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向歷史與未來的刑法學研究

2019-08-17 07:25鄭春文
法制與社會 2019年36期
關鍵詞:罪刑法定法學

鄭春文

中圖分類號:D91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12.237

一、刑法研究的歷史

(一)刑法學的融合發展

刑法學的研究,隨著時間的發展,隨著我國司法的發展和壯大,一步步的從青蔥走向成熟。刑法學也從立法響應,漸漸走向了教義知識與政策思想的相互作用與交融。正是這樣的發展,造就了刑法學在現有的法學基礎上與其它法學以及立法和司法,都進行了融合,同時還和其它學科在發展的過程中進行了融合,從而共同進步。

刑法學除了和立法、司法相互相應的同時,也與政治學有了緊密的聯系。刑法學的研究,不再是單一化、小眾化,而是呈現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狀態。這樣的狀態也使得刑法學擺脫了以往的一些法學偏差。

(二)刑法學的自省

刑法學不是一味的沉迷于發展的。自省正是成熟的標志。

有學者提出:立法應該不僅是針對犯罪和刑罰的作用,同時立法應該是預見型的立法,預防性的立法,能夠在犯罪意識醞釀和犯罪形態產生之初,就把犯罪的萌芽扼殺掉。這是其中一種,對于原有立法的自省。

另外,刑法學的自省還有,刑法學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犯罪形態的變化,犯罪形式的變化,以及社會的變遷,能夠不斷地進化。同時,刑法學的學者們,也應該針對這種變化,科學性的分析,致力于推動這種有益的社會進程。

也就是說,刑法學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是一直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發展過程不斷的去反思,去自省,并回頭去調整。沒有這樣的自我批判、自我反省,是不足以發展壯大的。刑法學的發展,在不斷的高奏凱歌的同時,也不斷的低吟自省。

二、發展歷史中的專項治理

(一)掃黑除惡

近些年,刑法學的發展中,廣為人知的,便是關于黑惡犯罪的認定治理,也就是俗稱的“掃黑除惡”。

刑法學界落實了由黨中央提出的《關于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通知》,這一通知,標志著黨中央將對黑惡勢力的斗爭,作為今后的工作重點之一,同時也對刑法界提出了新的要求。

這種要求在于,刑法學不能只是關注于黑惡勢力的最終刑罰問題,還需要研究黑惡勢力犯罪背后的相關概念,黑惡犯罪獨特的犯罪類型,甚至對這些犯罪的定義以及對此相應的系統的治理方法。

掃黑除惡的概念,是對這種有組織預謀性的黑惡犯罪,將這種犯罪模式進行多層次的分析,多角度的整理,最終將這種有黑社會性質的惡勢力全部進行犯罪處斷。

在對于“掃黑除惡”這樣的專項治理中,刑法學的研究針對了著重犯罪的獨特性,針對了這種犯罪在犯罪學罪因機制的獨特性。盡管可能部分的刑法學理論尚不完善,但是正是這種多角度的探求、研究,使得很多學科,包括刑法學,都在作用于黑惡犯罪的系統認知以及最后的犯罪打擊上。

(二)正當防衛

正當防衛無疑是老百姓討論最多的法律名詞之一。人民群眾關心的問題,也說明這是人民群眾利益相關的問題。

“有效的社會治理”這樣的目標,被習總書記提出來之后,刑法學的研究就面臨著這樣的問題:現今的刑法中關于正當防衛的定義,是否是與時俱進的,是否真的成為了人們的自身利益受到損失時候,是能夠保證人民自身利益,保護受害者權益的制度?

