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利水電基礎工程施工

2019-09-10 22:27蔣偉
廣告大觀 2019年8期
關鍵詞:基礎工程水利水電施工技術

蔣偉

摘要:地基與基礎的質量控制中式建筑結構質量調控的一部分因此,必須要加強對地基進行相應的控制,這樣在綜合性控制中,不僅需要施工作業者的高度重視,還需要加強對整體的質量調控,最終保證地基與基礎的基本承載力,這樣從整體上進行控制,保證工程的綜合性施工,并添加一些新工藝以及新要求,保證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本文主要是對整體的簡化組工程施工中的建筑工程的技術進行相應的調控,保證工程的綜合性控制措施,并對既愛情昂建筑工程質量的新技術、新方法做了一定的分析與總結,最終保證工程的實施。

關鍵詞:水利水電;基礎工程;施工技術;不良地基;方法

一、水利水電工程建筑的施工技術的作用和地位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水利資源難以滿足需要,為了獲得更多的水利資源,我們就要依靠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來滿足我們日益增長的需要。水利水電是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它的利用是社會進步到現階段的產物。進一步說,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直接促進了水利水電工程的創新以及發展,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過程中水利水電的施工技術的創新起到非常關鍵、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近期水利水電基礎施工的新要求

(一)應具有地基與基礎的施工圖紙和地質勘察報告等有關技術文件和資料,并掌握施工區域內的地質情況。

(二)土方開挖前,應根據施工方案要求,將施工區域內妨礙施工的已有建(構)筑物、道路、溝渠、管線、墳墓、樹木等,妥善處理。

(三)山區施工,應事先了解當地地層巖性,地質構造、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質等,如因土方施工可能產生滑坡時,應采取可靠措施。在陡峻山坡下施工,應事先檢查山坡坡面情況。如有危巖、孤石、崩塌體、古滑坡體等不穩定跡象時,應作妥善處理。

(四)施工機械進入現場所經過的道路、橋梁和設備卸車地點等,應事先做好必要的加寬、加固等準備工作。

三、目前水利水電基礎施工的新方法

目前水利水電基礎施工的新方法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1、對于淺基礎的情形,如果不需要放坡,首先要沿著進行測量的基準灰線直邊切割出來一個槽邊的輪廓線,而后對作業面予以一一的展開。對于地下水位的降低和地面排水系統的建造,這兩個工程都需要結合當地工程地質資料、挖方尺寸等條件予以考慮,這樣就可以進一步的預防地基土結構被破壞。2、保證地基與基礎的強度能夠足以承受建(構)筑物上的全部結構荷載。為了滿足這一條件,基礎的耐久性、防潮性、耐侵蝕性和抗凍的能力都需要充分滿足要求和條件。除此之外,為了確保地基穩定,必須讓地基和基礎有足夠的工作面。地基變形值的范圍也應該在許可的參考值數之內,這樣才不會引起建筑物的開裂、傾斜或者標高產生相應的變化等。

四、水利水電基礎作業方法

1、根據土質、現場出土等條件要合理確定開挖作業順序和工作面、分段分層平均下挖展開工作面。

2、對淺基礎不需要放坡時,應首先沿測量的基準灰線直邊切出槽邊的輪廓線,展開作業面。

3、降低地下水位與地面排水,均應根據當地工程地質資料、挖方尺寸、防止地基土結構遭受破壞等,采取集水坑降水、井點降低地下水位,或采取兩者相結合的措施降低地下水位。

五、有關不良地基處理的新技術

不良地基是指由于地基的天然性能缺陷,不能滿足水利工程建筑物穩定對地基的要求。對于水利水電工程建筑物來說,不良地基對建筑物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基礎的沉陷量過大或不均勻性,基礎滲漏量或水力坡降超過容許值。地質條件差,抗滑穩定安全系數小于設計規定值。地基內為無粘性土粉細砂層因振動可能產生液化,造成建筑物失穩破壞,或因震陷造成建筑物破壞幾等個方面。在這里我們將討論幾種不良地基的處理方法,尤其詳細講述軟弱夾層地基的處理方法。

