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秈型兩系雜交水稻新組合和兩優713

2019-08-13 09:22蒙蔣昆
種子 2019年7期
關鍵詞:稻區華南母本

萬 興 農 生 蒙蔣昆

(1.廣西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 廣西 南寧 530007;2.廣西恒茂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廣西 南寧 530005; 3.廣西農業科學院, 廣西 南寧 530007)

我國水稻種植面積為3 100萬hm2,約占世界種植面積的20%;全國60%以上的人口以稻米為主食,因此,培育高產、優質、抗性好的優良水稻品種對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1]。由于雜交水稻父本、母本之間組配相對自由[2],更容易發揮品種優勢。20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雜交水稻尤其是雜交秈稻的育成及大面積推廣,為我國乃至世界糧食安全和生產作出了重要的貢獻[3-4]。從秈型兩系雜交稻正式進入生產應用至今已有近30年,據統計,2006—2015年雜交秈稻每年通過國家審定的數量維持在30~40個,其中兩系雜交秈稻占總數的比例從10%增加到50%,占比呈逐年遞增趨勢[5],僅2016年通過國家審定的雜交秈稻59個,其中三系雜交水稻24個,兩系雜交稻35個,占比達到59.3%[6-7]。全國20個主要水稻種植省市中,湖南、湖北、安徽3省的年推廣面積超過100萬hm2,其中安徽和湖北兩系雜交稻種植面積已經超過三系雜交稻面積[8],因此,兩系雜交秈稻的發展前景廣闊?,F實水稻生產中優質與高產、抗性等特性,存在相矛盾的一些問題[9]。根據市場發展的需要,廣西恒茂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雜交水稻育種團隊對品種種質資源持續進行改良和種性挖掘,育成了綜合性狀優良的秈型兩系雜交水稻新品種和兩優713。該品種商品性好,抗病性強,米質優,豐產穩產性好,適應性廣,2017年在長江中下游以及華南稻區通過國審。

1 選育過程

和620 S是由廣東和豐種業科技有限公司以Y 58 S為母本、P 88 S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的秈型兩系不育系;R 713是由深圳市兆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蜀恢527為母本、輪回422為父本雜交獲取F1代,再與93-11復交后代系選而成的恢復系,其主要特點是綜合性狀好、田間表現雜交優勢明顯,生育期與R 9311相近[10]。和兩優713是廣西恒茂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兩系不育系和620 S為母本與恢復系R 713配組育成的水稻兩系雜交新組合(圖1)。2010年夏開始在湖南用和620 S與R 713配組試制種,于2010年在湖南臨湘和廣西百色,2011年在江西、湖南,2012年在湖南、江西、湖北、安徽、浙江、福建等地進行多年多點品比試驗、試種,組合綜合表現為:分蘗力強、株葉形態好、高產穩產、米質優、抗逆性強。2014—2016年在長江中下游中秈遲熟組參加區域試驗、生產試驗,2015—2016年在華南感光晚秈組參加區域試驗、生產試驗,2017年分別在長江中下游稻區、華南稻區通過了審定,審定編號分別為國審稻20170009、國審稻20170036。

2 主要特征特性

2.1 豐產穩產,適應性廣

2.1.1品比試驗

2010年品比試驗,表現比Ⅱ優838增產,抗稻瘟病,且品質表現特別優良,耐寒性強。2011年在江西(贛州)、湖南(吉首、臨湘)進行多點品比試驗,平均產量9.32 t·hm-2,比對照豐兩優四號增產6.6%;全生育期140.0 d,比對照豐兩優四號長1.7 d。2012年在湖南吉首、臨湘、長沙、辰溪,江西南昌、贛州,湖北洪湖、咸寧,安徽六安、合肥,浙江溫州,福建福州品比,平均產量8.70 t·hm-2,比對照豐兩優四號增產5.26%。

圖1 和兩優713選育系譜圖

表1 和兩優713產量性狀的表現

品種試驗試驗地點產量/t·hm-2比對照增產/%2015年初試7.608.4和兩優7132016年復試7.317.72年平均7.468.0博優998對照(2015—2016年2年平均)華 南6.90—和兩優7132016年生產試驗7.536.6博優998對照 2016年生產試驗6.79—和兩優7132014年初試長江中下游9.457.32015年復試10.107.82年平均9.777.4豐兩優4號對照2014—2015年2年平均9.10—和兩優7132016年生產試驗8.986.8豐兩優4號對照2016年生產試驗8.41—

