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高校法治教育的開展及大學生法治意識的培養

2019-07-12 08:40揚州大學廣陵學院文法系225000
大眾文藝 2019年11期
關鍵詞:教育工作者法治意識

(揚州大學廣陵學院文法系 225000)

一、大學生法治意識的含義

所謂的大學生法治意識指的是大學生對于法律與法治理解、信賴的思想及觀點。其主要包含以下幾點:(1)法律至上意識。法律至上意識是法治意識的第一要素。法治,就是法來統治,全社會只有法律最高,任何人、機構都不能凌駕于法之上,都要承認法律的至高地位;(2)平等意識和權利意識。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有對自己的生命和財產享有不被侵犯的自然權利。法治的實質便是約束權力,捍衛平等和權利。因此,公民的權利意識也反映了國家法治建設的水平;(3)責任意識。責任是與權利相對應的,也是法治意識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責任包括尊重他人合法權益的責任,信守承諾遵守規則的責任,自覺承擔后果履行義務的責任等等,同時責任教育同樣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內容;(4)契約意識。契約是在平等自愿的基礎上,雙方或多方就某一事項對各自的權利義務達成的具有約束力的協議。契約意識就是在簽訂協議后信守承諾、履行協議、實現權利的意識。契約意識是法治意識的衍生物,其包含著平等意識和誠信意識;

二、大學生法治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育觀念落后,教學內容單一

在傳統的教育觀念當中,學生的學習成績才是衡量學生是否優秀的指標,不管是在啟蒙教育時期還是在大學時期。在大學之前的教育中語、數、外等基礎學科貫穿整個教育教學,關于普法教育的內容并不多,受應試教育以成績為中心的觀念影響,普法課程雖然有,但很難引起學生與老師的重視。而在大學期間法律的必修課把法律的相關內容與思想道德結合,篇章分配不足,教材內容單一,缺乏培養學生法治意識更深層次的內容。在物欲橫流的社會下,很多大學生容易急功近利,對他們自身的發展極為不利。

(二)教學模式缺乏實踐性

高校的法治教學往往就是法學課程的理論講解,教育工作者進行規范式講授,缺乏實踐性,教與學沒有有機結合,互幫互助,教學效果自然也不是很明顯,造成法治教育流于形式,學生收獲的知識很少。另外,大學生已經是成年人,他們的認知結構與思維很強,這種教學模式很難與他們產生共鳴,因此,很難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有的學校與事企業單位進行合作教學,讓大學生能夠身臨其境,進行實踐體驗,但是這種教學模式并沒有被廣泛推廣,很多學校將法治課程單純的作為考核課程,當學生在遇到法律問題的時候,很難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護自身權利。

(三)師資不足,教學手段簡單

大學生的法治意識教育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需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因此,法治教育需要高素質專業性比較強的教育工作者。有的大學教育工作者并不是專業出身,缺乏法律實踐經驗,在教學中往往是圍繞教材內容授課。還有就是有的教育工作者教學手段簡單,往往采用原始的三尺講臺與粉筆教學,致使課堂缺乏活力,吸引不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的結果就是在課堂上教育工作者與學生很難產生互動。

三、大學生法治教育的開展及法治意識的培養實踐

在依法治國的背景下,我們必須用新的視角來看待大學生的法治教育,培養學生的法治意識是需要通過法治教育、環境熏陶來積淀的,不是一蹴而就,自發形成的。

(一)加強校園法治教育,培養大學生法治意識

加強學校的法治教育,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調整教學內容,轉變教學觀念,適當的增設《憲法學》《民法學》等類型的法律課程,并適當的增設一些法律相關的課時,讓學生盡量多接觸并學習法律知識,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他們運用法律知識的能力,以此來提升大學法律課堂的教學水平。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必須要明確依法治國的內涵,樹立牢固的法治信仰,以身作則才能正確引導學生培養法治意識,樹立法治信仰。在教學中,則需運用正確的教學方式,方法方式非常重要,如果教學方式運用不正確,會引起學生的反感和排斥。

(二)貼近大學生認知規律“三部曲”

“三部曲”指的是法治認知、法治認同和法治信仰,只有從大學生身心發展出發,貼近大學生認知規律,才能有效的培養大學生的法治意識。

首先,法治認知是培養大學生法治意識的思想基礎。大學生只有了解當前的法治狀況和基礎的法律知識,我們才能更好的培養他們的法治意識,因此,我們在教育過程中要通過法律知識教育幫助學生對法治形成系統的認知,結合教育熱點,盡量的激發大學生的情感體驗,拓寬法治教育的空間,吸引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課堂教學,提高他們的思辨能力和法治意識。在考核上可以采用課堂理論成績和課后實踐能力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評價。

其次,法治認同是培養大學生法治意識的心理基礎。培養大學生的法治意識就要讓學生在了解法治的基礎上,相信法治、接受法治、認同法治,讓他們能夠主動地遵照法律的規定來行事。法治認同是必須讓學生自身合法權利得到有效的保障,才能讓他們對法治充滿信心。因此,學校必須摒棄過去有明顯人治特征的管理模式,實施依法治校,依法制定各項校規,依法管理學校事務,依法辦事,尊重師生,維護師生的合法權益。并大力培育法治文化,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法治文化的熏陶,讓法治成為學校管理規則。

最后,法治信仰是培養大學生法治意識的情感基礎。當大學生樹立了法治信仰,則意味著他們對法治的理解和認同達到了很高的程度,并且對此心悅誠服,他們會很自覺的遵守法制法規,將法律看做權威和神圣,有問題會依靠法律來解決,產生不愿違法、不能違法的情感。

(三)開展法治實踐活動,提高運用能力

大學生在學校學習的法治知識,必須得到實踐的檢驗才能真正成為保障他們合法權利的武器。我們都知道,法律這門學科具有非常強的實踐性,因此,學校必須要摒棄過去簡單的理論傳授的模式,開展法治實踐活動,將理論與實踐進行有機結合,在實踐活動中,學生會潛移默化的受到教育。在校園內,學??梢越M織開展多種形式的法治宣傳實踐活動或法治相關的教育活動。如舉辦校園法治演講、校園模擬法庭審判等等,激發學生的激情,讓大多數學生都能參與活動,感受法治氛圍,提高學生的法治認知,樹立正確的法治觀念;在校外,學??梢苑e極與法律相關的機關單位進行聯系,進行校企合作,建立長期的實踐基地,使學生身臨其境領悟法律的基本精神,深化學生的法治意識。

四、結語

總之,法治意識是法治社會的基礎,法治社會的建設僅僅靠法治條文是不可能實現的,最重要的是需要法治理念能夠深入人心,讓每個人都樹立法治意識,遇到自身不能解決的問題主動用法律來解決。而培養大學生的法治意識尤為重要,這是一個復雜又艱巨的任務,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必須用于直視教育過程中的困難,不斷創新,努力推進大學生法治教育的發展,使他們能夠成為適應社會需求的高素質法治人才。

猜你喜歡
教育工作者法治意識
人的意識可以“上傳”嗎?
教育“內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談立德樹人
人大戰“疫” 法治為要
法治護航 讓“游河南”更愜意
法治護航 守護生命之源
我們真的懂孩子嗎?——一個教育工作者談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
德國早期兒童教育工作者嚴重短缺
反家庭暴力必須厲行法治
增強“四個意識”發揮“四大作用”
強化五個意識 堅持五個履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