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循證護理應用于老年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護理工作中的臨床體會

2019-08-01 01:45包雪麗
特別健康·下半月 2019年6期
關鍵詞:護理體會老年患者循證護理

包雪麗

【摘要】目的:探究循證護理應用于老年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護理工作中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2017年12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患者98例,按照雙盲法隨機分為49例常規護理的對照組和49例循證護理干預的觀察組,比較兩組患者經不同護理方式干預后的臨床效果。結果:經不同護理措施護理后,兩組患者生活方式均得到改善,且觀察組患者改善程度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在并發癥發生率方面觀察組患者明顯少于對照組,且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老年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患者治療過程中實施循證護理干預可明顯減少其并發癥的發生,為延長患者壽命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提供有力保障。

【關鍵詞】循證護理;老年患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護理體會

【中圖分類號】R248.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6-063-01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又稱為冠心病,造成該病病發的主要原因是患者機體冠狀動脈血管出現粥樣硬化而致使血管腔出現堵塞或變狹窄,進一步引發心肌功能損傷和心肌缺血缺氧導致的,具有較高的死亡率和致殘率,嚴重威脅人們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質量[1]。臨床治療冠心病周期偏長,患者易受外界環境和自身心理的影響,導致臨床療效下降。據醫學研究發現,有效的護理模式是提高冠心病患者治療依從性和身體恢復的關鍵,故本次將我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1月期間收治的部分老年冠心病患者進行循證護理干預,旨在研究循證護理對冠心病患者恢復的意義,現有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本資料

將上述時期98例冠心病老年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患者49例,男32例,女17例;年齡50~78歲,平均年齡(64.36±6.15)歲;病程2~9年,平均病程(5.5±1.6)年;根據心功能分級可分為Ⅱ級患者30例、Ⅲ級患者19例;根據文化程度可分為大學及以上15例,中學23例,小學及以下11例。對照組患者49例,男35例,女14例;年齡50~75歲,平均年齡(62.85±5.49)歲;病程3~11年,平均病程(6.9±1.9)年;根據心功能分級可分為Ⅱ級患者28例、Ⅲ級患者21例;根據文化程度可分為大學及以上17例,中學24例,小學及以下7例。此次研究經我院組委會審批并通過,且所有患者經必要檢查后均符合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疾病確診標準。排除存在嚴重肝腎衰竭現象者和存在語言、意識、精神障礙者。兩組患者在臨床基本資料方面無明顯差異(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方法,主要包括藥物服用指導、病房環境清潔等,觀察組采取循證護理方式,具體措施為:①建立循證護理小組。組織科室內所有護理人員進行循證護理知識培訓,并選取主治醫生、護士長、責任護士、管床護士及普通護士組成循證護理小組,明確小組成員的工作內容和責任,定期進行護理培訓,以此提高護理人員的操作技能和個人素質。②循證患者出現的問題。小組成員根據臨床護理經驗和患者臨床病癥,并結合相關護理文獻對患者進行問題分析,得到患者護理過程中易發生的問題,如心律失常、心臟并發癥、心理狀態差、護理依從性低等。③根據問題制定護理計劃。針對患者目前存在的問題和將來易發生的問題制定合理有效的護理計劃,可采用網絡、書籍等方式查找具有權威性的冠心病護理研究,確定最終護理方法。④循證護理方法實施。不良生活習性管理: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主要誘發原因是不良生活習慣,因此,護理人員的首要目標是糾正患者的不良習慣,告知其不良習慣的危害和改變的重要性,嚴格監督患者戒煙、戒酒,合理化飲食,必要時可要求患者家屬干預,共同監督患者;并發癥護理:護理人員需密切關注患者包括血壓、心率、呼吸等在內的生命指標,如患者出現面色蒼白、呼吸困難等癥狀,應及時給予阿托品靜脈注射藥物進行干預,可預防患者出現心率失常,并根據患者及其家屬的理解能力,為其進行針對性的并發癥預防護理知識,提高患者的護理依從性;心理干預:由于該疾病治療周期長,且難以治愈,故患者易出現焦慮、不安、恐懼的心理,此時護理人員應及時與患者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通過觀察患者的表情和定期的心理測評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并根據患者的心理情況給予有效干預,盡可能幫助患者減輕心理壓力;運動鍛煉管理:適當的運動訓練能夠有效提高人們自身的抵抗能力和免疫能力,老年患者的身體素質本來就差,故指導其進行簡單的有氧運動,如太極拳、自行車、慢走等。

1.3 觀察指標

①患者護理前后生活習慣情況。②并發癥發生情況。③生活質量。

1.4 統計學方法

統計學處理使用SSPS 22.0統計軟件進行,并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使用均數±標準差(x±s)和百分比(%)分別表示計量和計數資料,以t和卡方檢驗。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生活方式

經不同模式護理后,兩組患者的惡性生活方式均得到明顯改善(P<0.05),但觀察組患者改變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組間數據比較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觀察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

分組護理后,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10.2%,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8.78%,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2.3 分析兩組患者的護理后生活質量

通過分析兩組患者在護理后的生活質量,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優于對照組,兩組患者數據比較具有明顯可比性(P<0.05),詳見表3。

3 討論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是臨床慢性心臟病中常見的一種,該疾病目前尚未發現明確的發病機制,初步考慮其發生與患者自身存在的高血壓、高血糖、體重超重、糖尿病及不良生活習慣等因素有關,且該疾病治療過程較長,因此給予患者藥物治療的同時還需給予患者有效的護理措施[2]。循證護理是一種根據臨床治療和護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結合相應的研究結果得出護理方法的新型護理理念,將其應有到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治療過程中,能夠對患者自身存在或將要發生的問題,制定出具有全面性、預見性、針對性的護理措施,有效幫助患者改善生活習慣,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武翠翠等[3]學者在研究中將78例老年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作為研究對象,并將其分為39例常規管理的對照組和39例循證護理干預的觀察組,結果發現,觀察組患者治療依從性和生活質量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此次研究結果表明,兩組患者的生活方式均得到明顯改善,且觀察組患者改善程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且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方面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此次研究結果與武翠翠等學者研究基本相同。

綜上,循證護理辦法應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療和護理過程中,可有效幫助其穩定病情,對其身體康復具有重要價值,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李宇, 崔瑩.循證護理對冠心病介入治療患者焦慮抑郁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 齊魯護理雜志, 2015, 21(17): 20-21.

[2]丁建紅, 姚永芳.循證護理策略對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抑郁焦慮評分及心血管事件發生的影響[J].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5, 19(35): 1070-1071.

[3]武翠翠.循證護理在老年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 2016, 4(15): 129-130.

猜你喜歡
護理體會老年患者循證護理
腹腔鏡治療老年胃十二指腸穿孔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觀察
艾滋病患者合并機會性感染護理中循證護理的應用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