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宋代散文之理趣美

2019-08-27 08:21顧秋鳳
語文教學與研究(綜合天地) 2019年7期
關鍵詞:理趣赤壁賦蘇軾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掌握自我學習的基本能力,是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語文活動中教師應引導學生閱讀優秀作品,品味語言藝術,體驗豐富情感,并主動去探究,領悟人生哲理,培養高尚的審美情趣。

宋代散文充滿了理趣,不少散文理融于趣,哲理與趣味達到了完美的統一。鑒賞語文教材中的宋代散文,與經典對話,發現理趣,可以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提升他們的人文素養,形成高雅的品位。

一、發現教材理趣之美

1.自然之理

蘇軾的《前赤壁賦》是一篇融詩情畫意與哲理于一體的散文,闡述了對自然的辯證認識,“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作者認為,如果從變的一面來看,天地萬物也在變化,如果從不變的一面看,天地萬物和我們人類都是沒有窮盡的。在那個年代,能夠辯證地認識客觀世界,實屬不易。

歐陽修的《秋聲賦》中寫道“草木無情,有時飄零。人為動物,唯物之靈。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有動于中,必搖其精。而況思其力之所不及,憂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為槁木,黟然黑者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質,欲與草木而爭榮”,由感慨自然而引發對人事的審視,明確地表達了主旨,人事憂勞的傷害,比秋氣的摧殘更為嚴重。因此人應該遵循自然規律,不跟草木爭一時之榮。

2.人生之理

《前赤壁賦》除了闡述自然之理外,還探討了人生哲理,真實地反映了蘇軾對人生的獨特思索。經歷了一場“烏臺詩案”,蘇軾被貶到了黃州,內心苦悶,夜游赤壁的優美景色令他陶醉,竟有“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之感,歌聲和簫聲又使他轉樂為悲,聯想到歷史上的英雄,聯系自己的經歷,人生苦短,功業無成,令他滿懷悲愴?!吧w將自其變者而觀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這段“變”與“不變”、“取”與“不取”的哲理使蘇子豁然開朗,從悲中走出,這是他對宇宙、對人生有了自己深刻的思考。這段話充滿了辯證法思想。正是抱著這種達觀的人生態度,蘇軾才能一次次從坎坷中走出,創作出了一篇篇曠世之作。

類似的散文還有蘇轍的《黃州快哉亭記》,當遇到人生的不順時,“使其中坦然,不以物傷性,將何適而非快”。而范仲淹的名篇《岳陽樓記》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那種達觀的人生態度更是不知啟發了多少人要寵辱不驚、曠達樂觀??!

3.求知之理

王安石的《游褒禪山記》是一篇游記,借記游闡發了深刻哲理,“志、力、物”三者缺一不可,讀書要“深思而慎取”,給讀書人以有益啟示?!坝紊蕉础迸c“做學問”存在著一一對應關系,讀書好比游山,“游前洞”即“求平易之學問”,“游后洞”即“求精深之學問”,前洞“夷以近,則游者眾”,學問平易淺嘗輒止者眾;后洞“險以遠,則至者少”,學問精深處求之不易故至者少。啟發讀書人要勇于探索“奇偉、瑰怪、非常之觀”,須有不畏艱險、迎難而上的精神。

蘇軾的《石鐘山記》,則提出了認識事物的真相必須“目見耳聞”,切忌主觀臆斷,表現了作者注重調查研究的求實精神,給我們求知提出了要求。

二、探究教材理趣之美

1.喚起思考,引入探究

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我經常有意識地設計一些問題來啟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探究理趣之美。

學習《前赤壁賦》,我設計了問題,蘇軾為何引用了曹操《短歌行》中的詩句“月明星稀,烏鵲南飛”?這里包含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學生經過探究,得出了結論:對短暫的生命,無常的人生,流露出消極悲觀的人生觀。我再啟發學生關注曹詩后兩句“繞樹三匝,何枝可依”,詩中以烏鴉繞樹、“何枝可依”的情景來啟發猶豫不決的人才,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擇枝而棲。曹孟德后兩句點出了愁結所在,而此結也正是蘇軾之愁結。顯然這里蘇軾不僅僅在感嘆生命短暫,這里也不單單是愁,還有悲憤在內,多年來的怨氣充溢乎胸中,終發至于文中。

學習《游褒禪山記》,我同樣設計了問題,文中提到了“志”“力”“物”三者之間關系,聯系作者生平經歷,“志”“力”“物”分別指的是什么?經過反復探究,學生得出了結論,“志”既指胸中大志,也指不畏艱險,一往直前的頑強意志?!傲Α敝傅氖亲銐虻膶嵙?,有底氣。王安石早年廣泛接觸民眾,深知百姓苦難,在推行他的變法之前,曾擔任過地方官員,對北宋社會問題有所認識,他對自己的實力有充分的把握?!拔铩敝傅氖强少Y憑借的外界條件。王安石變法開始時有宋神宗的大力支持,在其支持下,制定并推行新法,使國力有所增強。但后來他的變法觸動了大地主大官僚階級的利益,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同時改革的最主要支持者宋神宗在關鍵時刻發生了動搖,在宋神宗死后司馬光出任宰相,徹底廢除了新法。變法最后以失敗告終,正是因為他缺少了有力的“外物”的輔助。

