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費文化視域中藝術接受方式的具體表征

2019-07-16 02:30魯迅美術學院文化傳播與管理系沈陽110004
名作欣賞 2019年14期
關鍵詞:接受者主體文本

⊙楊 慧 [魯迅美術學院文化傳播與管理系, 沈陽 110004]

隨著商品經濟的迅猛發展,消費文化逐漸成為當今社會的主要文化形態。它是以消費為中心,雜糅了多種輔助因素,如大眾媒介、視覺影像和日常生活審美化等。在這一考察視域中,大眾的藝術接受方式主要是一種日常生活化的藝術接受方式。它不同于凝神靜觀、反復沉潛和體味深意的傳統接受方式,零距離接受、淺層次接受以及感性的直觀體驗成為其具體表征。

一、零距離接受

傳統的藝術理論認為,藝術作品源于生活,但又超脫于生活,所以對作品進行接受時強調接受主體要凝神靜觀,摒棄現實生活中各種利害關系的干擾,通過“心齋”“坐忘”使自己處于“離形去知”的虛靜狀態,進入澄明之境,能夠“與道同一”,從而領略到藝術的整體氣韻之美,體味其中所蘊藉的宇宙大道和人生真諦。同時,在這一接受過程中,審美的自由愉悅、心靈的凈化陶冶以及精神境界的提升等為藝術接受者所獲得。這種接受效果的實現關鍵在于接受者所秉持的接受態度。它要求接受者在態度上要出離于日常生活,與接受對象形成一種審美距離,只有保持這種不同于日常生活的審美距離才能欣賞到對象之美,進而獲得一種“藝術的啟示”。

在消費文化視域中,現代科技的發展不僅帶來了生產方式的變革,形成物質豐裕的社會景觀,而且也推動大眾傳媒的進步,尤其是影視、電腦等傳播媒介的興盛,促進了視覺文化的發展。視像藝術(亦稱“視覺圖像藝術”)“不再像傳統靈韻藝術那樣以一種親近但有距離的方式作用于欣賞者,在視像藝術與欣賞者之間已經不再有這種‘審美距離’了”,也就是說,欣賞者對視像藝術的接受是一種零距離的接受。

對此,本雅明早就有所闡述。他說:

人們可以把放映電影的幕布與繪畫駐足于其中的畫布進行一下比較,后者使欣賞者凝神觀照。面對畫布,觀察者就沉浸于他的聯想活動中;而面對電影銀幕,觀察者卻不會沉浸于他的聯想。觀賞者很難對電影畫面進行思索,當他意欲進行這種思索時,銀幕畫面就已變掉了……實際上,觀照這些畫面的人所要進行的聯想活動立即被這些畫面的變動打亂了,基于此,就產生了電影的驚顫效果。

本雅明認為基于印刷文化的傳統藝術是帶有“靈韻”的,接受者面對于它,可以凝神靜觀,展開自由的聯想想象,進行主動的再創造。然而,基于視覺文化的電影藝術,則讓面對于它的觀眾,被動地接受一個又一個瞬息萬變、連續不斷的動態畫面,根本無暇思考;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能夠引發人們進行聯想想象的“審美距離”消失了。

就電視而言,杰姆遜提到,“在電視這一媒介中,所有其他媒介中所含有的與另一現實的距離感完全消失了”。面對電視藝術節目,接受主體與接受對象之間的距離感也蕩然無存?!拔覀儾挥糜^照,只需代之以轟動、同步、直接和沖擊”。接受者的視覺感官被快速流動以及高清逼真的電子畫面所強烈地沖擊震撼著,他們只能以消遣的日常生活化的接受方式為電子傳媒畫面所誘惑和牽引,不得不放棄作為獨立個體之人的想象與思考。進入21世紀,依托數字技術、互聯網技術、移動通信技術等新興科技而產生的新媒體藝術順勢而至。它的出現給人們帶來更為便捷即時的藝術觀感,如手機電視可以讓人隨時隨地進行藝術接受活動。這樣,接受主體與接受對象之間的心理距離不僅消失了,二者之間的時間和空間上的物理距離也不存在了。只要一機在手,人們就可以對作品進行零距離的藝術接受,任意享受藝術所帶來的愉悅觀感。