2.1.2區域試驗

和兩優713于2015年參加華南感光晚秈組區域試驗,平均產量為7.60 t·hm-2,比博優998(對照)增產8.4%;2016年參加續試,平均產量為7.31 t·hm-2,比博優998增產7.7%,達到極顯著水平;年華南感光晚秈組區試試驗平均產量為7.46 t·hm-2,比博優998增產8.0%(見表1)。此外,2014年參加長江中下游組區域試驗,平均產量為9.45 t·hm-2,比豐兩優四號(對照)增產7.3%;2015年參加續試,平均產量為10.10 t·hm-2,比豐兩優四號的9.37 t·hm-2增產7.8%,達到顯著水平;和兩優713兩年長江中下游組區試試驗平均產量9.77 t·hm-2,比豐兩優四號增產7.4%(見表1)。

2.1.3生產試驗

華南感光晚秈稻區2016年生產試驗,平均產量為7.53 t·hm-2,比博優998(對照)增產6.6%(表1);長江中下游2016年生產試驗,平均產量為8.98 t·hm-2,比豐兩優四號(對照)增產6.8%(見表1);在不同稻區生產試驗,均表現出了很好的產量水平。

2.1.4適應性

適應性強。作為雙季晚稻,海南、廣西桂南、廣東(不含粵北稻作區)、福建南部等地均適宜種植;作為單季中稻,適宜種植的稻區有:湖南(不含武陵山區)、湖北(不含武陵山區)、安徽、江西、江蘇等的長江流域稻區、福建北部稻區、浙江中稻區、河南南部。

2.2 穗多粒滿,農藝性狀優良

在華南雙季稻區,全生育期114.3 d(比對照博優998長1.8 d),株高105.4 cm,穗長22.8 cm,每穗實粒數118.1粒,結實率85.9%,千粒重23.6 g,有效穗數282萬·hm-2;在長江中下游稻區,全生育期141.7 d(比對照豐兩優四號長2.2 d),株高115.2 cm,穗長25.0 cm,每穗實粒數157.6粒,結實率85.6%,千粒重23.8 g,有效穗數276萬·hm-2(見表2)。

表2 和兩優713主要農藝性狀的表現

品種試驗試驗地點全生育期/d比對照增加/d有效穗數/(萬·hm-2)株高/cm穗長/cm每穗實粒數結實率/%千粒重/g2015年初試華南115.41.4294.0105.822.8116.185.423.8和兩優7132016年復試113.32.3271.5104.922.9120.186.423.42年平均114.31.8282.0105.422.8118.185.923.6博優9982年平均112.5—259.5114.723.6122.085.823.3和兩優7132016年生產試驗113.32.3271.5105.022.9120.186.523.4博優9982016年生產試驗111.0—249.8112.223.9127.486.723.52014年初試長江中下游142.81.9271.5115.624.7160.183.923.2和兩優7132015年復試140.52.3273.0114.725.4155.187.524.32年平均141.72.2276.0115.225.0157.685.623.8豐兩優4號2年平均139.5—223.5123.324.6153.181.728.1和兩優7132016年生產試驗140.52.3273.0114.725.4155.187.424.3豐兩優4號2016年生產試驗138.2—218.3123.724.7155.782.228.7

表3 華南稻區和兩優713主要米質性狀

品種區試地點試驗時間(年)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粒長/mm長寬比堊白粒率/%堊白度/%透明度/級減消值/級膠稠度/mm直鏈淀粉/%等級和兩優713華南2015—201681.373.368.36.43.0121.016.97214.5等外博優99881.673.365.36.22.8232.824.26716.9優3和兩優713長江中下游2014—201579.871.564.06.33.0121.316.98015.5優3豐兩優4號81.272.860.96.93.1234.217.06915.6優3

2.3 綜合抗性表現

在華南稻區,和兩優713稻瘟病綜合指數2年平均2.85,穗瘟損失率最高只有3級,表現出了較好的抗性;其中白葉枯病最高5級,褐飛虱最高級9級,因此,生產上要注意預防褐飛虱。在長江中下游,稻瘟病綜合指數2年平均2.6,穗瘟損失率最高3級,也表現出較好的抗性;其中白葉枯病最高5級,褐飛虱最高級9級,生產上需要預防褐飛虱。

2.4 品質較優

經農業農村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測定(見表3),華南區試:整精米率為68.3%,糙米率81.3%,直鏈淀粉14.5%,粒長6.4 mm,長寬比3.0,堊白粒率12%,堊白度1.0%,稻米品質指標較優;長江中下游區試:整精米率為64.0%,糙米率79.8%,直鏈淀粉15.5%,粒長6.3 mm,長寬比3.0,堊白粒率12%,堊白度1.3%,米質達國標3級。

