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心”鋪就學生心靈成長之路

2019-09-10 07:22馬勇
江蘇教育·心理健康 2019年11期
關鍵詞:課程基地生涯規劃多元智能

【關鍵詞】課程基地;多元智能;生涯規劃;人格發展

【中圖分類號】G444? 【文獻標志碼】C? 【文章編號】1005-6009(2019)88-0025-02

【作者簡介】馬勇,江蘇警官學院(南京,210031)講師,江蘇廣播電視總臺教育頻道《成長》欄目特聘心理專家。

江蘇省姜堰第二中學(以下簡稱“姜堰二中”)以“青春文化”為核心,以江蘇省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基地——青春成長指導中心為載體,通過各種活動為學生鋪就了一條過渡自然、銜接有序的青春成長之路,其中對青春期心理規律的把握和運用頗具啟發借鑒意義。

一、發展多元智能,提升學習能力

美國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提出多元智能理論,即人類智能應包括語言智能、邏輯—數學智能、音樂智能、空間智能、身體—動覺智能、自我認知智能、人際智能和自然觀察智能,為當代教育心理學打開了一扇窗。應試教育下的學習評價大多只涉及前兩種智能,那些善于了解自己、敏于共情他人、擁有運動天賦、富含藝術細胞的學生,卻不能因其優勢而獲得核心認可,久而久之,自身能力與外部評價的不平衡往往引發自我認同不良、學習動機不足、親子關系不暢等問題,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和學業成長。

姜堰二中為學生提供多元智能開發的多種渠道與空間,助其強化優勢智能,回補學習短板。一是在校內開發多元智能。心理健康指導站開設多種團體輔導和興趣社團,如:以感知覺統合訓練開發學生的自我認知智能和身體—動覺智能,提升學習注意力和手眼協調力;以團體沙盤游戲輔導開發學生的人際智能和語言智能,提升合作、領導、溝通、執行、競爭、抗壓能力;以瑜伽、健美操社團發展學生空間智能、身體—動覺智能和音樂智能,提升通感學習能力;在“八大文化節”中,以心理節指導學生認識自身智能特點,以秋游開發學生的自然觀察智能,以藝術節幫助學生釋放才華,促進智能全面發展。二是在校外綜合鍛煉智能。在綜合實踐指導站,以現代農業體驗、現代工業體驗和生態濕地體驗等項目培養學生的問題導向思維,提升綜合解決能力。三是在家庭沉淀情緒智能。在“六個一”校長作業中,安排學生“做一些家務勞動、讀一些有價值書籍”,讓他們在樸素的行動與思考中,培養理性、平和、自信的心境,抵御厭學情緒侵蝕。

二、指導生涯規劃,激發創新精神

青春的最大資本就是有無限可能和無窮創新,而青春的最大陷阱也恰恰在于選擇太多、想法太多,導致迷茫。心理學家戴維·狄德曼和羅伯特·奧·哈拉根據人對自身和環境兩個維度的了解程度,將個人生涯規劃方式分為三類,即依賴型(了解環境,但不了解自己)、直覺型(了解自己,但不了解環境)和信息型(既了解自己,又了解環境)。

姜堰二中開設生涯規劃校本課程,幫助學生盡早立志、精準立志。一是讀懂自己,拓展創新視野。利用學生成長綜合資源庫幫助學生深刻了解自己,避免“依賴型”決策,引導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人生方向;通過植樹節,讓學生“種下一棵理想樹,見證青春成長路”,以儀式的力量奠基奮斗初心,奠定成長底色,抵御未來歲月的消磨。二是看清社會,強化創新動機。在“六個一”校長作業中,要求學生通過“訪問一位成功人士、調查一個階層的生活狀況”,了解他人、洞察社會,避免“直覺型”決策,培養求新求變、適應未來、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三是學會管理,提升創新能力。通過科技節,引導學生緊跟科技發展腳步,把握時代創新脈搏,在科學項目實踐中培養目標管理、時間管理和信息管理意識,養成“信息型決策”思維模式,與時俱進,成為靈動活潑的創新一代。

三、筑牢德育體系,型塑健全人格

青春期學生擁有奔騰不息的生命能量,但要獲得幸福與成功的人生,還須配上一套足以駕馭這種能量的心理裝置,這就是以高尚品德為核心的健全人格,主要表現為思想成熟、有責任感、有公德意識及助人之心。心理學家丹尼爾·巴特森提出,人們愿意為公共利益作貢獻是出于四種心理力量,即利己主義、集體主義、利他主義和原則主義。一個人未來的最高成就水平取決于他融入時代大局、奉獻廣大人群、擁有心靈大愛的能力。讓學生在青春期及時實現這種心靈的升華,是教育工作最大和最終的價值體現。

個體品德的形成是個體社會化進程中將社會環境和教育情境所提供的道德規范和道德要求不斷內化的過程,姜堰二中遵循這一基本規律,建立“身心和諧、家校支持、社會理解”的德育體系,鋪平學生“由愛至德”的人格發展道路。一是推己及人,樹立愛的責任感。通過成人節、感恩節和師生節,引導學生學會承擔責任、感恩父母、敬愛師長,保護學生與家庭、集體之間健康、美好的依戀心理,讓學生在“感受愛”“感恩愛”的過程中積累親社會人格的心理資本。二是將心比心,培養愛的感知力。通過家?;又笇д?,幫助家長轉變親子觀察視角、增強親子溝通能力、提高親子關系質量,讓學生在被共情、被滋養的環境中完成人格塑造。三是走進生活,發展愛的同理心。在“六個一”校長作業中,要求學生“走訪一個貧困家庭、訪問一位75歲以上的老人”,學會體恤他人、關愛社會、熱愛生活,領悟健康和生命的可貴,使其品德修養從利己主義、集體主義驅動逐步走向利他主義和原則主義驅動,實現心靈的升華?!?/p>

【參考文獻】

[1]霍華德·加德納.多元智能新視野(紀念版)[M].沈致隆,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7.

[2]申利俠.職業指導師[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8:95-96.

[3]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學與生活(第19版)[M].王壘,等,譯.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6:577.

[4]譚頂良.高等教育心理學[M].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170.

猜你喜歡
課程基地生涯規劃多元智能
加德納多元智能理論在學校的應用
中學英語教學中多元智能理論指導下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培養
中職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現狀與策略探究
立足課程基地 推進教學改革
構建活動化校本課程,提升學生人文素養
推進人文校園建設,促進學生和諧發展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Classroom Teaching
提高大學生核心就業能力的培養機制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