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關系研究

2019-09-10 07:22徐敬龍李東旭
北方論叢 2019年2期
關鍵詞:治國理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徐敬龍 李東旭

[摘要]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都是博大精深的思想體系,后者是前者創立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源泉,起到滋養孕育的作用;前者則繼承發展了后者,并進行創新、激活和重塑。二者之間存在孕育傳承實踐、發展創新升華、活化重塑融匯的辯證統一關系。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自我革新、自我升華的典型代表終將在未來的歷史進程中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匯,成為貢獻給中國文明、世界文明的最新的文化碩果。

[關鍵詞]習近平;治國理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中圖分類號]A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3541(2019)02-0020-05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一系列關于治國理政的講話和文稿,逐漸形成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思想是新時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是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的根本指針,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最新發展的主要代表和動力源。由于這一思想是在著眼于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的治國理政過程中形成的,并且主要是在黨的十八大后集中提出的,所以,本文仍以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為基本范疇展開其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分析和研究。顯而易見,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不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實踐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的產物,而且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浸潤孕育的結果,這不僅體現在其對古詩詞、經典格言等文獻的引用,還體現在其治國理政思想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立場、原則、思想、邏輯、理念、哲學等方方面面精髓的闡發、運用和高揚。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9月召開的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會上強調,中國人民的理想和奮斗,中國人民的價值觀和精神世界,始終深深根植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沃土之中,同時又是隨著歷史和時代前進而不斷與日俱新、與時俱進的?!安┐缶畹闹腥A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m(pl64)。由此可見,習近平總書記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意義作用的認同高度和重視程度。因此,厘清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辯證關系,促進二者更積極、更和諧的發展是具有極其重要的政治、文化、理論的價值和意義的。

本文主要以黨的十八以來的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獻和部分黨的十八大以前的執政論述作為研究的基礎材料,對其中的治國理政思想及其邏輯進行研究梳理,嘗試著揭示二者之間的辯證關系。當然,由于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均屬于系統宏大、內涵豐富的思想體系,并且二者之間存在時間、范疇、邏輯等一系列的復雜聯系、區別及相互作用,限于筆者學識,在分析中難免存在不妥之處,請方家批評指正。

一、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的核心內容、邏輯理路及實踐活力

由于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涉及政治、經濟、外交、軍事、文化、生態等方方面面,是—個巨大的、豐富的思想體系,具有極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所以,對其理解和把握應該從精神邏輯理路的角度上進行,不宜僅限于對習近平總書記的具體論述的概括、堆砌而忽略這些論述所包含的精髓實質和內在聯系。

對于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國內學者進行了大量的研究闡釋,學術界普遍認為,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是“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主線,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奮斗目標,以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為重要方略,以‘五大發展理念’為思想指南,以‘五位一體’發展布局為總布局,以推進國防和軍隊建設、構建新型國際關系為強軍戰略和對外戰略,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為根本落腳點”[2]bW。再加上后來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8個明確”“14個堅持”,應該說基本概括了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總體內容和構架,但這一概括在內容及精神上的邏輯性卻需要進一步予以厘清展示。

