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目新課改下語文拓展性閱讀教學探索

2019-09-10 21:25水淑芳
大眾科學·上旬 2019年8期
關鍵詞:拓展閱讀新課改

水淑芳

摘 要: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推進和深化,初中語文更重視拓展性閱讀教學,更注重學生視野的開闊及學生綜合閱讀素養的提高。本文主要闡述了新課改教育背景之下,初中語文階段實施拓展性閱讀教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在此基礎之上,對如何取得高效的拓展性閱讀成效給予了合理化建議,希望能對相關人士有所裨益和參考。

關鍵詞:新課改;語文;拓展;閱讀;教學

在初中語文階段開展拓展性閱讀教學有諸多益處,不但很好的踐行了新課標的理念和要求,還能有效激發學生閱讀興趣、開拓學生眼界、提高學生語文創新能力等,因此積極實施拓展性閱讀教學勢在必行,下面我們就來做具體的研究和分析。

一、初中語文拓展性閱讀教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貫徹“大語文”教育理念的需要

江澤民同志曾經說過,“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錮在書本上和屋子里”。這句話應用在中學語文課堂上,就是要求教師不能把傳授內容僅僅局限在課本已有內容的知識范圍內, 堅決摒棄以往要求學生“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 的錯誤觀念,應該秉持靈活、大膽的原則和理念,積極對課本內容進行拓展和豐富,及時把語文教學向社會生活延伸, 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貫徹好“大語文”教育觀,才能營造出生動、豐富、深入的課堂情境,才能提高學生綜合語文素養,培養學生人文精神。

2、培養學生語文創新能力的需要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

動力”。對學生而言,具備強烈的創新精神,較高的創新能力是立足社會的根本法寶,可見創新所能發揮的重要作用和力量。語文新課程標準也一再強調要加強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而積極開展拓展性閱讀教學便是其中一個有效舉措,在對閱讀內容進行深入拓展的過程中,就是對讀物、作品再生產、再創造的過程,這時學生所收獲的不僅僅只是材料直接的字面意義,而是字里行間深藏的韻味和思想, 學生在掌握這些東西的基礎之上,會對課文、讀物作出自己的辨別和評價。不僅如此,還可能根據新拓展的內容,提出新問題、發表新見解、做出新答案,這一過程無疑對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進行了很好的激發和培養。

3、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拓展學生視野的需要

教師要真正使學生閱讀素養得到全面提高,僅僅依靠課堂 40 分鐘閱讀教學及課內教材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努力開拓課外廣闊的、豐富的閱讀資源,實現課內教學與課外閱讀的良好結合,通過課外閱讀加深學生對課內文章的理解,通過課內文章的學習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最終實現二者的相輔相成、相互促進。不僅如此,學生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 會切身體會到文字的魅力和閱讀的樂趣,會逐漸養成閱讀的習慣,會接觸到大量文史社科類知識,會提高文字運用能力、開拓了眼界等。

二、提高語文拓展性閱讀教學成效應該采取的有效舉措

1、在探究性閱讀活動中進行拓展

古語有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新課標也指出, “要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梢姺e極開展探究性閱讀教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學生在探究性閱讀的過程中,能夠自主發現問題, 能夠通過自己的思考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和感悟,能夠實現對文本的拓展,獲得閱讀的成就感等。當然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發揮著重要的牽引和指導作用,教師自身首先要創造性地理解并使用教材,不單是對教材做合理的擴展、補充、比較, 更重要是加強對學生的引導,推動他們由課內向課外延伸, 做到舉一反三,最終使其達到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自主鉆研、自主開拓的效果,例如在學習課文《鄧稼先》時,教師可事前請同學們通過上網、圖書館、書籍等各種途徑查找有關鄧稼先的資料,了解鄧稼先先生的生平經歷。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有意識的引導同學們把教材作為參照物,仔細對比一下自己頭腦中所形成的鄧稼先的印象與課文描述的有哪些方面的不同,為什么會存在這種差別等,在這一過程中,無形中就實現了課內向課外的延伸,讓學生對鄧稼先這個人物及課文內容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又或者在學習文章《愚公移山》時,從愚公的精神來說,他確實有堅持不懈、鍥而不舍、永不放棄的精神,但是我們換個角度來想卻未必如此,例如就現代環保意識和理念而言,愚公的做法的確很蠢,得不償失, 可見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看待問題,會得出完全不同的結論。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來看待和觀察問題,這對學生思維的發散,智慧的啟迪, 認識的全面和加深都將大有裨益。

