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路徑探析:基于三產融合的視角

2019-09-10 07:22沈月張佳琪
北方論叢 2019年2期
關鍵詞:農業發展農村經濟鄉村振興

沈月 張佳琪

[摘要]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動農村三產融合發展,有利于促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提高農民收入、重構新型城鄉關系。在推動農村三產融合發展中,要以政策落實為重點保障產業融合,以社會服務為基礎支撐產業融合,以綠色發展為目標引導產業融合。在具體策略上,首先,要找準融合方式,提升農業綜合效益;其次,要明確融合主體,優化農業經營體系;再次,要延伸融合產業鏈,促進農業轉型升級;最后,要挖掘農業多功能價值,打造農業特色品牌。

[關鍵詞]鄉村振興;農村三產融合;農業發展;農村經濟

[中圖分類號]F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3541(2019)02-0008-05

Path Analysis on Implemen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Strategy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Three Industries

SHEN Yue, ZHANG Jia-qi

(College of Marxism, Northeast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Jilin 132012, China)

Abstract:The report of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CPC clearly states that, we must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rural primary,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 in implementing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Promoting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rural three industries is conducive to promoting the supply - side structural reform of agriculture, continuously increasing farmers * income and restructuring the new urban - rural relationship.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hree - industry integration, we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following aspects :taking policy implementation as the focus to ensure industrial integration, taking social services as the basis to support industrial integration and taking green development as the goal to guide industrial integration. In terms of specific strategies ,we should emphasize on the following respects :firstly, finding the form of integration accurately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benefits of agriculture; Secondly, clarifying the subject of integration and optimizing the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system; Thirdly, extending the industrial chain of integration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agriculture; Lastly, digging into the multi - functional values of agriculture and establishing the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brand.

Key words:rural revitalization; integration of rural three industrie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rural economy

一、引言

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第一次提出“推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農村產業發展自此開始打破產業間藩籬并逐漸走向產業融合。在此基礎上,2015年12月30日,國務院辦公廳以國辦發〔2015〕93號文件印發《關于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強調推動農村一二_產業融合發展,是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的重要舉措,是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探索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從國家戰略的高度,提出“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支持和鼓勵農民就業創業,拓寬增收渠道”的實施方案,從而進一步指明,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關鍵在于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二、農村三產融合的邏輯蘊涵及其對鄉村振興的意義

£大產業的劃分通常參照聯合國使用的分類方法,其中第一產業包括農業、林業、牧業和漁業;第二產業包括制造業、采掘業、建筑業和公共工程、上下水道、煤氣、衛生部門;第三產業包括商業、金融、保險、不動產業、運輸、通信業、服務業及其他非物質生產部門。所謂產業融合是指不同產業或同一產業的不同行業相互滲透、相互交叉,最終融合為一體,逐步形成新產業的動態發展過程。產業融合可分為產業滲透、產業交叉和產業重組H類。在產業融合發展中,高新技術產業向傳統產業的滲透,能夠拓寬高新技術的應用空間,提升傳統產業的生產率與競爭力;相關產業各自產業鏈的自然延伸導致的產業交叉發展,能夠實現產業間的功能互補,促進產業共生發展;而具有緊密聯系的產業或同屬于某一大類產業的子產業間的產業重組,能夠改變原有的產業業態與發展模式,培育出新的產業增長點。國內外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經驗表明:“產業融合是由于技術進步或制度創新,發生在產業邊界和交叉處的產業業態、模式以及產品特征出現了變化,導致產業邊界模糊化和產業界限重構?!笨梢?,經濟和貿易的全球化,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生物技術、互聯網等高新技術的迅猛發展,必將推動各個現代化國家的產業融合提速發展,以提升本國區域、產業和企業的競爭力。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我國農村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其本質內涵是以農業為基本依托,引人工業和服務業的先進理念發展農業,落腳點是加強農業領域的制度創新、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以新型經營主體為引領,以利益聯結為紐帶,通過產業聯動、要素集聚、技術滲透等方式,將資本、技術,以及資源要素進行跨界集約化配置,使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和銷售、餐飲、休閑以及其他服務業有機地整合在一起,促使農村一二三產業間緊密聯結、共生互補,從而使各產業協調發展,提升農業的競爭力,最終實現農業現代化、農村繁榮和農民增收。與農業產業化相比,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是農業產業化的高級形態和升級版,其業態創新更加活躍,產業邊界更加模糊,利益聯結程度更加緊密,經營主體更加多元,功能更加多樣,內涵更加豐富。在我國推進農村一二產業融合發展,能從根本上解決農業生產領域中的深層次矛盾,提高農業產業整體競爭力,從而推動構建農業現代化的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并逐漸實現農業產業鏈向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的延伸。