綜上所述,在消費文化強勢蔓延介入的今天,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人們的身體感官常常被藝術品紛繁耀眼的圖像所震撼沖擊著;同時,通過手機、IPAD等移動媒體,人們的藝術接受活動變得更為方便、快速和頻繁。再加之,隨著日常生活審美化的逐漸擴大,人們為現實中充盈的審美因素所圍繞,藝術活動日漸深入到普羅大眾的尋常生活,如家居裝飾、逛街購物、外出用餐、旅游休閑等。人們幾乎被無處不在的藝術包圍著。這樣,唾手可得、應接不暇的零距離的藝術接受,確實給更多的接受主體帶來越來越多的審美享受。但是藝術接受者的心態也常常呈現為一種喧囂浮躁的狀貌,這使接受主體無法達到虛靜澄明之境來進行凝神靜思。另外,日常生活審美化對大眾審美品位的提升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我們也要認識到,與審美泛化的蔓延滲透相伴而來的是接受者的從眾化的審美趣味取向和不同程度的審美疲憊以及鈍化的審美辨識力等。這正如韋爾施所言:“總體的美學化導致了它自己的對立面。在無其不美之處,也就不存在什么美;持續不斷的刺激導向無動于衷。美學化進入了麻痹化?!?/p>

二、淺層次接受

以消費文化為視角,對日常生活化藝術接受方式進行審視,我們會發現其不僅在接受主體態度上出現從傳統的距離接受到今天的零距離接受的轉變,同時還會發現其在藝術接受過程中出現從傳統的深度接受到當下的淺層次接受的轉變。

一般而言,傳統的藝術接受方式主要指基于印刷文化,以紙張等為載體的閱讀方式。就藝術接受的過程而言,深度接受是傳統藝術接受方式的具體表征之一,它是一種涵泳品味,即由淺至深、浸潤其中、反復沉潛,最終豁然開朗而獲得文本的深層意蘊。藝術的深度接受是中國與西方傳統藝術接受共有的特點,如西方的命運悲劇、諷刺喜劇、象征藝術等,都在藝術表現形式中存有更深的意蘊,有待接受者體悟與發現。深度接受在中國,更有其主導性的接受根據。這根據來于中國古代藝術對藝術與道、藝術與心、藝術與情、藝術與語等關系的獨到理解。這里有對于儒、道、釋三教合一的理解,也有對于詩、樂、舞、畫合一的藝術精神的理解,可謂是從“應目”經由“會心”達到“暢神”(南朝宗炳語),抑或從“悅耳悅目”經由“悅心悅意”達到“悅志悅神”(李澤厚語)。接受者先是以其耳目感官進入初級體驗,然后以其心意情感進行中級體驗,最后以其精神頓悟達到高級體驗,這種藝術接受過程是全面系統和縱向深入的。

在當今消費社會,以影視、網絡以及數字信息等新媒介為載體的閱讀方式是一種日常生活化的藝術接受方式,就藝術接受的過程而言,它是一種淺層次接受(亦稱“淺閱讀”)。它主要具有娛樂性、淺顯性、瀏覽性等特點。娛樂性是指閱讀活動過程中人們在互動參與、輕松愉悅的狀態下能夠獲得信息知識等的娛樂化特征。在消費社會,快速的生活節奏和高強度的競爭壓力等,使人們大多懷有娛樂和消遣的閱讀心理,因此以休閑娛樂為目的的淺閱讀常常被人們采用。它不同于以增強學識修養、陶冶情操、凈化心靈等為目的的傳統的深閱讀。淺顯性是指淺閱讀的閱讀文本往往是語言媒介便于接受、內容通俗易懂,接受者無須做深層次的思考就可獲得其所傳遞的信息。在影視信息上,淺顯性表現為帶給人視聽震撼的視像藝術;在網絡等新媒體信息上,淺顯性則經常表現為圖文并茂、內容淺易。這主要是因為今天人們面對著海量的網絡信息,并且以追求娛樂性為其閱讀目的,為了盡量多地瀏覽以尋找滿足自己娛樂所需的信息,這就決定了人們必須以淺顯為其閱讀內容的選擇標準。瀏覽性是指在淺閱讀過程中,人們采用瀏覽的方式甚至跳躍的方式來閱讀網絡等新媒介信息。也就是說,互聯網所帶來的信息爆炸、淺顯的文本內容以及超文本的大量出現,決定了當今人們往往采用一目十行的瀏覽式與跳躍式的閱讀。

