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聲引導定位與傳統解剖定位行臂叢神經阻滯的臨床麻醉效果分析

2019-08-01 01:45李賢珍
特別健康·下半月 2019年6期
關鍵詞:臂叢神經阻滯

李賢珍

【摘要】目的:探討超聲引導定位與傳統解剖定位行臂叢神經阻滯的臨床麻醉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行上肢手術患者76例,將他們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采用傳統的解剖定位行臂叢神經阻滯對患者進行麻醉,研究組采用超聲引導定位行臂叢神經阻滯對患者進行麻醉。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的麻醉效果。結果:研究組患者的麻醉完成時間、起效時間和阻滯效果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對接受上肢手術患者的麻醉過程當中,超聲引導定位行臂叢神經阻滯的麻醉效果較為理想,值得在臨床上被進一步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超聲引導定位;傳統解剖定位;臨床麻醉效果;臂叢神經阻滯

【中圖分類號】R61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6-081-02

作為臨床上一種比較常見的麻醉方法,臂叢神經阻滯麻醉主要用于患者上肢手術的麻醉。傳統臂叢神經阻滯麻醉方法的定位主要是通過頸部體表解剖為標志,但是這種方法需要反復多次進行穿刺,給患者造成了很大的痛苦,并且容易造成多種并發癥和神經阻滯不全。在上世紀70年代,便將其血流檢測儀應用在鎖骨的上臂叢神經阻滯麻醉中。隨著時代的發展,超聲引導技術在臨床上的應用領域在不斷擴大,在超聲的引導下進行神經阻滯麻醉,提高了麻醉的安全性和成功率,同時減輕了多次穿刺給患者造成的痛苦。我院在對接受上肢手術的患者的麻醉過程當中,使用超聲引導定位行臂叢神經阻滯進行麻醉,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現進行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行上肢手術患者76例,將他們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男性20例,女性18例;年齡為17-65周歲,平均年齡為(35.2±15.8)周歲;體重為54-82kg,平均體重為(34.6±15.4)kg。研究組:男性17例,女性21例;年齡為18-66周歲,平均年齡為(34.9±14.6)周歲;體重為55-83kg,平均體重為(35.2±14.6)kg。兩組患者均無嚴重的疾病和精神疾病。所有患者均知情并同意本研究,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同時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的解剖定位行臂叢神經阻滯對患者進行麻醉。在手術進行前,分別給兩組患者肌肉注射0.1g苯巴比妥鈉與0.5mg阿托品。在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密切觀察患者的脈搏、血壓和心電圖等并記錄?;颊咂教稍诖采?,穿刺的部位為離肩胛舌骨肌,刺入深度為4cm,其穿刺針垂直刺入,當感覺到有異物時再將其抽出來,注入局部麻醉藥0.4mg/kg。局部麻醉藥由不比卡因0.75%和利多卡因2%混合而成[1]。

研究組:采用超聲引導定位行臂叢神經阻滯對患者進行麻醉。在距離側鎖骨2cm的位置處采用超聲儀的探頭進行掃描,得到臂叢神經橫切和縱切的圖像,通過圖像找尋患者的臂叢神經叢和大血管,在超聲的引導下將穿刺針刺入斜角肌,到達鞘內后再調整位置,最后注入局部麻醉藥0.4mg/kg[2]。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的麻醉效果情況,主要包括阻滯效果、麻醉完成時間和麻醉起效時間等。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應用SPSS18.0進行分析,其中計數進行X2(%)檢驗,計量進行t檢測(x±s)檢驗, P<0.05提示有顯著差異。

2 結果

研究組患者的麻醉完成時間、起效時間和阻滯效果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具體見表1。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醫療條件的不斷進步,超聲引導在臨床治療中越來越得到廣泛的應用,更加準確的定位和實時顯示結構均是其優點,并且能夠減輕患者的痛苦,具有較高的安全性[3]。臂叢神經阻滯麻醉是臨床治療中比較常見的方法,在臂叢神經周圍注射局部麻醉藥物,致使周圍神經的傳到產生阻滯,多用于手部手術、上肢手術、肩部手術以及前臂手術等,由于手術部位不同,其產生的并發生也隨之不同。