正是這樣的疑問,推動了現有的正當防衛制度,在激活階段有了長足的進展。

隨著這樣的疑問和反思,刑法學的研究方向投入于為司法確立明確的判斷標準,從而避免正當防衛在法學的定義,偏離于人民大眾對于防衛的認知和心理預期。

正當防衛本身有著中國傳統的人倫道德生活原理隱含其中,中國傳統的行為準則里,為人處世講究:“講情理、重情義”,正是這樣屬于中國人的人文文化氣質,是一直影響這中國人對與正當防衛這樣的事件發生時,所理解和出發的價值去向和行為準則。

三、刑法研究的基本理念與研究成果

(一)刑法研究的基本理念

目前的刑法學研究已經從前期的拓荒期,轉型到耕耘期。刑法的研究不再大刀闊斧的變革,而是在基本理念完整的前提下,在這個基本理念下,更加深入的研討。法學的研究也從刑法教義學與社科法學的爭論,改變為行的刑法學研究理念。刑法學界對于我國刑法的研究理論、基本問題,正在深入的探索以及向新的方向邁進奠定基礎。

(二)歷史中刑法學研究的重點問題研究成果

刑法學研究在基本理念的轉化中,研究內容豐富多變,,研究成果更是碩果累累。以下主要列舉部分問題、成果。

1.人權保障

在20世紀80年代末,刑法對第一保護對象的規則是人民。絕大部分學者認為,刑法就是人民的刑法。但是在時間漸漸向90年代行進的時候,刑法學界的看法漸漸有了轉變,不再單一的認為刑法的保護主體是人民,而是對于刑法價值有了新的思考。在這種思考中,部分學者提出了刑法的保護,從人民向人權這樣的轉變。

最終,這樣新的認知,將刑法研究的價值觀,從原本的單一價值觀轉換向了多元的,為了國家、社會,以及最終的人權保障這樣的新型的刑法價值觀。

正是這樣的價值觀的轉變,得到這樣的結論:法律最終是保護公民自由的。

刑法對于公民的社會生活的介入是需要謹慎把握的,介入要適度,要發揮出刑法保護社會秩序和保障社會公民自由的雙重功能。這也就奠定了刑法作為法律的作用在于人權保障。

2.罪刑法定原則

我國早期刑法的基本原則,是模糊和不確定的。

雖然越來越多的社會要求漸漸需要刑法有更明確的刑法基本原則,但是仍然存在著大量質疑的聲音。這些學者認為,強行將刑法的基本原則定義,這樣是不利于刑法學對于犯罪事實的推定和對犯罪者的刑法量定的。這和我國當時推行的類推原則相違背。

雖然也有將罪行法定與類推結合起來,認為我國刑法實行的是以罪刑法定為基礎,以有嚴格控制的類推為補充的原則這樣的理論,但是實際觀點折中有些過于牽強。

隨著刑法研究的推動和發展,刑法研究學界中漸漸響起刑法應明確規定罪刑法定原則,取消類推制度這樣的聲音。其中,北京大學教授陳興良對罪刑法定的價值蘊涵、罪刑法定的制度構造、罪刑法定的立法機理、罪刑法定的司法運作做了全面論證。

1997年,我國刑法學正式確立了具有我國社會主義特色,符合我國國情的中國罪刑法定原則。但是刑法界的研究沒有停滯,仍然致力于如何貫徹罪刑法定原則,以及深化討論司法在中國罪刑法定原則下所產生的影響。雖然關于罪刑法定原則的討論不會停止,但是無疑這樣的討論正進一步的推動著中國刑法研究的發展和深入。

(三)刑法的解釋

毫無疑問,刑法研究在多年的發展進程中,關于刑法解釋,都是取得的關鍵性一環,而且至今這種討論和解釋研究的熱度仍然不減。

目前存在的刑法解釋中,主觀解釋是強調法律本身的主觀性的解釋方法。認為立法原意的解釋就是最終的立法者原本的意愿和價值觀,而一切超出了這個立法原意的解釋,都是違法的和無效的。主觀解釋嚴格按照立法原意,不受質疑。

而客觀解釋,則是強調刑法法條上客觀所體現的意思,而不是刑法制定者在制定刑法法條時所主觀上賦予的刑法條文的意思。也就是說,立法者未曾有對于各種在立法時未發生的形形色色的爭議案件的主觀上的立法原意,那么這些法文的解釋,都應當是相對于特定的案件、時間、空間,特定的事實變化而產生的新的客觀的解釋結論。

