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劑量地高辛合氫氯噻嗪治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療效觀察

2019-07-25 06:58陳鑫
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 2019年6期
關鍵詞:氫氯充血性噻嗪

陳鑫

(河南省淮濱縣第三人民醫院內科 淮濱464400)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為臨床常見心力衰竭類型,其發病率占心衰的5%~30%。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增大、心輸出量減少,臨床表現為呼吸困難、活動受限、水腫等,其主要治療目標為減輕患者臨床癥狀,抑制心室重塑,降低病死率。地高辛為目前臨床治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重要藥物,具有強效抗心衰作用。但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阻力增加,病理性心肌增生,致使組織血流灌注減少,機體水電解質紊亂,部分患者單獨應用地高辛治療難以有效緩解其臨床癥狀。氫氯噻嗪為中效利尿劑,不僅能降低血管壁張力及外周阻力,減輕心臟后負荷,還可作用于交感神經系統,維持機體水電解質平衡?;诖?,本研究以我院102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小劑量地高辛與氫氯噻嗪聯合對其心功能的改善效果?,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1月~2018年12月我院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02例,依照治療方案不同分為聯合組和地高辛組,各51例。聯合組男28例,女 23例;年齡 47~78歲,平均年齡(65.20±5.81)歲;心功能(NYHA)分級:Ⅱ級 27例,Ⅲ級 19例,Ⅳ級 5例;病程 3~8年,平均病程(5.62±1.07)年。地高辛組男29例,女22例;年齡48~79歲,平均年齡(64.31±6.03)歲;NYHA分級:Ⅱ級25例,Ⅲ級21例,Ⅳ級5例;病程2~8年,平均病程(5.21±1.23)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1)納入標準:均符合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診斷標準[1],且經心電圖超聲心動圖檢查確診;心功能分級Ⅱ~Ⅳ級;簽署知情同意書。(2)排除標準:伴有心源性休克及心律失常等疾病者;合并肝、腎等器官功能不全者;伴有精神類疾病者;合并惡性腫瘤者;對本研究相關藥物過敏或存在藥物禁忌者。

1.3 治療方法 兩組均給予吸氧、心電監護、糾正水電解質失衡、限制水鹽攝入、加強營養支持、控制血壓血脂等常規治療,并根據患者情況采取硝酸酯類擴血管藥物、β-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等基礎抗心衰治療。地高辛組采用小劑量地高辛(國藥準字H51022119)治療,口服,0.25 mg/次,1次/d。聯合組采用小劑量地高辛+氫氯噻嗪(國藥準字H37020788)治療,地高辛用法用量同對照組,氫氯噻嗪25 mg/次,口服,2次/d。兩組均持續用藥4周。

1.4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臨床療效。心功能改善≥2級或恢復正常,體液潴留、乏力、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基本消失,為顯效;心功能改善1級,臨床癥狀明顯緩解,為好轉;未達上述標準,為無效??傆行?好轉率+顯效率。(2)兩組治療前后均采用美國惠普100超聲心動圖儀檢查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心臟指數(CI)。(3)兩組治療前后均抽取清晨空腹肘靜脈血5 ml,離心(轉速3 000 r/min,時間10 min),取血清,貯存于-80℃待檢,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邁瑞BS-200)以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腦利鈉肽(BNP)水平,試劑盒購自北京晶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檢測操作均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4)兩組治療前后均采用明尼蘇達心力衰竭生活質量調查問卷(MLHFQ)評估生活質量,共21個條目,各條目0~5分,分值范圍0~105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差。

1.5 統計學分析 以SPSS21.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聯合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0.20%(46/51),其中無效5例,好轉26例,顯效20例;地高辛組治療總有效率為74.51%(38/51),其中無效13例,好轉20例,顯效18例。聯合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地高辛組,χ2=4.318,P=0.038,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2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比較 治療前兩組LVEF、CI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LVEF、CI均顯著升高,且聯合組高于地高辛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比較(±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比較(±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

