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對學生主動談話中存在的問題和策略

2019-09-10 03:48郝亮孫明慧
高考·上 2019年5期
關鍵詞:傾聽共情溝通

郝亮 孫明慧

摘 要:盡管談話溝通是教師指導學生的主要方式,但是效果并不理想,特別是主動尋求老師幫助的學生問題得不到解決。本文分析了問題所在,并探討了談話溝通應當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主動談話;溝通;傾聽;共情

談話溝通是班主任了解學生并做出教育、指導的最直接最常用的途徑。作為班主任,不僅需要通過談話了解指導學生的學習情況,還要通過談話了解指導學生的人際關系、心理健康、以及道德素養和人格發展。但是談話夠通的效果卻并不理想,特別是主動尋求老師幫助的學生問題得不到解決。在普通高中高二年級的1049人的一次調查問卷中,83%的學生在都有被老師主動談話的經歷,在這一部分人中有57%的學生認為談話有效。32%的學生有主動找老師談話的經歷,在這一部分人中有43%的人認為談話有效。

為什么主動談話的學生反而認為談話的效果較差?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學生主動談話,話題基于學生的表述,因此學生能表達清楚非常關鍵。但實際情況中,主動談話的學生受個人情緒影響造成的情緒低落,或受師生身份的影響造成的緊張,都會使學生的表達不夠準確。第二,被動談話的學生目的性較差,談話是否有效的判斷依據學習動機、學習狀態的改善,而主動談話的學生目的性更強,談話是否有效的判斷依據具體問題的解決。第三,學生主動談話時,老師傾聽、共情不到位,又受暈因效應的影響,談話內容和指導方案與平時對學生的判斷有關,可能偏離學生的真實問題。第四,學生主動談話涉及的問題往往是隱性的,如果教師不進行及時跟進,多方采取措施,學生的問題往往得不到解決。

那么教師如何應對學生主動談話,應當注意哪些問題?

一、傾聽、共情是談話的基礎。談話應該是雙向的,學生表達想法,老師應該在理解學生的交談內容的基礎上,對學生做出指導。面對學生碰到的問題,盡管有經驗班主任可以針對他的問題做出判斷,給予指導。但是傾聽的缺失會讓談話失去了搭建信任的時機,失去了談話效用。

案例:一個學生說:同桌老是用他的筆,本任何東西,又不仔細愛護,不是弄壞就是弄丟。老師說:你可以義正言辭告訴他你的態度??!你要學會自己處理這些問題。這樣邏輯上沒問題。但是學生想表達的內容沒有全都表達出來!

教師覺得這是一個很簡單的事情,指導學生如何去說、如何去做。但是對于學生個體可能已經做出了很多努力,比如把自己的東西藏起來,不讓同桌看到,或者也把同桌的東西弄丟引起同桌的注意。這個學生甚至覺得同桌是在欺負她,針對他。

沒有傾聽共情,教師看似合理的指導,很難起到積極的作用。教師的經驗在學生的感受是漠不關心。

二、和學生談話要輔以指導家長。很多家長,雖然學歷可能比我們老師高,對于教育的了解也很深入,但是真正指導自己的孩子,有時候還是會手忙腳亂。生活中會說一些不恰當,給孩子造成不好的心理暗示。與家長達成共識指導家長的語言和行為習慣,才能讓師生間的談話指導更有效。

案例:一位同學入學的時候成績一般,但是他的數理化比較好,一直對自己的數學和物理比較有信心。一次他來找我談學習成績說:老師,我發現一個規律就是,如果我的數學沒有考好,那么壞了,其他科肯定也好不好。我說這這應該沒有什么關系啊,你數學考不好,你應該調整心態爭取把其他科目考好才行?他說:我知道,但就是不行,只要我的數學考不好了,其他科目就像中了魔咒一樣。

這個同學不斷的在給自己一個心理暗示,他希望能數學考完了之后,非常的淡定從容,該做的題都做答,在考試當中獲得了信心,再考其他科目的時候這種信心能夠促進考場發揮??梢坏祵W考不好,考試過程有波折,他就會覺得我怎么辦?我這次考試不順利!

這是怎么產生的呢?和他的家長談話中我發現,他的家長也有這樣一種執念,面對成績家長常說的一句話是:“成績一般,數學成績倒是還行?!薄f不清這到底是表揚還是批評!

家長的語言暗示在學生行為中起到了消極作用。需要對家長進行指導做出改變。一方面,家長從心里的最深處做出改變:希望我的孩子各科都好,只有數學單科好,沒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另一方面,家長要改變語言習慣,找到合適的語言替代:一科優秀證明不了什么,我需要你各科均衡!

三、形成問題跟蹤機制。特別是對那些學習需要有待進步,在行為上需要進行校正的同學特別需要持續的關注。

很多班主任都是學校里的骨干力量,不僅作為某個學科的教師,甚至擔任備課組長或者行政工作。工作量超負荷,對學生的談話指導能真正形成跟蹤的很少。盡管學校鼓勵教師在能夠保護學生隱私的對問題進行描述,記錄,跟蹤,但往往成為一種形式。老師沒有精力也沒有時間。但是這卻很重要,這樣的記錄跟蹤方便我們自己調整學習指導工作,也讓談話更具說服力。

總而言之,談話溝通是一種工具,用心聆聽,收獲的是學生的真心感動,雖然我們并不專門期待孩子的感恩,但是,也許教師只有用心去處理問題,才能夠迎來孩子對我們更多的理解與支持。

參考文獻

[1] 謝玉燕.淺談班主任與學生談話[J].文理導航,2013,(05):84

[2] 陳繼謀.班主任與學生談話的藝術[J].文理導航,2017,(07):182

[3] 林世熊.淺談如何讓學生主動學習[J].素質教育論壇,2017,(03):101-102

作者簡介:郝亮,男,山東德州,1983年09月,本科,工作單位:德州市第一中學,職稱單位:中教一級,研究方向:數學教學班級管理

孫明慧,女,1984年10月,本科,工作單位:德州市第一中學,職稱:中教一級,研究方向:語文教學班級管理

猜你喜歡
傾聽共情溝通
共情疲勞
發現高潛人才:共情與謙卑
人們為什么不想感同身受
不科學的安慰會傷人
決策咨詢活動中的溝通藝術
學會傾聽,追求課堂實效
小學數學教學中傾聽能力的培養
公共外交主場也要學會“傾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