通過研究發現,研究組患者的麻醉完成時間、起效時間和阻滯效果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采用超聲引導定位行臂叢神經阻滯對患者進行麻醉,其麻醉的完成時間、起效時間均短于傳統的麻醉方法,阻滯效果更好,避免了多次穿刺給患者造成的痛苦,維護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對于傳統的解剖定位麻醉而言,操作難度較大,其效果受到醫生的操作熟練程度和經驗的影響,同時也受到患者身體狀況的影響,該麻醉方式存在著較大的不穩定性和盲目性,需要增加止痛藥來緩解其疼痛,鎮痛效果不明顯,增加了不良反應發生的可能性,給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脅[4]。超聲引導定位行臂叢神經阻滯能夠將患者體內的臂叢神經情況和血管分布情況通過掃描探頭看清楚,同時能夠對麻藥的擴散進行實時監督,具有可靠、安全和直觀的特點,避免多次穿刺對神經功能和血管的損害,降低各種不良反應發生的可能性,如頭痛、心率異常和頭暈等。據研究報道,使用超聲引導定位行臂叢神經阻滯對患者進行麻醉,其成功率接近100%。局部麻藥的劑量、容量和濃度等都能夠對臂叢神經阻滯效果造成影響[5]。神經阻滯的效果受到臂叢神經大小的影響,通過超聲引導定位能夠將其大小確定出來,根據具體情況確定局部麻醉藥的藥量。

綜上所述,在對接受上肢手術患者的麻醉過程當中,超聲引導定位行臂叢神經阻滯的麻醉效果較為理想,不良反應發生幾率較低,值得在臨床上被進一步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武茜, 田偉千, 鄭曼, et al. 超聲引導鎖骨下臂叢神經阻滯不同入路的臨床效果[J]. 臨床麻醉學雜志, 2016, 32(11):547-549.

[2]劉涌. 超聲引導定位行臂叢神經阻滯麻醉與傳統解剖定位行臂叢神經阻滯麻醉對上肢手術患者麻醉效果的比較研究[J]. 山西醫藥雜志, 2017,28(6):106-108.

[3]張麗娟. 超聲引導定位與傳統解剖定位行臂叢神經阻滯的臨床麻醉效果對比[J]. 中國實驗診斷學, 2017, 21(12):257-259.

[4]江云, 韓傳鋼. 超聲引導小兒肌間溝臂叢神經阻滯中的臨床應用[J]. 臨床超聲醫學雜志, 2016,86(3):192-194.

[5]韋寧仙, 吳衛東, 毛麗芬, et al. 超聲引導肌間溝臂叢神經阻滯的效果[J]. 江蘇醫藥, 2016, 42(7):364-368.

猜你喜歡
臂叢神經阻滯
不同劑量右美托咪定聯合神經阻滯用于上肢手術效果的比較
右美托咪定預防超聲引導臂叢神經阻滯止血帶疼痛效果觀察
B超引導下臂叢神經阻滯麻醉的臨床效果評價
超聲引導下臂叢神經阻滯對上肢手術患者術后鎮痛的效果觀察及對血清IL—6和IL—10的影響
超聲引導下三種入路臂叢神經阻滯在上肢手術中的效果觀察
臂叢神經阻滯復合丙泊酚麻醉下手法肩關節松解的臨床觀察
臂叢神經阻滯復合丙泊酚麻醉下手法肩關節松解的臨床觀察
臂叢神經阻滯復合右旋美托咪啶對上肢創傷患者應激反應的影響
三種不同定位方法行臂叢神經阻滯的比較觀察
丁丙諾啡對臂叢麻醉患者的鎮痛效果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