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鏡子中的自己是如此弱小

2019-09-10 07:22吳正文
高考·上 2019年5期
關鍵詞:考試焦慮心理干預心理健康

摘 要:每當模擬考試成績欠佳,該同學早上起床看著鏡子都覺得“鏡子中的自己是如此弱小”,會對著小樹林哭泣咆哮“我為什么這么沒用”——反思總結高三一年對該同學的心理健康教育全過程,期望對一線德育工作者有借鑒的意義。在此案例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觀點:高三班主任,關注學生生活和學習的同時更應用心呵護他們的心理健康,引領他們以健康的心理、自由之精神度過高三這個重要階段。

關鍵詞:高三學子;考試焦慮;情緒管控;心理干預;心理健康

一、基本資料

鄭某,男,陸豐市河東鎮人,其父母年邁,家庭收入偏低,生活艱難。該同學以優異的中考成績考入市最優秀中學,高二學習開始滑坡,從重點班分班到普通班。

高三備考階段,該同學總是抓緊每一分鐘的時間學習,最晚到食堂就餐,經常點兩個一元的青菜,用最短的時間吃完三餐。學校生活基本就是從教室到寢室兩點一線,連適當放松的時間都放棄了。雖然抱著“考上理想的學府是我唯一的出路”的想法拼命地在學習,但幾次模擬考試發現自己出了問題??荚嚂r,狀態低迷,犯低級錯誤。晚上睡不著覺,上課注意力不能集中,精神不濟犯困。明明是剛剛做過的事情,卻總是反復考慮做過沒有;已經學習過的知識,遺忘得特別快,還總擔心自己是不是漏掉了什么,反復回憶、不知所措。

每當模擬考試成績下滑,該同學就會完全失去正常的學習狀態,會對著學校小樹林哭泣咆哮“我為什么這么沒用”,早上起床看著鏡子都覺得“鏡子中的自己是如此弱小”,并叫喊起來……

二、心理剖析

該同學主要表現為考試焦慮,考試不佳后以及平時學習困惑時的情緒失控。研究表明,影響學生考試焦慮的因素包括個體內部的身心因素和外部環境因素。分析后發現,該同學的這些表現的原因一方面是家長、老師對他抱有較高的希望,希望他考上一所重點大學;另一方面,他對自己也要求過嚴過高,自我施壓過大。

因為不懂調整、放松自己,精神一直處于高度緊張狀態,影響了睡眠,干擾了人體的生物鐘,造成大腦功能失調,過度擔心憂慮、以至于出現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學習狀態低迷的狀況。學習窘迫和人生理想巨大的落差,不能短時間內得到縮小,家庭貧困又如同重錘時時敲擊脆弱的身體,造成該同學時而情緒失控。

三、心理干預

了解該同學的情況以后,班主任老師生活上給予物質支持,申領學校獎學金和“愛心義賣”助學金,獲得學校周末勤工儉學的工作;學習上各科老師也經常給予一對一的學法指導。班主任老師不漏痕跡地給予該同學細致的關愛,在取得了信任以后,開始進行心理干預。

在整整一年的心理干預過程中,班主任老師耐心傾聽,細心照料,充分保護該同學的自尊。在班會課上,有針對地又暗渡陳倉地進行點撥,比如“家庭的貧困不應是自己的包袱而是前進的動力”“多想傷心傷神,不如實干”“一張一弛,文武之道”等思想的傳播;平時也會制造一些單獨相處的機會,比如共進午餐、晚自習后回宿舍途中的偶遇,來傾聽該同學內心的聲音,了解心理動向。

根據中學生的心理特點,結合認知療法、森田療法等心理學知識,主要從以下七個方面來疏導,進行心理干預:

(1)正確對待考試成績。高三階段模擬考試比較多,多次考試成績的不理想會使得學生壓力持續加大,最后可能會擊倒最后的信心。讓學生明白,考試的功能是檢測自己的學習上的薄弱之處,強化之,同時做出反饋,改進學習方法提升復習效率。不要過于看重成績,而應該側重解決成績不理想的原因。

(2)淡化高考。從自我認識上進行減壓,以平常心對待高考。高考是一條通往成功的路,但不是唯一的一條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古今中外沒有受過高等教育但也取得成功的事例舉不勝舉。不能說考不上大學人生就完了。

(3)有合理的目標。自我期望值不要太高,可為自己設定一高一低兩個目標,預防焦慮的產生。然后將大目標分解成若干個小目標,再將小目標分解到每一門功課、每一天、每一個小時,認真去做就行了。

(4)勞逸結合。常言道“磨刀不誤砍柴工”,注意學習和休息的關系,給自己留出放松調整的時間,科學用腦,學習效率才會提高。

(5)學會自我放松。在心理老師的幫助下,學習深呼吸放松和冥想放松等方法,注意自我調整,減輕焦慮狀態,輕松上考場。

(6)積極自我暗示。著名作家畢淑敏曾寫過這樣一句話:“大腦和心靈,需要源源不斷的正能量濡養,否則人生將變得灰暗無序?!北热鐚χR子可以給自己多一些正能量,比如“今天發型很帥”“今天神清氣爽”,睡覺前告訴自己“今天雖然存留一些學習問題,但還是學會的比沒搞清楚的多”。

(7)學會管控情緒。讓學生明白:情緒是人對事物的一種最浮淺、最直觀、最不用腦筋的情感反應,應該用理性來管控。當負面情緒到來,因理性對待,有時需要轉移目標、學會解脫,有時需要自我升華,將強烈情緒沖動引向積極有益的方向,使之具有建設性的價值和意義。

四、干預效果

整個心理干預過程中,該同學從情緒上的宣泄到情緒上的放松,繼而從認知上的轉變到行為上的改變,最終達到習慣的養成——用適度放松、合理宣泄、自我暗示等情緒調節方法來管控自己情緒沖動,甚至還能夠自我升華,利用情緒,“化落后為力量”“化憤怒為力量”“化羞辱為力量”“化家境貧寒為力量”,這些力量用以克服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走出困境。

該同學最終沒考上心中理想的大學,成績也還相當不錯,最后欣然接受,開始大學生涯,并樹立了更為遠大的人生理想,抖擻精神繼續學習。他克服了因家庭貧困、成績不拔尖而形成的自卑,開始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越來越自信陽光。

五、結語

高考備考及高考成績的確重要,但部分學生必然收獲平常的成績甚至不佳的成績,對于他們來講,在經歷了平常的高三甚至失敗的高三后,依然能夠具備終身學習的素養和健康積極向上的心理,這一點比高考成績更重要。高三班主任,關注高三學子生活保障、學習過程和考試成績的同時更應用心呵護他們的心理健康,引領他們以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度過高三的這個重要階段。

康德說:“所謂自由,不是隨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蹦苡行У目刂谱约旱那榫w,保持一顆良好平靜的心態,就是自我主宰,就是自由。在高考壓力下、在緊張學習階段,愿所有高三學子,擁有健康的心理,學會管控自己情緒,依然能做一個心靈自由的人!

作者簡介:吳正文,男,1978年12月,湖北黃岡,漢族,大學本科,高級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高考和學科競賽。

猜你喜歡
考試焦慮心理干預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徑探索
微課在心理健康團訓師培養中的應用探討
基于人際交往的心理健康課程
考試成績的評價方式對學生考試焦慮影響的實驗研究
心理彈性和核心自我評價對高中生考試焦慮的影響
團體心理輔導對中學生考試焦慮的影響研究
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