推進農村蘭產融合的戰略舉措對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第一,推進農村三產融合有利于促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我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農產品種植結構中,玉米種植面積約占我國耕地面積的30%,小麥種植面積約占我國耕地面積的20%,而我國大豆的消費供給主要依賴于進口,我國非主糧的對外依存度逐年提高。以2017年為例,我國進口大豆超過9500萬噸,約占我國大豆消費量的87%。在我國農業生產中,低附加的食用農產品供給過剩,而高附加值的食用農產品供給不足,已經成為我國農業發展中必須解決的突出矛盾。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于調整農業生產結構,提升農產品品質,延長農業產業鏈,而農村一二E產業融合發展可以在這方面發揮引領、支撐和帶動的作用。通過對農村一二三產業間的融合滲透和交叉重組實現產業發展方式的轉變,催生新的產業業態,提升農業生產的增加值,有利于促進農村各產業間建立新型的競爭協作關系[2](1>9),促進資源、要素、技術,以及市場需求的優化重組,使鄉村經濟提質增效,進而提升鄉村經濟的供給質量和供給效率。第二,推進農村鳶產融合有利于農民持續穩定增收,實現精準脫貧。經濟新常態下,城市消費增速趨緩,而廣大農村區域的消費潛力巨大,激發農村消費潛力,主要在于持續推動農民増收。推進農村三產融合,有利于提升農業產業鏈的增值空間,提高農業發展的經濟效益。以農業為基本依托的三產融合,可以帶動農民就近就業,從而拓寬農民的增收渠道。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到2020年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短板在農村,扶貧重點是農民,而推動農村三產融合正是產業扶貧的核心。農村三產融合帶來的增值效益將主要留在農村,更多惠及農民。第三,推進農村三產融合有利于構建新型城鄉關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依靠工農業價值剪刀差,我國迅速建立起完整的工業體系,保障了國家的經濟安全和國防安全,同時也導致城鄉二元結構的固化。新時代,我們要解決城鄉、東西部、產業間發展的不平衡問題,要解決廣大農村地區發展的不充分問題,首先要促進農業產業化和現代化,進而引導資源、要素、人才向農村流動,促進城鄉協調發展。農村三產融合能夠促進農業生產模式的優化,在促進農業產業鏈延伸和農產品附加值提升的同時,發揮農業的生態保護、休閑旅游、體驗觀光、文化傳承等多重功能,進而吸引資源要素流向農村和農業,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提高農村公共產品供給水平,促進農業現代化、農村城鎮化、農民市民化,逐步破解城鄉二元結構痼疾,構建良性互動的新型城鄉關系。