筆者認為,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的邏輯為:第一,是目的,也就是最基本的方向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基本發展原則立場,即為人民服務。第二,是路線,即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執政道路,高舉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旗幟為精神原則。這個路線的選擇是基于以人民為中心的基本目的而來的,因為共產主義、社會主義就是為人民服務的思想體系。第三,是依靠和保障力量,即黨的領導。只有堅持和全面加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保證社會主義事業的興旺發達,人民當家做主基本利益的實現。第四,是強國方略和精神重塑,即在政治策略上加強黨的領導和反腐敗斗爭、改革強軍,在精神意志上充分調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精神、紅色基因、民族復興”等精神元素,凝聚中華民族的斗爭意志,增加人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以“四個意識”“四個自信”“五大發展理念”“四個全面”為執政抓手,構建“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全面建設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第五,是擘畫中華民族和中國未來在自己發展中歷史及全球中的格局和戰略定位。在內政上,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是戰略號召,中國夢、兩個一百年是戰略規劃,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戰略愿景和持續的動力泉,實現了對中華民族和中國在新時代發展的自我定位;在國際上,以“一帶一路”倡議、“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和而不同”的外交理念、維護和推進全球貿易投資自由化、全球治理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人類終極指引,形成中華民族和中國在全球發展布局中的戰略定位及力量牽引。這樣,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便將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有機地統籌起來,由內而外構建了一整套治國理政思想體系。顯然,這個思想體系的根基在內政,其影響則貫穿于中國的內政外交乃至整個人類發展大勢。這樣,習近平總書記的治國理政從頂層設計、戰略部署和具體措施等多個層次,涵蓋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各個方面,涉及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等各個領域。各個方面環節緊密關聯、相互呼應呈現出明顯的體系性、邏輯性、戰略性特征,是一個具有極大辯證性、發展性、立體性和開創性的思想邏輯系統,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最新體現。需要指出的是,這一思想體系在辯證、恢宏的基本面的基礎上,凸顯出剛健事功有為的積極進取精神,大幅調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剛健因素,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從重精神層面的“柔”的理解形態轉換到多現實層面、實踐層面的“硬”的行動形態,將民族文化的重向內的精神追求更多地轉換為向外的戰天斗地的實踐豪情,從而實現理論解釋世界到實踐改變世界的哲學邏輯的革命飛躍。

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和精髓

一般認為,文化有廣義和狹義之分?!蔼M義的文化僅指與政治、經濟相并列的精神活動及其產品。廣義的文化是指與自然相對立的具有屬人性質的一切活動及產物,涵蓋了物質的、制度的、精神的各個層面,即人類的一切活動及其結果都是文化”[3](pZ0。邏輯上,前者從屬于后者,也就是狹義文化相當于廣義文化的深層結構——精神層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巨大的寶藏和系統,其中包含豐富的思想和智慧,需要我們認真虛心地進行學習繼承和發展。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概念而言,雖然可以用廣義和狹義的方式進行理解,但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實踐歷程來看,廣義、狹義往往混成一體、融匯發展,具體言之則多傾向于狹義的理解。統而言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自身生存發展領域范圍內,適應時代要求而獨立創造出來的先進的社會發展活動產物,它是中華民族在世代相傳中積淀下來的物質的、制度的、精神結晶,在現實中多以精神層面的理解為主。具體說來,應該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從時空上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應當是包含當下之前所產生的所有中華民族所創造的優秀文化。在時間上說,可分為古代、近代和現代文化,每一時期的文化都是對上一時期文化的傳承與革新,而新出的或外來的文化則隨著時間的流動,以及漢化過程而被納人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范圍內。就此角度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與中華民族的情感思維、價值取向、行為方式、習慣風俗等密切聯系的,在改革開放之前的中國歷史上所產生的一切中國文化的精華部分。在空間上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不僅僅是局限在中國,甚至日、韓、東南亞乃至散布在世界各地的華人群體也有重要的文化余緒,盡管這種余緒可能南轅北轍、似是而非、張冠李戴,但就其積極的因素來說,都不可避免地要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聯系起來。特別是隨著中國再次崛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世界的影響日趨擴大,其空間的延展性更加明顯。所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盡管絕對主體是存在于中國,但在海外華人地區也有其存在形態和市場則是無疑的。這個時空是在中華民族生息繁衍的歷程中的時空,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發展壯大流傳澤被的時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是在這個時空中層累積淀而成的。