3 栽培技術要點

3.1 適時播種,培育壯秧

在華南作雙季晚稻種植,7月1—15日播種,秧田播種量150 kg·(667 m2)-1,大田用種量18.75 kg·(667 m2)-1,稀播濕潤育秧,培育壯秧;或每hm2塑料軟盤750盤播種,濕潤育秧。在長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種植,長江中下游丘陵山區4月20日—5月15日播種,平原湖區播種時間為5月10—25日,秧田播種量150 kg·(667 m2)-1,大田用種量18.75 kg·(667 m2)-1。為避免抽穗揚花期遭遇高溫,各稻區應依據當地農技推廣部門的指導,選擇適宜時間播種。

3.2 合理密植,夯實增產基礎

在華南作雙季晚稻種植,秧齡18 d左右,栽插規格16.7 cm×23.3 cm,每穴栽插2粒谷苗;或每公頃拋栽750盤,拋栽25.5萬蔸左右,秧齡2.5~3.5葉。在長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種植,秧齡25 d左右,栽插規格20 cm×26.7 cm,每穴栽插2粒谷苗。

3.3 科學施肥,做好水漿管理

在華南作雙季晚稻種植,中高肥力水平栽培,總施肥量純氮187.5~225 kg·(667 m2)-1,其中氮∶磷∶鉀按1∶0.5∶1比例施用,采用前促中穩后補的施肥方法;在長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種植,按照“基肥足、蘗肥速、穗肥飽、粒肥巧”原則用肥,施純氮255 kg·(667 m2)-1,氮、磷、鉀肥配合施。和兩優713在不同稻區,控水的基本原則一樣,做到淺水促分蘗,淺灌勤露,夠苗及時曬田,孕穗期、抽穗期保持淺水,灌漿期保持田間濕潤,不能斷水過早。

3.4 綜合防治病蟲害,確保豐產豐收

結合肥水科學管理,注意根據苗情和當時當地病蟲測報,主要注意白葉枯病、褐飛虱、稻瘟病等重要病蟲害的防治。成熟時,在好的天氣下,及時收獲。

4 制種技術

4.1 妥當安排播差期

充分考慮不育系的育性敏感期與抽穗揚花期安全,確保父母本花期相遇理想。在廣西夏制,和兩優713父本播種期為4月30日左右,母本為5月21日左右,播差期控制在21 d,保證父母本于8月10日左右始穗[11]。

4.2 下足親本種子和施足底肥相結合,繁育多蘗壯秧

在濕潤的露地安排父、母本育秧,親本播種量225 kg·(667 m2)-1。播種前底肥一次足量施夠,并早施分蘗肥,提早促分蘗。

4.3 適齡移栽,科學管理水肥

行比采用2∶14,父本26.4 cm×19.8 cm,母本13.2 cm×13.2 cm。大田施足底肥,并以有機肥為主,父本移栽后5 d單獨偏施1次肥,母本移栽后15 d左右開始曬田控苗。

4.4 適時噴“920”,做好人工輔助授粉

母本抽穗達10%時開始噴“920”,用量為第1天180 g·hm-2、第2天300 g·hm-2,第3天父、母本同時噴“920”,用量為180 g·hm-2。在父本散粉高峰期用竹竿或繩子人工趕粉每天3~4次,以提高異交結實率。

4.5 注意病蟲害綜合防治

做好親本種子的消毒工作,早施大田氮肥,中后期控氮的同時增施磷、鉀肥,期間根據當地病蟲測報,做好各種病蟲害的及時綜合防治,其中重點注意防治稻飛虱、紋枯病。

5 推廣前景

和兩優713近年已經陸續在廣西、湖南、江蘇、福建等地多點進行了區試和示范推廣,表現出整體長勢平整、抽穗整齊一致、青枝蠟稈、強度抗倒、產量高等優點。2017年,在湖南隆回縣石陽村進行“百畝”連片示范,最高產量達14.06 t·hm-2,平均產量13.29 t·hm-2,通過了農業農村部超級稻的現場認定;憑借其株型緊湊、劍葉上挺、有效穗高達360萬·hm-2、桿青籽黃等一系列突出的田間表現,當選2017年湖南水稻雙新展示會“明星”品種;同年榮獲廣西第十四屆“看禾選種”大會重點推介品種。其“矮稈、米質優、分蘗強、抗性好、超高產”的特點貼合雜交水稻輕簡化栽培的發展趨勢,具有良好的推廣應用前景。

猜你喜歡
稻區華南母本
華南風采
2018年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品種
——稻(二)
記華南女院前三任校長
華南掠影
蘇萌娜 初心不渝 情牽華南
傳統《元宵歌》本的復現、消失與走向
雜交粳稻常優2號母本機插制種技術
稻區冬閑田種植油菜經濟效益研究
甜(辣)椒雜交制種育苗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