三、推動農村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戰略保障

要有效地推進農村一產業的融合發展,政府要通過政策支持、服務優化、理念引導多維度保障農村產業融合,促進鄉村振興。

(一)以政策落實為重點保障產業融合

在新時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農村三產融合發展,首先,要深化農村管理體制改革,破除體制和政策的羈絆。積極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重點推進土地三權分置和集體資產權能改革。繼續深化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在確保政策性金融供給維持在合理水平的同時,積極開展金融制度創新,提高村鎮銀行的覆蓋面,拓展商業銀行的農村信貸業務范圍,支持新型農村合作金融組織健康發展。要不斷拓寬籌資融資渠道,最大限度地為產業融合提供政策性資金。綜合運用獎勵、補助、稅收優惠等政策,為產業融合發展提供更多優惠的信貸保障。同時大力發展農村金融擔保機構,鼓勵各級政府建立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專項資金,優化農村籌資融資環境,吸引更多資金向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傾斜。其次,要大力完善農村三產融合發展的政策支持體系。政策之間要相互協調,力爭在財稅、金融、電力、科技、信息、人力、交通、土地等各相關部門之間加強聯動,形成強大的政策合力,在實現農業產業鏈延伸的基礎上實現農業增收,特別要保障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民能夠公平分享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帶來的成果。

(二)以社會服務為基礎支撐產業融合

目前,我國部分農村地區供水、供電、供氣

條件仍待提高,水利、道路、網絡、物流等設施仍顯薄弱,農村內部及農村與城鎮間互聯互通水平不高,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村產業的融合發展。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必須不斷完善互聯互通的基礎設施,提升農村公共產品供

給能力和供給水平,構建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社會化服務體系。政府可以通過設立農村三產融合發展基金的方式,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方面的投人力度,逐步完善和升級農村水、電、路、網等基礎公共設施,提升農村衛生、教育、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提高鄉村的交通和信息可達性。農村三產融合需要跨產業的技術支持,政府可以通過購買、資助、獎勵等方式引導科研機構、行業部門,以及龍頭企業為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提供優質的技術服務[3](pp97_98),從而加快滿足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硬環境”要求。另外,要以縣域為基礎,搭建農村綜合性信息化服務平臺,提供電子商務、鄉村旅游、農業物聯網、價格信息、公共營銷等便捷的信息服務。優化農村創業孵化平臺,建立在線技術支持體系,提供設計、創意、技術、市場、融資、運營等定制化解決方案,以滿足農村個性化的創業服務需求。

(三)以綠色發展為目標引導產業融合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綠色發展既是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承載相協調的必然選擇,也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前提條件。我國農業和農村區域與生態屏障區域高度重合,農業和農村的綠色發展是我國經濟實現綠色發展的重要支撐。推動農村三產融合發展,要堅持以綠色發展為目標,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優化農村產業結構,加快培育優勢特色產業,提升農業的供給效率和競爭力。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圍繞農村可持續化發展,引導產業由資源消耗型向環境友好型轉變,促進農業發展由過度依賴資源消耗、主要滿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綠色生態可持續、更加注重滿足質的需求轉變,從而引導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改善農業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激發農村各類資源要素潛能,增強農業農村發展新動力,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新進展,使農業農村發展邁上新臺階。另外,要切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建立農業綠色種植和農產品綠色加工體系,促進我國農業產業由常規石化農業向綠色生態農業發展,解決我國農業生產中的面源污染問題,緩解民眾對我國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的擔憂。同時,圍繞綠色、有機農產品的消費,大力發展觀光農業、體驗農業等鄉村休閑旅游產業,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推動農民增收,促進農業發展,實現鄉村振興。

四、推動農村三產融合發展的路徑選擇

當前,我國農村三產融合還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在產業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一是產業融合方式單一,利益聯結機制松散;二是產業融合主體能力不強,新型農業經營組織發育遲緩;三是產業融合程度低、層次淺,產業鏈條短;四是農業多功能性尚未得到充分體現。另外,農村產業復合型人才缺乏,抑制了先進技術要素的融合滲透。以問題為導向,推動農村三產融合要重點關注以下四個方面:

