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班級合唱訓練

2019-08-07 10:02劉鳳鳴
都市生活 2019年6期
關鍵詞:合唱班級策略

劉鳳鳴

摘 要:本文依據現代教學理論,結合本人多年班級合唱教學經驗,有效地培養小學生的合唱興趣,養成小學生正確的歌唱習慣,優化各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并在教學實踐有效嘗試,效果顯著。

關鍵詞:班級 合唱 策略

音樂教育作為美育的重要手段,已經越來越受到重視。班級合唱是合唱事業發展中比較新穎的活動形式,是學生主動性、合作性養成的重要載體,也是增強集體凝聚力、集體榮譽感以及培養學生良好審美意識最直接的活動形式之一。

一、班級合唱之優點

(一)班級合唱活動具有普遍性和廣泛性特點,打破以往音樂活動“貴族式”的弊病,班級合唱體現的是面向全體,對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更具效果。

(二)班級合唱活動形式多樣,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三)班級合唱訓練在課堂上可進行訓練,時間有保障。

二、班級合唱之劣勢

(一)班級合唱是全班學生參與的活動,音樂基礎的參差不齊,給訓練活動帶來一定的難度。

(二)曲目的選擇上多以教材合唱曲為主。

如何在訓練活動中把缺點轉化為優點,提高班級合唱的訓練效果?

三、以德促練,培養興趣

一是使學生從思想上樂意接受這項活動。二是在班級中營造合唱氛圍,經常播放一些優美的合唱曲讓學生欣賞,講述一些著名合唱團的事跡、成就,用一些優秀合唱隊員的經歷,對學生進行教育和藝術的熏陶,使學生樂于參與訓練。三是充分發揮班主任的作用,與學生進行談心,減少學生負擔,愉快地參加訓練。四是采用“化整為零”的方式。如,把音樂基礎較差的學生先進行集中訓練,采取“笨鳥先飛”的辦法,增強他們合唱、合作的信心。

四、以趣導練,保持興趣

興趣是十分重要的,特別是在合唱訓練中,濃厚的興趣能使學生保持充沛的精力。合唱訓練是一項勞動強度極大的活動,不僅要有良好的體力,而且還要有一定的意志才能堅持下去。因此,在活動中要采用有效的手段,吸引學生,讓學生主動地參與活動。

(一)基本練習引趣。在訓練時如果讓學生呆坐著練習,他們很快就會分散注意力。因此,在練習時多采用分練、合練、互評等學生覺得有趣的方法。如,進行和聲訓練,讓學生每三個人為一個小組,圍成一個圈,然后教師任意彈奏一個調的do,讓學生找出mi和soi兩個音,用接龍游戲的形式進行和聲練習。同時,要求學生唱的時候要注意感受聲音的和諧、均衡,聲音的力度、速度,強調音準。這樣的練習,發揮了學生的自主能力,培養了學生的聽唱以及合作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

(二)方法多樣,鞏固興趣。訓練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有時教師以聲示范,有時以學生自檢的方式進行練聲;有時學生間互教進行練聲,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在訓練時始終都要掌握一個原則,即無論采用哪一種方法,發聲訓練一定要有所收獲,不能把發聲練習當成是一種形式。因此,在發聲訓練時要和作品排練相結合,使發聲訓練的感覺轉化為表達作品內容的工具和手段,避免練聲與歌曲排練脫節,這是許多專家經常提到的一個問題。事實上,我們在進行合唱排練時也會不自覺的走入這個誤區:雖然花許多時間在發聲訓練上,發聲訓練的聲音效果令人滿意,但是真正到具體的歌曲排練時,美好的聲音、滿意的效果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因此,有過這樣的經驗教訓后,在選擇發聲練習曲中就會從所需排練的作品中提煉出來。如在進行《小白船》的歌曲訓練時,把《小白船》中的i — ― ∣ 5 — 5 ∣ 3 — 5 ∣ 6 — ― ∣這一句,作為難點進行單獨的訓練,讓這一句成為其中的一首練聲曲;或者練習完一首發聲曲就進行一段與之相關的歌曲片段練習,以解決學生在唱歌時出現的問題,這樣做的效果也十分明顯。又如《送別》這首練聲曲,主要是通過輕聲哼唱hm—u—a—u—hm的字母練聲,讓學生找到頭腔共鳴的位置。當學生掌握了練聲曲的要領后,馬上讓學生進行《小白船》中的i— ―∣5 —5 ∣3 — 5 ∣6 — ―∣這一句的練習,這一句既是歌曲的高潮部分,也是歌曲的難點部分,不但要求要有的氣息支持,還要求要有良好的音準,優美的音色,通過反復的交叉練習,學生能很快達到訓練的要求。另外,在訓練時也要掌握方法,不能操之過急,要鼓勵學生勇于用意志去戰勝疲勞,同時讓學生有適當的休息時間。

