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良渚先民的水稻生產

2019-09-28 04:41賈艷
大眾考古 2019年4期
關鍵詞:稻作茅山良渚

文 圖/賈艷

莫角山浮選出的炭化稻米(攝于良渚博物院展廳)

中國長江下游地區氣候溫潤,適宜水稻生長,是東亞大陸水稻種植最早的地區之一。生活在5000多年前的良渚先民依靠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和豐富的水資源發展水稻種植,創制并廣泛使用多種農作工具如石犁、石鐮、石刀等,有先進的灌溉系統,稻作農業生產已經相當成熟。主要表現為生產規模大、產量高,稻米成為唯一的主食。這種濕地稻作農業有別于黃河流域的黍粟等旱作農業,也異于西方的麥作農業,是良渚文明區別于中國和世界其他文明的重要特征之一。

在良渚古城東北郊的茅山遺址,考古學家發現了良渚時期的水稻田遺跡。稻田土壤中含有大量炭屑,還有比較完善的灌溉系統,包括水渠、古河道、池塘、小河溝、水井等。因此,當時的稻作農業技術體系大致可以用“火耕水耨”來描述,即放火燒草,灌水濕潤土地,直播稻種,灌水淹死旱生雜草?!妒酚洝へ浿沉袀鳌份d“江南之地,地廣人稀,飯稻羹魚,或火耕而水耨”,可為佐證。實際上,這種生產技術直到唐代仍可見到,特別是在新墾土地或荒廢土地的復耕中得到廣泛運用。

茅山遺址稻田全景(王寧遠《從村居到王城》)

浙江海寧佘墩廟遺址出土石鐮(夏勇 供圖)

耕種工具

雖然茅山遺址稻田耕作層出土的工具只有石鏃和石刀,但并不意味著良渚時期用于田間操作和管理的工具僅有這些。良渚先民極有可能重復使用多種生產工具,勞作結束后帶回居址保管,只有一些小型農具可能偶爾遺失在稻田中。

稻田地層中發現石鏃,向我們展現了稻田生態的一個側面—先民可能在稻田中使用弓箭狩獵,驅趕偷食的飛禽走獸。

石刀當為摘取稻穗所用。比照其他遺址,實際上良渚先民對于石刀的使用并不普遍。茅山遺址未見石鐮,但余杭吳家埠、南湖、廟前,平湖莊橋墳,桐鄉姚家山,上海松江廣富林等良渚文化遺址中都曾出土過石鐮,而且良渚中晚期更多見。這表明使用石鐮連稈收割水稻的技術已有一定程度的普及。具體操作方法應為:一手抓住稻桿拉近,另一手握住石鐮從水稻近根部一并割取稻桿和稻穗。此法不僅提高了勞動效率,能把一塊田里的谷物一次性收回,而且秸稈還可作多種用途,比如建筑、鋪墊、編織等。值得一提的是,連稈收割對植株的震動比單純割穗更大,若谷粒還有較強自行脫落性的話,收割時谷粒就極易掉落。因此,連稈收割技術不僅是農具改革的一種結果,更是作物馴化到一定程度的表現。

茅山遺址稻田中未見翻耕工具,但在居住生活區發現了組合石犁(又稱分體式石犁),通長約58厘米,通寬約38厘米。良渚文化中晚期的桐鄉新地里、平湖莊橋墳等遺址亦出土了這類石犁。尤其是莊橋墳遺址所出者還完好保留著木犁座,總長達106厘米。犁身由一片三角形石片(犁頭)和兩片長方形石片(犁翼)組成,通長51厘米,通寬44厘米。使用時要把它夾嵌在一個有底座有蓋板的木座里,再通過石犁上的穿孔,用木銷釘把石犁與木底座固定在一起。這樣,石犁就不容易破損斷裂,并可實現局部更換而不用報廢整塊石犁,方便長期使用。在木犁底尾端有裝置犁轅的榫口。這樣大型的石犁,如何牽引發力呢?我們推測,良渚先民可能使用牛等大型的牲畜來牽引石犁,后面有專人手扶犁柄來掌控方向,如此連續破土作業使得開墾土地的速度明顯加快,獲得更多的農田。

