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二磷酸果糖合地塞米松治療病毒性心肌炎患兒療效觀察

2019-07-25 06:58梁劍俠
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 2019年6期
關鍵詞:二磷酸果糖心肌炎

梁劍俠

(河南省禹州市人民醫院兒科 禹州4616700)

小兒病毒性心肌炎病理表現為局部或彌漫性炎性病變,主要由流感病毒、胃腸道病毒、腺病毒等病毒感染所致。學齡期及學齡前兒童為小兒病毒性心肌炎主要發病人群,夏秋季為發病高峰期。大多患兒發病前15 d內可出現消化道或上呼吸道感染等前驅病兆[1]。小兒病毒性心肌炎典型臨床表現有發熱、肢體酸痛、嘔吐、惡心、心悸等,如不及早治療,重者引發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甚至猝死,嚴重危及患兒生命安全。目前,臨床主要采用抗病毒、抗炎、促進心肌代謝、充分休息、營養支持等內科綜合療法治療小兒病毒性心肌炎[2]。本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兒92例為研究對象,采用分組對照研究的方法,分析1,6-二磷酸果糖聯合地塞米松治療病毒性心肌炎患兒的臨床療效?,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3月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兒92例,依照治療方案不,各46例同分為試驗組和參照組,各46例。試驗組女 20例,男 26例;年齡 1~12歲,平均(6.46±2.67)歲;疾病嚴重程度:重型6例,中型12例,輕型28 例;病程 4~10 d,平均(6.56±1.26)d;發病前出現上呼吸道感染34例,無明顯誘因12例。參照組女21例,男 25例;年齡 1~12歲,平均(6.51±2.59)歲;嚴重程度:重型5例,中型11例,輕型30例;病程4~10 d,平均(6.62±1.19)d;發病前出現上呼吸道感染36例,無明顯誘因10例。兩組基礎資料(年齡、性別、疾病嚴重程度、病程、疾病誘因)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1)納入標準:符合《病毒性心肌炎診療與護理》[3]中病毒性心肌炎診斷標準者;心電圖異常者;年齡<14歲者;患兒家屬自愿參與本研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者;無藥物過敏史者;(2)排除標準:心功能不全者;先天性心臟病者;心臟擴大者;資料不全者;原發性心肌病者;肺炎等其他類型炎性疾病者。

1.3 治療方法 兩組患兒均予維生素E、維生素C,抗心律失常、抗氧化等基礎藥物治療。

1.3.1 參照組 采用地塞米松(國藥準字H22025945)治療。地塞米松0.6 mg/(kg·d)靜脈滴注,1次/d。連續治療15 d。

1.3.2 試驗組 采用以1,6-二磷酸果糖(注冊證號H20150004)聯合地塞米松治療。地塞米松用法用量同參照組。1,6-二磷酸果糖140 mg/(kg·d)靜脈滴注,1次/d。連續治療15 d。

1.4 檢測方法 采集兩組靜脈血3 ml,離心機高速離心,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患兒腦鈉肽(BNP)水平,試劑盒由美國酶聯生物公司制造,BNP水平正常范圍 0~100 pg/ml。

1.5 療效標準 顯效:患兒發熱、肢體酸痛、心悸等臨床癥狀消失,S-T段下移、傳導阻滯、心臟早搏等異常表現消失;有效:患兒發熱、肢體酸痛、心悸等臨床癥狀有所改善,S-T段下移、傳導阻滯、心臟早搏等異常表現改善;無效:與上述顯效、有效標準不符者??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6 觀察指標 (1)觀察對比兩組療效。(2)觀察對比治療前及治療15 d后兩組BNP水平、住院時間。(3)觀察對比兩組心電圖改變。顯效:早搏改善≥85%,ST-T正常;有效:50%≤早搏改善<85%,T段呈現直立,ST段回升>0.5 mV;與顯效、有效標準不符者為無效。心電圖改善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7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療效比較 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3.48%,高于參照組的76.09%(P<0.05)。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例(%)]

2.2 兩組BNP水平及住院時間比較 治療15 d后兩組BNP水平均顯著低于治療前,且試驗組BNP水平低于參照組(P<0.05);試驗組住院時間短于參照組(P<0.05)。見表 2。

表2 兩組BNP水平及住院時間比較(±s)

表2 兩組BNP水平及住院時間比較(±s)