(三)選擇的練聲曲要適合合唱隊的特點。每一個合唱隊的聲音都有自已的特點,有的厚實、有的清脆。在選擇練聲曲時,要考慮合唱隊的聲音特點。如我校的班級合唱隊,聲音比較散,暗淡。我在訓練時就選擇韻母“U”作為發聲練習的突破口。在建隊初期,無論唱什么,只要開口,就讓學生先用“U”來唱,讓學生習慣“U”的發音口型,記住“U”的發聲位置,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整個合唱隊的聲音位置已經比較統一,然后再加進韻母“LU”來進行訓練學生的高位置,音高在小字一組的B和小字二組的D上發出的“LU”是很自然、很明亮的,也是令人覺得最舒服的。那么,就在這兩個音高的附近進行反復向上和向下的練習。當學生在訓練時出現聲音不是那么理想,教師馬上調整訓練計劃,用“U”或“LU”來進行輔助練習,讓學生盡快找準“高位置、聲音集中”的感覺,然后再進行下一步的訓練。經過這樣的交叉練習,隊員的聲音位置、音色就很容易達到理想的要求。又如,小學生的氣息比較淺,感覺不到氣息的抗爭力,在訓練時我就經常讓學生采用短促而有彈性的吐音來鍛煉腹部的力量,如采用“si0 si0 │ si0 si0 │ si0 si0 │”的節奏來讓學生讀,鍛煉小腹的抗張力和彈性,讓學生體會氣息的收放、流動。

五、以讀引唱,事半功倍

歌唱訓練是很難捉摸的。教師講授的發聲方法都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學生要有很好的領悟力才能較快的達到訓練要求,而采用以讀促唱,則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師在訓練時說聲音從“頭上”出來、從“眉心”出來、從“樓上”出來,學生很難領會,可是讓他們從朗讀歌詞中體驗發聲的位置,他們卻可以很好很快地做到。如《小白船》一曲中,第一句是“藍藍的天空銀河里,有只小白船”,在歌唱時總是把“藍藍”兩個字的發音位置往后靠,聲音變得散、發白、不明亮。訓練的時候我就讓學生多讀這句歌詞,慢慢體會讀和唱的共通點。以讀促唱,在讀好的基礎上唱,經過反復多次的練習,學生的聲音效果明顯有改善,也不會覺得訓練是枯燥無味。讀讀唱唱使學生忘記疲勞,從而收到了很好的訓練效果。

六、搭建展示平臺,克服緊張心理。

學生在演唱時出現的緊張狀況,主要原因是心理因素。表現為:集體趕節奏,速度越唱越快,指揮壓不住,形同虛設,原來所作的歌曲處理蕩然無存。因此,在訓練時就要做到:

(一)增強學生自信,消除緊張情緒。凡是準備演出的歌曲,要反復練習,歌曲要達到脫口而出的程度,為出色地演唱奠定基礎,樹立信心。

(二)多進行公開演唱,增強獲勝信心。在演出、比賽前,多給合唱隊公開演出的機會。如在全校師生面前公開演唱,或參加表演性質的演出等,讓隊員獲得更多演出經驗,體驗自豪感、成功感,從而建立獲勝的信心。

參考文獻

[1] 常京霞,淺談聲樂教學中歌唱心理狀態的調整[J]黃河之聲,2012.05.08

[2] 柳斌,加強藝術教育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的人才[J]人民教育,1997(2)

猜你喜歡
合唱班級策略
班級“無課日”
班級FACE系列大放送
淺談小學高年級合唱教學設計優化策略
淺談合唱與獨唱聲音訓練之比較
一年級語文上冊期末測試
以牙還牙
Passage Fou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