2.從內容上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僅包含先秦諸子百家爭鳴、兩漢經學、隋唐儒釋道三教,到宋明理學心學,以及清代的考據學等以儒家思想為主的經典傳統學術文化,還廣涉藝術、醫學、服飾、建筑、飲食、宗教、法律、文學等諸多物質的、制度的、精神的各個層面,包括古往今來以漢民族為主體的全體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及活動,是廣義上的一種理解。但僅就狹義的文化內容說,則主要有九個方面的精髓:一'是提倡以終身進德為利人之本的崇德精神,是個體、社會、國家的精神內涵;二是追求圣賢人格,向往君子風采,也就是儒家思想所倡導,人們應該追求向往的道德典范;三是推崇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拒絕消極屈從天命,教人自強不息,重視發揮人的主觀能精神;四是重視自然、社會及家庭等此岸世界的秩序建構;五是學術思想上的兼容并包的精神,具有開放融匯的博大胸懷;六是重史學敘述,以史為國運族脈之本,以史修身蓄德,以史為鑒,培育人民的家國民族情懷;七是多彩的文化藝術追求境界,提高個體的主體性價值認知;八是重視和合精神,雖主要講求“和”,但也研究“斗”,文武兼備;九是推崇天下太平大同的政治理想,探索構建人人各得其所,少有所長,壯有所用的終極理想社會。

3.從邏輯理路上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自成體系,形成一套個體、家庭、社會、國家、天下的邏輯結構理路,同時又兼收并蓄、開放并包,從而成為具有極強生命力的文化類型。一是在世界觀上明確了以國家社會家庭個體的此岸世界、世俗社會和人世精神為主的文化框架;二是從生存發展實踐上依托文武兼具、知今溯往的生存策略和和諧共生“和合”精神,具有極強的生命力、吸納力和融合力;三是追求公平和諧的大同世界夢想和個體圣賢通達的主體價值判斷,為個體提供了存在和發展的現實平臺;四是兼容并包的文化格局和大同世界的包容胸懷,奠定了開放革新的文化根基。需要指出的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經世致用的思想是其中最具實踐力的力行思想,也就是顧炎武之言曰:“孔子刪述六經,即伊尹、太公救民水火之心,故曰:‘載諸空言,不如見諸行事?!边@種思想強調與實踐的聯系,在很大程度上保證和持續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唯物主義底色,擺脫了宗教迷狂,奠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科學理性基礎。

4.從現實意義上看,這種中華民族所創造的、接受的、實踐的有利于自身不斷發展壯大的傳統文化都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當然這個范疇中,哲學、思想制度等精神層面內容占據了重要位置。這種文化成果由于其符合中華民族的生活實際,具有極強的穿透力和生命力,以至于成為中華民族的規律性認同,起到了推動社會歷史發展和凝聚中華民族的積極作用。

由于習近平總書記的治國理政思想是立體的、全面的、總體的一種思想體系,而且是涉及人類發展命運的思考,在很大程度上超越文化層面的廣狹義界限并具有極強的統攝性,因此,本文在研究中以狹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兼采廣義內涵進行論述進而對兩者關系進行厘清剖析,借以展現兩個思想體系的互動、激發和演化。

三、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關系

應該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的來源、基礎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之江新語》《擺脫貧困》《干在實處走在前列——推進浙江新發展的思考與實踐》,到《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等一系列文獻著作都蘊含豐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神,涵蓋了愛國修身、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崇德重義、大同、和合、民本、正義、廉政等多個方面元素,至于有關生態環境、法律建設、政治布局、外交戰略等具體施政綱領及設想也無不具有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內涵。習近平在浙江省任職期間,曾在《浙江日報》“之江新語”專欄發文指出:“文化的力量……總是‘潤物細無聲’地融人經濟力量、政治力量、社會力量之中,成為經濟發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導航燈’、社會和諧的‘黏合劑’?!盵4](p'149)顯然,習近平十分了解文化在政治、經濟、社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有意識地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最大限度地運用到治國理政的實踐中,在繼承發展、創新升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又對其進行重塑和激發活化并最終融匯一體走向將來,從理論到實踐、從過去到未來、從繼承到發展、從對立到統一,從孕育到重塑,呈現出清晰的辯證統一的邏輯路徑和揚棄過程。

