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刃針療法配合推拿治療頸源性頭痛的臨床療效

2019-07-25 06:58陳旭龍
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 2019年6期
關鍵詞:頸源頭痛次數

陳旭龍

(廣東省廣州市橋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廣州511400)

頸源性頭痛屬于臨床上一種常見的頭痛類型,通常是由椎旁軟組織損傷或者椎間盤退變產生無菌性炎癥,壓迫刺激頸神經根而引發[1]。臨床針對頸源性頭痛的治療方式較多,包括推拿、局部封閉、理療、針灸以及藥物治療等[2]。本研究在頸源性頭痛治療中采用刃針療法配合推拿治療,獲得理想的治療效果?,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8月~2017年12月我社區收治的頸源性頭痛患者11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5例。觀察組男20例,女35例;年齡 22~69歲,平均年齡(45.63±5.35)歲;病程 3個月~4年,平均病程(18.59±6.39)個月。對照組男17例,女 38例;年齡 21~68歲,平均年齡(45.28±5.27)歲;病程 5個月 ~4年,平均病程(18.86±6.23)個月。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過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診斷標準 病程≥3個月,X線片檢查可見頸椎退行性改變,上位頸椎移位,項韌帶鈣化或者齒狀突軸心偏移,頸椎曲度變直或者反弓。MRI或者CT檢查通常不會有明顯改變,小部分患者可以觀察到頸椎間盤突出。

1.3 納入與排除標準 (1)納入標準:能嚴格遵照醫囑進行治療;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精神狀況正常。(2)排除標準[3]:配合度低下;凝血機能不全;頸枕部皮膚深部膿腫壞死或者有紅腫熱現象出現;伴有傳染病、心肌梗死、嚴重糖尿病以及Ⅱ級以上高血壓病。

1.4 治療方法 觀察組采用刃針療法配合推拿治療:針具選擇0.70 mm×40 mm的無菌一次性刃針,指導患者將上衣脫去,仰臥于治療床上,按壓頸部上下項線間,標記明顯壓痛點、條索處,消毒,緊貼枕骨膜前用刃針縱向分離,完成后壓迫針孔5 min止血;解剖位點選擇乳突尖以及枕外隆突,入針位置選擇這兩點連線中外的三分之一交點處,自外下斜進行操作,朝內上方刺入,確保與枕骨上項線對準,行縱向分離處理,位置在貼枕骨膜前面,松解后出針,壓迫5 min止血;在乳突下1 cm左右,觸及陽性點,直刺到橫突骨面,壓迫5 min止血;將患側樞椎棘突旁作為刃針入點,直刺,確認其深度到骨面后,十字切刺、出針,壓迫5 min止血。龍氏推拿在刃針松懈完成1 h后開始,在壓痛點與條索處行5 min左右的適當松解,然后再采用正骨手法將下關節紊亂復位,再對椎旁條索以及軟組織進行松解,對頸夾脊、風府、風池、百會等穴位痛區實施拍、拿、揉、點等手法,每周治療2次,連續治療2周。對照組患者單獨行推拿治療,方法同觀察組。

1.5 觀察指標 (1)記錄兩組治療前后疼痛發作次數,并以視覺模擬疼痛評分法評估兩組治療前后VAS評分,0~10分,0分表示無疼痛,10分表示劇烈疼痛[4]。(2)比較兩組頸椎活動度(ROM)評分,日常生活沒有受到影響,活動自如,計1分;對日常生活產生一定影響,活動范圍與程度受到一定限制,計2分;對日常生活產生嚴重影響,活動時僵硬、費力,計3分;活動嚴重受限,計4分[5]。(3)評價兩組臨床療效。

1.6 療效評定標準 VAS評分降低<30%,為無效;VAS評分降低30%~90%,發作周期延長,為有效;VAS評分降低>90%,為治愈。治療總有效率=有效率+治愈率。

