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靈活運用生活實際,提升學生地理思維能力

2019-09-10 07:22蔣慧
高考·上 2019年5期
關鍵詞:思維能力題目過程

蔣慧

摘 要:對于很多的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往往認為學習地理知識只要死記硬背就可以了,殊不知平時自己準備的很充分,但是考試成績往往卻不夠理想,這主要是缺乏良好的地理思維能力,因此我們在高中地理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學會靈活運用生活實際,提升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從而更好地來提高我們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生活實際;思維能力;地理;考試

對于很多的高中學生來說,他們覺得學習地理知識,只要我們平時死記硬背就會在考試中取得較好的成績,但實際上往往卻事與愿違,因為很多同學盡管平時基礎比較好,學習地理的時候也非常的認真,但是考試不會答題或是得不了高分。通過這么多年的高中地理教學,我覺得出現這種現象的癥結在于學生缺乏良好的地理思維能力,因此我們必須要重視通過運用生活實際,提升學生地理思維能力。

一、學生地理思維能力欠缺的一般表現。

在高中地理的教學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那就是很多的學生往往表現出一些共同的思維方式,正是這種原因導致了大家的成績提高不上去,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地理學科的認識不夠。

當前的高中地理新課程標準明確的說明了地理這一學科的特點:首當其中的就是地理這一學科具有非常強的綜合性,主要體現在我們的地理學科不僅具有自然科學方面的知識,而且還具有社會科學方面的知識。第二個方面也就是我們地理學本身具有地域性這一特征。鑒于以上兩個方面的考慮,我們必須在開展高中地理教學的過程中要學會從多個方面去考慮,從而轉化我們的傳統教學思維模式,從而更好地來幫助學生在學習地理知識的過程中要對各種地理問題進行解決的時候也要全方位考慮,盡管如此,仍然有很多的學生在學習地理知識的過程中,掌握的不夠系統全面,往往只是依靠死記硬背來獲取知識,從而忽視了對地理原理的探究,當學生在考試的檢測過程中一旦遇到一些新的問題的時候,卻往往感到無從下手。比如我們在講解地方時相關問題的時候,雖然我們的教材中有提到偏東的地方比偏西的地方早,但是沒有明確的給出涉及到偏東的地方到底可以定為幾點鐘,當我們的學生遇到計算時間方面的問題的時候,他們往往感到非常困難,有很多的學生就懵圈了,一點兒也不明白如何來分析時間是怎么定出來的,從而產生學生在思維能力上的障礙。當他們做一些簡單的題目的時候還是能夠做出來的,但是當他們遇到比較難的題目的時候,就感覺到無從下手。

2.思維的廣度和深度不夠,綜合分析鑒別能力差。

高中的地理知識相對于初中的地理知識,我們不難發現高中的地理知識的綜合性非常的強,因此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要有一定的思維廣度和寬度,要不然的話,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就會出現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問題,正因為如此,我們要指導學生在學習高中地理知識的過程中,要學會用全面的、綜合的觀點來看問題,從而更好地來認識地理問題的本質特征。在我們實踐的教學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有很多的學生往往表現出很大的局限性,常常用片面的、孤立的觀點看問題,長期下去,不僅他們的成績得不到提高,甚至對地理的學習失去了興趣,綜合分析鑒別的能力就會越來越差,這時候我們再來提高他們的成績就顯得非常困難,因此我們應該早發現,早指導,只有如此,才能夠避免學生在學習地理知識的過程中無法形成全面的認識的誤區。

二、運用現實生活實際,提升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

當我們發現學生在學習高中地理知識的過程中出現的地理思維缺陷時候,我們必須要正視這些問題,因為在大考的時候很多的題目都是大家平時測驗的時候沒有出現過的題目,如果大家沒有很好的地理思維能力,他們就無法解決這些以前沒有做過的題目。所以我覺得,我們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來考慮問題,從而更好地來幫助他們善于運用現實生活實際來提升自己的地理思維能力。

1.加強誘導啟發,調動學生的地理思維。

我們在高中地理的教學過程中,如果要想讓我們的學生形成正確的地理思維,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教師的角色顯得非常重要,為什么這么說呢?主要是因為我們可以在開展地理教學的過程中進行充分地來進行啟發和誘導,幫助我們的學生充分地挖掘自己大腦中已有的知識,同時結合他們自己的實際生活的角度來進一步的來深入挖掘,不僅可以幫助我們的學生進行更好的思考,同時也提高了我們的課堂教學效率。當我們在講解地貌相關題目的時候,我就發現很多的學生對于全球地貌只是一些零碎的認識,例如很多的學生盡管了解大陸漂移的相關知識,可是關于大陸漂移的具體的依據根本說不清楚,這個時候,作為教師的我們就要學會站在學生的角度,引導他們來對相關的理論知識來進行深入挖掘,并且幫助他們提出一些相關的問題,比如大陸為什么會飄移呢?接著我們來引導學生進行對提出的問題來進行分析和探討,這個時候,學生往往就會發現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一個方面的問題就是大陸水平漂移的動力,來源于什么地方,為什么長期朝一個方向,另一個方面的問題就是大陸這么重,為什么還會飄移。接著他們可能會提出一些假設,最后歸結到目前比較成熟的板塊構造學說理論,也能充分理解生長邊界和消亡邊界的區別,從而更好地掌握相關的知識。

2.運用生活實際,提升地理思維能力。

當我們在進行高中地理學科知識教學的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大多的地理知識和我們的實際生活關系都非常緊密,在地理知識的獲取過程中,我們往往都是先從認識地理現象著手的,接下來我們再來分析這些地理現象形成的原因進行分析,最后再進行相關的地理知識的遷移,并且學會將學習到的這些地理知識運用到我們做題的過程中去。教師在講解地理題目的時候,最好能夠舉一些和題目相關的生活中的例子,從而更好地來幫助學生理解相關的知識,同時也能夠更好了解學生的知識背景,從而改變自己的教學策略,提高我們的教學效率,另外我們要在教學中要學會多和學生進行交流互動,只有如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才能夠更加的有針對性,這樣我們就可以更好地來幫助我們的學生學會運用自己的生活實際來提升自己的地理思維能力。

總之,基于高中地理知識的學習和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水平之間有著非常重要的關系,正因為如此,教師在開展地理的教學中,要充分考慮學生本來的地理水平以及他們的生活實際,從而幫助他們更好地來靈活運用自己的生活實際來提升自己的地理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實驗)》人民教育出版社[M]2012.3

[2]劉慧霞《從“大氣運動”一課看特級教師的教學思想》地理教育2006.5

[3]許素珍《地圖教學與創造性思維》中學地理教學參考[J]2007

猜你喜歡
思維能力題目過程
描寫具體 再現過程
本期練習類題目參考答案及提示
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收獲最大的是哪些,為什么?
追根求源
圓滿的過程
你的情緒夠穩定嗎
雪花的形成過程
題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