組別 n B N P 水平(p g/m l)治療前 治療1 5 d后 住院時間(d)試驗組參照組4 6 4 6 t P 2 9 3.9 6±8 7.4 9 2 8 7.6 1±8 6.2 9 0.3 5 1 0.7 2 7 1 2 4.6 4±3 8.4 6 1 8 9.6 2±5 4.6 5 6.5 9 5 0.0 0 0 1 7.3 9±2.2 6 1 9.6 8±3.5 9 3.6 6 1 0.0 0 0

2.3 兩組心電圖改變情況比較 治療15 d后試驗組心電圖改善有效率91.30%,高于參照組的73.91%(P<0.05)。見表 3。

表3 兩組心電圖改變情況比較[例(%)]

3 討論

病毒性心肌炎屬于小兒心血管疾病,發病機制尚不確定,一般認為與病毒感染所致心肌細胞及繼發性免疫損害關系緊密。臨床認為感染病毒7 d內侵犯心肌組織導致機體炎癥反應,進而引發心肌細胞損傷;感染病毒15 d始引發機體出現體液免疫、細胞免疫介導所致心肌損傷,其中尤為突出的是T淋巴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對心肌細胞的損傷[4~5]。故臨床給予病毒性心肌炎患兒抗病毒、抗炎、促進心肌代謝等對癥治療十分必要。

本研究給予病毒性心肌炎患兒1,6-二磷酸果糖聯合地塞米松治療,結果顯示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93.48%,高于參照組76.09%(P<0.05),提示1,6-二磷酸果糖聯合地塞米松治療病毒性心肌炎患兒療效顯著。心肌細胞受到刺激于活化酶作用下發生裂解,生成活性多肽亦稱BNP,并釋放于血液中。BNP可作為心衰指標,用于反映左室瓣膜功能、舒張功能、收縮功能狀況及右室功能狀況。治療15 d后兩組BNP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試驗組BNP水平低于參照組,住院時間短于參照組(P<0.05),提示1,6-二磷酸果糖聯合地塞米松治療病毒性心肌炎患兒可改善患兒BNP水平,縮短患兒住院時間,促進患兒康復。治療15 d后試驗組心電圖改善有效率為91.30%,高于參照組的73.91%(P<0.05),提示1,6-二磷酸果糖聯合地塞米松治療病毒性心肌炎患兒,可改善患兒心功能。地塞米松是腎上腺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屬于機體內源性活性物質,主要分布于心肌及骨肌中,且為心肌組織保護劑中的一種,可增強機體左心室收縮,抑制機體心肌組織擴張,促進患者心律復常,且可明顯緩解肺組織毛細血管楔壓。此外地塞米松具有抗過氧化作用,可直接將二磷酸腺苷(ADP)轉化為三磷酸腺苷(ATP),增加機體能量供應,降低機體氧自由基含量,提高ATP酶活性,拮抗細胞膜脂質過氧化及鈣超載,減輕細胞膜損傷,且可緩解缺氧所致心肌細胞損傷,改善心肌細胞功能[6]。1,6-二磷酸果糖是新興能量代謝賦活劑,屬于三羧酸循環代謝產物,通過同時調整數個酶促反應,提升細胞ATP水平,緩解缺氧所引起的細胞能量不足,促進K+向細胞內流動,維護細胞內環境平衡,增加對缺氧細胞的能量供給,進而有助于緩解缺血心肌所受損傷。有學者研究資料顯示,于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1,6-二磷酸果糖治療小兒病毒性心肌炎,可明顯縮短患兒治療時間,且治療效果明顯好于常規治療方法[7]治療。

綜上所述,1,6-二磷酸果糖聯合地塞米松治療病毒性心肌炎患兒,可改善患兒BNP水平及心功能,縮短住院時間,療效顯著。

猜你喜歡
二磷酸果糖心肌炎
心肌炎患者減少食鹽攝入
PARP 抑制劑在BRCA 胚系突變乳腺癌治療中的研究進展
果糖基轉移酶及低聚果糖生產研究進展
二磷酸果糖用于小兒先天性心臟病伴心力衰竭治療中的效果分析
HPLC-ELSD法測定不同產地麥冬及山麥冬中的果糖
左卡尼汀治療心肌炎的臨床價值及不良反應觀察
1-O-[3-(2-呋喃基)丙烯?;鵠-β-D-吡喃果糖的合成及應用
體外膜肺氧合治療急性爆發性心肌炎的臨床觀察
1,6-二磷酸果糖對體外循環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患者肺功能保護作用的研究
生脈飲聯合西藥治療病毒性心肌炎伴快速心律失常28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