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控制措施探討

2019-08-07 10:02趙國龍
都市生活 2019年6期
關鍵詞: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解決措施

趙國龍

摘 要:瀝青混凝土路面具有對路基及基層形變的適應性強、養護和使用性能的恢復較容易、行車舒適噪音小、磨擦系數大、防塵等特點,被廣泛用于市政道路路面結構層。為了發展現代交通事業,使道路更好的為當前的經濟發展服務,需要通過對原材料質量、混合料拌和和運輸、瀝青路面碾壓等等多個環節進行有效控制,來切實解決當前瀝青混凝土路面在施工過程當中所產生問題。本文主要從當前瀝青混凝土路面存在問題的形成原因進行具體分析,從而為提高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提出一些有效解決措施。

關鍵詞:瀝青混凝土路面 施工質量 解決措施

前 言

鑒于目前瀝青混凝土路面病害的特點,在優化設計的同時,更為重要的是應該加強管理、規范施工、提高現場施工質量,盡量在提高瀝青路面使用性能的同時,延長使用壽命,提高投資效益。

一、瀝青混凝土路面病害的防治

(一)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1.瀝青混凝土所用原材料,如粗細集料、填料的篩分以及瀝青的三大指標等均應經過檢測合格,并至少在瀝青砼路面施工前一個月將混合料配合比做好,包括混合料的礦料級配、瀝青含量、穩定度(包括殘留穩定度)、飽和度、流值、馬歇爾試件的密度與空隙率等等的試驗檢測。配合比按三個階段進行設計,即目標配合比,生產配合比,生產配合比驗證。

2.對下封層進行質量檢查驗收,對局部基層外露和下封層兩側寬度不足部分進行了補灑,下封層表面浮動礦料掃至路面以外,表面雜物清掃干凈,灰塵提前用森林滅火機吹干凈。

3.施工放樣。

平面測量(若平側石已安裝完成則不必):首先恢復中樁,然后放出邊樁位置,直線每20m設一鐵樁,平曲線每10m設一樁,樁的位置在瀝青砼攤鋪結構層的寬度外20cm處。

水平測量:對設立好的鐵樁進行水平測量,并標出攤鋪層的設計標高,掛好鋼絲,作為攤鋪機的自動找平基線。

(二)拌和、運輸、攤鋪、碾壓施工

1.嚴格按驗證過的生產配合比進行拌和,在拌和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控制瀝青含量,瀝青含量過大或過小都不好。拌和完成的瀝青混合料經目測應均勻一致、無花白料、無結團塊,無明顯的煙(有明顯的煙跡說明瀝青含臘量較高)。

2.瀝青混合料的運輸采用自卸車運輸,從拌和樓貯料倉向自卸車放料時,為減少粗細集料的離析現象,每卸一斗混合料挪動一下汽車位置,運料時,為了保溫和防塵自卸車要用篷布覆蓋。

3.鋪筑試驗段。通過鋪筑試驗段,驗證生產配合比,檢驗施工方案、施工工藝是否適用,確定施工方法,做好技術總結,為瀝青砼路面的大面積施工提供依據。通過試驗段主要確定以下內容:①驗證施工配合比②確定攤鋪速度③確定各層的松鋪系數④確定壓實機具的種類、組合方式,確定碾壓方式、順序、速度及遍數等。

4.正式攤鋪施工

攤鋪機在開始受料前應在料斗內噴灑少量液壓油或菜油防止粘料(嚴禁使用柴油)。攤鋪機就位后,要預熱0.5—1h,使熨平板的溫度在100℃以上,調整好熨平板高度,使之與松鋪厚度相等。調試好熨平板的振夯頻率、振幅,確保攤鋪的混合料具有足夠的初始密實度。根據攤鋪機的攤鋪速度和拌和樓的生產能力,要求安排足夠的運料自卸車,以保證攤鋪過程勻速、連續不間斷。

對于局部出現的離析現象,應采用人工找補的方法進行處理,對大面積出現離析的現象應鏟除瀝青混合料后再填補細料。

對外形不規則,空間受到限制,如交叉路口、構造物接頭等處攤鋪機不易攤鋪的地方,可采用人工配合機械攤鋪或人工攤鋪。

5.碾壓施工

碾壓應遵循“高溫、強振、緊跟攤鋪機”的原則。碾壓程序:先輕后重,由邊向中,由低向高。碾壓時壓路機輪跡要重疊1/2輪寬,縱向應壓成前凸狀(最小錯開一米),不能在同一條線上壓齊。初壓、復壓、終壓三個碾壓階段緊密銜接。

初壓采用雙鋼輪壓路機前靜和后振碾壓一遍,然后用雙鋼輪壓路機前進和后退均振壓一遍,共兩遍,碾壓時重疊1/2總輪寬。碾壓時驅動輪都朝向攤鋪機,勻速前進,后退時沿前進碾壓時的輪跡行駛,碾壓速度控制在2.0—2.5km/h,初壓時溫度控制在140℃以上。

復壓采用膠輪壓路機,碾壓3—4遍,碾壓速度應控制在3.0—4.0km/h,每次重疊1/2—1/3總輪寬。復壓時溫度控制在120-140℃以上。

終壓主要目的是消除碾壓中造成的輪跡,采用雙鋼輪壓路機,弱振一遍,靜壓1遍,并無明顯輪跡為限。碾壓速度控制在2-3KM/H,碾壓終了溫度控制在80℃以上。

(三)接縫的處理

1.一段施工結束時,在端頭50—60cm范圍內撒適量砂子,便于接縫處端頭容易鏟除。對于施工結束時留下的橫縫,盡量控制在橋梁伸縮縫處。橫向接縫全部采用順直的平接縫(平接縫應做到緊密粘接,充分壓實,連接平順),當碾壓完畢后用3m直尺檢查接縫平整度。

2.下一次施工接縫時,先用熱料將接頭處預熱,再在接茬處噴灑粘層瀝青,然后再攤鋪,以便于新舊面的結合。接縫處碾壓完成后用3m直尺檢查接縫平整度。

3.相鄰兩幅及上下層的橫向接縫均應錯位1m以上,橫向接縫的碾壓要用雙鋼輪壓路機進行橫向碾壓,碾壓時壓路機應位于已壓實的混合料層上,伸入新鋪層的寬度為10-15cm左右,然后每壓一遍逐漸向新鋪混合料移動20cm左右,直至全部在新鋪層上為止,再改為縱向碾壓。

二、結束語

影響瀝青混凝土路面質量的因素較多,但如果能控制好以上論述的幾個方面,則路面質量將會得到較大的提高,加強對瀝青混凝土路面的病害的研究和探討,不僅具有經濟效益,而且具有社會效益,同時在施工過程中更應該總結經驗,不斷吸收引進國內外新的施工工藝和先進的技術,促進我國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 丁向軍.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控制淺論[J].內肛科技,建筑工程,高校論壇,2012,(9):111-167.

[2] 周向梅.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控制要點[J].黑龍江交通科技,2009,(186):26-27.

[3] 何錫剛.淺談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控制[J].城市建設,公路橋梁,2010,(60):495-496.

猜你喜歡
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解決措施
道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監理控制要點
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的控制技術研究
公路路面“白改黑”共振破碎碎石化基層的質量控制
淺談城市道路設計中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控制
簡述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實踐
淺析水利工程施工質量問題及質量控制措施
談談如何杜絕礦井測量事故
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平整度控制措施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