C I[L/(m i n·m 2)] 治療前 治療后聯合組地高辛組組別 n L V E F(%)治療前 治療后5 1 5 1 t P 3 6.2 5±3.3 9 3 5.7 3±3.4 6 0.7 6 7 0.4 4 5 5 0.3 1±4.0 6*4 4.6 2±3.8 2*7.2 8 9 0.0 0 1 4 1.1 3±8.2 8 4 0.5 2±8.1 6 0.3 7 5 0.7 0 9 5 2.9 7±9.3 6*4 7.0 2±8.5 4*3.5 3 4 0.0 0 2

2.3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BNP水平及MLHFQ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血清BNP水平、MLHFQ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血清BNP水平、MLHFQ評分均顯著降低,且聯合組低于地高辛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BNP水平及MLHFQ評分比較(±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BNP水平及MLHFQ評分比較(±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

M L H F Q評分(分)治療前 治療后聯合組地高辛組組別 n B N P(p g/m l)治療前 治療后5 1 5 1 t P 8 3 2.1 5±2 0.4 8 8 3 1.7 6±2 0.2 7 0.0 9 7 0.9 2 3 4 9 8.7 2±3 0.5 1*5 9 2.0 4±3 5.7 8*1 4.1 7 3 0.0 0 0 7 8.6 1±6.2 1 8 0.0 4±5.8 9 1.1 9 3 0.2 3 6 4 8.7 6±5.3 4*5 7.2 9±5.1 1*8.2 4 2 0.0 0 0

3 討論

慢性心力衰竭多發于老年患者,其心室重構過程中多伴有心肌細胞壞死、進行性間質細胞纖維化等,病死率為普通人群的5倍,嚴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2]。因此,臨床需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措施,以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預后。

地高辛為強心苷類藥物,能有效增強心臟收縮功能,同時作用于迷走神經,增加房室交界區隱匿性傳導,從而減緩心率,改善患者癥狀。但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運動時神經興奮性增加,而增加地高辛用藥劑量可能會導致中毒風險增加,因此多在控制用藥劑量的基礎上聯合其他藥物治療。氫氯噻嗪可作用于腎小管,抑制腎小管對電解質的重吸收,促進Na+-Cl-排泄,降低血液容量,同時能調節腎上腺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活動,加速HCO3-排泄,降低血K+含量,糾正機體電解質紊亂。此外,氫氯噻嗪能有效促使血管壁張力、外周阻力減小,改善外周水腫、肺水腫,降低心臟負荷,進而發揮抗心衰功效[3]。鄧明念等[4]在采用地高辛治療慢性心衰的基礎上加用利尿劑(雙氫克尿噻),發現其治療有效率高達90.69%,患者心功能明顯改善。但目前臨床尚缺乏小劑量地高辛與氫氯噻嗪聯合治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循證依據。本研究將兩者聯合用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結果發現,聯合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地高辛組(P<0.05);治療后聯合組LVEF、CI高于地高辛組(P<0.05)。說明聯合用藥效果顯著,能有效促進患者心功能恢復。分析其原因在于,地高辛具有強心作用,氫氯噻嗪有助于減輕心臟負荷,兩者聯用可協同發揮抗心衰作用,進一步增強治療效果。在上述研究基礎上,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聯合組血清BNP水平、MLHFQ評分低于地高辛組(P<0.05)。BNP在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發生機制中起重要作用,是心血管疾病預測預后的獨立因子[5]。這進一步證實了小劑量地高辛與氫氯噻嗪聯合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有效性,有利于調節患者血清BNP水平,提高其生活質量,對患者的預后改善具有積極意義。綜上所述,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小劑量地高辛與氫氯噻嗪聯合治療效果顯著,能有效改善其心功能,調節血清BNP水平,提高其生活質量,有利于患者預后改善。

猜你喜歡
氫氯充血性噻嗪
美托洛爾聯合厄貝沙坦氫氯噻嗪治療重癥心力衰竭的臨床分析
氫氯噻嗪聯合替米沙坦用于高血壓治療的有效性分析
厄貝沙坦氫氯噻嗪片在高血壓臨床治療中的應用及不良反應狀況
厄貝沙坦氫氯噻嗪、葉酸對H型高血壓伴舒張性心衰療效觀察研究
蒙藥治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腫脹的臨床觀察
動態心電圖對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房性心律失常的臨床分析
探討超聲在評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臟非同步化運動中的應用效果
降壓治療:重視和合理使用噻嗪類利尿劑
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68例——附西藥治療52例對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