1.孕育傳承實踐。馬克思指出:“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并不能隨心所欲地創造,并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造?!盵5](p603)2014年2月24日,習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挖掘和闡發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做好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把繼承優秀傳統文化又弘揚時代精神、立足本國又面向世界的當代中國文化創新成果傳播出去。顯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產生的來源、條件和基礎,其在“既定的”“過去承繼下來的”狀態下滋養孕育著后者,后者反過來也對前者進行了傳承實踐。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在不同場合闡述治國理政理念時經常引用“治國先治吏”“郡縣治,天下安”“理國要道,在于公平正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經典古語,體現了對中國古代治國理政歷史經驗的潛心學習、傳承,并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所以,他說:“為什么中華民族能夠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傳、頑強發展呢?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中華民族有一脈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質、精神脈絡?!盵6]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進一步指出:“一個國家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與這個國家的歷史傳承和文化傳統密切相關的?!绷暯娇倳洶牙^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明確置于其治國理政思想的突出位置了。習近平深刻意識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中華民族未來發展的重要作用和價值,高效汲取了其中的精華和養分并運用于實踐之中。比如,在生態環境治理問題上,習近平指出:“我們的先人們早就認識到了生態環境的重要性……焚藪而田,豈不獲得?而明年無獸。這些關于對自然要取之以時、取之有度的思想,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盵7](p209)并用“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等傳統文化精神詮釋了我國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顯而易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滋養孕育了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而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又傳承和實踐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

2.發展創新升華。馬克思主義認為:“新事物是在舊事物的‘母體’中孕育成熟的,它否定了舊事物中消極腐朽的東西,又保留了舊事物中合理的、依然適合新的條件的因素,并添加了舊事物所不能容納的新內容?!盵8](M1)應該說,盡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的基礎和源泉,但這一治國理政思想依然是一個從前者中更新出來的新事物,不論是“中國夢”“四個自信”“五大發展理念”等理論問題,還是“一帶一路”倡議、“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以及全球治理理念等執政實踐問題都是前所未有的,但無疑都是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礎上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成果,起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傳承革命文化、發展先進文化,努力創造光耀時代、光耀世界的中華文化”的作用[9]。這不僅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新概念新境界,還是人類政治理念及文化的新概念新境界,遠遠超出了近代以來的抽象思辨、狹隘的民族國家,以及地緣政治視野,提升了中國人和人類對自身及世界的發展認知水平,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乃至人類文化理念和哲學上的質變升華。這些開創性設計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天下大同”等思想具體化為中華民族的現實選擇和世界發展的藍圖擘畫,在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定性為“中國夢”這樣一個具有民族感召力的愿景引領中華民族的發展、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推動和提升了中國乃至人類世界的文明層級。當然,當我們而用歷史的眼光回望當下,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在歷史的長河中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一個重要階段環節、代表形態、方向引領的同時,其理論實踐探索則構成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自我發展和自我革新的路徑、過程和方向,升華了其中的精華,增強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活力,拓展了其在時空上和民族文化上的適應深度、廣度和跨度,呈現出一種發展創新升華引領的邏輯理路。

