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華留學生對中國文化的認知調查研究

2019-07-15 00:00吳晶王睿
新西部·中旬刊 2019年6期
關鍵詞:調查一帶一路

吳晶 王睿

本文為陜西師范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編號:cx2018085)階段性成果

【摘 要】 本文以陜西師范大學的留學生為樣本,通過問卷調查和結構性訪談相結合的方法,從物質和精神文化認知兩方面調查了在華留學生對中國社會發展現狀的觀點,提出了有效借助留學生進行文化傳播的幾點建議:我國應當充分發揮歷史優勢,加強與國際組織的聯系,加大媒體宣傳力度,提高對留學生的管理力度與質量,不斷提升我國的留學生教育質量。

【關鍵詞】 在華留學生;中國文化認知;“一帶一路”;調查

高等教育的全球化和國際化發展,長期受到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在“一帶一路”倡議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等的引導下,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始終秉持開放和包容的基本原則,使高等院校成為知識文化跨國際交流和融合的重要媒介,我國積極開展留學生教育,旨在提升我國高等教育的國際競爭力和中國文化的國際理解力。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國際生跨國流動的動機和模式一直在發生變化,留學生在選擇目標留學國時的考慮因素也日漸多重。[1]隨著國際影響力的提升,中國成為重要的留學目的地國家。留學生是能夠親身感知留學目的國文化的群體,對一個國家的文化對外傳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下高低語境的碰撞,留學生必然要經歷從文化沖突到文化適應的過程。[2]西安作為十三朝古都和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中國傳統文化底蘊深厚,深入探析陜西高校留學生對本地文化的認知情況,對我國進行以留學生為載體的中國文化傳播基本框架的構建具有重要意義。我們從物質和精神文化兩方面調查在華留學生對中國社會發展現狀的觀點,并分析如何為改變其中的刻板印象和發揚其積極方面做出改變。

一、研究方法

本文采取量化研究的方式,以陜西師范大學的留學生為研究樣本,通過問卷調查和結構式訪談相結合,對在華留學生對中國文化觀點進行收錄采集。我們將中國文化分為兩大類: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質文化涉及歷史文化名跡、傳統食物、購物方式、新興技術等。精神文化包括語言學習、傳統文化節目等。

由于陜西師范大學特殊的地域特征,近些年,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不斷深入推進下,留學生教育中來自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學生數量占據主導。調查過程中,共發放問卷40份,有效問卷31份,并有10人參與深度訪談。調查對象分別來自巴基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土耳其、阿富汗、也門、印度、印度尼西亞、厄瓜多爾、泰國、越南、韓國、俄羅斯等國。

二、研究結論

西安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頒布的第一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我國優質高等教育資源較為豐富的城市之一,留學生數量也在逐年增長。留學生對陜西文化的認知基本包括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

1、對物質文化的認知分析

物質文化遺產又被稱為“有形文化遺產”,是能夠反映歷史上各時代、各城市社會生活的代表。本研究列舉了陜西歷史文化名跡、陜西傳統食物以及中國新“四大發明”,調查分析留學生對其認知程度及觀點。

歷史文化名跡是一個城市文化底蘊的象征物,也是一個國家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我們列舉了兵馬俑、秦始皇陵、西安城墻、大雁塔等著名古代建筑?!安恢馈焙汀爸酪稽c”的留學生分別占比37%,“了解很多”的留學生占比26%??傮w上留學生對陜西歷史名跡認知較為樂觀。值得注意的是,留學生對秦始皇陵的了解程度最高。經過深度訪談,我們發現,原因是秦始皇陵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之一,宣傳力度較大,留學生通過課堂、媒體宣傳等方式對其產生興趣。反之,半坡村遺址和碑林是留學生群體了解程度最低的兩處歷史名跡。

食物作為中國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體現地域文化的重要承載。我們分別列舉了肉夾饃、涼皮、臊子面、羊肉泡饃和胡辣湯。留學生對陜西食物文化的體驗經歷較少。經過訪談發現,其原因是部分留學生認為陜西小吃不衛生等。國家刻板印象可以被歸納為: 特定社會群體對于某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傳統等綜合情況及其國民所持有的固定化、概括化的認知與評價,它對國家形象的塑造與傳播起到重要的作用。[3]但對于少數嘗試過陜西食物的留學生群體,“吃過且很喜歡”的人數大于“吃過但不喜歡”。這說明在突破刻板印象且愿意嘗試的留學生群體中,陜西食物為其留下了較好的印象。同時,留學生特殊的文化習俗也是影響其體驗陜西食物的一大因素。由于陜西師范大學的留學生大多來自“一帶一路”國家,特殊的文化習俗使留學生對其的喜愛程度不高。

