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關古道上的商貿與文化交流

2019-07-12 08:40廣東財經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510320
大眾文藝 2019年11期
關鍵詞:尋烏梅嶺南粵

(廣東財經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 510320)

廣東古稱南粵。在廣東境內有著223條,總長710.44公里的南粵古道(包括陸路和水路,官道和民間古道)。它們構通了廣東境內以及廣東與外地的通途。其中的梅關古道,北通中原,南接海上絲綢之路,是構通中原與南粵,中土與西洋之間經濟文化交流的一條主要通道,有著很高的研究價值。

廣東地處嶺南,與中原有著五嶺相隔。五嶺雖不算高,只有一兩千米,但在以車馬為主要交通工具的古代,卻成了一道難以逾越的障礙。故在古代,廣東曾一度被稱為蠻荒瘴濕之地,是遭貶謫的官員以及犯人的流放之地。秦代統一中國之后,開通靈渠,把西江與湘江相接,將珠江水系與長江水系連在一起之后,才打通了廣東與中原的交通。然而這一條通道畢竟迂回曲折,里程太長,走起來頗費時日。唐開元四年 (716年) 張九齡奉命開鑿梅嶺,打開了一座長約66米,寬10米,高33米的大山凹,開通了一條寬一丈余,長約15公里的山間大道,連接了贛粵的交通,情況才有所改變。嗣后,宋代的蔡抗(時任廣東轉運使)又將這一大道延伸擴建為梅關古道,情況就更加好轉。

梅關古道開通之后,嶺南與中原的交通大為改觀,廣州沿海及嶺南的貨物由水運北上到雄州,經古道運往嶺北至江西南安,再沿章水下贛江,出長江。中原出口的貨物則經梅關古道到雄城,轉經水路運至珠江三角和海外。

康熙23年(1684年)開放海禁,次年設廣州、寧波、泉州、松江四海關對外經商。乾隆22年(1757年)重又關閉寧波、泉州、松江三海關,只留廣州一地與海外通商,廣州成為了中國對外貿易的中心港口,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的主要口岸,桅檣林立,商賈如云。

于是,作為連接中原與海上絲綢之路的主要通道——梅嶺古道,也出現了一片繁忙熱鬧的場景。當時,無論是內地運往廣州出口的貨物,還是從廣州進口運往內地的貨物,都要在梅州的松口進行中轉。據記載,松口當時有29個碼頭,碼頭附近有1000多家店鋪,每天有300多條船停泊于此,6000多名旅客在這里登船下南洋。1由此可見當時中原與嶺南,中土與西洋貿易往來的盛況。

至今,在松口鎮上還完好地保存著當年的一幢五層樓的西洋式的騎樓式建筑——松江大酒店。酒店有200多間客房,店中仍留有“HOTELTSUNGKIANG”等英文字樣。這是梅關古道曾經繁榮與輝煌的見證。

梅關古道不僅是一條商貿之路,也是一條文化交流之路。

唐末五代,劉氏割據嶺南,矚意延攬中原人士。唐名臣李德裕、悅曙、周杰,名士劉溶、楊洞潛,以及孔子41代孫孔昌弼等相繼由梅關古道入粵,遷居嶺南。他們入粵以后開始辦私塾、書院,傳播儒家文化,把中原文化帶到了嶺南。

嶺南第一所書院——南雄坪林的孔林書院,就是孔子世孫孔昌弼創建的。以后程顥、程頤等人又先后辦起了道源書院、禺山書院、番山書院等蜚聲南北的著名書院。

唐宋兩代,以韓愈為首,包括宋之問、劉禹錫、寇準、蘇軾、蘇轍、黃庭堅等眾多的貶官,也都是由梅關古道入粵。他們在嶺南或著書,或辦學,或交游,也是中原先進文化在嶺南的傳播人。

此外,梅關古道還促進了兩地曲藝文化的交流。萬歷二十一年,湯顯祖赴任浙江遂昌知縣,途經梅關古道。他從翻越梅嶺南入廣東,再到清遠結束山嶺間的旅程,其間只有十來天,短短數百里的行程,但他迷戀沿途的景色,一路游覽,竟然“盤桓其間二十余日,幾乎倍之?!?樂而忘行,并紀以詩,共三十余首。其間收獲最大的,還是在梅關古道上聽說了杜麗娘的故事。五年之后,他辭官還鄉,由杜麗娘的遭遇聯想到自身,奮筆寫下了“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牡丹亭》。

