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高考改革看教育新聞報道中的平衡點

2019-10-08 06:23鄭天虹
聲屏世界 2019年7期
關鍵詞:高考改革平衡點新聞報道

鄭天虹

摘要:多元訴求成為教育報道的難題,教育報道“三高”特點容易將報道引入歧途。求真務實占領輿論制高點,應該堅守正確引導輿論的使命,更多地報道群眾信服的改革舉措,以改革人物的酸甜苦辣故事感染受眾。

關鍵詞:高考改革 ?新聞報道 平衡點

新一輪高考綜合改革,從2014年浙滬首批試點,到2017年北京、天津、山東和海南四個試點省市正式啟動,再到今年又有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八省公布高考綜合改革方案。一路走來,高考改革圍繞著“兩依據一參考”的核心,伴隨著社會爭議和改革魄力,正在穩步推進中。筆者持續跟蹤高考改革近五年,發現無論是業界還是民眾,無論是境內還是境外,對包括高考改革在內的我國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社會關注度空前高,且存在多元心態和多元評價。作為一名教育新聞記者,在這樣一個輿論高度分歧的情況下,需要客觀分析社會背景,切實增強全局觀念,在“求全責備的社會心態”與“務實求解的改革探索”之間找到平衡點。

多元訴求 ?成為報道難題

教育涉及千家萬戶,有關教育的問題,人人都可以說上一通自己的理解,真是“人人有話可說,人人言之有理”,加上如今全媒體時代下,自媒體發達,人人都是麥克風,個個都想發聲,使得教育問題越發容易引人關注,越發容易成為“熱點、焦點、難點”。在新一輪高考改革的報道中,這一點尤其突出。

家長、教師、教育研究專家,都從各自視角對新高考發表了各種看法。家長認為,新高考無論是“3+3”還是“3+1+2”,對于孩子而言,考的科目更多了,而且以前的“會考”變成“統考”,加重學生負擔;教師們認為,走班給教學和管理帶來了挑戰,有些科目的老師一下子過剩了,有些科目的老師一下子短缺了,“折騰人”;教育專家認為,高考是指揮棒,牽一發動全身,“承上”是高校改革,“啟下”是中學改革,必須取得廣泛共識。

這其中有幾種不同價值取向的爭議。有人呼吁打破“唯分數論”,有人認為“分數最公平”;有人希望通過自主招生實現因材施考,有人認為“自主招生就是給腐敗開了口子”;有人建議招生計劃“按考生數量分配”,有人認為高校招生需要尊重基礎教育質量差異;有的家長希望給學生減負,有的家長覺得減負是個偽命題;有人控訴應試教育的百般危害,有人認為素質教育目前行不通……基于東西方教育的差異,有人盲目推崇西方教育,認為中國的教育把應試推向了極致,扼殺了學生的創造思維,全盤否定我國的教育體制,認為我國的選拔制度就應該效仿西方。很多自媒體在此基礎上發表了各種文章,言之鑿鑿,收獲了一批信徒。

海量信息的傳播,改革的階段性陣痛,不同聲音的沖擊,擺在我們面前的是,我們的教育報道應該站在哪個角度是合適的、客觀的、公正的,既讓各方都有發聲的渠道,又不盲從;既身在局中如身臨其境,又能保持旁觀者的清醒和冷靜。

“三高”特點 ?容易引入歧途

高考改革報道不同于其他,有“三高”的特點。一是高關注度。高考每年有千萬考生,關乎前途命運,社會關注度因此可見,而最突出的關注度來自于公平性的訴求。二是高專業性。高考的招生錄取政策帶有一定的專業性,報道的記者需要在這個領域有一定的積累,否則很難做出準確而有質量的報道。三是高風險。高考涉及的內容比較多,藝考、統考、自主招生、錄取等,稍有問題就容易爆發輿情,記者報道是正確引導還是火上澆油,考驗功力。

筆者從歷年高考報道的實踐出發,發現正因為有以上“三高”特點,教育報道容易“走偏”:

一是以偏概全,以局部判斷整體,以階段代表歷史。新高考改革在每個地區的推進都有很大的差異。教育的理想與現實存在矛盾、高校和中學取向不同、地區之間有明顯差異,比如東部地區學生已經嘗到“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甜頭,而中西部農村地區“只會考試”的學生對此則憂心忡忡。

二是讓教育背負所有的社會功能。在教育領域,許多在國外不成為熱點的問題,在國內卻是重大問題,比如國外大學都是自主招生,很少有人提出公平問題,但在我們國家,從招生考試的試卷、各省錄取比例、高水平大學錄取農村和城市學生的比例,都受到社會各方面的關注和質疑。作為教育改革的“牛鼻子”,考試招生制度的科學選才功能與促進公平的社會功能交織在一起,有專家就說“高考不僅是一項考試,更是促進階層流動和社會公平的國家治理體系的一部分”。難以承受的社會功能,使教育改革步履艱難,也使教育報道常常面臨“剪不斷、理還亂”的困局。因此,很多問題不是教育就能解決的,需要整個社會的努力,不要把社會問題都歸咎于教育。