(一)強透水層的防滲處理

以大壩為例,剛性壩基砂、卵、礫石都屬于強透水層,一般都加以開挖清除,土壩壩基砂、卵、礫石層因透水強烈,不僅損失水量,且易產生管涌,增大揚壓力,影響建筑物的穩定,一般都加以防滲處理。處理的方法是:將透水層砂、卵、礫石開挖清除回填粘土或混凝土,構筑截水墻。利用沖抓鉆或沖擊鉆機作大口徑造孔,回填混凝土或粘土形成防滲墻。利用高壓噴射灌漿方法修筑水泥防滲墻。水泥或粘土帷幕灌漿。壩前粘土或混凝土鋪蓋,延長滲徑,帷幕后排水減壓,設置反濾層。

(二)可液化土層的處理

可液化土層是指無粘性土層或少粘性土層在靜力或振動力作下,孔隙水壓力上升,抗剪強度瞬時消失的土層,土層的液化可使地基沉陷、滑移失穩、危及上部建筑物的安全。常用處理的方法是:(1)將可液化土層開挖清除,置入其他強度較高、防滲性能良好的材料。(2)振沖擠密或分層振動壓實。(3)四周用混凝土圍墻封閉,防止其向四周流動。(4)穿過可液化土層設置砂樁或灰土樁,或設置砂井。

(三)軟弱夾層基礎的處理

軟土地基是指壓縮層主要由淤泥、淤泥質土或其他高壓縮性土結構組成的地基,承載能力很低,一般≤50kN/m2,不易滿足水工建筑物地基設計要求,故需進行處理。

1、軟土基礎的特性。

(1)大孔隙比,高天然含水量。淤泥和淤泥質土的天然含水量w一般介于50%~70%之間,相比而言,我國軟土的天然孔隙比e則一般介于1~2之間,一般情況下,這就會遠遠的大于液限,最高的時候,甚至可能達到200%。(2)低透水性。由于高含水量,在滲透系數k≤1(mm/d)的時候,透水性能就非常的差。這樣,在承受強荷載作用后,孔隙水壓力就會變高,地基的壓密固結性能也會深受影響。(3)低抗剪強度。通常,軟土會呈現出軟塑—流塑的狀態,這樣在有外部荷載的時候,抗剪性能就變得極差。在土層本身含有排水出路的時候,隨著有效壓力的逐步增加,就會慢慢的形成固結。相對應的,如果不存在優質的排水出路,在荷載增大的情況下,強度就會衰減。

2、處理軟弱地基之方法。

(1)排水固結法。作為解決淤泥軟粘土地基沉降的有效措施和保持淤泥軟粘土地基穩定的有效方法,由加壓和排水兩部分系統組成。(2)換土法。當淤土層厚度較薄時,把不能滿足設計要求的淤土層換填砂壤土、灰土、粗砂、水泥土及采用沉井基礎等辦法進行地基處理。1、高傾角軟弱帶處理。

挖出軟弱帶回填混凝土,做成混凝土塞,開挖深度一般為軟弱帶寬度的1—1.5倍,兩側開挖邊坡1:1—l:0.5。當軟弱帶較為疏松,且寬度較大時,可采用混凝土梁或混凝土拱,以使上部荷載傳至兩側完整巖體。對土壩壩基軟弱帶,為防止滲流淘刷壩身填士,可清除部分軟弱帶后回填混凝土或粘土,形成阻水蓋板。軟弱帶與庫水相通的上游端,開挖防滲井回填混凝土或設置防滲齒墻。當高傾角軟弱帶位于壩肩,特別是拱壩壩肩時,可設置混凝土傳力墻,傳力框架或進行預應力錨固;對重力壩破碎巖體壩肩,當破碎巖體自身穩定沒有問題,可在破碎巖體中設置混凝土防滲墻。當壩基裂隙帶密集發育時,可清除松散體回填混凝土或設置防滲齒墻。

結束語

通過上面論述水利工程項目投資大、工期長、自然條件差,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我們一定要再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控制好工程質量,同時也要考慮到施工成本。水利水電基礎施工也是水利水電工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施工時我們同樣要控制好施工安全、進度、質量、造價等方面,為一個更加完善完美的的工程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 張強.論電力施工企業的工程造價管理[J]. 經濟與管理,2006,12.

[2] 呂兆才,姜德智.淺談供水工程測量的工作步驟[J].水利天地,2010,4.

(作者身份證號碼:320924199005118178)

猜你喜歡
基礎工程水利水電施工技術
基于數據庫技術的現代水利水電工程管理研究
水利水電工程項目投資風險管理探討
水利水電工程項目投資風險管理探討
淺談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質量控制
水利水電工程中基礎工程施工技術探討
變電站基礎工程冬季施工經濟技術性比較
淺談房屋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
對完善水利水電施工技術的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