梅關古道還是一條傳播宗教文化的道路。

首先,嶺南是佛教神宗的“西來初地”,達摩自此登陸,沿古道北上,先抵建康,后至嵩山,面壁十年終破壁,給中國文化和思想滲入深深的禪宗思想。

后禪宗六祖又由梅關古道南下廣東,在廣州法性寺(今光孝寺)菩提樹下受戒,開壇講佛,創立了佛教南宗。后世為紀念這位南宗的開山祖師,在梅嶺之上修建了一座六祖寺。相傳此寺始建于唐代,至今仍聳立在梅關關樓以南約200米處,幽靜的山谷之中,香火十分旺盛。

另外,梅關古道也是基督教傳入的一條主要通道。自明代羅明堅與瑪利竇神父之后,清代的傳教士方濟各·沙勿略、馬國賢等神父,都是通過海路進入嶺南,再經梅關古道進入中原的。他們一路傳教,一路傳播西方文化。在他們的影響下,許多地方建起了教堂,一向篤信神佛的嶺南人也開始信起了基督,既去寺廟求神拜佛,又去教堂做禮拜,表現出宗教信仰上的兼容性。

梅關古道還是一條紅色的革命道路。

1928年,中國共產黨組織尋烏農民暴動,成立尋烏革命委員會。1931年與蕉嶺、平遠合并為蕉平尋縣,1933年至1934年改稱為蘇維?;涄M省,梅關即在此省境內。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曾在梅嶺的水口發生過一場著名的水口戰役,殲滅國民黨粵軍三千人,保衛了贛南根據地。

1935年至1937年,陳毅與陳丕顯、項英等人帶領一千多名紅軍戰士從中央蘇區突圍,在梅嶺、油山一帶堅持了三年的游擊戰,吸引了幾十萬國民黨軍隊,消耗了敵人大量的武裝兵力,有力地掩護了主力紅軍的戰略轉移。他們艱苦卓越的斗爭,在我國南方保存了革命戰略支點,為中國革命保存了一批骨干力量,在廣大地區撒下革命火種。

在此期間,陳毅還留下了光輝詩篇《梅嶺三章》。詩中反映了當時生活的艱苦,但更表現了他的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獻身革命的決心和對革命必勝的信心。為紀念這位革命的前輩,后人分別在梅關古道的中段和大余縣梅關鄉梅山村黃坑北側的山坡上,各樹立了一塊《梅嶺三章》的手跡詩碑。

1930年5月,紅四軍攻克尋烏縣城。在紅軍分兵安遠、尋烏、平遠分兵發動群眾的期間,毛澤東進行了20多天的社會調查,發表了著名的《尋烏調查》報告。這次調查,毛澤東雖然沒有親赴梅關,但由于梅關與尋烏鄰近,南粵與尋烏之間有著豐富緊密的社會經濟聯系,故報告中仍多處談到梅關的地理交通,商貿經濟,以及梅縣通過尋烏向江西輸送日用品和海貨,支援中央蘇區的情形。

綜上所述,梅關古道不僅是一條商貿經濟的通道,也是一條文化交流的通道,更是一條紅色的革命通道。它在推動中外經濟貿易,推動中原與南粵的文化交流,推動中國與西洋的文化交流,乃至于推動中國的紅色革命等方面,都作出過許多貢獻。

今天,在梅關古道上仍然完好地保存著的古跡,除了前文敘述過的松江大酒店、六祖寺以外,還有古道沿途的許多美麗村莊,以及古道上眾多的石橋、茶亭、古井等古建筑。它們是寶貴的文化遺產,我們必須加以珍惜,不僅要把它們保護起來,并且還應將它們活化 。建設成一條可供旅游與觀賞的美麗古道,一條可供文化與藝術交流的彩色古道。

注釋:

1.梅縣松口鎮志編纂辦公室:《松口鎮志》[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4年.

2.毛效同.《湯顯祖研究資料匯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猜你喜歡
尋烏梅嶺南粵
南粵賞花
讀陳毅元帥《梅嶺三章》
稻菽卷起千層浪 豐收畫卷耀南粵
紀念毛澤東尋烏調查90周年理論研討會征文啟事
南昌梅嶺風景區旅游開發策劃
江西省尋烏蜜橘榮膺“全國果菜百強地標品牌”
尋烏畫卷
我們為什么要做《重返尋烏調查》節目
《粵海風》百期寄語
梅嶺是個好地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