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降鈣素原在慢性重癥肝炎合并感染患者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

2019-07-25 06:58韓秀麗
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 2019年6期
關鍵詞:降鈣素肝炎膽紅素

韓秀麗

(河南省新鄉市傳染病醫院 新鄉453011)

重癥肝炎是指病毒性肝炎不斷進展,發展至終末期的嚴重表現。陳仁等[1]研究報道稱,重癥肝炎患者并發肺部感染的發生率在17.50%~40.00%,多是因肝功能下降、糖皮質激素等藥物廣泛使用及侵入性操作所致。張克強[2]在重型肝炎與肝炎后肝硬化合并感染相關研究中發現,合并感染發生率為25.60%,以年齡>40歲為主要發生人群,其中住院時間>20 d的患者感染率為37.60%。因此,在臨床工作中,應高度重視重癥肝炎患者并發肺部感染的預防,提高慢性重癥感染合并感染的檢出率。而由于慢性重癥肝炎患者肝功能損害嚴重,常合并多種并發癥,病原學檢測陽性率較低。血漿降鈣素原(PCT)是降鈣素前肽類物質,一般正常人血漿中PCT檢出不足0.05 ng/ml,幾乎不被檢出。而在合并全身感染或真菌感染后,血漿PCT表達水平顯著增加[3]。本研究觀察了血漿降鈣素原在慢性重癥肝炎合并感染患者中的表達情況,并分析了其臨床意義?,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6年12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重癥肝炎合并感染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患者預后情況分為存活組45例和死亡組55例。其中男78例,女22例;年齡18~65歲,平均年齡(37.28±6.85)歲。本研究符合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標準。

1.2 選取標準 (1)納入標準:入院后經血尿常規、肝功能及血漿PCT檢測者;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4]中慢性重癥肝炎診斷標準者;臨床資料齊全者。(2)排除標準:入院前7 d接受過抗生素治療者;伴有肝癌者;大量使用免疫抑制劑者;精有神障礙或認知異常者。

1.3 研究方法

1.3.1 檢測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7d,無菌抽取靜脈血2ml,分離血漿,選用德國Brahms公司生產的酶聯免疫分析儀及配套分析試劑盒,嚴格按說明書操作步驟進行定量檢測。PCT正常值范圍:0~0.05 ng/ml;陽性:PCT>0.05 ng/ml。同時采集靜脈血,檢測患者的凝血酶原活動度(PTA)水平和血清膽紅素水平。

1.3.2 MELD評分方法 MELD評分為終末期肝病模型評分系統,計算方法=3.8×loge(血清膽紅素×0.058)+11.2×loge(INR)+9.6×loge(血肌酐×0.011)+0.64×病因(一般為1,酒精性肝病或膽汁性肝病為0)

1.4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PCT水平及陽性率,并分析PCT與患者PTA、血清膽紅素水平及MELD評分的相關性。

1.5 統計學處理 數據處理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PCT水平及陽性率比較 存活組患者PCT水平及陽性率均明顯低于死亡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PCT水平及陽性率比較(±s)

表1 兩組PCT水平及陽性率比較(±s)

組別 n P C T(n g/m l) P C T 陽性率[例(%)] 存活組死亡組t/χ 2 P 4 5 5 5 1.0 9±0.3 5 3.9 8±0.8 5 1 9.1 4 1<0.0 5 3 7(8 2.2 2)5 3(9 6.3 6)4.0 4 0<0.0 5

2.2 患者PCT與PTA、血清膽紅素水平及MELD評分的相關性 PCT陽性表達患者的PTA水平明顯低于陰性表達患者,血清膽紅素水平及MELD評分均明顯高于陰性表達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Pearson相關性分析顯示,PCT表達與PTA 呈顯著負相關,r1=-0.378,P1<0.05;與血清膽紅素水平及MELD評分呈顯著正相關,r2=-0.469、P2<0.05,r3=-0.297,P3<0.05。見表 2。

表2 不同PCT表達與PTA、血清膽紅素水平及MELD評分比較(±s)

表2 不同PCT表達與PTA、血清膽紅素水平及MELD評分比較(±s)

P C T表達情況 n P T A(%) 血清膽紅素水平(μ m o l/L) M E L D評分(分)陽性組陰性組9 0 1 0 t P 2 2.1 5±3.4 7 3 0.9 4±5.2 6 7.1 8 3<0.0 5 3 6 4.8 3±2 4.7 5 1 4 2.5 7±2 1.3 2 2 7.2 6 5<0.0 5 3 1.2 6±4.1 3 2 4.3 7±3.3 4 5.0 8 6<0.0 5

3 討論

慢性重癥肝炎是臨床常見的肝臟疾病,其病理特點主要為大量肝細胞壞死,是引起肝功能衰竭及肝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感染是慢性重癥肝炎最為常見的并發癥,是致使慢性重癥肝炎患者發生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也是加重患者病情的重要因素[5]。雷彎等[6]在調查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醫院感染的臨床特點時發現,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并發醫院感染后,病死率高達61.30%。慢性乙型重癥肝炎患者免疫功能失調,并發感染后會加重患者肝臟損害,誘發肝性腦病等嚴重并發癥,加重病情,導致患者死亡。而慢性重癥肝炎患者感染早期病情隱匿,臨床在診斷感染時,缺乏足夠的病原學依據,存在較高的漏診及誤診率[7]。

PCT是由甲狀腺C細胞產生,缺乏生理活性,并不會自主進入血液中,一般健康人體中血漿PCT表達水平幾乎不能被檢測出來。而人體在合并嚴重感染或出現多臟器功能衰竭時,肺、肝、腎等器官的實質組織細胞會合成并分泌大量PCT進入到血液中[8]。本研究中,存活組PCT表達水平及陽性率均明顯低于死亡組(P<0.05),提示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合并感染后血漿PCT表達水平明顯升高。PTA可準確反應機體凝血因子的活性,是肝臟凝血功能的重要判斷指標,可早期預測慢性重癥肝炎的預后情況;肝臟為膽紅素代謝的重要指標,血清膽紅素水平可明顯反映肝細胞的損害程度;MELD評分為終末期肝病嚴重程度判斷的準確指標,可預測患者病死率,病死率與分值呈正比[9~10]。經Pearson相關性分析顯示,PCT表達與 PTA呈顯著負相關,r1=-0.378,P1<0.05;與血清膽紅素水平及MELD評分呈顯著正相關 ,r2=-0.469、P2<0.05,r3=-0.297,P3<0.05。 說 明PCT表達與慢性重癥肝炎合并感染患者PTA、血清膽紅素水平及MELD評分密切相關。綜上所述,血漿降鈣素原水平監測對慢性重癥肝炎合并感染患者病情綜合評估、早期預后判斷和治療方案的調整具有重要的臨床指導意義。

猜你喜歡
降鈣素肝炎膽紅素
遺傳性非結合性高膽紅素血癥研究進展
《世界肝炎日》
新生兒不同部位經皮膽紅素值與血清總膽紅素值的對比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關注肝炎 認識肝炎
新生兒膽紅素和總膽汁酸測定的臨床意義
血清降鈣素原對ICU膿毒癥患者的臨床意義
BD BACTEC 9120血培養儀聯合血清降鈣素原在血流感染診斷中的應用
降鈣素原檢測在抗生素應用中的臨床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