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鼻喉科住院患兒心理反應及護理措施

2019-09-10 07:22顧月
健康科學 2019年2期
關鍵詞:耳鼻喉科

顧月

摘要:目的:分析耳鼻喉科的患兒在治療疾病過程中的心理狀態,針對這些心理情況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觀察護理后的效果,為提高對患兒的護理質量提供參考。方法:選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本院耳鼻喉科接受治療的患兒70例作為研究對象,觀察患兒的心理反應并積極采取科學的護理干預,并將護理前和護理后的效果進行對比。結果:護理之前,70例患兒中有37例受心理作用的影響,不能順利的配合醫生的治療,只有33例患者可以聽從醫生的建議,依從率為47.14%;護理后有63例患兒能夠主動聽從醫生的治療建議,配合相關工作,依從率為90%;患兒在護理前、后的依從率比較差異明顯(p<0.05)。經分析,耳鼻喉科患兒在就診時的主要心理問題有對疼痛的恐懼、對治療效果的擔心、安全感缺失、拒絕交流等。結論:耳鼻喉科的患兒在治療時普遍存在心理問題影響病情的診治,不利于身體恢復,醫護人員要針對不同的心理采取科學、合理的護理方法,疏導患兒的不良情緒,增強患兒對醫護人員的信任和依從性,幫助患兒接受正規的治療,促進其身體康復。

關鍵詞:耳鼻喉科;住院患兒;心理反應

兒童對于醫護人員來說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年齡小,認知能力較差,對家屬有較強依賴性,在治療時容易出現緊張和恐懼的心理,抵觸醫生的治療行為,給治療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因此,對患兒心理進行揣摩并采取科學的護理對策,降低心理因素的影響,對提高患兒的依從率,改善治療效果有重要作用。本文選取了本院耳鼻喉科的70名患兒進行心理反應的研究,探討護理行為的作用,具體內容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本院耳鼻喉科接受治療的患兒70例作為研究對象,男32例,女38例,患兒年齡在3歲至11歲之間,平均年齡(6.52±3.13)歲;患兒體重在15.1千克至42千克之間,平均體重(28.62±11.3)千克。疾病類型分布情況為:中耳炎患者10例,外耳炎患者6例,聽力受損患者5例,鼻竇炎患者7例,扁桃體炎患者15例,腺樣體肥大患者7例,慢性鼻炎患者8例,慢性咽炎患者12例。

1.2方法

觀察患兒對醫護人員的配合度和對醫護人員叮囑的服從程度來判定其心理反應:依從性良好是指患兒沒有哭、鬧等反抗情緒,能夠積極的配合治療要求,以醫護人員的交流親切友好。依從性一般是指患兒對治療感到恐懼和害怕,有抵抗的情緒,但是行為上可以服從醫護人員要求,能進行有效的溝通。依從率差是指患兒的反抗情緒激烈,不能服從醫護人員的建議,不能與醫生交流,使治療無法進行[1]。了解了患兒的心理狀態之后,通過積極的護理行為干預,緩解患兒的不良心理因素,增強與醫護人員的配合度,保障治療工作的順利進行。

1.2.1嬰幼兒的心理反應及護理

嬰幼兒的心理比較脆弱,自控能力差,對治病感到恐慌,容易哭鬧。家長及護理人員對待嬰幼兒要有耐心,通過親切的話語鼓勵患兒,輕撫患兒進行安慰,或者給患兒講故事、玩游戲來轉移他們的注意力[2]。同時,患兒在治療之前的情緒往往比較激動,不配合家長的叮囑和醫生的建議,還會出現反抗的行為拒絕治療,家屬或者護理人員要對患兒進行鼓勵和暗示,以其他聽話的孩子為榜樣,還可以通過給予他們感興趣的獎勵引導他們配合治療。

1.2.2患兒家長的心理反應及護理

患兒在家庭中處于非常重要的位置,由于患兒是家庭的希望,而且患兒本身太弱小,因此家屬對患兒的情況特別關切,在就診時過度擔心情緒焦躁,面對患兒的哭鬧有心理壓力,情緒容易激動,對醫護人員的行為常常要求較高甚至挑剔。醫護人員面對患兒家長,首先要理解他們的心情,與他們交流時注意言語要溫和,尊重他們的意見,給他們介紹疾病的相關知識和治療方式,建立友好的護患關系,獲得他們的支持,與家屬相互配合引導患兒接受治療。

1.2.3少兒的心理反應及護理

少兒已經接受學校的教育,有了一定的認知能力,理解生病需要進行治療的道理,能較好的配合醫生的叮囑[3]。但是,少兒的自控能力較差,活潑好動,好奇心重,而且有一定的思維能力,當不接受醫生的治療行為時,雖不會像幼兒那般哭鬧,但會隱瞞自己的情緒偷偷放棄治療。比如,在家長不注意的情況下把藥物扔掉等。家長或者醫護人員針對少兒的心理狀態,要加強對少兒的監護力度,同時與他們建立有效的溝通,告訴他們不按照醫囑治療會產生嚴重的后果,引導他們認真的接受醫生的建議。同時,可以通過講故事或者看書的方式讓他們安靜下來,保持穩定的情緒。

1.3觀察指標

觀察70例患兒在護理前、后對醫生依從率的變化。

1.4統計學方法

選用SPSS19.0軟件對所選患兒的心理變化情況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 ±s)表示,護理前、后的相關數據對比用t檢驗,p<0.05代表差異明顯有統計意義。

2、結果

2.1患兒的心理反應:耳鼻喉科患兒的主要心理問題有對治療的恐懼、對疾病狀態的恐慌、安全感缺失、溝通困難等。

2.2護理前、后患兒依從率的變化

護理之前,70名患兒中有33名患兒可以聽從醫生的建議配合治療,依從率為47.14%;護理后,有63名患兒能夠主動聽從醫生的治療建議,配合相關工作,依從率為90%;護理后的依從率明顯提升,與護理前比較差異明顯(p<0.05)。

3、結論

耳鼻喉科的患兒身體承受力較差,年齡較小,容易受到心理因素的影響不配合治療,護理人員要采取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對其心理問題進行疏導,提高患兒的依從率,幫助患兒積極接受治療。

參考文獻:

[1]董慧鳳.耳鼻喉科患兒主要心理反應與護理管理措施[J].中醫藥管理雜志[J].2016,24(17),118-119.

[2]張若萍. 耳鼻喉門診患者疾病分析及心理護理對策[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6, 3(15):3092-3093.

[3]丘偉連. 耳鼻喉科門診患者疾病心理分析和護理[J]. 中國醫學工程, 2015(5):130-130.

猜你喜歡
耳鼻喉科
基于ERAS的綜合護理干預對耳鼻喉科手術患者康復的影響
耳鼻喉科實習護士帶教經驗與體會
你得了“暈屏癥”嗎?
功能性內窺鏡鼻竇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的臨床分析
耳鼻喉科圍術期患者實施健康教育的體會
循證護理在耳鼻喉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探討
病例教學法在耳鼻喉數學中的應用
DO you suffer from“Cybersickness”? 你得了“暈屏癥”嗎?
基于患者病例特征的耳鼻喉科護理分析
健康快車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