高鐵、支付寶、共享單車以及網購是中國的“新四大發明”,代表著中國人民在新的歷史發展時期的智慧。從圖中可以看出,留學生對此的滿意程度非常之高,占總數的87%,且僅有2%的留學生沒有全面了解過中國“新四大發明”。許多留學生表示,新時代技術之便利使其受益頗多,并希望將技術引進自己的國家。除此之外,留學生對“中國制造”的看法也有所改變。來華前,留學生認為“中國制造”都是一些產業鏈底端的產品。而來華后,有留學生表示 “小米”、“華為”都是一些值得信賴的高質量科技產品。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與國際組織的合作力度不斷加強以及媒體宣傳技術的不斷完善,中國傳統物質文化逐漸走上國際舞臺。同時,自改革開放以來,新時代創造出的科技成果不僅增強了國人的文化自信,而且提升了留學生眼中的“中國印象”。

2、對非物質文化的認知分析

非物質文化不僅象征著民族歷史感與文化多樣性,還激發著人類的創造力,使“活”文化代代相傳。我們列舉了陜西方言、陜西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文化節目、對陜西師范大學學生觀點以及了解陜西文化的渠道。

方言不僅具有地域特色和感染力,還承載著一個地區獨特的文化。在調查對象中,三位留學生沒有了解過陜西方言,兩位留學生表示“極不喜歡”和“較不喜歡”,其余的26位留學生均表示對其頗有興趣。經過訪談發現,對學習陜西方言有興趣的留學生,都是漢語達到初級以上水平的學生,能夠做到在學習普通話的基礎上對方言產生興趣。留學生在華留學期間的一大特點就是會融入方言文化環境當中。擁有這種語言環境使留學生了解方言變得更加容易。

陜西在發展進程中形成了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非物質文化,而留學生對這些文化的了解程度不是很高。我們列舉了陜北民歌、秦腔、陜北秧歌、安塞腰鼓以及華縣皮影幾項著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選擇“不知道”的人數高達總人數的80%,僅有2%的留學生選擇了“了解很多”。

新媒體節目是信息時代文化傳播的一大途徑,傳統文化節目的播出是在現代社會展現傳統文化魅力的表現方式。我們分別在問卷中列舉了《舌尖上的中國》、《中國詩詞大會》、《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國家寶藏》、《百家講壇》和《經典詠流傳》。從統計數據中可以看出,留學生對中國文化節目的認識較少,比例高達64%。但值得注意的是留學生對美食類節目《舌尖上的中國》具有較高的認知度,究其緣由,《舌尖上的中國》英文版在海外的播出,使得更多的留學生了解這一檔節目。

良好的中國民眾形象是樹立國家形象的關鍵,也是影響留學生是否愿意主動融入文化環境的因素,同時,社會網絡又是個人能夠憑借關系而獲取資源、減輕壓力的方式。[4]在華留學生對中國學生普遍認知情況較為積極樂觀。但在深度訪談中,調查者發現仍然有一些問題存在。例如,留學生們認為中國學生不愿意在學習以外的范圍再與其深度接觸,加上留學生不愿意跳出本國群體的舒適圈,導致二者很難促成文化間的交流。

文化傳播的方式在隨著時代的進步逐漸向多元化方向轉變。通過問卷調查發現,旅游是留學生獲取陜西文化的第一大渠道,位列最后的是通過報紙獲取文化信息。同時留學生認為自己在書籍、課堂等官方渠道學習到的陜西文化與自己親身體驗的(如旅游、和中國人交流等)有所出入,并更愿意通過直接經驗獲取知識。

隨著社會對精神生活的重視和中國文化軟實力的增強,留學生了解中國文化的渠道逐漸拓寬。來華留學生對中國文化的認知程度提高,還能夠對其產生濃厚的興趣,這對中華文化間接傳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近年來中國對“一帶一路”的突出貢獻給許多來自沿線國家的留學生留下了較好的印象,但也不免存在一些刻板印象。奧伯格的“文化沖擊”模型將文化沖擊描述為四個階段:蜜月期,危險期,恢復期和適應期。[5]剛剛經歷文化沖擊的留學生往往有著復雜的情感。受訪者表示,來華后對中國的認知有較大的變化,科技方面最令人驚嘆。但與此同時,也有許多留學生不滿意的地方,比如宿舍住宿環境差、部分食物衛生不達標等。

