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良子宮背帶式縫合術與宮內球囊壓迫術及陰道塞紗在難治性產后出血患者中的應用

2019-07-25 06:58王惠敏
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 2019年6期
關鍵詞:背帶難治性球囊

王惠敏

(河南省許昌市第三人民醫院婦產科 許昌461000)

難治性產后出血是產科常見的一種高危并發癥,亦是導致產婦子宮被切除,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2]。目前臨床多采用陰道塞紗等保守方案治療難治性產后出血,雖可減少產后出血量,但止血效果仍欠佳,且陰道塞紗適用范圍具有一定局限性。宮內球囊壓迫術是采用填充液體的球囊壓迫創面達到止血效果。此外有學者指出改良子宮背帶式縫合術治療剖宮產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效果較佳,可迅速有效控制產后出血,改善預后[3]。本研究探討采用改良子宮背帶式縫合術配合宮內球囊壓迫術及陰道塞紗治療難治性產后出血寫效果,以期為臨床治療難治性產后出血患者提供借鑒?,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68例難治性產后出血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4例。對照組34例,年齡 21~40歲,平均(27.95±3.00)歲;孕周37~42周,平均(39.43±1.01)周;其中經產婦 14例,初產婦20例。觀察組年齡21~39歲,平均(27.88±2.50)歲;孕周 37~42 周,平均(39.54±1.02)周;其中經產婦15例,初產婦19例。兩組基線資料(孕周、年齡及產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1)納入標準:均經臨床診斷確診為難治性產后出血;孕周37~42周;年齡20~40歲;知曉本研究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2)排除標準:生命體征不穩者;多器官功能衰竭者;存在雙相情感障礙或其他嚴重精神疾患者;凝血功能異?;蚝喜⒀合到y疾患者;胎盤植入或中央性前置胎盤所致出血者;出現全身急慢性感染者;惡性腫瘤患者;嚴重貧血患者;存在既往剖宮產史者。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宮內球囊壓迫術與陰道塞紗治療。胎兒成功娩出后按摩子宮,給予500μg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國藥準字H20094183)縮宮,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必要時可給予抗休克、補液、輸血等治療;采用Bark球囊壓迫,將球囊置于患者子宮底部后充液,止血時保持250~500 ml充液容量,完成后采用紗條對患者整個陰道進行填塞,填塞時間24 h。觀察組采用宮內球囊壓迫術+陰道塞紗+改良子宮背帶式縫合術治療。一般治療同對照組。以剖宮產切口下緣為進針點(若為順產則在臍下3 cm處行小橫切口,進針點在切口下緣),將子宮膀胱腹膜推開并反折,充分顯露子宮下段;采用1號可吸收線自宮腔穿過直至切口上緣,可吸收線拉至宮底出針,向下縫合2針;于距離患者宮角內側3~4 cm處進針,繞至子宮體后壁出針,進針至宮腔,沿水平位置進針,至子宮后壁出針,可吸收線繞子宮角后拉至子宮前方,在右側面子宮切口上下緣對應部位進出針,加壓拉緊縫線,于子宮切口下緣結扎;完成后進行球囊壓迫術及陰道塞紗治療,具體操作同對照組。兩組術后均給予抗生素抗感染處理。

1.4 觀察指標 (1)止血時間、術后24 h出血量、輸血量。(2)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發熱、腸梗阻、腹痛、產褥感染等。(3)術后恢復情況(術后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及月經復常時間)。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止血時間、出血量及輸血量比較 觀察組止血時間短于對照組,術后24 h出血量及輸血量少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止血時間、出血量及輸血量比較(±s)

表1 兩組止血時間、出血量及輸血量比較(±s)

組別 n 止血時間(m i n) 術后2 4 h出血量(m l) 輸血量(m l)觀察組對照組3 4 3 4 t P 1 4.3 0±2.2 9 1 9.5 0±2.9 8 8.0 6 8 0.0 0 0 6 7 1.3 0±1 4 0.4 0 8 6 0.4 2±1 5 0.9 0 5.3 5 0 0.0 0 0 4 0 9.7 0±7 8.9 0 5 2 5.9 0±1 0 9.6 0 5.0 1 7 0.0 0 0