2、通過專題閱讀進行拓展

專題閱讀是一種要求比較高的閱讀形式,當然它在拓展學生閱讀廣度及深度方面所發揮的作用也是其它閱讀形式所無法比擬的。通過專題性閱讀,學生既能豐富閱讀積累,又能對一些問題進行比較深入的了解和思考,這就要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注意深入挖掘和總結課文內容之間的異同,以此加強對學生的引導,比如在學完《變色龍》這篇小說之后, 教師可請同學們把它和以前學過的《我的叔叔于勒》進行全面分析、比較和研究,結果同學們在查閱資料對比的過程中發現二者存在諸多驚人相似之處,例如兩位作家都是 19 世紀后期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兩篇小說的情節構思都突出了一個“巧”字,在對人物性格進行描寫時都突出了一個“變”字, 在表現主題上都突出了一個“大”字等,經過這一系列的專題比較和閱讀,學生很自然就對批判現實主義文學流派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認識。又或者在學習居里夫人的文章《我的信念》一文時,教師可提前請同學們利用課余時間讀一讀《居里夫人傳》及愛因斯坦的《悼念瑪麗 · 居里》,這樣有助于學生更加客觀、全面、深刻的認識居里夫人,當然也更容易使之理解居里夫人所指的“信念”??傊ㄟ^專題性閱讀訓練,有利于學生把教材讀“厚”,有利于拓展學生思想的深度, 有利于其深刻體會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3、通過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活動進行拓展

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活動是對課內資源進行拓展,是提高學生綜合閱讀素養的有效途徑之一,因此教師一定要對課外閱讀活動的組織和開展給予足夠的重視,比如教師可定期組織開展讀書交流會,請同學們暢談一下最近讀書心得,互相推薦一下優秀書籍,還可經常開展一些朗誦會、講故事比賽等類似活動,以此推動學生進行廣泛閱讀,除此之外,教師還可向同學們推薦一些古今中外名著,請他們進行仔細閱讀,例如讀讀《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等四大名著,余華的《活著》、巴金的《家》、錢鐘書的《圍城》、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埃里· 居里的《居里夫人傳》、雨果的《悲慘世界》等,通過閱讀這些優秀書籍, 相信同學們的眼界、文字掌控能力、閱讀素養等都會得到飛躍式提高。

從以上內容的論述中我們可知,在中學語文階段的閱讀教學中實施拓展性教學并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是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老師秉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從學生實際出發, 就一定能夠開展高效的拓展性閱讀教學。

參考文獻:

[1]宋冰冰 . 語文新課程拓展性閱讀教學探索 [D]. 山東師范大學,2007.

[2]薛春雷 . 中學語文拓展性閱讀教學轉化研究 [D]. 天津師范大學,2007.

[3]李春揚 . 拓展性閱讀教學的研究與實踐 [D]. 四川師范大學,2007.

猜你喜歡
拓展閱讀新課改
新課改下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課改核心素養下的高中數學概念教學探索
新課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學實踐研究
新課改下開展數學建模教學之淺見
關于新形勢下公證業務拓展的一點思考
高中語文《先秦諸子選讀?孟子》課堂拓展
高中英語閱讀與寫作有效結合
注重交流提升數學學習廣度和深度探討
語文課堂中的小組合作學習研究
“騎驢”出發在思辨中前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