四、 刑法學研究的未來

(一)刑事立法科學化

隨著刑法學研究的發展,各項研究都會進一步發展成更科學更適合現代需要的法學模式。刑事立法在立法層級和立法技術上,都有可完善的可能。刑事立法在之后的立法過程中,立法過程將進一步科學化,拋棄過去假想式的及清理法和案例立法,應在立法過程中進一步的實證分析,判斷其中存在的價值,以及選擇其中的相關政策,最終保證刑事立法的科學性和正當性。

法學的制定應當兼顧必要性和可行性,不可一味空談。

(二)刑法體系的立法完善

刑法中的刑法體系也應該與現今社會的發展緊密練習,符合社會發展的需求。

刑法修正案(九)對于刑罰體系的修正,為刑法體系的立法完善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和契機。比如對于死刑犯的終身監禁制度,刑法研究學界就針對性的研究了法律敵法、制度屬性等問題。隨著我國刑法體系的完善,刑事立法的不斷深入,終身監禁的討論將大幅增加。部分論點認為,終身監禁是作為廢除死刑的替代措施所提出的刑法。但是目前這種替代作用并未實現,在針對貪污賄賂的犯罪刑罰上,也沒有起到充分的預防機能。刑法應當將終身監禁的適用范圍進行調整,調整到侵害重大,人身危害性極大但是不屬于判處死刑的這類犯罪類型上。

也有學者認為,終身監禁是不能脫離刑法總則的限制性規定的,還是應當按現有規則在合理的一定條件下,對犯罪人進行適用性減刑,以達到契合終身監禁的立法原意。

(三)科技革命對刑法帶來新挑戰

現代科技的發展,對于人類生活的變化影響的同時,也會對刑法的發展造成一定的沖擊?,F代刑法在未來的發展趨勢下,需要加強對刑法的解釋,設立新的科技犯罪種類,協調好刑法和非刑法之間的法律關系,另外不可停留在單一國家模式的刑法研究上,也需要增加國家間對于刑法的研究交流和國際合作。正是通過這些現代化的科技、科學的發展,將進一步的推動現代技術對犯罪的打擊。

一些新的科技革命的產生,也對刑法部分刑事責任的劃分產生影響。目前新興科技人工智能正如火如荼的發展中,這其中關于人工智能的犯罪的責任劃分也正在進行中。人工智能是否應該受到處罰,目前的觀點在于,人工智能在現今的發展階段中,仍不能獨立承擔刑事責任,也就是說,人工智能在目前更傾向于是實施犯罪的工具,而不是擁有獨立意識的犯罪個體。那么最終承擔刑事責任的,應該是實際的控制者。隨著科技的進一步發展,關于人工智能的刑法學研究也會進一步深化,未來新的觀念上的轉化,也會隨之而來。

五、結語

刑法學的研究在過去的時間里,經歷了觀念的轉化,自我的警醒,完成了自身的融合發展。百花齊放的研究狀態,也使得中國在過去數十年中刑法學在立法和司法的各個層面都有著長足的進步。這其中存在著結合國家發展政策的專項治理,也存在著結合未來發展前景還在繼續推動的重點問題和研究成果。未來刑法學的研究將依然立意于建立更完善的刑法體系,邁向更深層的善美生活目的這樣的方向,最終以更為成熟的刑法學研究,改變這個世界。

參考文獻:

[1]楊興培.刑法學研究應當使用通識性語言——兼對幾種刑法理論現象的反思與批評//《上海法學研究》集刊(2019年第3卷 總第3卷)[C].上海市法學會,2019:27.

[2]賈元,焦旭鵬.走向未來的刑法學——“社會變遷與刑法科學新時代”學術研討會綜述[J].人民檢察,2019(3):67-69.

[3]黃京平,包涵.面向歷史與未來的刑法學研究[J].人民檢察,2019(2):10-17.

猜你喜歡
罪刑法定法學
《南大法學》征稿啟事
《南大法學》征稿啟事
《南大法學》征稿啟事
智取紅領巾
重建院落產生糾紛 土地確權程序法定
交叉式法定刑的功能及其模式選擇
中老離婚法定理由之比較
論法益保護與罪刑均衡
法學
罪刑法定語境下少數民族習慣法的出路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