總之,在消費文化視域中大眾媒介技術的發展給人帶來無須費力思考的視像藝術,日常生活與藝術的界限因日常生活審美化而消弭,大眾的藝術接受活動可隨時隨地進行,無須抽離于日常,無須凝神靜觀。因其所置身的世俗生活被藝術化,故而接受主體零距離地、緊密貼合于藝術品。他(她)們迷戀于藝術品(日常之物)新奇多變和光鮮亮麗的外表,不斷追逐具有時尚感的、令人快適的視覺享受,而不再對藝術品進行反復沉潛玩味以探尋其中的言外之意、象外之象、味外之旨。

三、感性的直觀體驗

高楠先生曾說:“中國古代文化的突出特征是渾融性。渾融的現實形狀是物我融一,哲學表述為‘天人合一’?!闭沁@種渾融文化孕育生成我國古代獨特的“體驗”運思方式。它是物我合一、異中求同、主客融一的運思方式,迥異于西方傳統認識論所主張的主客分立的二元論的思維方式。同時,以儒、道、釋為基質的我國古代文化又賦予這種體驗以“內向反省、自體自悟”的文化特征??傮w而言,我國古代藝術接受中的內省體驗是“以親歷性(即讀者與作者的遇合交融)為基點展開的,情感貫穿其始終,以接受者的情感‘感興’為開端,接受者的情感‘自得’為終點。它強調由表及里的意義深入;由字詞所見到意境體悟的整體把握;由遵從作者、文本之意到‘讀者各以其情而自得’的個性化感受”。它強調接受主體的內在自省體悟,經由“以身體之”抵達“以心合心”的物我為一、主客融合的接受至境。它強調整體性,在藝術接受過程中接受主體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對象中,進行全面綜合的藝術體驗,拒絕以注重邏輯思辨為特征的理性思維方式。

然而,在消費社會中,數字、網絡、移動通信等新技術的發展改變著我們置身其中的社會文化環境,也改變著我們的藝術接受方式,“傳媒的全能性介入中斷了人的獨處內省和人我之間的交談”,隨時隨地、匆匆瀏覽的讀屏成為時下日常生活化藝術接受方式的常態。同時,在市場機制運作下,“買方市場”占主導地位的出版格局,使當今藝術文本的生產以滿足接受者快速閱讀的需求為宗旨。在這種藝術文本中,富有豐富想象空間的語言文字為大量直觀具體的視聽形象所代替、品味長久的凝視沉思為以迅速吸引觀眾眼球的新奇轟動所取代。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人們擺脫了長期以來語言文字的理性束縛,獲得了視聽形象所帶來的感性解放。與之相應,藝術接受體驗也從傳統的內省體驗轉變為感性的直觀體驗。接受主體以自我為中心,根據自己的趣味愛好挑選藝術文本,進行快速瀏覽,耽溺于不停翻轉的網絡頁面和頻繁轉換的電視畫面等。

