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歷史教學中開展家國情懷教育的路徑探討

2019-09-10 07:22韓黎蘋
高考·上 2019年5期
關鍵詞:歷史教育家國情懷實現路徑

韓黎蘋

摘 要:在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科思維,提升歷史學科能力,讓學生從中涵養自己的家國情懷,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從當前歷史學科教學著手,通過書本知識的教學和課外實踐活動等方式在潛移默化中探討培養學生家國情懷的路徑。

關鍵詞:家國情懷;實現路徑;歷史教育

在新課改當中,對于歷史教育的要求在不斷提升,其強調課程的根本任務是立人樹德,要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歷史責任感與使命感,其教育涵蓋了家國情懷、唯物史觀、歷史解釋等五個核心素養。其中,家國情懷是歷史學科教學

中最具人文關懷的一種素養,家國情懷不僅是我們珍貴的傳統文化遺產,更是我們所有人對國家認同感、歸屬感、責任感和使命感的集合。歷史課堂教學的一個目標就是通過課程的教授讓學生形成對歷史的認識并能對歷史現象進行正確的理解和解釋。立足于教學課堂內容的因果邏輯關系,以此來培養學生構建一種統攝的、貫通的歷史意識,理解歷史概念,形成歷史知識體系。

一、家國情懷是歷史教育價值的呈現

(一)歷史學科是培養學生情懷的重要渠道

“歷史學是在一定歷史觀指導下敘述和闡釋人類歷史進程及其規律的學科”。其內容博大精深,具有深刻的教育功能,學生能夠從這門學科當中升華自己的情感,培養自己的家國情懷?;仡欉^去,立足于現在,并根據從歷史中得出的結論來展望未來,歷史學科關注的重點不僅僅是對學生傳授過去的知識,其更重要的是對學生健全的人格和思維方式的培養。歷史學科教學的一個重要育人功能就是涵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將家國情懷作為主要傳授目標,貫穿于歷史學科教育過程的方方面面。歷史學科本質上可以說是一種具有豐富情感體驗的學科,通過豐富的學科資源,貫通古今中外幾千年的人類文明,根據其獨特的教育理念,從其自身的學科特點出發,根據對歷史的思考探究從而發掘關于家國情懷的的切合點,通過選擇性運用典型史實,重要的歷史事件等具有代表性和共性的資源,并結合當今的時代特征,來為學生實施家國情懷教育,促進學生形成對歷史的正確認識,這也成為本學科的重要價值所在。進而通過對歷史學科的學習,可以讓學生了解世界文明成果,引導學生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國、各民族的文化傳統,認識文化多元性和多樣性,培養學生具有世界意識和國際視野。

(二)家國情懷是歷史學科教學的精神引領

學生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應當立足于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注意借鑒外國文化的優秀成分,關注世界歷史文化發展的多元性和多樣性,通過對各自發展過程脈絡的梳理和比較,引導學生理解尊重世界各國、各民族的文化傳統,樹立正確的文化觀。重點選擇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為突破口,通過學習傳統文化,形成規律性的認識,讓學生更加了解中華民族的過去,更好地展望未來,立足正確的價值取向,在進行歷史學科的教育時應當重點關注中國人民近代以來170多年的斗爭史,中國共產黨90多年的奮斗史,中華人民共和國60多年的發展史,在開展歷史教學中引導學生從歷史事實中吸取經驗教訓,從而更好理解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更深刻理解國家的方針政策,更好地認識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切實落實歷史教育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育人目標。

二、家國情懷的實現途徑

當前中學的歷史課程很多都注重學科本位教育,在育人功能上還未很好地融匯貫通。因此,應充分利用歷史課堂,讓其成為培養家國情懷的主要陣地。

(一)提升專業素養

歷史學科的厚重性要求歷史教師應當具有廣博的歷史知識,對歷史事件有正確的價值判斷和深刻的認識,并能了解學科的前沿研究情況。這要求教師加強自身專業素養的學習,拓展自己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授課中對學生進行歷史事件的講解,為歷史事件賦予具有時代的理解和認識,挖掘歷史教材中可以進行結合和突破新材料,新情境,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歷史觀、國家觀,激發學生的家園情懷,讓學生了解并承擔起時代賦予自己的歷史使命。

(二)挖掘歷史資源

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當下,學生獲取歷史知識的渠道也更加多元,學習課外知識的途徑也更廣泛。歷史教師必須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拓展自己的閱讀面,在充分掌握歷史的同時,結合時政熱點、國家的大政方針,挖掘教材中適合拓展延伸的點,深入淺出地為學生講述,使之更好融合學科特點,更具時代的特征。不僅如此,歷史教師還應當全面地對教材體系進行整合和增減,通過自己的課堂構建和分析,讓學生深刻感受到歷史的精彩,愛上歷史,理解并正確認識歷史。

(三)創新教學方式

國家的歷史博物館承載了中華文化的很多記憶,是豐富學生學習歷史的一個有效方式??山虒W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關注博物館相關的展覽,通過一些實物、遺址遺跡及相關文獻的記載讓學生感受豐富的歷史內涵,強化對于歷史的認同感。另外比如《國家寶藏》等節目,其通過對國寶豐富而生動的解讀,讓學生感受到歷史的生命力,也可以在課堂上進行引用介紹,提升學生對歷史文化的興趣和文化的自豪感。當然,不斷豐富課堂教學方式,創新教學形式,通過讓學生體會歷史課堂的趣味而強化對歷史的興趣,增強對國家的責任感與使命感,不斷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

歷史教學是一個長期積累,講求潛移默化的過程,教師要不斷學習,不斷探討,摸索出更有效的教學策略,更好地通過教學涵養學生的家國情懷。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版.5

[2]周劉波.家國情懷:歷史教育的價值旨歸及其實現路徑[J].教學與管理.2017(10)

[3]李軍;黃同艷.中學歷史教學中開展家國情懷教育的途徑探索[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9(10)

本文系2019年度漳州市基礎教育課程教學研究課題項目,《核心素養之家國情懷培養的有效課堂教學研究》課題研究成果之一,課題編號:ZPKTY19019

猜你喜歡
歷史教育家國情懷實現路徑
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家國情懷教育
五四新潮下的歷史教育
關于中學歷史教育教學任務的幾點思考
高中歷史教學中人文素養的培養
淺議人民銀行金融穩定職能的實現路徑
國際私法法典化的挑戰與實現路徑
核心素養與語文教學的家國情懷
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
用歷史教育營造班級和諧小社會
我國學術期刊的價值設定與實現路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