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會精神 添加色彩 滲透策略 培養創新

2019-08-18 03:02袁亞娟
小學科學·教師版 2019年8期
關鍵詞:書籍紅色德育

袁亞娟

全球化進程引發思想文化大交融,西方意識形態的滲透,令不少青少年政治價值混亂,政治理想迷失,政治信念失落,傳統單調陳舊的說教方式已不適應時代發展要求,創新青少年政治思想教育模式成為迫切要求。因此,黨和國家領導人熱切呼喚,要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紅色教育源于特定的歷史時代,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紅色教育能夠確?!爸髁魃痹谇嗌倌晁枷胝谓逃械牡匚?,對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定青少年的政治理想與信仰,有重大的現實意義,也是關系到國家前途、民族命運的希望工程。

紅色教育,主要是指以紅色資源作為教育的內容,以活動作為載體,以紅色精神為核心,引導學生確立起堅定的政治理想信念、愛國主義情懷、民族主義精神,培育他們憂國憂民、挑戰超越自我極限、奉獻社會的崇高精神。在中小學,“紅色教育”指運用紅色資源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具體指根據德育規律,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以生活實踐為基礎,以紅色精神為教育內容,借助一定的方式途徑,激發學生內在的道德動力,引起情感共鳴,增強心理認同,內化紅色精神,養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培育健康的人格。

一、讀紅色書籍,體會紅色精神

閱讀紅色書籍是幫助學生了解紅色故事、了解革命精神的重要渠道。我校針對本省市的相關紅色故事,幫助學生充分了解學生家鄉的光榮革命歷史和各位先烈的英雄事跡,逐步培養出對祖國、家鄉的熱愛。在閱讀紅色書籍活動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閱讀本校校本課程的同時對經典紅色書籍進行廣泛閱讀,比如《紅巖》《林海雪原》等經典著作,從多方面多角度感悟時代背景,感悟我國偉大的革命精神,為校園紅色德育的發展提供一定的精神支持。與此同時,在閱讀紅色書籍過程中,教師應該對學生積極引導,并讓學生對閱讀的書籍進行整理和感悟,將自己的心得體會寫成文章,并對優秀的文章進行點評。也可以結合具體情況進行演講比賽,讓學生大聲說出自己對于“紅色書籍”的感受,對于紅色精神的體會。

二、讓紅色故事走入校園,添加亮麗的色彩

在開展紅色德育過程中,學生結合學校的校本和其他紅色書籍、紅色電影對先烈的英雄事跡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師在開展紅色德育文化過程中,應該積極抓住優勢,開展和紅色相關的主題“故事會”,鼓勵學生講出自己耳熟能詳的紅色故事。在講故事過程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結合自身的優勢和特長進行創作,比如,鼓勵文筆好的學生針對自己所講的歷史故事寫一首詩歌,鼓勵喜歡創作表演的學生導演舞臺劇,用別樣的方式演繹紅色小故事,鼓勵喜歡畫畫的學生用自己的畫筆為自己所講的紅色故事添加亮麗的色彩。學生在搜集和講述紅色故事時,可以對當地的紅色文化進行更好地了解和挖掘,建立對故鄉的熱愛和崇敬。具有條件的學校也可以邀請紅色老兵或者老干部走進校園為師生講述戰爭故事,讓學生體會更加真實的革命事跡和精神。讓學生講述紅色故事,可以讓紅色故事走入校園,走入學生的內心,讓長征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深入人心,代代相傳。

三、學科教學中滲透紅色教育元素的策略

根據學科的特點,在學科課堂中滲透紅色基因的教育。語文學科中的課文資源,品德課程中的專題學習,數學、英語學習中鍥而不舍地向難題進軍,體現了思維求索的過程,折射的正是紅色精神中的堅毅與執著。這一切經老師有意識地提醒后,學生會刻意地踐行,逐漸形成習慣,內化為一種思維模式與價值信念,積淀為人生觀。為了更好地在學科教學中滲透紅色元素,學校對各科教學提出了具體的要求:語文科要大力挖掘紅色底蘊,充分發揮語文科的育人優勢。音樂科要教會學生唱《紅軍小學校歌》,每學期至少教會學生兩首紅色歌謠,每學年組織一次大型紅歌比賽,讓紅色之歌響遍校園。美術科發揮自身優勢,每月組織學生創作一幅反映紅色歷史的美術作品,每期組織一次紅色作品展覽,讓紅色之美覆蓋校園。體育科要在大課間上訓練好旗操,讓小紅旗在運動場上飛舞起來;在每節課前按照紅軍的標準對學生進行隊列、跑步等訓練,訓練學生集合排隊整齊,讓紅軍身影永留校園。其他學科老師要結合教學內容浸透紅色教育,真正將紅色教育全面納入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全過程,讓紅色之花開遍校園。

四、培養創新精神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也是學校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抓手和途徑。新課程特別強調: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為重點,建立新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習方式的變革。對科技、文化創新能力的培養,絕不是離開歷史文化知識,特別是優秀的傳統文化,僅靠科學教學就可以完成的。要讓青少年的德育不流于形式,而有針對性、有實在的內容、達到較好的效果,就要不斷創新德育的方法和途徑。為了在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中更好地滲透以上內容,可以借助以下活動。一是組織學生開展走訪活動,讓學生通過走訪老紅軍、參觀紀念館、上網查閱資料等方式收集、整理長征故事,了解長征文化,學習長征精神。二是利用清明節等節日組織開展掃墓活動、紅色夏令營等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親身感受、用心體驗長征精神,在活動中受到教育和感染。三是開展紅色教育征文演講活動、紅色文化宣傳活動和紅色教育講座,利用學校紅領巾電視臺、紅領巾廣播站、少先隊大隊部等陣地,播放紅色愛國教育片、紅軍感人故事,制作并播放學校開展紅色教育的新聞等。每開展一次活動,都要求學生寫日記、寫感想、制作手抄報、出紅色教育黑板報等。使學生每參加一次活動,都能增長一些見識,得到一次鍛煉和提高。

總之,紅色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要落實“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的指示,需依托學校已有的光榮革命傳統優勢,貫徹新的辦學理念,開創嶄新的紅色教育模式,著力打造“紅色教育”學校品牌,引導師生了解紅色歷史,大力弘揚紅軍精神,培育學生奮發向上、艱苦奮斗、勇往直前、自強不息的紅色情懷,不斷提升學校文化品位和精神價值。

猜你喜歡
書籍紅色德育
魯迅與“書籍代購”
德育要在“善”處留白
《中國德育》
紅色是什么
德育提效:必要的敘事轉向
紅色在哪里?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AOS在書籍編寫的應用
書籍
追憶紅色浪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