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由與秩序的博弈

2019-09-10 18:25張慧
新生代·下半月 2019年7期
關鍵詞:瘋人院墨菲酋長

張慧

影片《飛越瘋人院》改編自肯·克西的小說《飛越杜鵑窩》。它承襲了原作中反抗壓迫和追求自由的精神,并運用好萊塢的經典語言將敘事層面與隱喻層面相結合,具有尖銳的諷刺力和深邃的寓意。

一、儀式的破除與自由的追求

瘋人院是精神病人療養和居住的地方,表面上看,這里是精神病人們絕佳的庇護所,但在溫情美好的背后卻潛藏著強制服從的規則。病人們的生活受到嚴格的控制,護士長拉契德以治療和溝通的名義召開會議,公開討論病人的隱私和缺點,將病人們的痛苦回憶一次次地暴露和揭發。這里簡直不像一個正常的療養地,而像是精神病患者的監獄。

麥克墨菲決定以行動來喚起病友們對自由的渴望與向往,使他們重獲追求自由的權利。他試圖勸說拉契德護士長暫時改變一下作息時間表,教病友們玩牌賭錢,甚至略施小計帶領大家去出海釣魚。麥克墨菲告訴周圍的人說:“你們和那些街上的混蛋沒什么不同”。這些精神病人們的自我意識逐漸蘇醒,當再次受到強力的控制和壓抑時,他們開始表達自己的意見。在發生香煙爭端的第三次會議上,這種自主和自我意識得到了極為重要的凸顯。契斯維克歇斯底里地問道:“我想知道我的煙呢?我并不想要他的煙!我要的是我的煙,我要我的!”這里所強調的“我的”,正是在強調自我感受,強調人的權利的合法性,它意味著病人們自我意識的崛起和成長。

在此次香煙爭端后,一直沉默不言的酋長開始說話了。酋長父親和他一樣是個高大老實的人,可總是被人利用。顯然,父親的遭遇使他產生了嚴重的自我懷疑,因而酋長雖作為這所精神病院里一個健康正常的人,卻一味壓抑著自己,選擇裝聾作啞與整個體制隔離。麥克墨菲洞察到這一切,他力邀酋長和他一起逃跑,并且“只有我們兩個”。

在準備逃離瘋人院前,麥克墨菲看透了比利的心思,為滿足比利對感情的渴望,甚至讓他的好朋友卡迪和比利發生了性關系。比利此后好似恢復了正常狀態,在拉契德質問他時,他口吃的毛病消失了,流利地說出“我可以解釋一切”。這是一個極具象征意義的情節,在欲望達成后比利釋放了自我壓抑,作為不正常標志的口吃便消失了。比利經由麥克墨菲的引導而逐漸覺醒,進而作出了反抗,但這不能說明他已經擁有了自由。拉契德的激烈言辭直擊比利內心的脆弱之處,致使比利抑郁難抒選擇了自殺。在強大的統治機制下,遭到扭曲的個體很難甚至無法擺脫其控制,在反抗未果后走向了自我毀滅。

真正讓麥克墨菲“喪命”的不是帶領病友們出去享受自由生活,也并非在瘋人院舉行違反秩序的派對,而是他對代表著規則和權威的護士長拉契德的挑戰。比利自殺后,麥克墨菲無法抑制自己的沖動,險些掐死拉契德。這是對強力統治機制的反叛、挑釁甚至踐踏。麥克墨菲也因此受到了實為懲罰的殘忍“治療”——切除前腦葉白質。呼喚自由和追求個性的他成了真正的“瘋子”,麥克墨菲的自由精神消亡了,麥克墨菲也就隨之消逝了。

而受麥克墨菲感染和鼓勵的酋長徹底生發出強大的反抗力量,燃起了追求自由的勇氣。他用枕頭悶死了麥克墨菲,搬起那塊麥克不曾搬動的水槽,重重地像瘋人院的玻璃窗砸去,像曾經麥克計劃過的那樣。在晨曦微光籠罩下的荒原上,他大步向前漸行漸遠,帶著希望找尋渴望的自由。

二、瘋人院的現實喻指

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反傳統、反秩序、反主流的文化思潮占據主導。影片正是以豐富的隱喻和象征指向了多重向度的現實,契合了民眾的追求自由的心理,映射著當時的社會環境。

“瘋人院”投射出當時美國混亂的社會環境。一切以利益至上、金錢至上的觀念侵蝕著人們的信仰,統治機制壓抑禁錮并扭曲了正常的人性。強大的社會意識形態滲透到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形成了大眾心理上普遍認同的模式,看似可信又牢靠的社會體制便逐漸成為支配社會個體生活的秩序,依賴這種井然的秩序,人們獲得了強烈的歸屬感和安全感。

影片中的瘋人院便是社會秩序的化身,而拉契德則是秩序的維護者和制度的嚴格執行者。拉契德永遠是一副嚴肅、端莊、冷峻謹慎地把控著一切模樣,從容不迫地支配和調度著規范化和模式化的世界里的瘋人們,給他們提供一套看似周全和顧全大家的日常行為規范,比如嚴格的吃藥時間和心理治療會議。吃藥和會議指涉的是美國的主流意識形態強大的規制和馴化作用,工業社會中的人們麻木地遵從著這套日常規范。所有的反叛精神和欲望都被這規范化的條例所掩蓋和遮蔽,強大的秩序一方凌駕于欲望之上,進而使得兩者的對立被侵蝕和消解。拉契德在對制度的無條件服從中,已然成為了制度的一部分,她在享受著服從體制帶來的社會認同和優越感的同時,也成為了體制的犧牲品。

與嚴格服從體制的拉契德相對的是反權威反秩序的麥克墨菲。在秩序與反秩序的兩極對抗中,他一直扮演著社會秩序的反叛者和挑戰者的角色。在反復出現的吃藥儀式中,瘋人們排隊接受著藥物的治療,實質是體制統治者的拯救。而麥克墨菲騙過醫生并沒有吞下藥片,而是玩笑般地將藥片吐了出來,這在所指層面上正是對制度的反抗與褻瀆。在開派對的夜晚,麥克墨菲沖進值班室,手握著代表權威的話筒,用廣播喚醒沉睡的瘋子,這是他掌控話語權的象征,然而處在秩序統領者位置的這一刻轉瞬即逝。工業社會對人精神的壓制,政治動蕩與社會矛盾的尖銳凸顯,人們渴望變革,突破體制的枷鎖,追求真正的自由和民主,然而卻鮮少有人能夠成功。就像為自由而戰的麥克墨菲,最終還是遭到了反抗秩序導致的嚴厲懲罰。

影片《飛越瘋人院》汲取了原作的精神特質,通過對麥克墨菲、拉契德、酋長、比利等不同人物的刻畫,試圖探究人或被體制同化或是反叛體制的原因。畫面的豐富隱喻和現實所指以及對深層次的哲學命題的探討,充實了影片內涵,這也是其成為世界經典的重要原因。經過時間的打磨和時代的變換,影片中敢于反抗扭曲人性的體制和勇于追求渴望的自由之精神愈加顯得悲壯而偉大。

猜你喜歡
瘋人院墨菲酋長
哪個墨菲
哪個墨菲
混亂的方向
“陶”氣豬
要飛越的,何止“瘋人院”
《無處不在的墨菲定律》
洗澡
小島上的統治
酋長猜謎
天氣預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