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略論中國民族打擊樂的傳承與發展

2019-10-08 03:46張立軍付文靜
鋒繪 2019年8期
關鍵詞:傳承發展

張立軍 付文靜

摘 要:我國民族打擊樂歷史悠久,品種繁多,演奏技巧也相當豐富。它的魅力令許多人為之傾倒。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思想與精神需求也在不斷發生變化 人們對于打擊樂的傳承與發展陷入了“既熟悉又陌生”的境地。本文將梳理打擊樂傳承與發展的脈絡,并對當前出現的問題進行闡述分析,提出一些客觀的對策,與時俱進,以此更好的促進民族打擊樂的發展。

關鍵詞:民族打擊樂;傳承;發展

1 中國民族打擊樂的傳承

中國文明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打擊樂經歷了漫長的歷史發展和變化,種類繁多,數量龐大,演奏形式也十分豐富。在中國民族音樂中占據著重要地位。中國大致在商代以前就有了打擊樂的存在,銅器打擊樂作為一種祭祀活動的重要宗教功能性音樂,它的功能是輔助宗教祭祀活動的順利開展。打擊樂大致分為石器打擊樂,木器打擊樂,銅器打擊樂。石器打擊樂最為簡陋,取材方便,功能是為了恐嚇猛獸,嚴格的講它并不是一種真正的音樂,雖然它已經具有了節奏因素,,但是由于它不屬于反思意義上的音樂器樂,只能作為一種初步的打擊樂形態而存在,再看銅器打擊樂,它是中國祭祀器樂之一,由于取材困難,制作工藝復雜,只能作為統治層在重大場合專用的打擊器樂工具,木器打擊樂則不同,制作成本較低,更加通俗化大眾化,具有廣泛的應用。隋唐以后,隨著中原文化與外來文化的交流融合,眾多新型的打擊樂器不斷產生或者傳入。西域的羯鼓傳入中原,流行于宮廷與民間,迅速發展為當時盛行的打擊樂器。唐玄宗也曾親自為羯鼓創作了十余首獨奏曲,部分作品流傳至今。唐朝時期逐漸形成了以鼓,鑼,為主體的中國打擊樂體系,并沿用至今。在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里,人們對于打擊樂藝術這個領域,對于打擊樂器所具的魅力以及它的藝術價值和地位,都是相對了解并認可的。早在五十年代,中國打擊樂器曾在世界上閃耀過一陣奇特的光彩,《舟山鑼鼓》,《大得勝》,《拋網捕魚》等樂曲曾在國內外舞臺上發出了獨特的音響,產生了重要影響。這些作品都是在繼承傳統的鑼鼓樂,吹打樂的基礎上整理,發展而成的。隨著時間的發展,打擊樂逐漸與戲曲,曲藝,器樂,歌舞等不同形式的音樂相融合,形成了眾多獨具特色的音樂種類,在中華民族音樂占據著重要的一席之位。

2 中國民族打擊樂的發展

中國民族打擊樂自形成以來,便以不同形式活躍在每個歷史時期,其發展與人們生活緊密相連,這種喜聞樂見的音樂形式一直出現在不同的舞臺與民俗活動中,始終融入人們的生活中。 其發展歷程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晚期。在夏代,打擊樂就有了比較寬泛的適用范圍,例如戰爭,祭祀,愛情,娛樂以及在各種民俗活動中使用。商周時代,打擊樂器進入新階段,青銅樂器開始為主要打擊樂器,在宮廷生活中起重要作用。先秦時期,中國鐘鼓樂開始形成。漢唐之后,中國打擊樂體系逐漸形成。明清之際,打擊樂形成了一種富有地方特色的音樂形式。到了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之間,民族器樂和樂隊的發展,使得打擊樂器在民族樂隊中作為獨立的聲部出現在樂隊演奏中。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后,一批具有專業素養的音樂工作者,開始接受和學習外來文化,突破民族樂器發展的困境,開創了中國打擊樂創作和表演的新局面?,F如今,打擊樂開始被運用到不同音樂形式中去,不僅在合奏中運用廣泛,在重奏,獨奏音樂中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3 新世紀打擊樂的傳承與發展

全球化的發展促使中國打擊樂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打擊樂的發展前景可謂是未來可期,然而,事物發展的前景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機遇與發展是并存的。如何發展?這值得每一個當代青年深思。中華民族打擊樂歷經幾千年的滄桑,有著獨特的文化內涵和魅力。因此,傳承與發展,要堅持下傳承與發展中國民族打擊樂,要堅持在傳統的演奏形式、演奏技法、演奏風格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樂種的風格特征。要豐富表演形式,適應不同場地、不同形式的表演,學院派的打擊樂走出劇場、走向民間,同時民間鑼鼓音樂也要走進劇場。學院派打擊樂與民間打擊樂相互交流學習,學院派打擊樂多吸收借鑒民間鑼鼓樂的精華,用民間鑼鼓樂鮮活的血液增強其生命力。民間各個鑼鼓樂種之間既有共性,又各有特點,不同樂種之間相互交流,相互吸收,互利互惠,以保證自身更好地傳承與發展。隨著世界各民族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不斷增多,也日益深入。中國打擊樂也開始吸收具有異國情調的音樂風格,形成一種全新的打擊樂。然而我們必須清楚地意識到,盡管中國吸收外來的異國情調的音樂,但必須具備民族性,能夠繼承中國傳統音樂的藝術特點。我們還可以在高校中發展有關打擊樂的相關學科,來吸引年輕人的熱情,真正將打擊樂作為愛好去學。同樣,我們還可以舉辦音樂節,可設打擊樂專場或系列音樂會,也就是用演奏技藝來刺激觀眾對于打擊樂的感知,不會覺得打擊樂脫離生活或是可望而不可即的高雅藝術,固然高雅,但只要熱愛打擊樂,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它的愛好者。再次作品是各樂種、樂派的根本。經典的音樂作品更是中國民族打擊樂經久不衰的根本性因素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指出:“文藝工作者應該牢記,創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務,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人民是文藝創作的源頭活水,一旦離開人民,文藝就會變成無魂的軀殼?!敝袊褡宕驌魳纷髌返膭撟?, 在保留傳統的基礎上既不能脫離群眾,又不能低俗,要建立廣泛的群眾基礎,樹立精品意識,創作能留于后世的經典作品。綜上所述,打擊樂的傳承與發展,不是一成不變,也不是變而忘本。而是需要與時俱進,它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中華民族打擊樂是古人智慧的展現,它值得被長久發展與弘揚,因此每個人都應該擔此重任,做民族文化的傳承者,發展者和愛護者。

參考文獻

[1]許蓓.新中國民族打擊樂的發展與傳承[J].齊魯藝苑,2017,10.

[2]張鐵靜.略論中國民族打擊樂的傳承與發展[J].藝術教育,2018,7.

猜你喜歡
傳承發展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從HDMI2.1與HDCP2.3出發,思考8K能否成為超高清發展的第二階段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基于Web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土族盤繡電子商務平臺的設計與實現
“互聯網+”時代出版人才培養的傳承與突破
新媒體時代下的蒙古族文化傳播研究
青年怎樣傳承長征紅色基因
“會”與“展”引導再制造發展
攜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國發展不平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