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情護理對老年抑郁癥患者抑郁情緒及生活功能的影響

2019-08-30 03:13練如茵
總裝備部醫學學報 2019年4期
關鍵詞:共情護理人員研究組

練如茵

龍巖市第三醫院 福建龍巖 364000

無論是青年,還是老年,均會發生抑郁癥,隨著我國老年人口的急劇加重,老年抑郁癥發病率越來越高,現已成為我國重要的社會公共衛生問題[1-2]。李華英等[3]人指出,在老年抑郁癥患者護理當中加入共情護理理念,可獲取最佳護理效果。為此,本文以我院老年抑郁癥患者為例,輔以共情護理,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已取得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現對我院2018年4月~2019年2月期間接診的老年抑郁癥患者予以研究,共76 例,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38 例,男20/女18,年齡60~87 歲,病程1~15年。研究組38 例,男22/女16,年齡58~86 歲,病程2~16年。

診斷標準:以《中國精神疾病防治指南》[4]為依據,①日常生活興致缺乏,甚至喪失;②精神力無法集中,甚至伴發持續性困乏感;③動作遲緩,易發脾氣;④思維能力降低;⑤對自身評價低,偶有自責感/愧疚感;⑥伴睡眠障礙;⑦食欲不振,體重輕,性欲低;⑧時常產生自殺念頭。

入選標準:①符合上述診斷標準;②無濫用藥物史、嗜酒;③知曉研究,自愿參加。

排除標準:①存在認知及智力障礙;②合并軀體性疾病、肝腎功能不全、惡性腫瘤、自殺傾向;③參與其他試驗研究。

1.2 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即評估患者具體病情,安排舒適病房,同時對其進行入院宣教,另外,聯系醫生,按醫囑,建立靜脈通路,合理用藥,與此同時,提供健康飲食指導、生活干預等措施。

研究組:行共情護理,如下:(1)組織培訓,以授課結合操作演示形式,不定期組織培訓,要求護士參與,學習關于共情護理相關知識,如共情理論、認知理論、溝通理論、人性關懷理論等,結合循證醫學知識,確定文獻資料,編制《精神科共情護理臨床實施指導手冊》,確保護士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共情護理理論知識及技能。(2)護理內容,①積極傾聽,作為共情的首要條件,全神貫注傾聽患者講話,適當點頭、眼神示意,或使用“嗯”“然后呢”等鼓勵性言語,能夠增強患者共情的反應;②換位思考,以患者的頭腦、眼睛感知及體驗內心、外部的世界,同時站在患者角度考慮問題,站在患者立場體會他們的不幸,如“是傷心還是絕望”等;③信息整理,與患者交流期間,收集、整理信息,剖析患者心理狀況及實際需求,進一步理解患者,體驗患者的感受及情感;④信息反饋,通過非語言、言語等行為對患者作出反應,如通過“你說……是嗎?”、“我感覺到你……”等形式逐步引導患者進一步思考自身感受;⑤共情體驗,從患者的表情、動作、言語等方面收集、分析其反饋信息,以提高患者心理認知能力。

1.3 觀察指標

使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74(GQOL-74)評估兩組抑郁情緒、生活質量,HAMD 評分以17 分為臨界值,分值越高,抑郁愈重;GQOL-74 評分以100分為總分,分值越高,生活質量越高[5-6]。

1.4 統計學處理

以統計學軟件SPSS24.0 為工具,計量資料行t 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兩組HAMD 評分、GQOL-74 評分進行比較:護理后,研究組HAMD 評分低于對照組,但GQOL-74 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對比差異顯著(P <0.05),見表1。

表1:對兩組HAMD 評分、GQOL-74 評分進行比較(±s)

表1:對兩組HAMD 評分、GQOL-74 評分進行比較(±s)

組別(n =例數)HAMD 評分 GQOL-74 評分對照組(n =38)16.70±2.95 70.45±6.15研究組(n =38)10.13±2.37 80.37±6.25 t 值 10.703 6.974 P 值 0.001 0.001

3 討論

共情,是患者與護理人員之間溝通的平臺,作為一種良好的溝通技巧,共情可以作為建立良好護患關系的切入點,促使護理人員正確運用共情護理,即護理人員在實際工作當中,更好地了解、掌握患者真實感受,給出一系列具有個體化、針對性等特點的護理服務干預措施,為良好護患關系的建立及發展奠定基礎。周蕊妮[7]、李峰[8]、馬麗影[9]等多項研究已證實,加強抑郁癥患者護理干預措施對其預后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本組結果“表1”顯示,較對照組而言,研究組HAMD 評分明顯降低,但GQOL-74 評分增高,和文獻[10]結果相符,表示共情護理對患者抑郁情緒、生活質量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原因如下:①共情護理,可減輕患者心理負擔、精神壓力,以及幫助患者脫離困境當中的孤獨感,進而增強治療信心,提高康復效果;②以往研究指出,得到別人的認同,可減輕焦慮情緒。而共情護理的應用,能夠有效消除患者焦慮心理;③共情護理,一方面增強患者內心安全感,另一方面提高護理人員共情層次,使其感受更加準確,進而深入理解患者,促使患者得到更具有針對性的幫助,以達到增強患者心理安全感、生理舒適度;④共情護理,能使患者感到被重視,進而提升個人價值感,增加正性激素的分泌,以保證整體康復效果。

總之,老年抑郁癥患者采用共情護理后,心理狀況、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改善,值得宣傳、推廣。

猜你喜歡
共情護理人員研究組
發現高潛人才:共情與謙卑
共識 共進 共情 共學:讓“溝通之花”綻放
探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隔離病區護理人員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響因素
立體幾何單元測試題
縣域教師培訓管理中如何實現共情
幼兒共情能力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護理管理者如何保護和調節護士的身心健康
護理人員獎500被批“寒酸”
2019屆高考數學模擬試題(一)本刊試題研究組
重癥監護病房護士的壓力源分析及應對方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