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流新聞在新媒體背景下的傳播特征及模式創新

2019-10-08 06:23陸瓊
聲屏世界 2019年7期
關鍵詞:傳播模式新聞媒體

陸瓊

摘要:在新媒體背景下,主流新聞傳播模式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新聞媒體工作者必須嚴密關注時代潮流發展,創新新聞傳播模式,使新聞傳播模式符合人們的新聞接受習慣,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新聞實現優質傳播。

關鍵詞:主流新聞 傳播模式 新聞媒體

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過程中,新聞傳播模式、受眾接受模式都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了盡快適應社會發展的趨勢,筆者基于豐富的新媒體生涯,來闡述新聞傳播模式特征,同時分析了主流新聞傳播模式的創新策略,希望能給相關新媒體工作者提供借鑒。

新媒體時代下新聞傳播的特征

較強的時效性。在傳統媒體環境中,人們主要通過電視、報紙來獲取新聞。大多數新聞為近期發生的事件,當人們關注到最終的新聞版本后,事實一般得以處理,缺乏較強的時效性。在新媒體環境中,人們借助多種移動設備能夠快速接觸互聯網,第一時間接觸實時信息,獲知的新聞十分接近事實的動態發展。主流新聞提升時效性能夠幫助人們快速了解事物的發展動態,同時做出相對科學合理的判斷,給予受眾更高的新聞價值。

較強的互動性。在傳統的媒體環境中,新聞單向傳播的受眾大多不能發表個人看法。在新媒體背景下,主流新聞傳播提升了互動性,一方面可以發表個人言論;另一方面,大多數主流媒體開設了投票環節,體現了對受眾的尊重,受眾可以就選項來表明個人對新聞的態度。良好的互動機制能夠促進新聞傳播的發展,也有利于正確觀點的傳播,促進了整個社會的穩定和諧。

新聞傳播全媒體化。新媒體科技的發展,為新聞傳播全媒體化創造了條件。對于傳統的新聞傳播而言,報紙、廣播、電視屬于主要傳播介質,依靠文字、聲音與圖像進行傳播。在新媒體背景下,傳統的文字與圖片過渡到由視聽結合的全方位影像信息,對人們的感官刺激更深,一方面增加了新聞傳播的趣味性,另一方面加深人們對新聞的關注度,有利于新聞實現深度傳播。在全媒體新聞傳播背景下,電子信息技術在逐漸加快,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閱讀設備成為新聞傳播的載體。相比于傳統的報紙、電視媒體而言,移動閱讀設備傳播速度更快,激發了人們的閱讀興趣,同時也使人們的閱讀形式更加豐富,使人們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閱讀新聞信息。

新聞傳播的全時性。在傳統的媒體時代中,由于新聞傳播頻次相對有限,難以滿足群眾的信息及時化需求。在多媒體背景下,人們能夠隨時隨地獲取新聞信息,新聞傳播的全時性特征能實現信息的及時化。人們通過互聯網可以獲取世界各地的新聞信息,突破了時間與空間限制,有效解決了新聞獲取滯后的問題。

新聞傳播主體的多樣性。新媒體環境中,新聞傳播主體變化極大。傳統媒體時代中記者、編輯開展新聞傳播活動,而在新媒體時代人人都能參與傳播活動,因此,新聞傳播主體呈現多樣化特點。當人們發現有價值的新聞信息后,可以借助平板電腦、手機等移動設備來記錄并分享新聞信息,有效提升了新聞的傳播效率。新聞從傳統的單一傳播方式過渡到如今的多主體傳播環境,多樣性的新聞傳播具有較多優勢,如能快速傳播分享有價值的新聞信息,有效開展深度報道,減少新聞傳輸成本等。

新媒體時代下的新聞傳播創新模式

將自媒體納入到新聞報道之中。將自媒體元素融入主流新聞報道中是當代潮流,也是由新聞傳播的性質決定的。新聞工作者應盡快適應時代的發展趨勢,將自媒體與新聞報道融合。對于新聞媒體而言,需要定期設置自媒體板塊,為了吸引受眾可專門為板塊取名,譬如“親歷者的聲音”等,為在新聞現場的網民提供信息發布便利。此外,還需要安排專門的編輯人員定期發布追蹤新聞價值高的信息,同時要確保新聞信息的真實性,符合新聞傳播規范,滿足大眾的信息需求。為了激發受眾參與媒體活動的積極性,還可以對第一時間發現新聞信息的網民進行物質獎勵或精神獎勵,鼓勵更多的人參與到新聞傳播活動中,從而推動新聞媒體的發展。