三是求一時的炒作熱鬧,忽視建設意義。此輪高考改革,其價值取向是打破一考定終身,增加學生的選擇性,推進素質教育。目標是清楚的,各個地區的落實方式會有一些地區差異性,落實過程中也會遇到這樣和那樣的問題。比如首批綜合試點地區的浙滬,在高中走班制的推行中,遇到老師短缺和過剩的問題;比如浙江在推行英語科目一年兩考的時候,出現兩次考試難度有差異而加權調整引爭議的問題等。有些報道過度渲染這些特定階段的矛盾,為了追求轟動輿論效應,淡化各地區如何在現有的條件下因地制宜、創造性去解決這些矛盾的過程。這必然對推動改革產生負面意義,僅是“吐一下槽了事”“吆喝賺熱鬧”,處理不好的話甚至容易把社會輿論引向錯誤的死角。

求真務實 ?占領輿論制高點

就像醫療問題一樣,無論人們心情如何急迫,改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教育發展的矛盾交織和改革陣痛不可避免。有較高公信力的媒體,面對復雜的教育報道,應該將“過程論思維”貫穿到報道之中,以對社會負責任的態度呵護改革,體諒擔當,助力發展。

首先,應該堅守正確引導輿論的使命。錯綜的關系、復雜的矛盾、集體的焦慮、系統的改革、必然的磨合,面對這樣的局面,教育報道引導輿論變得十分艱難,而放棄職責、迎合焦慮則變得簡便易行,自主招生出了問題,就集中報道教育的腐敗案例;個別教師體罰學生,就把教師隊伍說得一無是處;家長厭惡應試教育,就大力盛贊歐美教育模式……對教育“陰暗面”的“放大”和“追捧”,以非理性的態度迎合誠信缺失的社會心態,消蝕著改革發展的信心,往往使教育界和學生家長敏感的神經更加敏感。

當然,正確引導輿論絕不是“只報喜不報憂”,需要強調和把握的是,報憂的分寸與尺度需要把握。對違規學校、教師的聲討和過度的“抹黑”,很容易抹殺更多教師默默無聞的耕耘和奉獻,影響教師隊伍的職業榮譽感,降低盡職盡責的職業追求,最終受害的還是學生。在教育報道領域客觀準確地報道負面問題,更多地宏揚正氣,就像正確報道醫患關系一樣,有利于維護正常的社會心態、優化誠信社會土壤,這應該作為負責任媒體的基本操守。

其次,應該更多地報道群眾信服的改革舉措。人們對教育發展的不同感受和固有觀點,很難被新聞報道所說服,看得見、摸得著的探索和舉措才能提升引導力。從報道實踐看,面對家長對教育不公、招生腐敗的擔憂和焦慮,一些試點先行地區已經探索了比較成熟的做法,對此強化報道,有利于增強改革的“向心力”。 例如針對新高考改革,筆者采寫的《多把“尺子”量學生 不拘“一分”降人才——粵浙滬高考改革“先行先試”調查》等一系列稿件,被媒體廣泛轉載,實際上體現了社會各界對成功改革經驗的關注和渴求。

第三,應該以改革人物的酸甜苦辣故事感染受眾。教育改革發展的道路,雖然布滿荊棘,依然涌現出一批勇于實踐的“探路者”,他們遭遇的糾結和痛苦,他們收獲的成功和喜悅,是教育事業的“晴雨表”,也是最能打動受眾的故事。對此題材的重視,可以切實提高教育報道的感染力、影響力。

如筆者參與采寫的《“只有想不通的人,沒有走不通的路”——高考改革“探路者”心態錄》,通過一系列改革人物的講述,記錄了復旦大學自主招生模式、廣東的“六三一”模式、浙江“三位一體”招生試點、清華附中的綜合素質評價模型等,通過一系列改革人物的心路歷程,真切地反映了教育改革面臨的壓力、取得的突破和變革的曙光。我們相信,這些“寧做愚公不做葉公”的改革人物,有助于提升大家支持改革的信心。

(作者單位:新華社廣東分社)

猜你喜歡
高考改革平衡點新聞報道
淺析如何在新聞報道中彰顯以人為本
探尋中國蘋果產業的產銷平衡點
電視庭審報道,如何找到媒體監督與司法公正的平衡點
美國化學課堂多樣化學習評價方式帶來的新思路
“中國夢”之中國“自主高考”夢
高考雙軌制改革的意義及難點探究
在給專車服務正名之前最好找到Uber和出租車的平衡點
深化“走轉改”在新聞報道中踐行群眾路線
如何讓新聞報道鮮活起來
新聞報道要求真實的細節描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