學習《石鐘山記》,課堂上我讓學生進行探討,蘇軾為什么發出“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的感慨?聯系作者生平經歷,學生不難找到答案。文章寫于元豐七年六月,蘇軾由黃州團練副使調任汝州團練副使之時,此時已經經歷了七年漫長的謫居生活。當年蘇軾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而遭到排擠,心中有所郁結,途經石鐘山時,心有所感便寫下了此文。蘇軾人生跌宕起伏,如果當時的統治者能多一些“目見耳聞”,少一點主觀臆斷,也不至于“烏臺詩案”的發生,蘇軾的人生也不至于如此的慘痛。蘇軾用耳聞目睹的事實推翻了李渤之說,最后提出“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的觀點不正是他多年來郁積的不平之氣的發泄嗎?

2.解析謎團,探究背景

宋代散文為何充滿理趣之美?我沒有直接告訴學生答案,而是讓他們自己去探究。學生開展課題研究,查閱了相關資料,問題迎刃而解。發現這與宋代的文化環境密切相關。宋代是一個充滿思辨色彩的理性化時代,以程朱理學為代表的儒學復興,其最重要的意義體現在對儒學思想價值體系的重新認識和發現上,宋代的知識分子不僅是儒家經義的闡釋者,同時還是其思想和主張的實踐者。表現在文學創作上,便是其強烈的社會政治意識、對人生的深刻思索和對國計民生的強烈關注。因此,文學對于宋人來說,已不再是窮困中的一種撫慰,聞達時的一種點綴,而是與他們濃烈的社會政治意識緊密地交融在了一起。宋代讀書人已自覺地擔當起了社會責任,他們不再是中國傳統文人所秉持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對他們來講,即使窮也要兼濟天下,歐陽修、蘇軾、王安石等就是其中的代表。

自主探究,讓學生對宋代理趣美有了更深入透徹的理解。

三、涵泳教材理趣之美

1.由課內到課外,領悟理趣之美

教材只是一個例子,更多的則需要學生自己去發現,去品味,教師重在引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學會自主探究,沉浸文本之中反復吟詠領悟理趣之美,從而獲得審美享受,這比教師單純的講授要有趣得多。

如學了蘇軾的《前赤壁賦》,推薦讀他的《超然臺記》;

學了蘇轍的《黃州快哉亭記》,推薦讀他的《武昌九曲亭記》;

學了王安石的《游褒禪山記》,推薦讀曾鞏的《墨池記》,張耒的《進學齋記》……

從課內到課外,大量宋代散文的研讀,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了自我學習的基本能力,久而久之,提升了學生的核心素養。

2.由文學走向生活,參悟人生真諦

學習宋代散文,不僅要喚起學生探究的動力,還要激發其對生活的熱情,讓他們更加熱愛生活,熱愛學習。

蘇軾一生歷盡坎坷,是什么力量支撐著他從人生低谷一次次走出,達成了生命的升華?從他的作品中去尋找答案:在前后《赤壁賦》中,蘇軾完成了自我對話,進行了生命的反省與超越;《超然臺記》中“凡物皆有可觀”,“游于物之外”將“無所往而不樂”,這是他知足常樂、超然達觀的人生態度的體現。超然物外顯示了子瞻曠達之本色。

蘇轍在《武昌九曲亭記》,“蓋天下之樂無窮,而以適意為悅”,啟發學子:人生多崎嶇,當遇到不順時,不怨天尤人,積極面對生活,才能走出陰霾。

古人何以好學不已?《進學齋記》中作者以“觀天地之道,察萬物之理,以究道徳之微妙,未始有頃刻之休,是故其徳日進而不可止”來警戒勉勵自己勤于進學,表現了他人生的志趣和理想,也啟發后人“生命不息,學習不已”。

學習宋代散文,參悟理趣,參透人生,增長智慧,獲得教益。這樣當面對人生種種不如意時,就能自覺走出困境,達觀生活。思想人格日趨成熟,走向成熟與圓融的人生境界。

宋代散文,充滿了理趣之美。在探究理趣美中,要將核心素養的培養融于課堂,并延伸到生活,讓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得以有效提高。

在今天這個功利化的時代,讀一讀宋代散文,這些美文如清泉般,潤澤你的心靈,啟迪你的思想。讀宋代散文,品理趣之美,提升語文素養,永葆生命的豐盈與鮮活。

參考文獻:

[1]古文觀止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12.

[2]唐宋八大家散文.北京出版社,2006.7.

[3]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

[4]康震.康震評說蘇東坡.中華書局,2008.1.

顧秋鳳,上海市奉賢區曙光中學教師。

猜你喜歡
理趣赤壁賦蘇軾
節錄蘇東坡《前赤壁賦》
千江有水千江月——《赤壁賦》任務學習
從善如流
蘇軾“吞并六菜”
蘇軾吟詩赴宴
蘇東坡《前赤壁賦》
理趣課堂:有意思與有意義
“理趣”是一個怎樣的概念
理趣理念的提出與優化
蘇軾發奮識遍天下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