1.7 統計學分析 數據處理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VAS與ROM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VAS與ROM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VAS與ROM評分均較治療前明顯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VAS與ROM評分比較(分,±s)

表1 兩組VAS與ROM評分比較(分,±s)

V A S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對照組組別 n R O M治療前 治療后5 5 5 5 t P 2.5 6±0.4 5 2.6 8±0.4 2 1.4 4 6 0.1 5 1 1.8 5±0.5 6 1.2 2±0.1 2 8.1 5 8 0.0 0 0 7.5 9±1.2 5 7.6 3±1.1 9 1.5 5 6 0.2 9 0 3.5 6±1.5 2 1.0 2±0.0 8 7.6 3 3 0.0 0 0

2.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2.3 兩組頭痛發作次數比較 治療前,兩組頭痛發作次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頭痛發作次數均較治療前明顯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頭痛發作次數比較(次/月,±s)

表3 兩組頭痛發作次數比較(次/月,±s)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對照組5 5 5 5 t P 1 2.5 6±4.1 5 1 2.6 9±4.0 8 0.1 6 6 0.8 7 1 2.0 2±1.0 5 6.3 5±2.6 5 1 1.2 6 6 0.0 0 0

3 討論

頸源性頭痛發病率較高,屬于一種牽涉痛,臨床普遍認為該疾病是因各種因素作用于神經與血管所致,可將其歸納為以下幾點[6~9]:(1)頸椎橫突孔中有腦部神經以及血管通過,環樞關節出現半脫位現象后會在一定程度上壓迫椎動脈、神經,所以椎動脈壓迫可能會引發枕神經痛;(2)通常情況下,頸源性頭痛患者雙側、單側頸部肌肉會有不同程度緊張狀態出現,進而呈現為帶狀條索,對其進行按壓后有疼痛感出現;(3)長時間內肌肉緊張,神經、血管受到壓迫之后,便會對局部炎癥因子形成炎性刺激,進而促使患者額頂部、顳部、枕部等部位出現疼痛感,活動受到明顯限制?,F階段,臨床上治療頸源性頭痛的方式多種多樣,但效果各異。

推拿是臨床治療頸源性頭痛的方式之一,具有行氣活血、疏經通絡等功效,能松解頭部小肌群以及頸部肌肉,促進血液循環,筋膜、韌帶以及肌肉的勞損狀態也能得到改善,頭痛癥狀隨之得到緩解。為了進一步減輕患者疼痛,本研究在推拿基礎上配合刃針療法進行治療,觀察組治療后頭痛發作次數、VAS與ROM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采用刃針療法配合推拿治療頸源性頭痛效果確切,能有效減輕患者疼痛,減少頭痛發作次數。究其原因,刃針療法融合了針灸療法的優點,具有行瘀破滯、抒發經氣的功效?,F代生物力學認為,局部組織受力不均是疼痛產生的一大原因,為了對其進行代償,機體會對某處肌腱、韌帶以及肌肉進行強化,以此來達到平衡狀態,如果超過各種代償,便會有疼痛感產生。刃針通過切割作用,處于緊張狀態的韌帶、肌肉得到充分松解,局部生物力學也能隨之得到改善,最終達到緩解疼痛的效果。綜上所述,頸源性頭痛采用刃針療法配合推拿治療的臨床療效顯著,能緩解患者疼痛,值得推廣。

猜你喜歡
頸源頭痛次數
針灸治療頸源性頭痛知識圖譜可視化分析
2020年,我國汽車召回次數同比減少10.8%,召回數量同比增長3.9%
通督調神針法結合推拿治療頸源性失眠的臨床觀察
俄羅斯是全球閱兵次數最多的國家嗎?
基于切削次數的FANUC刀具壽命管理
頭痛怎樣保健
頭痛與口疾
遠離頭痛的困擾
彈撥頸外橫突治療點治療頸源性肩周炎126例
中西醫結合治療頸源性眩暈44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