2.2 兩組并發癥比較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2.94%,低于對照組的23.53%(P<0.05)。見表2。

表2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例(%)]

2.3 兩組術后恢復情況比較 觀察組術后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及月經復常時間較對照組短(P<0.05)。見表 3。

表3 兩組術后恢復情況比較(d,±s)

表3 兩組術后恢復情況比較(d,±s)

組別 n 術后下床活動時間 住院時間 月經復常時間觀察組對照組3 4 3 4 t P 2.1 0±0.7 8 4.0 7±1.2 8 7.6 6 3 0.0 0 0 1 0.0 3±2.0 7 1 3.6 0±3.0 9 5.5 9 7 0.0 0 0 4 9.2 0±5.0 3 6 3.5 0±5.4 0 1 1.2 9 9 0.0 0 0

3 討論

難治性產后出血多發于產后2 h內,具有出血量大、病情兇險、進展迅速等特點,若未得到及時有效控制極易引發失血性休克、呼吸窘迫綜合征等,危及患者生命安全[4~5]。因此需采取有效手段及時控制產婦產后出血,規避不良事件的發生。

針對難治性產后出血目前臨床所用止血方法較多,包含內科保守治療,填塞、介入導管動脈栓塞及手術等。其中內科保守治療止血效果較差,具有較高的子宮切除率;介入導管動脈栓塞具有確切的止血效果,但對操作者能力要求高且治療費用高,限制了該技術的推廣應用;單純填塞或宮內球囊壓迫術并不能達到滿意的止血效果,且長時間填塞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感染風險[6~8]。改良子宮背帶式縫合術采用1號可吸收線在患者子宮漿肌層進行褥式縫合,利用縫合線的捆扎外力,縱向擠壓患者子宮平滑肌,壓迫血管床,減緩血流灌注,促進血小板凝集,達到快速有效止血的目的,減少輸血量,降低輸血率,且血流的減少導致子宮肌層缺血,進而刺激子宮收縮,壓迫血竇,使血竇關閉達到持續止血的目的。相比于常規子宮縫合術,背帶式縫合術有利于妥善固定縫合線,避免縫線脫落,避免損傷腸管引起梗阻,安全性高,結合宮內球囊壓迫術、陰道塞紗治療可相互補充,使子宮內外均受壓,達到快速止血的目的,減少并發癥發生風險,改善預后。本研究發現觀察組術后24 h出血量及輸血量少于對照組,止血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說明改良子宮背帶式縫合術結合陰道塞紗、宮內球囊壓迫術可迅速止血,減少患者出血量及輸血量。同時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術后下床活動、月經復常及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可見改良子宮背帶式縫合術配合宮內球囊壓迫術與陰道塞紗治療難治性產后出血,可降低并發癥發生率,促進患者術后康復。改良子宮背帶式縫合術操作時需注意:(1)打結縫線時應松緊適宜,以打結后可容納一指為宜;(2)收緊縫線時用力均勻緩慢,并讓助手協助雙手擠壓患者子宮。綜上所述,改良子宮背帶式縫合術與宮內球囊壓迫術及陰道塞紗聯合應用于治療難治性產后出血患者,效果顯著,患者術后出血量與輸血量明顯減少,止血時間短,并發癥少,術后月經復常時間、下床活動時間縮短。

猜你喜歡
背帶難治性球囊
心肌缺血預適應在紫杉醇釋放冠脈球囊導管擴張術中的應用
如何治療難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療難治性哮喘(下)
如何應對難治性高血壓?
切割球囊用于冠狀動脈疾病治療的現狀及應用前景
主動脈球囊反搏應用于胃賁門癌手術1例
子宮背帶式縫合術在剖宮產術大出血中的應用效果
阿立哌唑與利培酮在難治性精神分裂癥治療中的應用
相機背帶
嬰幼兒軟背帶和牽引保護帶產品 標準缺失 謹慎購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