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養學生篇章意識

2019-09-10 18:26黃睿倩
教育·教學科研 2019年10期
關鍵詞:語篇獅子文本

黃睿倩

篇章教學注重學生學習潛力的開發,側重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培養。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宏觀上把握整體篇章的情節和意義,以框架帶動細節,提升學生對篇章的整體感知。

基于學情,啟發思維

根據中年級學生特點,提預測型問題 中年級學生年齡偏小,剛開始英語學習,他們的詞匯量偏少。教材中Story Time板塊的語言相對比較簡單,四組插圖起到了補充說明的作用,為故事提供了背景支持。學生通過對故事背景的探索與研究,更好地理解故事文本的含義。

以四上Unit7 《How much》為例,通過出示Miss Li開展的義賣活動,學生跟著老師一起整體感知四張課文圖片,思考What would they like?整個教學過程緊扣“學生”這個主體,促進學生思維循序漸進地發展,學生帶著問題,看圖片完成選擇,Liu Tao,Yang Ling,Mike分別想要什么。圖片能幫助學生預測文本內容。學生看著畫面預測到他們想要的物品是shoes,socks and an umbrella,過渡到新單詞的學習,同時滲透句型,讓學生試著用nice,beautiful,cool,cute等形容詞來評價物品。教師盡力挖掘篇章強大的內在力,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對篇章的整體把握,離不開故事材料的整體感知。對于問題的設計,教師不需要過度關注細節,應圍繞難度適中的問題提問,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大膽想象,推測語篇大意,為語篇教學的展開做好鋪墊。

根據高年級學生特點,提深層次問題 高年級Story Time的內容和內涵比中年級有了很大提升,如每個故事都增添了引言(Narration),故事情節也越發豐富。而此時的學生也有了一定的語言基礎,詞匯也有了一定的積累。

讀后活動是整個語篇閱讀教學的升華階段。對語篇主要內容知識整體感知后,教師除了設計一些回憶型、理解型問題來鞏固檢測,還需深入挖掘文本內涵,設計一些重生成、可探究的開放性問題,將學生思維推向新高度。例如,六上Unit1《The lion and the mouse》Story Time,筆者這樣與學生交流:當lion被獵人捕到后,mouse救出了它。

T: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lion/mouse?(評價性問題)

S:The mouse is helpful/kind.

S: The lion is lucky.

T:You’re so small and weak. How can you help me?The lion laughed loudly,why?(理解性問題)

S:The lion was large and strong.

T:You see, although the mouse was small and weak, he could help the lion.One day,the cat came to the mouse,and could the lion help the mouse one day?(生成性問題)

以上教學中,層層追問的問題環環相扣,由易到難、由封閉到開放,檢測評估語篇閱讀質量的同時,啟發了學生的思維,拓展了文本的空間,提升了文本的價值。

基于語篇特點,給語篇分段

學生閱讀的是具體而豐富的語篇故事,學生初步感知語篇內容后,教師可以將語篇分段,分段可以從情節的發展來理順語篇的脈絡和作者的思路。在閱讀過程中根據對語篇的信息、邏輯、背景知識和語言結構等去理解文本,從而形成篇章意識。

學生不熟悉的語篇 對于學生不熟悉的語篇,教師要對閱讀材料進行靈活地處理,可以以部分到整體的形式出現,對故事各部分之間的內在聯系在比較清楚的情況下進行。如六下 Unit 5《A party》,本單元的話題是兒童聚會,旨在讓學生了解參加聚會要做的一些準備工作以及應注意的一些社交禮儀。學生通過細讀課文,將文章分為四段。第一段:It is Children’s Day this Sunday.The children are going to have a party at Mike’s house.(交代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第二段:Su Hai is going to buy some snacks and drinks.~What is he going to do at the party?(用敘述的方式介紹了孩子們為參加兒童聚會所做的準備工作)。第三段:It is Sunday morning. ~Thank you?。ê⒆觽凖R聚Mike家歡度兒童節,Liu Tao扮成小丑給大家一個意外的驚喜。)第四段:Now the party begins.~Hooray?。ê⒆觽冮_心地慶祝兒童節)。篇章是具有完整意義的情節的有機整體,所以在閱讀中應力求保持篇章內容和形式的完整。對故事進行分段,這樣的段落能給學生故事的宏觀結構,從而帶動微觀細節的理解,取得既見森林又見樹木的效果。

學生熟悉的語篇 譯林版英語中有些故事的情節生動,如《Thelion and the mouse》《The king’s new clothes》等,對這些具有故事情節一類的課文,教師可指導學生根據故事的發生、發展、結果去劃分。

還以譯林版英語六年級(下冊)Unit1《The lion and the mouse》Story Time為例,文中講述了獅子和老鼠的對話,由最初的老鼠遇到獅子,獅子想要吃掉他,到后來獅子放走了老鼠,老鼠成功救出獅子,兩人成為了好朋友為主線,展開故事的發展。

我們可以通過刪減來凸顯故事情節,并以故事的發展帶動學生學習知識點。教學過程少了常規課堂教學活動環節的疊加,讓學生在充滿“故事味”的語言環境中感受語言的魅力。

老鼠弄醒獅子——獅子想要吃掉老鼠——獅子放走老鼠——獵人抓住獅子——老鼠救出獅子——獅子和老鼠成為好朋友

采用故事發展的自然順序的教學方式,更能給學生提供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真實的故事情節,讓學生走進故事,領悟故事,延續故事,表演故事。

基于主題,理解語篇意義

譯林版英語Story Time的謀篇布局都有一個中心主題,語篇即圍繞中心主題展開。語篇主題在語篇中最為重要,起貫穿作用。教師在進行文本解讀時可讓學生先找出語篇主題,再找出支撐的細節來驗證主題,從而理解語篇的意義。

扣主題句,概括、闡述模式 主題句是語篇的紐帶,是提示文本意義的標桿。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尋找、發現主題句,是解讀故事的捷徑之一。如六年級(上)Unit7 《Protect the Earth》,本單元介紹了地球上的淡水、石油和煤炭、樹木和塑料等資源或材料的用途及使用情況,并根據它們各自的現狀提出了保護地球的一些建議。教師播放課文錄音或課文動畫,整體呈現課文,讓學生了解保護地球的四個方面。

T:How can we protect the Earth?