三、留學生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啟示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留學生教育規模不斷提升,教育質量也得到不斷改善,但借助留學生傳播中國文化的傳播體系并沒有形成理論。通過研究發現,參觀歷史景點、媒體宣傳以及科技支持是較為有效的傳播方式。首先,通過國際組織與國家的合作,中國文化成功地傳播到海外,為留學生對中國的了解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其次,“新四大發明”建立起了留學生對中國科技的信心。最后,中國優秀非物質文化通過媒體宣傳以及地方特色風土人情的展現,使留學生在中國學習的過程中耳濡目染,對其認知程度逐漸加深。但與此同時,留學生教育中也有許多問題存在。第一,媒體宣傳力度不夠,未充分利用歷史優勢來加強與國際組織的聯系,留學生了解文化的渠道有限。第二,新時代中國形成的全新的、便民的科技產物在學校和國家層面上對留學生的宣傳意識不強,留學生的體驗渠道有限。第三,文化與教育水平的差異使得各高校對留學生的管理難度較大。

四、有效借助留學生進行文化傳播的行動邏輯

中國文化的國際傳播存在自我定位與他者本位的兩重維度:一方面,中國主動向他國展示中國文化;另一方面,中國文化也需要通過“特定的他者”來傳播。[6]留學生群體則是中國通過教育的方式向他國傳播我國文化的一大途徑。

首先,國際化組織的認定和間接傳播對留學生在中國文化的認識上具有明顯的影響。陜西文化在傳播過程中要加強與國際性文化組織的聯系,加大媒體宣傳力度,結合歷史背景優勢,以《舌尖上的中國》等節目的英文版海外播出為例,鼓勵更多的陜西文化通過海外版節目傳播。

其次,中國科技的崛起是打造中國名片的重要形式?!靶滤拇蟀l明”給中國帶來了新的文化自覺與自信。在科學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的進程中,不僅要客觀認識到我國科技方面的不足,還要對于所取得的具有前瞻性的科技成果體現出充分的自信,以留學生為中介,為“一帶一路”國家和其他國家提供經驗的同時,更好地向世界各國分享中國改革開放的發展紅利。

最后,提高留學生管理力度和質量,為在華留學生提供更優質的留學環境。各國學生的教育模式、學習能力等的不同,導致其在文化上的差異尤為明顯。[7]班尼特界定了文化敏感的六個階段:拒絕、反對、貶低、接受、適應和整合。[8]中國的教育者們可以此模式為基礎,為不同文化敏感階段的留學生設立專門的跨文化課程。有關調查發現,留學生傾向于尋求本國同胞和他國留學生的支持,而向東道國學生尋求支持的概率最小。[9]然而,調查發現,來自東道國的社會支持對留學生的認知領域影響更大。[10]各大高校應積極鼓勵留學生參加社團活動,組織“中外文化節”,組織高校間中外學生組織聯盟,為留學生的交友打開新的平臺。

【參考文獻】

[1] 戴曉霞.高等教育的國際化:外國學生政策之比較分析[J].復旦教育論壇,2004(5)11-16.

[2] 劉玉杰.在華留學生對中國的國家印象調查研究——以東北師范大學國際漢學院留學生為例[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8.31(6)63-67.

[3] 吳佳.上海大學生對法國的刻板印象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學.2010.

[4] 劉宏宇,賈卓超.來華留學生跨文化適應研究——以來華中亞留學生為個案[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14.41(4)171-176.

[5] OBERG K. Cultural shock: Adjustment to new cultural environments [J]. Practical Anthropology, 1960.7(4)177-182.

[6] 高金萍,王紀澎.來華留學生 中國文化對外傳播的重要力量——基于北京地區來華留學生對中國文化認知的調查[J].對外傳播,2017.21(2)50-52.

[7] 李萌.來華留學生教育可持續發展研究[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07.59.

[8] Bennett, M. J. Towards ethnorelativism: A developmental model of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C].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Council on International Exchange, Minneapolis, Minnesota, 1984.

[9] DELMAN M B. Cross-cultural Adjustment: 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n Social Support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 1998.12(3)183-205.

[10] WARD C, RANA-DEUBA A. Acculturation and Adaptation Revisited [J].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1999.30(4)422-442.

【作者簡介】

吳 晶(1982—)女,四川人,英語語言文學博士,陜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從事英美文學與口譯研究.

王 睿(1998—)女,黑龍江人,陜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本科生,美國北佛羅里達大學交換生.

猜你喜歡
調查一帶一路
高職學生志愿填報取向及滿意度調查研究
營口市典型區土壤現狀調查與污染土壤的修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