茅山遺址出土組合石犁

平湖莊橋墳遺址出土組合石犁(夏勇 供圖)

石犁安裝示意(俞為潔《良渚人的衣食》)

耕作技術

茅山遺址稻田中多年生雜草明顯多于一年生雜草,表明當時可能還沒有采用深耕移栽技術。春季放火燒草后,只是進行了淺表層土壤的簡單松土,然后直接撒播或點播稻種,很少觸及土壤深處多年生植物的塊(球)莖或宿根部分。整地翻耕之后,便是中耕階段。盡管沒有出土特定的中耕除草工具,但不能排除這一環節的存在。原始、傳統的稻田除草通常采用手工拔除的操作方法。灌溉也是殺滅和抑制稻田雜草的重要手段。從茅山遺址完善的灌溉系統和新近發現的良渚古城外圍水利系統看,良渚先民非常重視農田灌溉技術。

種植面積的擴大和水稻品種的改良,加上耕作技術的進步,都促進了水稻的生產,結實情況也有明顯改善。良渚時期的水稻以粳稻為主,基本完成從野生稻到栽培稻的馴化過程,在生物學性狀的許多方面已經接近現代栽培稻品種,表現在:水稻落粒性基本喪失,籽粒飽滿,完成了從瘦長形到短圓形的粒型轉換,千粒重增加,水稻產量有了明顯提高。根據測算,畝產量大約141千克,可見當時的農業生產力水平之高。

社會組織

良渚中期的稻田形狀有長條形、不規則圓形、長方形等多種,單塊面積從1—2平方米到30—40平方米不等;而晚期的稻田呈規則的長方形,田塊面積很大,通常在1000平方米左右,最大的近2000平方米??偯娣e約56000平方米(約合84畝),更有河道、灌溉水渠、紅燒土鋪面的田埂等農田設施。稻田形態呈現由星羅棋布的小條塊狀向大面積大區塊的發展過程,反映了茅山遺址可能經歷了從開始定居時利用小塊低洼濕地到后期大規模開拓濕地造田種稻,從人口稀少的小村落到人口數量較多的大村落的農業社會發展歷程。

茅山稻田局部,左為中期稻田,右為晚期稻田(攝于良渚博物院展廳)

良渚文化晚期的大區塊、規格化、連成片的稻田遺跡反映出當時稻作生產不是單家獨戶勞動能完成的,極有可能具有集體勞動性質。大規模稻田開墾、大型灌溉設施的建設等,需要大規模的人力動員和組織,表明良渚文化晚期社會已經具有嚴密的組織和分工,以及強有力的行政控制能力,能夠集中社會人力、物力、資源,組織開展大型、復雜的工程和社會活動。

池中寺炭化稻谷位置及周邊格局(羅曉群 供圖)

另外,在莫角山宮殿區東坡發現了大量炭化稻米堆積,約有3萬斤;在池中寺臺地發現36萬余斤炭化稻米的遺跡。截至目前,在莫角山遺址區共發現了6處大規模的稻谷堆積遺跡,但良渚古城內外并未發現任何水稻田的跡象。這說明,居住在城內及外郭的人很可能不從事水稻生產,這些稻谷應是由古城郊區的居民和良渚遺址群外的居民提供的,當時必然產生了類似貢賦的制度。這些發現不僅反映了農業生產力的提高、糧食產量的增加,為良渚文化時期深刻的社會分工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同時也映射出良渚政治權力中心(即良渚古城)對周圍地區的統治力??梢?,良渚是一個以稻作農業為基礎的國家。

猜你喜歡
稻作茅山良渚
5000年前的“良渚人”愛吃什么肉
節水灌溉減施磷肥對黑土稻作產量及土壤磷利用與平衡的影響
一品鍋中嘗春味
從句容的“容”到茅山的“隱士哲學”
80件實物、99幅圖片首次揭秘——良渚古城申遺全程
良渚古城
良渚人有文字嗎?
基于歷史與現實視域的中國稻作文化對外傳播探索
主持人語
稻作文化的生態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