(一)找準融合方式,提升農業綜合效益

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要重點推進

農旅融合、農工融合、農商融合,以及全產業融合,要以第一產業為基礎,做精農業,調優產業和品種結構,打造特色農產品品牌。同時,要充分發揮第二產業的引領作用,培育競爭力強的龍頭企業,提升農產品精加工與深加工能力。要推動農村第三產業的特色發展,引導發展創意農業。要“通過全面推進產業聯動、產業聚集、技術滲透和體制創新,將資本、技術、管理等先進生產要素進行跨界集約化配置,因地制宜地將更多先進技術及現代生產方式運用于農業與農村發展,同時吸收第二產業‘標準化生產’以及第三產業‘以人為本’的精粹,在新發展理念指導下,讓新技術融化到種養加、產供銷各個環節,使綠色農業、有機農業、工廠化農業、休閑農業、觀光農業等新業態、新模式不斷出現”[4]。在推動農村三產融合發展過程中,尤其要鼓勵、支持更多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積極探索產業融合發展新模式,培育新業態,創造新產生,打造具有較高美譽度和知名度的產品品牌和企業品牌。通過塑造產品和企業的品牌價值,促進農業產業鏈和農產品附加值的提升,進而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農民收人,使農村經濟繁榮、產業興旺,讓農村各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二)明確融合主體,優化農業經營體系

農民作為我國農村推動三產融合發展的主體之一,在利益分配中的地位容易被邊緣化。在實踐中,當部分工商資本進入農業后,大部分龍頭企業會取代農民的農業主體地位。從利益分配機制上看,我國龍頭企業與農戶沒有形成穩定的購銷關系和合理的利潤分配機制,導致部分農民沒有公平獲得產業融合發展的利潤增量。因此,在推動農村蘭產融合發展的過程中,要明確產業融合和利益分配的主體都應該是農民。要按照基在農業、惠在農村、利在農民的總體要求,以讓農民分享產業融合增值收益為核心,加快培育多元化產業融合主體。以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為基礎,以培育農村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重點,促進產業興旺和城鄉融合,為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推動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和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有機結合,真正實現產業融合發展和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建設相互促進、相互提高。無論是打造農村三產融合發展的載體和平臺,還是通過其他形式和途徑,都必須把握好一條重要原則,發展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的主體是農民。一方面,要大力扶持農戶和農民合作社,鼓勵農民群眾自己干、自己闖;另一方面,要“引導進人農村三產融合的新型經營主體、社會資本,與農民建立更加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5],做好產業融合規劃設計和配套,確保始終把增加農民收益作為農村三產融合發展的最終目標。

(三)延伸融合產業鏈,促進農業轉型升級

推動農村三產融合發展,是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探索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重要舉措和必然要求。在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提到,以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為根本途徑,優化農業三大體系建設、著力發展農村新產業新業態,促進產業深度融合,實現農業的全環節升級、全鏈條升值。由此可見,推動農村三產融合發展的本質是延伸農業產業鏈和價值鏈。目前,我國農村的生產、加工、流通融合都還不夠深人,基本局限在二次融合。因此,要推動農村三產融合的深人發展,就必須切實延伸農業產業鏈,實現農業、農產品加工業、農村服務業的深人融合。產業鏈條的延伸,主要是指以農業為中心,向產前和產后延伸鏈條,進而把種子、農藥、肥料供應以及農產品加工、銷售等環節與農業生產連接起來。首先,要以產業鏈條為載體,以利益聯結機制為紐帶,“構建農村三融合發展的利益聯結機制,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合作共贏的經濟發展主體,從而加深融合的持續性,著力打造農業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6](p42)。其次,要大力推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等現代科技與農村產業的有機結合,深人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加速培養農村電商人才,開展專業性高、針對性強的技術培訓,引導新型職業農民成為有互聯網思維、掌握信息化技術的市場主體,從而進一步促進“農業智慧化,跨界融合化,實現農業提質增效”[7](p78)。再次,