報道有價值的新聞。媒體間的競爭激烈,內容產出存在同質化弊端。一些新聞單位為了從激烈的競爭中獲得優勢,成為“標題黨”,他們利用一些嘩眾取寵、夸大事實的標題來吸引受眾,內容嚴重失真對整個新聞行業的發展帶來負面影響。由此可見,為了實現新聞傳播模式的創新發展,主流新聞媒體應堅持報道價值高、有深度的信息,給予受眾充分的獨立思考空間,避免被一些不實消息所迷惑。編輯、記者必須具備敏銳的洞察力,關注高價值的新聞,發布對社會有積極作用的新聞,避免追求奇聞異事來吸引受眾。記者在新聞報道上應堅持深度性原則,引導受眾進一步思考,同時挖掘出新聞對社會的引導價值,構建一個正能量的社會環境。

對傳統廣播電視形式進行創新。新媒體實現了同一信息的立體化傳播,記者不僅需要撰寫新聞,而且還應具備文字圖片的簡訊發布技能,及時完成新聞事件的大致介紹,進行立體式展現。譬如在《網絡天下》節目中,內容由新聞主編整合優化各地信息,同時采用Flash動畫來增強節目的趣味性,便于受眾理解與接受。由于節目形式較為簡單,僅需要主持人進行播報。整個節目對主持人的綜合素養要求較高,要求主持人對新聞素材進行加工與豐富,從而提升節目趣味性,這也是新媒體時代下電視媒體脫穎而出的關鍵途徑。

新聞發布要與受眾習慣相協調?,F代社會節奏較快,新聞信息日益增多,增加人們的信息消費時間,因此,尋找匹配度高的新聞難度也提升了。主流媒體的新聞發布應充分關注受眾的興趣愛好、閱讀習慣等,精煉信息內容,滿足受眾需求,從而提升受眾的忠誠度。新聞發布的分類非常關鍵,主流媒體可以參考新聞事件種類、新聞發生時間等要素,給予受眾充分的新聞選擇機會,新聞盡量清晰簡潔,同時對新聞進行分類分發,利于受眾根據信息進行個性化閱讀。為了使受眾接觸更多的相關信息,可以考慮在新聞頁面底端備注相關的鏈接,滿足受眾的拓展性閱讀與深度閱讀需求。新聞發布需要考慮相關專題、內容頁、標題、相似新聞鏈接等要素,給予受眾更廣泛的個人閱讀空間并提升受眾的閱讀體驗和效率,以期符合受眾的習慣。

結語

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傳播呈現了更多元化的特征。新聞媒體應充分了解新媒體環境中主流新聞傳播模式的特征,同時關注受眾的興趣、閱讀習慣,開創良好的新聞傳播創新模式,創造更好的新聞傳播效益,從而實現新聞傳播的可持續發展。(作者單位:武漢大學)

欄目責編:樂 禾

參考文獻:1.王 丹:《探討新媒體背景下的新聞采訪的技巧與創新》,《傳播力研究》, 2018 (14)。

2.牛 強:《論新媒體時代下新聞攝影記者的生存與發展》,《新聞研究導刊》, ?2018(2)。

3.陳 蕾:《試論新媒體時代的新聞傳播創新模式》,《科技傳播》, 2018(23)。

4.劉彥波:《新媒體時代下新聞傳播模式的創新策略》,《新聞研究導刊》, 2018(22)。

5.丁衛衛,龔天寧:《新媒體與新聞傳播的思考》,《新聞研究導刊》, ?2015(9)。

6.李金江:《在新聞報道中如何保持獨立思考精神》,《新聞傳播》, 2014(6)。

7.任詩桐:《從影視劇中的記者角色反思新聞報道原則》,《傳播力研究》, 2019(10)。

8.朱炎皇:《新聞報道導向的倫理探討》,《傳媒論壇》, ?2019(10) 。

9.王 琳:《新媒體背景下新聞報道的特點與挑戰》,《科技傳播》, 2018(22)。

猜你喜歡
傳播模式新聞媒體
探討網絡新聞媒體與傳統新聞媒體的整合
時代召喚老區新聞媒體
整合營銷傳播策略淺議
微信公眾號崛起背后
網絡自制節目的傳播模式和發展趨勢
基于移動學習平臺的校園外語傳播模式研究
健康養生文化類電視節目傳播的模式和要素
新聞媒體的放大器效應及行為選擇研究
公共危機管理中新聞媒體的應用
新常態下的新聞媒體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