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束化延續性護理模式對肺癌患者院外希望水平及癌性疲乏和生存質量的影響分析

2019-08-30 03:13林小梅
總裝備部醫學學報 2019年4期
關鍵詞:癌性延續性組間

林小梅

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康復醫院 福建福州 350003

福建省康復產業研究院 福建福州 350003 福建省康復技術重點實驗室 福建福州 350003

肺癌是臨床治療中常見的惡性腫瘤疾病,具有發病率高與死亡率高的特點。隨著臨床治療技術的不斷發展,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已經有所提升,但是在聯合化、高強度化的臨床治療方案影響下,肺癌患者出現的癌性疲乏也會成為患者生存質量及軀體功能的影響因素[1]。為促進肺癌患者護理服務的優化,集束化護理與延續性護理等多種護理手段已經開始應用于臨床護理[2]。本次研究旨在結合肺癌患者護理情況,分析集束化延續性護理模式對患者院外希望水平、癌性疲乏及生存質量的影響進行分析。

1 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期間選取的研究樣本為為2017年2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64 名肺癌患者。納入標準:①經臨床診斷,確診為肺癌者;②未發現癌細胞復發、轉移者;③知情同意,自愿參與本次研究,且簽署知情協議者。排除標準:①存在嚴重認知功能障礙者;②血液性疾病患者及急性感染者;③合并嚴重腎功能障礙者[3]。根據研究需要,入選患者中的82 名患者編入實驗組,82名患者編入對照組。實驗組男性例數43例,女性例數39 例,年齡在51-76 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0.7±5.8)歲。對照組男性例數44 例,女性例數38 例,年齡在50-7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0.6±5.7)歲。經檢驗,實驗組、對照組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 >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護理內容以化痰護理、鎮痛護理、心理護理、運動護理、出院加護制定、出院指導及定期電話隨訪等內容。

實驗組采用集束化延續性護理干預手段,具體措施如下:(1)健康教育:護理人員在患者入院后為其講解肺癌的發病機制,后并發癥發生情況及治療情況等信息,并會向患者及患者家屬講解癌性疲乏的表現及產生原因,讓患者及患者家屬對癌性疲乏的影響有所了解,以便讓患者積極應對癌性疲乏。(2)功能鍛煉:功能鍛煉實施期間,護理人員為患者提供呼吸體操、腹式呼吸與縮唇呼吸的方法,并會為患者提供與上述內容有關的影響資料。護理工作實施期間,醫護人員也會讓患者注重步行鍛煉、爬樓梯鍛煉及太極拳鍛煉等功能鍛煉活動。(3)延續護理:延續性護理服務實施期間,護理人員利用電話隨訪、病友會交流活動、網絡指導及視頻健康教育等形式,為患者提供延續性護理服務。醫護人員在延續性護理服務實施期間,也會給予患者飲食指導。飲食護理實施期間,醫護人員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調整飲食護理方案,并會借助微信、QQ 群及手機短信等渠道,讓患者了解調整后的食譜內容。(4)運動指導:在注重患者常規功能鍛煉的基礎上,護理人員利用電話隨訪、QQ 交流群等渠道詢問患者訓練情況,發揮監督作用。護理期間定期開展功能鍛煉知識講座,讓患者分享自己的的鍛煉心得,在功能鍛煉知識講座實施期間,醫護人員也會從運動強度、運動方式、運動時間及注意事項等方面入手,為患者提供指導。(5)心理指導:醫護人員利用電話隨訪、上門隨訪等方式,了解患者的病情、心理狀況及身體狀況。護理人員也會在了解患者內心想法的基礎上,給予患者一定的心理支持,行業會借助病友交流會等活動,幫助患者化解自身的不良情緒。