在這樣的藝術接受中我們可以看到一種時間悖論,即“匆忙與耽溺”?!按颐Α笔侵附邮苷叽颐τ谥饌€閱讀所見的藝術文本;“耽溺”是指接受者沉溺于這種急促的瀏覽式的文本閱讀,直到疲憊不堪。在此,對于前者而言,后者是其“隱性的催促者”,即“由于耽溺癡迷于某種追尋,才使每一頁文本‘閱讀’顯得太慢”。在快速的閱讀中,接受者或者將閱讀作為一種信息掃描,或者將閱讀作為新鮮文本的求取以避免乏味,因而“快速閱讀已排除了回味吟詠的欣賞”。在匆忙閱讀的沉溺中,舒適刺激和變化多樣的藝術文本為接受者所迷戀,新技術所構筑的快適愉悅的虛擬世界令接受者沉淪。于是,藝術接受者在不斷的外馳求新和感性娛樂中日漸迷失自我,持續不息的快感追求逐漸取代了對于生命意義的執著求索。

從某種層面上可以說,這種以空前勃發的視覺體驗為核心內容的藝術接受體驗是一種淺表化的“偽體驗”。原因即為:此“體驗并不是對某種永恒不變的深刻之物的體味和意會,體驗實際上并不是體驗。確切地說,它們是老套和單調的。這就是為什么人們迅速地尋找另外的體驗,進而從一種失望逃入另一種失望的原因所在”。主體的接受淺嘗輒止、囫圇吞棗,僅停滯于文本的表層。在逐奇求新的心理欲望的催促下,藝術接受主體不斷地攫取快感資源以滿足其視覺感官的需求,從一個文本體驗迅速地介入下一個文本體驗,審美的倦怠和麻痹成為其最終結果。

對此,筆者主張以中國古代藝術接受中的體驗理論探尋一條使今日藝術接受體驗擺脫困境之路,即以生命體驗找尋真實自我。中國古代藝術接受中的體驗是一種生命體驗,是接受主體全身心的親歷投入,努力探尋藝術文本中內蘊的生命意義。它是接受主體對生命本體的反思和對人生終極價值的求索。它迥異于傳統認識論的二元對立思維,而是生存本體論的悟覺方式。它是一種內在的情感體驗,是以內在心靈體悟世界,從而全面整體地把握存在的生存性和生命的豐富性,最終找尋到置身于世界之中的人的真實自我?;诖?,我們希冀那些承載著人的生命力與創造力的藝術文本能夠被藝術家創作出來,并且人的生命綻放在其中得以呈現。這樣,對于自身存在的體悟、生命存在意義的探尋和人類生命價值的求索等是接受主體在藝術文本中可以領悟和獲得的。

① 甘鋒:《論視覺文化對傳統審美方式的消解》,《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5期。

② 〔德〕瓦爾特·本雅明:《經驗與貧乏》,王炳軍譯,百花文藝出版社1999年版,第288頁。

③ 〔美〕杰姆遜:《后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唐小兵譯,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211頁。

④ 〔美〕丹尼爾·貝爾:《資本主義的文化矛盾》,趙一凡等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9年版,第156頁。

⑤? Wolfgang Welsch :

Undoing aesthetics

,Sage Publications 1997,Page:25,136.

⑥ 高楠:《中國古代藝術的文化學闡釋》,遼寧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頁。

⑦ 吳建民:《中國古代審美體驗論》,《徐州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2期。

⑧ 楊慧:《中國古代藝術接受的體驗之思》,《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年第2期。

⑨ 王岳川:《消費社會中的精神生態困境》,《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4期。

⑩?? 尤西林:《心體與時間——20世紀中國美學與現代性》,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2—95頁,第95頁,第94頁。

猜你喜歡
接受者主體文本
文本聯讀學概括 細致觀察促寫作
論碳審計主體
磨課活動中多元主體需求的深度挖掘
何謂“主體間性”
挖掘文本資源 有效落實語言實踐
搭文本之橋 鋪生活之路 引習作之流
文本與電影的照應閱讀——以《〈草房子〉文本與影片的對比閱讀》教學為例
租賃房地產的多主體貝葉斯博弈研究
租賃房地產的多主體貝葉斯博弈研究
如何認識一件藝術作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