停買衣服的背后
王惠君女士書畫作品選登
糾錯小醫生
全年目錄
奧克斯警長失蹤事件(下)
會咳嗽的廣告牌
巴西研制出防蚊廣告牌
喂貓女士
學苑創造·B版(2009年1期)2009-02-19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