1.3 觀察指標

實驗組、對照組護理前后的院外希望水平、癌性疲乏指標評分與生存質量評分。

1.4 統計學處理

利用SPSS21.0 軟件開展統計學處理,院外希望水平、癌性疲乏指標評分與生存質量評分服從正態分布,用(±s)表示,實驗組、對照組的組內比較與組間比較均采用t 檢驗,如P <0.05,表示組內差異或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院外希望水平

實驗組、對照組護理前的院外希望水平無明顯差異(P>0.05)。實驗組護理后的院外希望水平評分優于護理前(P<0.05)。對照組護理后的院外希望水平評分優于護理前(P<0.05)。實驗組護理后的評分優于對照組,見表1(P <0.05)。

表1:實驗組、對照組護理前后的院外希望水平(±s)

表1:實驗組、對照組護理前后的院外希望水平(±s)

組別 時間 親密關系 積極態度 積極行動實驗組 護理前 11.1±1.2 10.7±1.2 10.1±1.3護理后 17.4±0.5 16.4±0.3 17.5±0.4對照組 護理前 11.2±1.3 10.8±1.1 10.2±1.4護理后 15.8±0.2 14.1±0.4 14.9±0.3實驗組組內 t 43.884 41.729 49.267 P 0.000 0.000 0.000對照組組內 t 31.670 25.531 29.725 P 0.000 0.000 0.000護理前組間 t 0.512 0.556 0.474 P 0.609 0.579 0.636護理后組間 t 26.905 41.655 47.088 P 0.000 0.000 0.000

2.2 癌性疲乏指標

兩組患者護理前的癌性疲乏指標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護理干預實施后,實驗組護理后的癌性疲乏指標評分優于護理前,對照組護理后的癌性疲乏指標評分優于護理前,兩組的組內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實驗組護理后的癌性疲乏指標評分低于對照組,兩組的組間差異較為顯著(P <0.05),見表2。

表2:實驗組、對照組護理后的癌性疲乏指標(±s)

表2:實驗組、對照組護理后的癌性疲乏指標(±s)

組別 時間 癌性疲乏指標實驗組 護理前 6.8±1.1護理后 2.7±0.4對照組 護理前 6.9±1.2護理后 4.3±0.8實驗組組內 t 31.720 P 0.000對照組組內 t 16.325 P 0.000護理前組間 t 0.556 P 0.579護理后組間 t 16.198 P 0.000

2.3 生存質量評分

實驗組、對照組護理前的生存質量評分無明顯差異(P >0.05)。實驗組護理后的生存質量評分較護理前有明顯改善(P<0.05),對照組護理后的生存質量評分較護理前有所改善(P<0.05)。同對照組相比,實驗組護理后的生活質量評分相對較高(P <0.05),見表3。

表3:實驗組、對照組的生活質量評分(±s)

表3:實驗組、對照組的生活質量評分(±s)

?

3 討論

受人口老齡化、環境惡化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肺癌的發病率已呈現出上升趨勢[4]。在高強度的治療方式下,患者所表現出的癌性疲乏不僅會給患者的生存質量帶來不利影響,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患者的治療依從性[5]。

集束化護理干預手段是腫瘤患者及心腦血管病患者護理過程中常用的護理方式。延續性護理可以讓護理人員為患者提供持續化的護理服務。本次研究的研究結果表明集束化延續性護理干預可以讓患者的院外希望水平評分、癌性疲乏指標評分及生存質量評分得到明顯改善。

綜上所述,集束化延續性護理干預在肺癌患者護理中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

猜你喜歡
癌性延續性組間
癌性爆發性疼痛評估與護理的研究進展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延續性護理對宮頸癌患者術后康復的影響
惡性腫瘤患者癌性疼痛的護理研究進展
復方血栓通膠囊對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局部血流及微炎癥反應的影響觀察
延續性動詞和非延續性動詞的用法解讀
磁共振高b值彌散加權成像在篩查前列腺癌中的應用價值探討
要背溝,不要“虎背熊腰”
結核性腹膜炎與癌性腹膜炎的CT鑒別診斷分析
體育特長生訓練方法淺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