3.活化重塑融匯。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事業中,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間有著極為良性的互動,也就是活化激發和重塑融匯關系??陀^地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整體性、全面性、體系性、辯證性的文化系統。崇奉陰陽和諧,有柔有剛、有進有退、有虛有實,有大局,也有小我;既雅興詩詞歌賦,也崇尚金戈鐵馬;既能踐行實事,也會探討義理;既能積極有為,也有消極避世,只不過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和大勢中,為了生存和發展各有側重而已。但由于種種原因,近代以來,一般的歷史文化邏輯多片面地認為,中國的文化是“農耕文化”“黃色文明”,主張“守拙”“貴柔”,追求“無為”、清心寡欲,“遠人不服,修仁德以來之”,不尚武,是靜的、柔的、保守的、封閉的文明,缺少開拓意識和文化內涵。無疑這是一種對中華文化曲解的認知理念及定位,它極大地羈絆著中國及中華民族的國家戰略、發展態勢、處世方式和人生態度的設計和創新發展。對此,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則一掃這一陳腐偏見,深刻洞察到“以數千年大歷史觀之,變革和開放總體上是中國的歷史常態。中華民族以改革開放的姿態繼續走向未來,有著深遠的歷史淵源、深厚的文化根基”[9],這重新體悟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提煉發掘其中的積極主動、剛健豁達的精神并予以激發活化,恢復其固有的動能因素,將積極陽剛的文化精神作為矛盾性質的主要方面凸顯出來,適應了事物的發展邏輯規律,推進了中華民族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健康發展。同時,也在客觀上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合法性進行重新確認。習近平在治國理政中注重積極、有為、陽剛等動因素,堅持“歷史發展有其規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極被動的。只要把握住歷史發展大勢,抓住歷史變革時機,奮發有為,銳意進取,人類社會就能更好前進”[9]的觀點,順應歷史發展潮流,“加強全球治理、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抓住機遇、順勢而為,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發展……營造更加有利的外部條件,為促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髙事業做出更大貢獻”[9]。并強調,“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只有黨中央有權威,才能把全黨牢固凝聚起來,進而把全國各族人民緊密團結起來,形成萬眾一心、無堅不摧的鎊礴力量”[7](p2I)。堅持“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全面推進國防和現代化”,推進帶一路”倡議以及“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積極構建強軍、外交、全球治理等有為舉措,積聚和釋放中國精神及物質能暈,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能動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激活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動的因素,重塑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形象,校正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發展軌跡,進而更加深人地融人世界,駕馭世界、和諧世界,充分發揮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極作用。而在對自然科學的追求與重視上,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也一改中國傳統文化中對科技地位不夠突出的情況,將科技發展放在極其重要的位置,強調“核心技術一定要抓在自己手里”,科技發展“萬眾創新”,這一思路連同突出積極有為的動的理念一并又進一步重塑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形態和發展方向,重新煥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活力和影響力。必須強調的是,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是當代中國的文化碩果,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現實形態和內容,歷史地看,必將與當下我們所言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匯一體,成為新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和典型表現。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也將在一個很長的歷史時期內,與毛澤東思想等不僅是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典范,還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階段和有機組成部分,是所在歷史時期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向未來的重要一環。

概言之,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間存在辯證統一的邏輯關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的重要基礎源泉滋養孕育了后者,而后者則發展創新重塑升華了前者。在此過程中,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實現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展軌跡的優化以及對其積極性、合法性的重新確定,對其性質、形態進行重塑和優化,進而煥發出新的更強更久的文化生命活力。在繼承發展實踐的過程中,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又將在歷史進程中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杰出代表,最終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為一體,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自我革新自我升華典型表現,最終成為未來歷史長河中的新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達成二者的邏輯性遞進和歷史性和解,進而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中國文明、世界文明貢獻的最新的文化碩果。

[參考文獻]

[1]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王學儉,阿劍波.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研究述評[J].社會主義研究,2017(1).

[3]鄭廣永.由狹義、廣義文化觀到新文化觀兼論文化觀——兼論文化觀與唯物史觀的關系[J].學習與探索,2003(1).

[4]5習近平·之江新語[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EB/OL].新華網,ht-tp://www.xinhuanet.com/2015—10/14/c_l116825558.htm.

[7]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M].北京:外交出版社,2017.

[8]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9]習近平: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EB/OL].新華網,2018-12-18.

猜你喜歡
治國理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治國理政的新成就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教育途徑探討
習近平治國理政的歷史使命及其核心地位
習近平“治國理政”集中研究的最新成果
習近平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整體架構
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思考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政教育機制研究
關于大學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思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宗教篇如何布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