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弗雷格的涵義與指稱理論

2019-09-10 04:52白英慧
錦繡·下旬刊 2019年3期
關鍵詞:涵義思想

摘 要:弗雷格對涵義與指稱理論的研究促進了哲學的第二次轉向,深刻影響了語用學的發展。弗雷格一反傳統,首次區別涵義與指稱,其理論被看作是語言意義問題研究的重點內容。本文內容主要分為專名的涵義與指稱、語句的涵義與指稱兩部分來對弗雷格理論進行介紹,并對其理論價值和社會價值進行了深刻的分析。

關鍵詞:弗雷格;涵義;指稱;思想;真值

普遍認為分析哲學、語言哲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是弗雷格,他明確區分了涵義與指稱,對語言分析哲學作出了重大貢獻。弗雷格以來,哲學研究重點不再是認識論問題,而逐漸側重于語言意義問題。以下將對弗雷格如何分析涵義和指稱進行詳細介紹,并闡明其價值。

一、專名的涵義與指稱

弗雷格從“相等”切入,首次闡述涵義與指稱的不同之處。在對比分析中,弗雷格認為在認識價值方面,a=b比a=a所具有的價值更高。因為按照康德的說法,a=a是分析命題,主詞中包含謂詞,從主詞中可以分析出謂詞,是必然為真的,其中沒有加入經驗要素;而a=b作為綜合命題,在主詞中無法分析出謂詞,需要加入經驗內容,知識就得到了擴展。弗雷格認為相等表達a與b之間的相等關系,a=b表達的是a和b兩個專名指稱相同的事物,但是其涵義卻不相同,例如“北平”和“中國首都”兩者的指稱相同,都是指北京那個地方,但是兩者的涵義是不同的。弗雷格認為對于一個專名來說,除了要考慮其所指稱的對象,即被表達物以外,還要考慮專名的涵義,即專名的給定方式。[1]

專名的指稱在弗雷格這里指“我們所表示的對象本身”,[2]但是指稱只能被片面說明,我們的認識能力達不到對其全面的認識。我們表示對象、把握指稱需要借助涵義來進行。并且弗雷格認為人們理解專名的涵義應該以認識到專名的語言背景為基礎,如果做不到這一點,我們就無法充分確切把握其涵義。

弗雷格認為專名的涵義、指稱以及表象這三者需要區別,其用“某人用望遠鏡觀察月亮”這一例子來對其進行解釋:指稱就好比月亮這個對象,涵義即望遠鏡上顯示的圖像,表象即人視網膜上的圖像。其中望遠鏡中的圖像雖然受限于觀察角度,但是可以供多人使用,是客觀的;在每位觀察者視網膜上形成的圖像是不同的,都摻雜有各自的主觀因素。因此可知:涵義和表象都是人們深入指稱的中介,但是表象是主觀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而涵義是客觀的,兩個人可以理解相同的一個含義,但是他們不會擁有相同的表象。

弗雷格還闡釋了專名、專名的涵義、指稱之間的規律以及聯系:相應于一個專名,有確定的涵義;相應于這個涵義,又有某一指稱;但是對于某一個指稱,不僅僅有一個專名。相同的涵義在不同的語言中有不同的表達,有時在同一語言中也會產生不同的表達。[3]但是應注意到這種規律中也會有例外:相應于某一涵義,并不能肯定也有一個指稱,例如“最接近宇宙邊界的天體”就是這種情況。

二、句子的涵義與指稱

專名的涵義與指稱被弗雷格擴展到句子中,句子的涵義和指稱被他分析與研究。弗雷格認為句子不但有指稱,也有涵義,兩者并不相同。弗雷格這里所討論的句子是陳述句,他認為陳述句包含著客觀的思維內容,即思想,人們可以共有它。弗雷格又假定句子有指稱,他用指稱相同但涵義不同的語詞來替換句子中已有的語詞,發現整個句子的指稱沒有發生變化,變化的只是句子的思想。以北京和北平為例,“北京是中國首都”與“北平是中國首都”這兩個句子的思想是不同的,但是句子的指稱是相同的,所以句子的思想是句子的涵義。但是我們更關心句子的指稱,人們追求真,認為一個句子的真值是重要的,追求真就是努力從涵義推進到指稱。[4]弗雷格認為句子的指稱是其真值,真值指句子的真或假。

弗雷格還對句子部分與整體的涵義與指稱進行了分析。他認為句子整體的涵義取決于句子部分的涵義,例如當“北京是中國首都”這個句子中的“北京”換為“北平”時,句子的涵義會發生改變。并且句子部分的指稱決定句子的指稱,句子部分有指稱,整個句子才有指稱,才有真值,才能判斷其真假。

三、涵義與指稱理論的價值

弗雷格涵義與指稱理論的理論價值在于:哲學最開始研究本體論問題,笛卡爾以后開始討論認識論問題,而在弗雷格這里實現了第二次轉向,他將哲學主題引向語言,開創了分析哲學這一新的研究道路。弗雷格的理論促進了語言學的發展,很多語言學分支在其基礎上產生、發展。[5]弗雷格對涵義的解釋不夠明確,這一問題引發了后來哲學家的廣泛討論,語用學在此背景下產生。弗雷格在討論涵義時指出要充分理解語言背景,語用學也繼承了他的這一觀點,在研究中考慮語境的運用。

弗雷格涵義與指稱理論的社會價值在于:涵義與指稱理論影響著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正是因為弗雷格所說的涵義具有客觀性,人們才可以共同使用某一涵義,我們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問題研究才有了根據,人們才有可能在主觀意見不同的條件下達成一定的統一與約定,語言文化也因此快速發展。翻譯工作也深受弗雷格涵義與指稱理論的影響。弗雷格認為不同的涵義可以表達同一指稱,如果在翻譯中不根據語境、人們的知識背景進行選擇,便會對讀者造成極大的閱讀障礙。這對翻譯工作者具有指導意義,啟發翻譯工作者在翻譯時應該考慮各方面要素,選擇最恰當的涵義進行翻譯。

總的來說,弗雷格的涵義與指稱理論的巨大理論、社會價值是不容忽視的,但是有一個最基本的問題——符號與專名的使用并未統一,會給研究及分析造成一定的障礙。因此,我們在研究弗雷格的涵義與指稱理論時,要回歸文本,通過研讀原著細致分析作者所表達的意見,而不是憑借自己的主觀臆斷去總結其理論。

參考文獻

[1]弗雷格.弗雷格哲學論著選輯[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4:91

[2]弗雷格.弗雷格哲學論著選輯[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4:94

[3]弗雷格.弗雷格哲學論著選輯[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4:92

[4]弗雷格.弗雷格哲學論著選輯[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4:97

[5]劉佳.弗雷格涵義與指稱理論再解讀[J].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9,32(3):39—43

作者簡介:

白英慧,女,單位:河北大學政法學院

猜你喜歡
涵義思想
淺析詞的涵義和指稱
我得了一種叫手癢的病
極限思想在立體幾何中的應用
全面從嚴治黨理論的深刻涵義探析
談風險導向內部審計
一次函數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堅定樹立核心意識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退出機制分析
論城鎮化與信息化的關系
思想的樂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