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抑郁癥患者中個性化音樂康復護理的應用分析

2019-08-01 01:45王博迪
特別健康·下半月 2019年6期
關鍵詞:認知能力抑郁癥

王博迪

【摘要】目的:分析抑郁癥患者中個性化音樂康復護理的應用價值。方法:以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6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護理模式不同等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個性化音樂康復護理。對比分析兩組患者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SSRS評分高于對照組、HAMD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態度、治療知識、治療環境、治療行為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抑郁癥患者給予個性化音樂康復護理,緩解了患者臨床癥狀,促進了患者康復。

【關鍵詞】抑郁癥;個性化音樂康復護理;認知能力

【中圖分類號】R473.74【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6-207-01

抑郁癥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科疾病,具有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自殺率等特點。在傳統的臨床治療中,均是采用藥物的方式對患者進行治療,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必須要在此基礎上,對患者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以提高患者臨床治療效果[1]。為了進一步研究抑郁癥患者中個性化音樂康復護理的應用價值,以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6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對其進行如下總結: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以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6例抑郁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納入標準:①均經臨床診斷證實;②均呈現不同程度臨床癥狀;③自愿參與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者;②全身免疫系統疾病者;③不配合研究者。

按照護理模式,將86例患者等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43例,男18例,女25例,年齡為19-37,平均年齡為(28.0±9.0)歲,病程為0.5-4年,平均病程為(2.25±1.75)年;觀察組:43例,男19例,女24例,年齡為20-38歲,平均年齡為(29.0±9.0)歲,病程0.5-5年,平均病程為(2.75±2.25)年;利用SPSS20.0統計軟件對兩組患者臨床資料進行統計分析,結果呈P>0.05,均衡性顯著,可進行對比研究。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主要是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基礎護理、心理護理,并遵醫囑指導患者進行服藥。

觀察組給予個性化音樂康復護理:(1)針對患者的情況,選擇有針對性的音樂:針對情緒低落的患者,可利用放《小蘋果》《克羅地亞狂想曲》等節奏鮮明、旋律流暢、輕松活潑的音樂;針對抑郁失眠的患者可選擇安眠曲,如:《夜的鋼琴曲》、《小夜曲》等;需要說明的是,在選擇音樂的過程中,抑郁癥患者不宜選擇過快、過慢的音樂,一定保持音樂節奏輕快、旋律優美;(2)在播放音樂的過程中,要保持室內的光線柔和、溫度適中,并囑咐患者放松身心,全身心投入到音樂中,并結合旋律展開你豐富的聯想;(3)在進行音樂播放的過程中,其音量應保持在70 分貝左右,并每天選擇三個時間段進行,每次持續10min。

1.3 觀察指標與判斷標準

以抑郁癥社會支持評定量表(SSRS)對患者進行評分,30-40分表示支持滿意,20-30分表示社會支持一般,20分以下表示社會支持較少;以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對兩組患者進行評分,35分以上表示嚴重抑郁,20-35分表示中度抑郁,8-20分表示輕度抑郁,8分以下表示無抑郁。

從治療態度、治療知識、治療環境、治療行為四方面對兩組患者認知能力進行評分。

1.4 統計學分析

利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整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計算結果以t進行檢驗。以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SSRS、HAMD評分如下表1所示:觀察組 SSRS評分高于對照組、HAMD評分低于對照組,兩項指標對比,均呈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2 認知能力評分如下表2所示:觀察組治療態度、治療知識、治療環境、治療行為四方面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數據對比,均呈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臨床上,抑郁癥患者常常出現心情持續低落、睡眠障礙、焦慮不安、身體不適,嚴重影響了患者的正常生活。目前,針對抑郁癥的發病機制仍不明確,必須要對患者給予有效的護理干預,以緩解患者病情。在研究中發現,對抑郁癥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對患者給予有針對性的音樂康復護理,可進一步提升患者的交感神經興奮程度,并使其機體處于活躍的狀態下,并分泌出更多的有益激素,進而使得患者維持興奮的狀態,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情,進而有效減少了患者的抑郁癥狀,提高了抑郁癥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2]。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對抑郁癥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個性化音樂康復護理,患者SSRS評分為(32.06±4.22),HAMD評分為(10.16±3.19),且治療態度、治療知識、治療環境、治療行為評分均優于對照組,綜上所述,對抑郁癥患者給予個性化音樂康復護理,進一步改善了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了臨床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蔣繼紅.個性化音樂康復護理在抑郁癥中的應用[J].中國社區醫師,2019,35(05):165-166.

[2]盧柳青.探討個性化音樂康復護理在抑郁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外醫療,2018,37(13):130-132+178.

猜你喜歡
認知能力抑郁癥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高校案例調查及啟示
無人駕駛車輛認知能力測試方法
我國大學生健康認知能力培養思路研究
小學體育教學中如何發揮體游的寓教于樂的作用
三種抗抑郁癥藥物治療伴軀體疼痛癥狀的抑郁癥患者的對比研究
新課程視野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學探析
對一例因抑郁癥有自殺傾向的案例分析
文拉法辛聯合米氮平治療老年抑郁癥的效果及安全性
西酞普蘭治療抑郁癥的療效及安全性
思想品德課堂教學創新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