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德育教育管理途徑研究

2019-09-10 17:25蘇文鈞
新生代·下半月 2019年7期
關鍵詞:管理途徑德育教育小學

蘇文鈞

【摘要】:小學德育課教學過程中應該更注意對小學生品德思想和職業道德方面的培養,小學生良好道德觀的形成與現實生活中的經歷密不可分。為了幫助學生們盡快地樹立正確的三觀并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養,可以通過體驗豐富多彩的管理途徑。小學德育教育在小學綜合教育中不僅是一種完成教學宗旨的重要方式,而且也是當今社會的發展要求。本文通過剖析小學德育教育管理途徑的推廣意義,列舉管理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提出了具體管理實施方式,希望可以為這種管理方式在其他方面的應用做出理論參考。

【關鍵詞】:小學 德育教育 管理途徑 研究

德育教育管理的突出點在于增加學生的德育知識和豐富教學體驗,這種管理途徑的推出能夠改變以前教師盲目注重課本講課的形式,而忽略對學生道德培養的情況。通過豐富多彩的管理方式,讓學生親身體驗,有助于學生構建知識體系,培養正確三觀以及良好的思想品德。同時也有助于提高教師本身教學效果。

一、德育教育管理對于小學德育的重要意義

在我國新課標課改的大環境下,德育課中采取德育教育多樣管理的方式,是適應新課標課改的基本要求。該教育管理途徑是根據學生對知識的學習特點和規律,創作模擬真實教學情景,通過反復多次重復教學內容讓學生加深理解的一種管理方式。以往的傳統教學管理方式主要是老師向學生圍繞課本知識單向講解,而德育教育管理是通過引導學生對事物進行判斷【1】。單純的理論講解枯燥乏味,不能很好的引起學生的情感認同。處于青春期的學生思維活躍,正是形成良好思想價值觀的重要時期,德育教育管理是以老師引導為主,結合學生主體體驗,在德育課中,采用多種情景再現的方式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發散思維,讓學生對德育課有新的認知,這對學生良好價值觀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

二、德育教育管理過程中需要注意的部分問題

(一)情景再現要客觀真實

情景再現要符合現實,符合邏輯,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突出主題,重申德育教育管理的真實性。作為老師要考慮到情景再現的復雜性,將道德理念通過不同途徑引申出來,不可敷衍了事,違反管理原則,這會影響教學效果。同時還要根據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采取恰當的管理方法,既要做到有吸引力,又要提高有效性。在小學教學的過程中,突出教學重點,對加深核心知識點的理解和接受有幫助。盡量避免無關緊要信息的干擾,不要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影響管理效果進而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二)重點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要重視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道德體驗,充分發揮主體性。老師要給每位學生平等的學習體驗機會,讓他們在情感體驗過程中獲得經驗。而且還要激勵學生多進行創作性的體驗,開發學生的發散思維方式,促進雙方情感交流。但是,因為小學生匱乏生活經驗,內心缺乏道德觀念,自我管理約束能力有限,教師需要加強管理,指導學生在體驗后深入反思、反復討論在學習過程中學到的知識點,提升理論基礎水平,將道德理念植入學生的內心,進而加強學生全身心健康發展【2】。學生可以通過積極討論、互相合作、踴躍發言等多種方式表現自己。老師更要理解、包容學生,允許犯錯,要善于發覺學生的優點和進步,更要及時鼓勵,這不僅僅可以增進師生間的友誼,讓學生感悟生活,還能養成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對心理健康教育奠定基礎。

(三)建立良好的課堂氛圍

以往的課堂太過死板教條,學生學的枯燥乏味。老師是知識的主導者,應該給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努力把教學內容變得易于理解,多將一些良好的道德品質以各種渠道融入到學生的學習生活中,讓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思考。為了讓學生們感到輕松愉快,可以根據學生的生活經歷創設有教學意義的情景,學生對這些情景感到熟悉,可以很快融入學習中,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創設的情景不僅要有趣,還要兼顧挑戰和創新,提升學生的獲得體驗。使學生受教育的過程變成一種幸福的體驗,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

三、德育教育管理在德育課中的具體實施

(一)教師應起到以身作則的作用

老師作為小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在實施德育教育管理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老師必須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思想及行為素質,起到模范的帶頭作用。只有老師的道德水平不斷提升,才能讓學生無時無刻的可以體會到道德的吸引力,從而為學生德育水平的提高起到表率作用。

(二)角色扮演方式教學

角色扮演是深受廣大學生喜歡的一種德育教育管理方式。小學學生往往身心發育不健全,對外界事物充滿未知、彷徨,角色扮演可以很好地為學生提供實踐經驗【3】。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模擬各種社會常見場面,讓學生在不同的場合扮演不同的人物。扮演不同角色時學生要注意將自身的知識和能力充分運用,會啟發學生以不同的心理面對不同的環境。這種角色扮演的反串還可以鍛煉換位思考,有助于提高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身道德修養。

(三)利用多媒體教學

在小學課堂的教學過程中要改變以往只依靠黑板的教學模式,要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實現師生互動,全方位進行教學。例如:可以用多媒體播放一些全國道德模范的介紹,用偉人事跡激勵學生學習,為學習提供學習動力。還可以播放電影,比如抗日戰爭、解放戰爭、關于歷史優秀人物傳記的電影。讓學生們深刻認識到現在生活的來之不易,讓學生們更加懂得珍惜,更加懂得奉獻。從而為自身道德的提升奠定基礎。

結束語:

綜上所述,德育教育管理方式與傳統教學方式不同,前者更注重理論知識與實踐的結合,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提高實踐能力。在德育教育管理中老師要以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采取恰當有效的方式激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培養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參考文獻】:

【1】陸遜. 加強小學德育教育管理方法的研究[J]. 考試周刊, 2018(2):31-31.

【2】鐘淑芬. 加強小學德育管理的有效性途徑的研究[J]. 課程教育研究, 2017:75.

【3】白琳. 小學德育管理工作途徑的多樣化分析[J]. 神州, 2017(21):236-236.

猜你喜歡
管理途徑德育教育小學
初中科學課程中利用情境教學法滲透德育的探討
淺析小學校園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分析
德育在新傳媒時代播音主持專業教學中的重要性
體育教學中準備活動的作用與類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術教學研究
注重簡約化給數學課堂減負的探討
基于新課標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加強海外EPC電站項目管理的途徑探討
探析做好油田工業物業管理的有效途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