要通過促進農村產業間交叉融合,進一步構建完整的農村產業體系,使更多的農業價值鏈增殖留在農村,從而加速促進農產品生產、儲藏、加工、綜合利用、銷售、餐飲、休閑旅游、醫療保健等一體化融合發展,讓農民不但成為生產者,而且是經營者,推動傳統農民向職業農民轉變,在農村三產融合發展中共享利潤。

(四)挖掘農業多功能價值,打造農業特色品牌

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城市居民消費加速升級,對多功能性農業產生大量的新需求。農村優質的食物、清新的空氣、優美的景觀、健康自然的生活方式,以及令人向往的文化和風俗體驗,都對城市居民產生新的吸引力,人們對于農業多功能性的認識也隨之不斷加深。當前,我國農村還普遍缺乏滿足這類新需求的供給能力。因此,拓展農業的多功能性,提升農村新供給的能力和農業的價值創造力,就成為促進農村三產融合發展的重要切人點。首先,要挖掘農業的多種功能,釋放農業的巨大潛能,提高農業的綜合效能,實現農業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8](pp_6_9),“通過突出綠水青山、田園風光、鄉土文化這些特有的優勢,加快促進農村資源與旅游、文化、教育、健康養老等產業交叉融合的發展”[9],以滿足城市居民的新需求。其次,加強統籌規劃,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建設一批具有歷史、地域、民族特點的特色旅游村鎮和鄉村旅游示范村,有序發展新型鄉村旅游休閑產品,打造特色品牌。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發展智慧鄉村游,依托網絡和大數據平臺,提高在線營銷能力。另外,加強農村傳統文化保護,合理開發農業文化遺產,大力推進農耕文化教育進校園,統籌利用現有資源建設農業教育和社會實踐基地,引導公眾特別是中小學生參與農業科普和農事體驗。大力傳承農耕文明,挖掘民俗文化,弘揚鄉賢文化,復興鄉村文明,保護和利用農村傳統文化遺產,進一步提升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業的文化品位,讓人們感受到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帶來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當前,農村一二三業融合發展是大勢所趨。要堅持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推進農村H產融合發展。要堅持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為目標,以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為基礎,推動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結合、種養加一體,推動農村一二g產業融合發展。同時,要堅持以延長產業鏈條、完善產業布局、加強科技創新、加快品牌培育、建立利益聯結機制為發展方向,推動農村三產融合發展。最終,實現產業競爭從產品競爭向產業鏈競爭的轉變,不斷打造和重構產業價值鏈,“走出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道路”[101(118)。在推動農村三產融合發展中,要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新發展理念,讓農業成為有希望、高附加值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最終實現鄉村振興。

[參考文獻]

[1]馬曉河.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幾點思考[J].農村經營管理,2016(3).

[2]周振華.產業融合拓展化的過程及其基本含義[J].社會科學,2004(5).

[3]周立,王彩虹,方平.供給側改革中農業多功能性、農業4.0與生態農業發展創新[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2018(1).

[4]丁德良.鄉村振興戰略應注重農村產業融合發展[N].撫州日報,2018-01-24(B03).

[5]楊尚勤,何予平.產業融合,絕不能把農民丟到一邊[N].人民日報,2017-02-08(002).

[6]李小云.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是實現產業興旺的重要路徑[J].農村·農業·農民(B版),2018(11).

[7]吳光煒.關于加快農村三產融合發展的對策研究[J].菏澤學院學報.2017(12).

[8]尹成杰.農業多功能性與推進現代農業建設[J].中國農村經濟,2007(7).

[9]趙曄.三產融合是鄉村振興戰略的主要抓手[N].東方城鄉報,2018-01-25(003).

[10]肖銅.推動三產融合發展現代農業[J].大慶社會科學,2017(8).

猜你喜歡
農業發展農村經濟鄉村振興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破題尋路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生態農業視域下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道路探究
以電子商務帶動農村經濟發展的相關思考
汝南縣農業發展現狀及對策
淺議水利現代化與現代農業發展的聯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