S1:We can save water.

S2:We can save energy.

S3:We can save trees.

S4:We should not use too much plastic.

扣主題句,強調整體把握語篇故事的敘述過程,厘清故事篇章的分類,梳理出清晰的篇章結構。強調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參與分析、推理、總結等認識和學習的過程,而學生的篇章意識在參與主題句浸潤的活動中得以彰顯。

扣主題句,提問、回答模式 主題句觀點清晰,主題突出,是全文的概括,故事的主旨。主題句往往在語篇的開始就直接點題,其后內容按直線展開,層層深入,輔助句緊扣中心思想。如六年級(下)Unit8《Our dreams》Story Time,本單元在通過“我的夢想”話題的討論,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心懷夢想并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奮斗。教師提出What did Miss Li ask?讓學生通讀課文找出該故事的Topic sentence: What do you want to be in the future,boys?What do you want to be in the future,girls?

篇章學習的過程主要是尋找對所提問題的答案,體現學生對主體結構的把握,也體現出信息的傳遞。教者讓學生尋讀同學們的夢想,尋讀是學生解讀故事的關鍵。這種“提問—回答”的模式文本,讓學生極容易建構篇章內容。學生通過對答案的找尋,快速、有效地對篇章進行整體性閱讀理解,這樣圍繞著單元主題,將教學內容有效地融入其中,讓學生有了更多的“聽”“說”“讀”的機會,從宏觀上整體感知篇章的主題及作者的謀篇布局。

基于情境,培養語篇思維能力

根據語言材料創設情景,將學生引入語言學習環境。在情境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掌握快節奏、大容量這一原則??梢酝ㄟ^展示實物、圖片、放映幻燈、教學光碟、語言描述等,盡可能讓學生運用各種感官,去充分感知學習內容,獲得最大量的信息,從而加深對學習內容的印象,把課文內容與實際情境、事物聯系起來,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概念。

利用插圖,培養學生觀察能力 文本的插圖是課程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譯林版教材中有許多色彩鮮明、生動活潑的插圖,它傳遞著與教材息息相關的信息,是教材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六年級(下)Unit7《Summer holiday plans》Story Time 為例,筆者出示孩子們暑假計劃的插圖。

T:Where will Mike go for the summer holiday?

S:He will go back to London.

T:How do you know?

S:Because London Eye is there.

T:Where will Yang Ling go for the holiday?

S:She will go to Beijing.

T:How do you know?

S:Because the Great Wall is there.

讓學生根據文本插圖猜測:Where will they go?學生通過觀察,給出了答案,老師適時追問:How do you know?教師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畫,圖畫能提供相關信息,在讀懂圖片后,學生閱讀文本的好奇心被激起。學生沉浸在語篇中,感受語言的內容和意義,幫助學生體驗閱讀技能的成功運用,并帶動其他語言技能的發展。

利用思維導圖,構建知識體系 思維導圖以直觀形象的圖示建立起各個概念之間的聯系,它使大腦潛能得到充分的開發,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厘清對話文本的脈絡,也能在概括和重組信息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以五年級(上)Unit5 《What do they do?》為例,教師利用思維導圖為學生的語言順利輸出做準備。

創設想象情境,開啟思維之門 設計情景化的教學任務能將學習任務與現實生活相關聯,將活動置于情境中,使學生在感知語言、觸動情感、發展思維的過程中內化知識,提升思維能力。如六年級(上)Unit1《The king’s new clothes》Story Time,學生在表演故事時,筆者鼓勵學生思索:How was the king?How about the two men?Did the king see the new clothes?Did people see the new clothes?Why?隨著一系列問題的提出、解決,學生從不同角度切入文本,想象著當時的情景,國王的愚蠢、聽信他人,裁縫的阿諛奉承,隨波逐流的人們,孩子的誠實,學生們淋漓盡致地表演出來了。如此具有魅力的想象情境,開啟了學生思維之門。

為了更好地彰顯篇章意識,讓學生抓住篇章的總體思路,通過宏觀導入,主要是對篇章的題材框架進行梳理。從學生的已有水平、知識儲備和語言能力出發,培養學生閱讀Story Time的整體意識,培養他們主動構建篇章的能力,讓學生享受閱讀,最終提升小學英語Story Time 教學實效。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虹橋第二小學)

猜你喜歡
語篇獅子文本
中日能源語篇中語言表征的對比研究
文本聯讀學概括 細致觀察促寫作
基于語篇分析的課例研究
基于語篇的初中英語教學策略
挖掘文本資源 有效落實語言實踐
搭文本之橋 鋪生活之路 引習作之流
文本與電影的照應閱讀——以《〈草房子〉文本與影片的對比閱讀》教學為例
獅子魚
我是繽果
語篇填空訓練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